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成都树德中学高201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一)-定稿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3:59:39
文档

成都树德中学高201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一)-定稿

成都树德中学高201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稽查/稽首裨益/裨将刹那/古刹数落/数见不鲜B.骠勇/骠马秸秆/桔梗内讧/杠杆摒弃/敛声屏息C.挣揣/挣扎盘踞/拮据商埠/阜盛交恶/深恶痛绝D.处理/处所恫吓/胴体手腕/婉谢和面/曲高和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撺掇缉私队徇私舞弊不近情理B.切蹉连锁店喁喁私语手屈一指C.阴骘冷飕飕一诺千金胼手砥足D.坐镇文绉绉度
推荐度:
导读成都树德中学高201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稽查/稽首裨益/裨将刹那/古刹数落/数见不鲜B.骠勇/骠马秸秆/桔梗内讧/杠杆摒弃/敛声屏息C.挣揣/挣扎盘踞/拮据商埠/阜盛交恶/深恶痛绝D.处理/处所恫吓/胴体手腕/婉谢和面/曲高和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撺掇缉私队徇私舞弊不近情理B.切蹉连锁店喁喁私语手屈一指C.阴骘冷飕飕一诺千金胼手砥足D.坐镇文绉绉度
成都树德中学高201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27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稽查/稽首   裨益/裨将     刹那/古刹    数落/数见不鲜

B.骠勇/骠马   秸秆/桔梗     内讧/杠杆    摒弃/敛声屏息

C.挣揣/挣扎   盘踞/拮据     商埠/阜盛    交恶/深恶痛绝

D.处理/处所   恫吓/胴体     手腕/婉谢    和面/曲高和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撺掇      缉私队    徇私舞弊     不近情理

B.切蹉      连锁店    喁喁私语     手屈一指

C.阴骘      冷飕飕    一诺千金     胼手砥足

D.坐镇      文绉绉    度长挈大     秀外慧中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做文章原本就要自出机杼,自行发挥,而不是迎合他人的嗜好。如今,他已经攀上写作的高峰,“峰高无坦途”,相信他定能书写出更美的画卷。

B.阅卷时所看到的许多作文,至今记忆犹新。有的感情真挚、观点深刻;有的字字珠玑,读来酣畅淋漓、满口余香;有的却不堪卒读、难以入目。

C.今年初以来,由于干旱少雨,库区水体富养化加剧,局部水域水葫芦大面积繁殖。7月,省下达了三个月内还库区一片洁净的“军令状”。

D.对于重庆市忠县三峡橘海与天池山景区间的石屋群,专家有不同看法,而它也一直以神秘的色彩,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探访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地图代表一个时代的科技发展,在被人类发明、利用的过程中,地图反映了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和价值观念,传递着特殊的文化信息,积淀了厚重的文化。

B.在正常工作的两个月昼内,“玉兔”号月球车利用搭载的测月雷达等科学设备,获取了着陆区月壤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以及月壳的浅表结构等重要数据。

C.川菜的创新已经不是新鲜话题,但从市场反馈来看,效果确实有限,这是由于传统川菜的特点已经深入人心的原因,想要进行改变还需要长时间的摸索与尝试。

D.高端测试技术是英特尔独有的、最新测试技术,选择落户成都,不仅将助力英特尔成都工厂的全面升级,更有助于中国ICT产业持续创新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鲍照比较谢灵运的诗和颜延之的诗,谓谢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颜诗则是“列律镂锦,雕绩满眼”。《诗品》:“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采镂金。颜终身病之。”这可以说是代表了中国美学史上两种不同的美感或美的理想。前者如汉代的铜器陶器,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画,陶潜的诗,宋代的白瓷;后者如楚国的图案、楚辞、汉赋、六朝骈文、明清的瓷器,一直存在到今天的刺绣和京剧的舞台服饰。

