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 26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椎间孔由
A.椎体和椎弓围成
B.椎弓根和椎弓板围成
C.所有椎孔连接而成
D.由所有横突孔连接而成
E.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围成
2、上肢在肩关节外展90°位置上逐步下降回到躯干侧方时,三角肌所进行的收缩为
A.等张收缩
B.向心性收缩
C.等速收缩
D.离心性收缩
E.等长收缩
3、某患者心肌梗死病后第3周,病情稳定,已进入Ⅱ期康复,应
A.绝对卧床休息
B.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产生外周效应
C.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等待病情完全稳定
D.通过训练促进心脏侧支循环形成
E.改善脂质代谢异常
4、X线在体内各部穿透力,由大到小的排列有以下几种,请指出正确者
A.气体,液体及软组织,脂肪,骨骼
B.骨骼,脂肪,液体及软组织,气体
C.气体,脂肪,液体及软组织,骨骼
D.脂肪,气体,液体及软组织,骨骼
E.骨骼,液体及软组织,脂肪,气体
5、脊髓损伤后影响排便过程的关键是
A.骶反射弧是否完整 B.损伤平面 C.直肠是否受损 D.肛门括约肌是否受损 E.与以上均有明显关系
6、若将关节松动术按运动用力情况分类,它可归类为
A.被动运动
B.主动-辅助运动
C.主动运动
D.抗阻运动
E.以上都不是
7、在一般环境中细菌带负电荷,易与
A.中性染料结合
B.碱性染料结合
C.酸性染料结合
D.姬姆萨染料结合
E.以上都不对
8、肌肉训练的生理学基础为
A.肌肉体积增大
B.收缩蛋白增加
C.肌红蛋白增加
D.ATP、热能含量和糖原储备增加
E.超量恢复
9、渐进性抗阻练习第一级运动重复的次数为
A.5次
B.10次
C.20次
D.根据患者可耐受程度而定
E.患者尽最大努力重复
10、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病因
A.高血压
B.动脉粥样硬化
C.粟粒样动脉瘤
D.脑动静脉畸形
E.梭形动脉瘤
11、有关X线的特性,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射频效应
B.荧光效应
C.感光效应
D.电离效应
E.穿透性
12、下列虫卵发育最快的是
A.钩虫卵
B.蛔虫卵
C.鞭虫卵
D.蛲虫卵
E.姜片虫卵
13、脑性瘫痪定义的三要素为
A.发育性、暂时性、进行性
B.发育性、永久性、进行性
C.发育性、永久性、非进行性
D.成熟性、非进行性、永久性
E.成熟性、进行性、永久性
14、电突触信息传递的特点不包括
A.可塑性强
B.传递速度快
C.传递效应比较固定
D.几乎无突触延搁
E.双向传递
15、脑瘫患儿维持直跪姿势的关键是
A.上肢支撑负重
B.躯干的控制
C.骨盆的控制
D.髋部的控制
E.膝部的控制
16、下列哪项最有可能提示跟腱断裂
A.提踵试验
B.跖屈踝试验
C.赫尔本(Helbin征
D.背伸躖趾试验(Turin征
E.背伸踝试验(Sicar征
17、下列不属于ADL评定的是
A.Barthel指数
B.Katz指数
C.EPQ
D.FIM
E.Kenny自理评定
18、目前肌肉功能评定及肌肉力学特性研究的最佳方法是
A.手法肌力检查
B.握力计肌力检查
C.捏力计肌力检查
D.等速肌力检查
E.拉力计肌力检查
19、以下标准姿势正确的是
A.手掌向内拇指向前
B.手掌向前拇指向外
C.两足间夹角45°
D.手掌向后拇指向内侧
E.以上均不对
20、关于CT值,错误的叙述是
A.CT值为衰减系数的标度
B.空气至骨皮质之间CT值的范围为2000个单位
C.CT值的标度单位为HU(hounsfield)
D.CT值使得组织密度的高低有了量的标准
E.空气的CT值为0HU,骨皮质的CT值为 2000HU
21、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腓肠肌的主要能量来源是
A.糖酵解
B.糖异生
C.糖有氧氧化
D.脂肪氧化
E.氨基酸分解代谢
22、有关肌纤维数目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在新生儿期以后就不再增加
B.在发育以后就不再增加
C.在成人以后就不再增加
D.通过药物可以增加
E.通过体力锻炼可以增加
23、有关手法治疗中“推拿”(manipulation)时响声发生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在突然的冲动性用力超过阻力弹性屏障后发生
B.关节内压下降所致
C.气体从滑液中释出在关节腔中迅速形成气泡并塌破形成
D.错位关节的复位
E.这种响声需经20分钟后才能再次出现
24、下颌下腺管开口于
A.舌下阜
B.舌下襞
C.口腔前庭的颊黏膜
D.上颌第三磨牙相对的颊黏膜
E.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黏膜
25、脊椎活动度最小的部分是
A.颈椎
B.颈6~胸2
C.胸椎
D.胸腰段
E.腰椎
26、患儿,因车祸伤致左肱骨中段开放性骨折,伴腕下垂。考虑损伤的神经是
A.腋神经
B.肌皮神经
C.桡神经
