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
一、填空题。(18分)
1.两个两位数相乘,积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2.在一个乘法算式中,积是其中一个因数的12倍,另一个因数是( )。
3.一个数比最小的三位数小2,乘一个比最大的一位数大2的数,积是( )。
4.在估算31×80时,可以把31看成( ),乘80得( )。
5.某栋楼有15层,每层有12户,这栋楼有( )户。
6.计算38×12时,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3,得( ),这个数应该写在积的( )位上。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最小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积是( )。
A.90 B.19 C.909
2.50×8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A.2 B.3 C.4
3.
3×11的积最大是( )。
A.1563 B.143 C.1023
4.25×65的积的最高位是( )位。
A.十 B.百 C.千
5.9×54的积的后面添( )个0,等于90×54的积。
A.2 B.1 C.3
三、在里填上“>”“<”或“=”。(6分)
16×2717×26 56×70560×7
25×36125×8 80×807×900
13×1513×13 0÷40104010×0
四、计算题。(25分)
1.直接写得数。(9分)
80×50= 78÷6= 40×21=
7×90= 20×31= 600×8=
33×30= 30×60= 15×60=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16分)
50×48= 67×21=
34×84= 85×20=
五、解决问题。(41分)
1.这篇文章一页有多少个字?(6分)
2.保护环境,从我做起。(6分)
3.(8分)
4.小林拿一些火柴棒摆了18个正十二边形。一共用了多少根火柴棒?(图形的边不重合)(6分)
5.(15分)
(1)小狗的体重是多少?
(2)马的体重是多少?
(3)大象的体重是多少?
参
一、1.三 四 2.12 3.1078 4.30 2400
5.180 6.300 百
二、1.A 2.B 3.C 4.C 5.B
三、< = < > > =
四、1.4000 13 840 630 620 4800 990 1800 900
2.2400 1407 2856 1700 验算略
五、1.23×14=322(个)
2.78×22=1716(个)
3.24×10+24×12=528(瓶)
4.12×18=216(根)
5.(1)32÷2+2=18(千克)
(2)32×18=576(千克)
(3)32×54=1728(千克)
附:数学学习方法总结
一、多看:主要是指认真阅读数学课本。把课本当成练习册。一般地,分以下三层次:1。课前预习阅读。预习课文时,要准备一张纸、一支笔,将课本中的关键词语、产生的疑问和需 要思考的问题随手记下,对定义、公理、公式、法则等,可以在纸上进行简单的复述,推理。重点知 识可在课本上批、划、圈、点。这样做,不但有助于理解课文,还能帮助我们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讲, 有重点地听讲。 2。课堂阅读。预习时,只对所要学的教材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不一定都已深透理解和消化吸 收,因此有必要对预习时所做的标记和批注,结合老师的讲授,进一步阅读课文 ,从而掌握重点、关 键,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 3。课后复习阅读。课后复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既可解决在预习和课堂中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又能使知识系统化,加深和巩固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一节课后,必须先阅读课本,然后再 做作业;一个单元后,应全面阅读课本,对本单元的内容前后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概括,写出知识小 结,进行查缺补漏。
二、多想:主要是指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会思考的方法。思考是学习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 在学习时,要边听(课)边想,边看(书)边想,边做(题)边想,通过自己积极思考,深刻理 解数学知识,归纳总结数学规律,灵活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才能把老师讲的、课本上写的变成自己的 知识。
三、多做:主要是指做习题,学数学一定要做习题,并且应该适当地多做些。做习题的目的首先是熟练和巩 固学习的知识;其次是初步启发灵活应用知识和培养思考的能力;三是融会贯通,把不同内容 的数学知识沟通起来。在做习题时,要认真审题,认真思考,应该用什么方法做?能否有简便解法? 做到边做边思考边总结,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多问: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呢?第一,要深入观察,逐步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能力;第二,要肯动 脑筋。发现问题后,经过自己的思考,问题仍得不到解决时,应当虚心向别人请教 ,向老师、 同学、家长,向一切在这个问题上比自己强的人请教。不要有虚荣心,不要怕别人看不起。只有善于 提出问题、虚心学习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学习上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