 魏晋六朝是一个转变的关键,划分了两个阶段。从这个时候起,中国人的美感走到了一个新的方面,表现出一种新的美的理想。那就是认为“初发芙蓉”比之于“镂金错采”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在艺术中,要着重表现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而不是追求文字的雕琢。陶潜作诗和顾恺之作画,都是突出的例子。王羲之的字,也没有汉隶那么整齐,那么有装饰性,而是一种“自然可爱”的美。这是美学思想上的一个大的。诗、书、画开始成为活泼泼的生活的表现,的自我表现。

 这种美学思想的在先秦哲学家那里就有了萌芽。从三代铜器那样整齐严肃、雕工细密的图案,我们可以推知先秦诸于所处的艺术环境是一个“镂金错采、雕绩满眼”的世界。先秦诸子对于这种艺术境界各自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对这种艺术取否定的态度。如墨子,认为是奢侈、骄横、剥削的表现,使人民受痛苦,对国家没有好处,所以他“非乐”,即反对一切艺术。又如老庄,也否定艺术。庄子重视精神,轻视物质表现。老子说:“五音令人耳聋,五色令人目盲。”另一种对这种艺术取肯定的态度,这就是孔孟一派。艺术表现在礼器上,乐器上。孔孟是尊重礼乐的。但他们也并非盲目受礼乐控制,而要寻求礼乐的本质和根源,进行分析批判。总之,不论肯定艺术还是否定艺术,我们都可以看到一种批判的态度,一种思想的倾向。

但是实践先于理论,工匠艺术家更要走在哲学家的前面。先在艺术实践上表现出一个新的境界,才有概括这种新境界的理论。现在我们有一个极珍贵的出土铜器,证明早于孔子一百多年,就已从“镂金错采、雕绩满眼”中突出一个活泼、生动、自然的形象,成为一种的表现,把装饰、花纹、图案丢在脚下了。这个铜器叫“莲鹅方壶”。它从真实自然界取材,不但有跃跃欲动的龙和螭,而且还出现了植物:莲花瓣。表示了春秋之际造型艺术要从装饰艺术出来的倾向。尤其顶上站着一个张翅的仙鹤象征着一个新的精神,一个自由的时代。

这两种美的理想,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艺术中的美和真、善的关系问题。艺术的装饰性,是艺术中美的部分。但艺术不仅满足美的要求,而且满足思想的要求,要能从艺术中认识社会生活、社会阶级斗争和社会发展规律。艺术品中本来有这两个部分:思想性和艺术性。真、善、美,这是统一的要求。片面强调美,就走向唯美主义;片面强调真,就走向自然主义。

5、下列不能表现人们崇尚“初发芙蓉”的美的一项是(    )

A.钟嵘《诗品》:“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采镂金’。颜终身病之”。

B.王羲之的字,没有汉隶那么整齐,那么有装饰性,而是一种“自然可爱”的美。

C.墨子认为艺术是奢侈、骄横、剥削的表现,使人民受痛苦,对国家没有好处。

D.“莲鹤方壶”的取材和造型特征表明早在春秋时代已有对“初发芙蓉”的朦胧追求。

6、下面对选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提出中国美学史上两种不同的美感或美的理想:芙蓉出水的美和错采镂金的美,并分别按历史顺序举例。

B.第②段讲两种美学思想的发展,指出魏晋六朝开始人们认为“初发芙蓉”是一种比“镂金错采”更高的美的境界。

C.第③④段追溯历史,指出表现活泼生活与自我的美学思想在先秦工匠艺术家及以后的哲学家那里就有了萌芽。

D.第⑤段从真善美的角度论述两种美的理想应该和谐统一,缺一不可,这与前文讲两种美学思想的发生发展构成并列关系。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初发芙蓉”之美着重表现自己的思想人格和生动活泼的社会生活,这是美学思想上的一次进步。

