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基本方针,辨识公司范围内生产、管理及服务活动中的危险源,确定重大危险源,策划必要的控制措施,加强重大危险源的控制管理,实现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全面管理和有效控制,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管理办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XXX集团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制定。
第三条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各指挥部和各项目部生产、管理及服务活动中危险源的辨识、评价、控制和管理活动。
第四条 危险源实施分级、分类控制和管理,公司安全质量部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
第二章 危险源评价和控制管理职责
第五条 公司成立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领导小组,其日常事务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办理。办公室设在公司安全质量部。
组 长:总经理、
副组长:主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组 员: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部门负责人
各指挥部、各项目部成立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现场管理小组。
组 长:指挥长、项目经理、项目
副组长: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
组 员:各部门负责人
第六条 管理职责
(一)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1、组织项目策划与实施阶段的安全生产风险分析,指导项目部对生产、管理和服务活动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控制和管理活动,排查项目建设期内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组织制定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2、负责对项目部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督办和动态检查。
3、按照集团公司要求按期上报公司一级重大危险源清单及重大危险源卡控措施和完成情况报表。
(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现场管理小组职责
1、负责本项目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工作。
2、做好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的安全评价工作。
3、建立现场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档案并报公司安全质量部备案。
4、每周按照公司要求上报重大危险源卡控表。
第三章 危险源的分类、分级及辨识方法
第七条 危险源定义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或工作环境破坏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设备及其位置。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第 危险源辨识范围包括:
(一)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1、常规活动是按项目策划的安排在正常状态下实施的活动。例如:项目按既定要求和计划实施的生产运行活动;按计划的安排进行的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活动等。
2、非常规活动是项目在异常和紧急情况下实施的活动。例如:项目的生产设备出现故障而进行的临时抢修活动等。
(二)所有进入工作场所人员,包括企业员工、供货方、分包方以及来访者的活动及施工作业人员操作活动。
(三)工作场所的设施包括自有、租赁、分包、业主提供等设施及设备设施安装(支搭)、运行、维护。
(四)危险物品的购置、运输、使用和保管。
第九条 危险源分类
公司范围内施工生产及服务中的危险源按照影响范围分为铁路营业线(含临近营业线)类、非铁路营业线类、其它类三类。
第十条 危险源分级
危险源风险级别分为一般风险和重大风险两级;危险源依据风险级别分为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
(一)一般风险是指可能引发轻微伤害事故的危险因素,一般风险的危险源列为一般危险源。
(二)重大风险是指可能引发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可能引发铁路交通一般及以上事故的危险因素,重大风险的危险源列为重大危险源。
第十一条 重大危险源分级
(一)铁路营业线(含临近营业线)类重大危险源分为三级:
1、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引起铁路交通重大及以上事故的。
2、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引起铁路交通一般A类和较大事故的。
3、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引起铁路交通一般B类及以下事故的。
(二)非营业线类、其它类重大危险源分为三级:
1、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引起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
2、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引起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的。
3、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引起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的。
第十二条 危险源辨识方法:
评价时应考虑现有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环境条件、发生事故影响的范围和造成后果的严重性、相关人员暴露在该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法律法规的要求及遵守情况、引起事故或紧急情况的可能性、以往发生事故的控制情况等因素。
(一)各项目应对危险源、危害因素进行辨识。辨识方法分为:
1、直接经验分析法。凡具备以下条件的均应判定为重大危险源。
(1)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
(2)员工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