D.正中神经
E.尺神经
二、多项选择题(共 26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以下哪项不是相邻椎体间的连结结构
A.前纵韧带
B.黄韧带
C.椎间盘
D.后纵韧带
E.纤维环
2、运动性失用的临床症状常表现在
A.一侧肢体的失用
B.双侧肢体的失用
C.双上肢的失用
D.双下肢的失用
E.四肢的失用
3、以下哪类不是颅脑损伤后发生异位性骨化的特点
A.位于肩肘髋部
B.位于大腿膝部
C.昏迷2周以上
D.有痉挛者
E.有长骨骨折者
4、要达到步行,膝关节的活动范围至少为
A.屈曲0°~45°
B.屈曲0°~65°
C.屈曲0°~70°
D.屈曲0°~90°
E.屈曲30°~90°
5、患儿35周早产,顺产,出生体重2500g,生后Apgar评分1分钟为3分,现生后14d,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BNA):30分,头颅 B超示颅内出血。目前应给予哪项治疗
A.Domain疗法
B.PNF疗法
C.Bobath疗法
D.早期干预性治疗
E.Vojta疗法
6、下列叙述颈椎牵引的角度不正确的是
A.颈椎生理弧度消失甚至出现反弓的患者,可以采用前屈0°~15°位牵引
B.颈椎中、下段颈椎病变(C5~T1)牵引角度宜大,可以采用前屈15°~25°位牵引
C.椎动脉型和脊髓型(硬膜囊受压或脊髓轻度受压)多采用中立位牵引(0°)
D.神经根型多采用前屈位牵引(15°~25°)
E.颈椎上段颈椎病变(C1~4)采用0°位牵引
7、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A.启动凝血过程
B.活化因子Ⅲ
C.提供凝血反应的场所
D.作为组织因子,参与外源性凝血系统
E.与因子Ⅺ接触,参与内源性凝血系统
8、物理医学不包括何种内容
A.物理因子治疗
B.物理因子诊断
C.物理因子手术
D.神经肌肉疾病诊断治疗
E.疼痛的诊断治疗
9、手的骨性关节炎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长,最常见的情况是
A.绝经前妇女多于男性
B.在各种年龄都是男多于女
C.在各种年龄都是女多于男
D.男性多于绝经前妇女
E.年轻妇女
10、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纤维属于下列哪一种类别
A.Aα类纤维
B.Aβ类纤维
C.Aγ类纤维
D.Aδ类纤维
E.C类纤维
11、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时,“推拿”(manipulation)的强度通常应在
A.Ⅱ级
B.Ⅲ级
C.Ⅳ级
D.Ⅴ级
E.Ⅰ级
12、病毒分离培养的标本,如不能及时处理,需长期存放,应贮存在
A.4℃
B.20℃
C.30℃
D.35℃
E.-70℃
13、以下哪条症状不是脑性瘫痪的表现
A.手-口-眼协调
B.肌张力异常
C.姿势异常
D.痉挛
E.运动发育迟缓
14、根据人体抵抗力和与致病菌的斗争、消长,感染可能有下列哪项结局
A.局限化
B.转为慢性
C.感染扩散
D.感染消退
E.以上都对
15、下列哪种抗菌药物属于抑菌药
A.四环素类
B.青霉素类
C.氨基糖苷类
D.头孢类
E.多黏菌素类
16、腰椎牵引不适合于下列哪些疾病
A.脊柱小关节紊乱
B.良性的慢性下腰痛
C.腰椎间盘突出症
D.压缩性骨折所致腰痛
E.腰椎间盘膨出
17、高频电疗法对人体组织的穿透深度因波长不同而异,以下哪项不对
A.毫米波、共鸣火花疗法只达表皮
B.中波达皮下
C.线圈场法短波达浅层肌肉
D.厘米波、分米波达深层肌肉
E.电容场法超短波达深层肌肉和骨
18、脊髓损伤患者血管调节性训练应采用
A.被动活动
B.桥式运动
C.呼吸训练
D.斜板站立训练
E.增强肌力训练
19、尺神经损伤可导致
A.猿手
B.爪形手
C.垂腕
D.方形肩
E.翼状肩
20、显性脊柱裂均需手术治疗,手术时机为出生后
A.1~3个月
B.4~6个月
C.6~9个月
D.9~12个月
E.1~3岁
21、最基本的呼吸中枢位于
A.脊髓
B.延髓
C.脑桥
D.中脑
E.大脑皮质
22、以下哪个不属于激光的特性
A.单向性
B.高强度
C.光敏性
D.相干性
E.单色
23、钻研教学大纲的主要目的是__
A.领会大纲的基本精神
B.明确教学的指导思想
C.把握每一年级数学教学的具体要求
D.掌握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E.必须纠正只看教材不钻研大纲的倾向
24、下列哪种组织成分或器官在T1WI及T2WI上均为高信号
A.空气
B.肝
C.脂肪
D.水
E.钙化
25、患者男性,20岁,青年工人。抬东西而致腰痛,右下肢亦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而加强试验阴性,腰部右侧有压痛。站立时压痛区可摸到指肚大的肿块,平卧时即消失,其诊断为
A.腰椎间盘突出症
B.肌疝
C.腰肌筋膜炎
D.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
E.棘间韧带损伤
26、患儿,因车祸伤致左肱骨中段开放性骨折,伴腕下垂。考虑损伤的神经是
A.腋神经
B.肌皮神经
C.桡神经
D.正中神经
E.尺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