B.孔子尊重礼乐,因而认为礼器、乐器上的图案整齐严肃、雕工细密、力求镂金错采是完全应该的。

C.“莲鹤方壶”顶上站着的张翅的仙鹤比莲花瓣更加真实自然,象征着一个新的精神,一个自由的时代。

D.真善美的关系,换一种说法即是,“真”是表现什么的内容问题,“善”和“美”是表现得好不好的形式问题。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秦始皇帝时,赵高有罪,蒙毅案之,当死,始皇赦而用之。长子扶苏好直谏,上怒,使北监蒙恬兵于上郡。始皇东游会稽,并海走琅琊,少子胡亥、李斯、蒙毅、赵高从。道病,使蒙毅还祷山川,未反而上崩。李斯、赵高矫诏立胡亥,杀扶苏、蒙恬、蒙毅,卒以亡秦。

始皇制天下轻重之势,使内外相形以禁奸备乱者,可谓密矣。蒙恬将三十万人,威振北方,扶苏监其军,而蒙毅侍帐幄为谋臣,虽有大奸贼,敢睥睨其间哉?不幸道病,祷祠山川尚有人也,而遣蒙毅,故高、斯得成其谋。始皇之遣毅,毅见始皇病,太子未立而去左右,皆不可以言智。然天之亡人国,其祸败必出于智所不及。

圣人为天下,不恃智以防乱,恃吾无致乱之道耳。始皇致乱之道,在用赵高。夫阉尹之祸,如毒药猛兽,未有不裂肝碎胆者也。自书契以来,惟东汉吕强、后唐张承业二人号称善良,岂可望一二于千万,以致必亡之祸哉?然世主皆甘心而不悔,彼自以为聪明人杰也,奴仆熏腐之余何能为,及其亡国乱朝,乃与庸主不异。

或曰:“扶苏亲始皇子,秦人戴之久矣,陈胜假其名犹足以乱天下,而蒙恬持重兵在外,使二人不即受诛而复请之,则斯、高无遗类矣。何哉?”

呜呼,秦之失道,有自来矣,岂独始皇之罪?自商鞅变法,以诛死为轻典,以参夷为常法,人臣狼顾胁息,以得死为幸,何暇复请!方其法之行也,求无不获,禁无不止,鞅自以为轶尧、舜而驾汤、武矣。及其出亡而无所舍,然后知为法之弊。夫岂独鞅悔之,秦亦悔之矣。荆轲之变,持兵者熟视始皇环柱而走,莫之救者,以秦法重故也。李斯之立胡亥,不复忌二人者,知威令之素行,而臣子不敢复请也。二人之不敢请,亦知始皇之鸷悍而不可回也,岂料其伪也哉?周公曰:“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孔子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其‘恕’矣乎?”夫以忠恕为心而以平易为政,则上易知而下易达,虽有之奸,无所投其隙,仓卒之变,无自发焉。然其令行禁止,盖有不及商鞅者矣,而圣人终不以彼易此。商鞅立信于徙木,立威于弃灰,刑其亲戚师傅,积威信之极,以及始皇,秦人视其君如雷电鬼神,不可测也。古者公族有罪,三宥然后制刑。今至使人矫杀其太子而不忌,太子亦不敢请,则威信之过故也。夫以法毒天下者,未有不反中其身及其子孙者也。

(节选自苏轼《东坡志林》)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内外相形                  形:对照。

B.以参夷为常法                夷:诛灭。

C.知始皇之鸷悍而不可回也      回:改变。

D.威信之过故也                过:过错。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未反而上崩                  人非生而知之者

B.其祸败必出于智所不及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C.圣人为天下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D.则斯、高无遗类矣            入则无法家拂士

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  共123分)

四、(31分)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方其法之行也,求无不获,禁无不止,鞅自以为轶尧、舜而驾汤、武矣。

                                                                                             

(2)李斯之立胡亥,不复忌二人者,知威令之素行,而臣子不敢复请也。

                                                                                             

11.第Ⅰ卷文言文中,苏轼向后世的人主提出了哪些为政的建议?请简要概括(5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画9处)(4分)