(3)曾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
(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2、现场排查法。如询问与交流、现场观察、查询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安全检查表等。
3、系统安全分析法。事件树法、事故树法。
4、打分法。通过定量的评价,分析危险源导致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危险的大小。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分数值 |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 分数值 |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
10 6 | 完全可以预料 相当可能 | 3 1 |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
分数值 | 暴露的频繁程度 | 分数值 | 暴露的频繁程度 |
10 6 3 |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 2 1 0.5 |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
分数值 | 产生的后果 | 分数值 | 产生的后果 |
100 40 15 |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灾难,数人死亡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 7 3 1 | 严重,重伤 重大,致残 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健康安全要求 |
D值 |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 风 险 等 级 |
>320 160~320 70~160 20~70 <20 |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 Ⅳ Ⅲ Ⅱ Ⅰ 0 |
0~Ⅱ级为一般风险,Ⅲ~Ⅳ为重大风险,总分 D≥160分的,评价为重大危险源。 |
1、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2、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3、五个方面:人、机、料、法、环。
(三)重大危险源评价基本程序:
1、评价准备(现场勘察、资料收集);
2、危险辨识(危险、有害性分析、辨识;危险源辨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影响因素、事故机制);
3、定性、定量评价(单元划分;评价方法的选择、确定;定性、定量评价;危险等级);
4、安全对策措施(安全对策措施;应急预案);
5、结论及建议(做出评价结论);
6、编制报告。
第四章 危险源辨识、评价流程及更新
第十三条 危险源辨识、评价流程
(一)根据公司施工特点,公司安全质量部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组织工程管理部、物资设备部等部门判定重大危险源,编制公司“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表”、“重大危险源清单”。
(二)工程项目开工前,公司将“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表”、“重大危险源清单”下发项目部,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本项目危险源的辨识。项目经理、党支部、总工程师、安全总监、生产副经理、物资设备部、工程管理部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安全质量部及相关安质检人员、办公室主任、协作单位负责人、特种作业人员等参加危险源的辨识活动,做好危险源辨识记录。
(三)项目经理组织控制措施的初评,初评通过后,编写项目部“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表”、“重大危险源清单”,履行签字手续并加盖项目部公章,上报公司安全质量部评审。
第十四条 公司安全质量部负责组织对项目部上报的各类各级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进行评审,由公司安全质量部负责组织,参加人员:公司总工程师、分管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工程管理部、工程管理部主管工程师、安全质量部工程师等相关部门人员。工作内容包括:
(一)可以重新界定重大危险源类别。
(二)可以提高或降低重大危险源级别。
(三)补充完善各类、各级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四)审批二级、三级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五)审查各类一级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审查通过后,履行签字手续并加盖公司公章后,报集团公司安全质量环保部、工程部,涉及营业线类还需报集团公司营业线施工办公室评审。
第十五条 重大危险源评价和控制做到防范措施、责任、人员、资金和时间“五落实”。
公司组织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活动由领导小组研究制定防范措施,确定责任人、实施人员和资金、时间。
各项目部组织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活动由现场管理小组研究制定防范措施,确定责任人、实施人员和资金、时间,并将情况和活动结果报领导小组审查。
第十六条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实行备案督查制。项目部定期对本项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排查,依据排查结果制定防范措施。每周五将本周重大危险源排查整改情况及下周的重大危险源清单上报公司安全质量部;每月23日前将本月对一级重大危险源的卡控措施和完成情况及下月的一级重大危险源清单报公司安全质量部,每年6月15日和12月15日前将未来半年项目部存在的各类重大危险源清单报公司安全质量部。
第十七条 危险源的更新
(一)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应及时进行危险源辩识与评价,逐级上报至公司安全质量部。
1、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时;
2、公司的生产活动内容或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时;
3、公司经营宗旨、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及目标发生重大变更时;
4、其他。
(二)公司安全质量部根据上报的“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表”及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危险源重新确认,并将变化情况及时下发。