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

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云门道中晚步①

李弥逊

层林叠巘暗东西,山转岗回路更迷。望与游云奔落日,步随流水赴前溪。

樵归野烧孤烟尽,牛卧春犁小麦低。独绕辋川②图画里,醉扶白叟杖青藜。

【注】①在浙江绍兴。②在陕西蓝田,唐代诗人王维的别墅所在,王维曾画《辋川图》。

(1)中间两联描写了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2)有人评价尾联“化实为虚,不但笔法有了变化,诗境也添了空灵的意味”,请简要赏析。(4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个小题)(6分)

(1)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蹑足行伍之间,                           。(贾谊《过秦论》)

(3)问征夫以前路,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5)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6)                           ,常在于险远。(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7)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8)                           ,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半张纸     

                                【瑞典】斯特林堡

最后一辆搬运车离去了;那位帽子上戴着黑纱的年轻房客还在空房子里徘徊,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他走到走廊上,决定再也不去回想他在这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但是在墙上,在电话机旁,有一张涂满字迹的小纸头。上面所记的字是好多种笔迹写的;有些很容易辨认,是用黑黑的墨水写的,有些是用黑、红和蓝铅笔草草写成的。这里记录了短短两年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他决心要忘却的一切都记录在这张纸上――半张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

他取下这张小纸。这是一张淡黄色有光泽的便条纸。他将它铺平在起居室的壁炉架上,俯下身去,开始读起来。 

首先是她的名字:艾丽丝――他所知道的名字中最美丽的一个,因为这是他爱人的名字。旁边是一个电话号码,15,11――看起来像是教堂唱诗牌上圣诗的号码。 

下面潦草地写着:银行,这里是他工作的所在,对他说来这神圣的工作意味着面包、住所和家庭――也就是生活的基础。有条粗粗的黑线划去了那电话号码,因为银行倒闭了,他在短时期的焦虑之后又找到了另一个工作。 

接着是出租马车行和鲜花店,那时他们已订婚了,而且他手头很宽裕。 

家具行,室内装饰商――这些人布置了他们这寓所。搬运车行――他们搬进来了。歌剧院售票处,50,50――他们新婚,星期日夜晚常去看歌剧。在那里度过的时光是最愉快的。他们静静地坐着,心灵沉醉在舞台上神话境域的美及和谐里。 

接着是一个男子的名字(已经被划掉了),一个曾经飞黄腾达的朋友,但是由于事业兴隆冲昏了头脑,以致又潦倒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不得不远走他乡。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罢了。 

现在这对新婚夫妇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新东西。一个女子的铅笔笔迹写的“修女”。什么修女?哦,那个穿着灰色长袍、有着亲切和蔼的面貌的人,她总是那么温柔地到来,不经过起居室,而直接从走廊进入卧室。她的名字下面是L医生。 

名单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位亲戚――母亲。这是他的岳母。她一直小心地躲开,不来打扰这新婚的一对。但现在她受到他们的邀请,很快乐地来了,因为他们需要她。 

以后是红蓝铅笔写的项目。佣工介绍所,女仆走了,必须再找一个。药房――哼,情况开始不妙了。牛奶厂――订牛奶了,消毒牛奶。杂货铺,肉铺等等,家务事都得用电话办理了。是这家女主人不在了吗?不,她生产了。 

下面的项目他已无法辨认,因为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这里用清楚的黑体字记载着:承办人。 

在后面的括号里写着“埋葬事”。这已足以说明一切!――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棺材。 

埋葬了,再也没有什么了。一切都归于泥土,这是一切肉体的归宿。 

他拿起这淡黄色的小纸,吻了吻,仔细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 

在这两分钟里,他重又度过了他一生中的两年。 

但是他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相反地,他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                      (选自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

15.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这是一篇富有怀旧气息的微型小说,基调是悲伤的,浮在表面的字和沉在深处的情,仅由半张记录主人公一生中两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的纸条存着。

B.小说主体情节是那半张纸上的字引起的回忆。忘却和怀念构成了对比;主人公将这段爱情认定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这幸福之大和纸条之小又构成了对比。

C.小说聚焦于“那一刻”:一生中的“两年”那一刻;两年中的“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棺材”出现的那一刻;两分钟里主人公“高高地抬起了头”走出去的最后那一刻。

D.小说注重肖像、心理、细节的刻画。半张纸让他重温诸多的人生欢乐,给予了他精神慰藉,他吻着淡黄色的小纸等细节描写,写出了主人公对半张纸的珍爱。

E.作者不惜笔墨,精细地描绘了半张纸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甚至连纸上的字迹也一一作了说明,这样,半张纸像电影特写镜头似的强烈吸引着读者。

16.“半张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有哪些“事迹”,请简要概括。(6分)

                                                                                             

                                                                                             

                                                                            

                                                                           

17.小说为什么要用“半张纸”做题目? (6分)

                                                                                                

                                                                                             

                                                                                             

                                                                                             

18.小说的主旨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6分)

                                                                                             

                                                                                             

                                                                                             

                                                                                             

六、(10分)

19.仿照下面示例,另写一句话评价杜甫。要求:内容符合杜甫人生经历;使用排比修辞;句式与示例大致相同。(4分)

示例:巴尔扎克于动荡之世立文学之志,举巨额之债去浮躁之心,以艰难之境绘人间喜剧,创现实主义之巅峰,立社会批判之楷模。

杜甫                                                                                               

                                                                      。

20.某电视台的演讲节目“我是演说家”深受欢迎。如果下期的演讲主题是“读书人是幸福人”,请你参与其中,写一段演讲词的开场白。要求:符合演讲词特点;不超过100字。(6分)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面对一项活动,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现。

有的人引领大家,走在前面;有的人跟随众人,参与其中;有的人静静旁观;有的人质疑批评……

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答卷 

一、单项选择题。(27分)

123456789得分
四、(31分)

10、把第一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2)                                                                     

                                                                       

 11、第Ⅰ卷文言文中,苏轼向后世的人主提出了哪些为政的建议?请简要概括(5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画横线的短文断句。(限画9处)(4分)

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

13、(1)(4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2)(4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六小题)(6分)

(1)                            (2)                                 

(3)                            (4)                                  

(5)                             (6)                                   

(7)                             (8)                                  

五、(22分)

15、(          )(4分)

16、(6分)                                                            

                                                                         

                                                                           

17、                                                                            

                                                                            

                                                                           

                                                                         

18、(6分)                                                                

                                                                                                                    

                                                                                

                                                                     

六(10分)

19、(4分)

杜甫                                                                                               

                                                                      。

20、(6分)

100
班级: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七、(60分)班级: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800
高201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参

1.B(piào/biāo jiē/jié hòng/gàng bìng/bǐng; A.jī/qǐ bì/pí chà shǔ/shuò ;C.zhèng/zhēng  jù/jū bù/fù wù;D. chǔ/chù dòng   wàn/wǎn   huó/hè)

2.A(B.切磋 首屈一指;C.胼手胝足;D度长絜大)

3.C(军令状:原为戏曲和旧小说中所说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罚。借指接受任务时所做的暗示完成任务的保证。“军令状”是下级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而自己立下的。上级是下达“军令”的,不是下达“军令状”的。A“自出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独创新意。B “不堪卒读”,指文章粗劣,使人不肯读下去。D“对于”,介词,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

4.B(A主宾搭配不当。可在“科技发展”后加“(的)水平”。C句式杂糅,删去“由于”或“的原因”。D暗换主语,需在“选择落户成都”前加“英特尔”。)

5.C            6.D                7.A                8.D(过分,太甚)

9.A(均为连词,表顺承。B分别为:副词,表揣度,大概;代词,它,代“地动仪”。C分别为:动词,治理;动词,给予。D分别为:连词,表顺承,那么,就;连词,表假设,如果。)

10.(1)当商鞅的变法推行的时候,他要求的没有不能获得的,禁止的没有不停止的,商鞅自认为自己的功绩已超越尧舜并凌驾于汤武之上了。(译出大意,1分。“行”“轶”“驾”译正确一处,1分)

(2)李斯拥立胡亥,不再忌惮扶苏和蒙恬的原因,是知道严厉的法令一向执行,臣子是不敢再向上提出请求的。(译出大意,1分。“立”“忌”“素行”译正确一处,1分)