第十 危险源的辨识工作纳入公司及项目部的定期安全检查范围。
第五章 危险源的控制和管理
第十九条 危险源的控制方法
对评价出的重大危险源要进行控制,可通过确定目标、指标,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消除风险,也可制定重大危险源控制方案、应急措施或应急预案,方案中要明确责任部门或人员、职责、可能导致的事故、主要技术措施和技术方法、需要的资源、时间要求等,并在实施前经过评审。
(一)一般危险源:应采取安全宣传、安全培训、岗前安全教育的方式,增强和提高全体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二)重大危险源:
1、三级重大危险源应制定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安全措施和风险卡控措施进行控制。
2、二级重大危险源:除应制定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安全措施和风险卡控措施进行控制外,还应该编制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响应的各项措施。
3、一级重大危险源:制定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二十条 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的交底
(一)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各类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的交底工作。
(二)项目部工程负责各类三级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的交底工作。
第二十一条 项目部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的检查规定
(一)项目经理负责组织本项目部各类各级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的检查。
(二)安全质量负责公布本项目部各类各级重大危险源清单和控制措施检查人员、检查内容、检查时间、信息反馈要求等。
(三)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安全总监负责营业线类一级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的检查。
(四)总工程师、安全总监、生产副经理负责营业线类二级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的检查。
(五)生产副经理、安全质量、工程负责营业线类三级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的检查。
(六)有重大危险源的施工场所必须竖立或悬挂重大危险源公示牌(几何尺寸600mm×800mm),重大危险源公示牌中必须明确当日重大危险源,必须明确当日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控制措施责任人。重大危险源公示牌样式执行《铁路建设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标志》(建技〔2009〕44号)文件“明示标志”中编号“铁识19”的规定。
(七)非营业线类、其它类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的检查人员由公司规定。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公司安全质量部负责公布本公司各类重大危险源清单;分管副总经理安排重大危险源的机动检查;安全质量负责组织对项目部各类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情况的检查,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
第二十三条 每年年初,由公司组织确定本年度重点督查项目,编制督查计划,报主管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同时报集团公司备案。
督查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督查项目汇总表;
(二)项目介绍;
(三)督查的人员及时间安排;
(四)督查的具体项目和要求。
第二十四条 公司按照编制的督查计划,组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危险源辨识表(直接判断法)样式见附件1;危险源辨识表(现场排查法)见附件2;危险源辨识表(打分法)样式见附件3;重大危险源清单样式见附件4;重大危险源审批表(营业线类)见附件5;重大危险源审批表(非营业线类)见附件6;重大危险源审批表(其它类)见附件7。
第二十六条 本实施细则由公司安全质量部负责解释。
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直接判断法)
项目名称: (公章)
序号 | 工程名称 | 施工内容 | 危险源 | 可能导致的事故 | 风险评价 | 危险源类别 | 危险源级别 |
日 期: 日 期:
附件2: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现场排查法)
项目名称: (公章)
序号 | 工程名称 | 场所/设施/机械 | 危险因素 | 危险源 | 可能导致的事故 | 风险评价 | 危险源类别 | 危险源级别 |
日 期: 日 期:
附件3: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打分法)
项目名称: (公章)
序号 | 工程名称 | 施工内容 | 危险源 | 可能导致 的事故 |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 风险评价 | 危险源类别 | 危险源级别 | |||
L | E | C | D | ||||||||
日 期: 日 期:
附件4:
重大危险源清单
项目名称: (公章)
序 号 | 工程名称 | 施工内容 | 可能导致的事故 | 类别 | 级别 | 控制措施 | 控制时间 | 责任单位 |
日 期: 日 期:
附件5:
重大危险源审批表(营业线类)
编 号:
序号 | 工程名称 | 重大危险源地点、名称 | 营业线线别、里程 | 主要施工内容 或风险点 | 等级 | 施工起 止时间 | 施工单位 | 项目部 | 评审时间、 评审人员 |
1 | |||||||||
2 | |||||||||
3 | |||||||||
4 | |||||||||
5 |
附件6:
重大危险源审批表(非营业线类)
编 号:
序号 | 工程名称 | 重大危险源 地点、名称 | 主要施工内容 或风险项点 | 等级 | 施工起 止时间 | 施工单位 | 项目部 | 评审时间、评审人员 |
1 | ||||||||
2 | ||||||||
3 | ||||||||
4 | ||||||||
5 |
附件7:
重大危险源审批表(其它类)
编 号:
序号 | 工程名称 | 重大危险源地点、名称 | 主要风险项点 | 等级 | 危险源起、止 时间 | 施工单位 | 项目部 | 评审时间、评审人员 | |
1 | |||||||||
2 | |||||||||
3 | |||||||||
4 |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