11.采取不引发的策略,而不是依仗个人的聪明;谨防宦官之祸;摒弃严刑峻罚;以忠恕为心,推行平易亲民的;使上下信息相通,不给奸人投机取巧的机会。(一点1分)

12.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

参考译文: 用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可以使天下归服,使天下归服的不一定是大国,商汤王只有方圆七十里,周文王只有方圆一百里,用武力征服别人的,别人并不是真心服从他,只不过是力量不够罢了;用道德使人归服的,是心悦诚服,就像七十个弟子归服孔子那样。

13.(1)旁晚时分,诗人独步山野,目光随着游云追逐夕阳,脚步紧随流水奔向前溪,樵夫归来,孤烟散去,牛卧犁旁,小麦青青,(2分)描绘了一幅风景清新、充满生气的山村春晚图,表达了诗人闲适、愉悦的感情。(2分)

(2)尾联从前三联的写实,转为写虚,(1分)将诗人自己游云门所见之景比作王维的辋川图,想象自己白发拄杖、醉扶靑藜沉醉在画图中。(2分)借助想象,诗人既在画中又在画外,诗境凭添了几许空灵的意味。(1分)

14.舜发于畎亩之中  而倔起阡陌之中   恨晨光之熹微  以手抚膺坐长叹  青树翠蔓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揾英雄泪   惶恐滩头说惶恐

15.AD(A项,小说的基调应该是温暖的。D注重肖像的刻画不对。)

16.初恋的热情,失业的恐慌,新婚的甜蜜,妻子的怀孕,即将做父亲的惊喜与忙碌,丧妻夭子的巨大悲痛……(一点1分,共6分,如还答到别的“事迹”,只要符合原文内容也可。)

17.①半张纸是贯穿全文情节的线索;②半张纸是主人公情感的象征,是充满温情与暖意、悲伤与怀念的纪念物。③半张纸也起着深化主题的作用。(每点2分,共6分)

18.主旨:小说表达了对人世无常、幸福易逝的感叹,同时又肯定了人在命运无常之中对幸福的执着追求。(2分)

启示:幸与不幸,得到与失去,都是生活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2分)要珍惜人生的幸福,乐观面对人生的不幸,以向前看的健康乐观心态走好人生的下一步。(2分)

19.示例:杜甫以饥寒之身怀济世之志,处穷困之境无厌世之思,于颠沛之途吟传世之作,集古典诗歌之大成,树后世作家之典范。(内容符合杜甫人生经历,2分;使用排比修辞,2分;句式与示例大致相同2分。人生经历中抓住历经饥寒、,失去亲人,漂泊流离的一面;以及怀济世之志,心忧天下,大济苍生的另一面,1分。创作上抓住杜诗各体兼长,尤其七律空前绝后,集大成之作流传千古,为万世师表,1分。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2分。句式与示例大致相同,2分)

20.示例:大家好!读书人为什么是幸福人,我认为:首先,读书人除了拥有现实世界外,还能通过阅读,进入不同时期的众多他人的世界;其次,读书不仅在于知识的增加,还在于精神的感化和陶冶;第三,一个人一旦与好书结缘,极大的可能注定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下面,我将从这三方面来跟大家分享我的看法。(注意:写法不一。只要符合演讲词特点,有自己的见解,能引人入胜即可。共5分)

文档

成都树德中学高201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一)-定稿

成都树德中学高201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稽查/稽首裨益/裨将刹那/古刹数落/数见不鲜B.骠勇/骠马秸秆/桔梗内讧/杠杆摒弃/敛声屏息C.挣揣/挣扎盘踞/拮据商埠/阜盛交恶/深恶痛绝D.处理/处所恫吓/胴体手腕/婉谢和面/曲高和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撺掇缉私队徇私舞弊不近情理B.切蹉连锁店喁喁私语手屈一指C.阴骘冷飕飕一诺千金胼手砥足D.坐镇文绉绉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