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重要的酸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0:04:41
文档

重要的酸教案

科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重要的酸民权县人和镇第四初级中学【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认识“三酸”,掌握酸的化学通性(2)掌握初中阶段最后一种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3)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2、过程方法:(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2)运用实验方法获取信息,运用对比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3、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2)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欲。【重点难点】1、重点:酸的通性2、难
推荐度:
导读科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重要的酸民权县人和镇第四初级中学【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认识“三酸”,掌握酸的化学通性(2)掌握初中阶段最后一种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3)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2、过程方法:(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2)运用实验方法获取信息,运用对比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3、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2)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欲。【重点难点】1、重点:酸的通性2、难
科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重要的酸

民权县人和镇第四初级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认识“三酸”,掌握酸的化学通性

(2)掌握初中阶段最后一种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3)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2、过程方法:

(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方法获取信息,运用对比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

(2)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欲。

【重点难点】

1、重点:酸的通性

2、难点:酸的通性及酸具有化学通性的原因

【学生分析】

学生初学酸碱盐这部分知识时,被绚丽多彩的化学实验现象所吸引,这将有力地维持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因此,在教学时既要鼓励学生大胆、细心地去做实验,又善于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认识酸的性质。研究酸的化学通性时,可以将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相联系,做到具体形象与符号抽象相结合。

【教学方法】

复习、总结、联系实际、实验探究、巩固练习

【器材教具】

1、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火柴,药匙,纸槽

2、实验药品:稀HCl,稀H2SO4,AgNO3溶液, NaOH溶液,酚酞  紫色石蕊溶液指示剂,镁条,锌粒,CuO,带锈铁钉

3、电教用品:多媒体电脑、多媒体投影、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各种各样的酸(acid)、碱(alkali)和盐(salt)。

(投影打出常见酸、碱和盐的实物图片。)

引导学生自己说出还有哪些知道的酸碱盐。(有的同学可能会问,化肥如碳酸氢铵也是盐吗?告诉同学化学里面的盐的定义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的区别。)

这些物品既然如此重要,我们下面就来认识一下它们,熟悉它们的性质,以便让它们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部分——重要的酸。

(投影打出:8.1  重要的酸)

二、新课讲授:

酸的种类不少,其中最重要的是“三酸”:盐酸、硫酸和。

(投影依次打出三种酸的图片)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它们的性质。(提示学生从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挥发性、腐蚀性方面进行了解)

(投影打出对比情况)

颜色状态气味挥发性腐蚀性密度
盐酸

HCl

无色液体刺激性气味
硫酸

H2SO4

无色油状液

体(浓)

不易强腐蚀性较大

HNO3

无色液化特殊刺激性气味强腐蚀性
对比课本上的表格,了解“三酸”的用途。

下面我们接着学习:

(投影:稀酸的化学性质)

解释:我们化学实验中一般用的都是经过稀释后的稀酸。

回忆:前面的学习中所涉及到的有关稀酸的三种化学性质。

投影问题:

1、在碳酸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由           色变成了         色。

2、稀硫酸跟锌可发生什么反应?

3、盐酸跟碳酸钙能发生反应吗?

(学生回答后,用投影打出答案)

1、在碳酸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由   紫   色变成了    红   色。

2、稀硫酸跟锌可发生什么反应?

H2SO4  +  Zn= H2  +   ZnSO4

3、盐酸跟碳酸钙能发生反应吗?

2HCl  +  CaCO3  =CaCl2  +  H2O  + CO2 

在今天,我们便系统的将这些知识进一步完善,通过我们的实验、观察、思考后,总结出酸的化学通性。

(一)观察活动(几下均用投影展示)

1、酸与指示剂的作用

(1)回顾:紫色石蕊溶液在碳酸溶液中变成什么颜色?

答:红色。

(2)拓展:请你设计类似实验,进行拓展验证(建议用稀盐酸或稀硫酸进行)。

教师演示,演示后请同学口述现象,并将现象填入课本横线上。

(3)结论:

性质1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酸与金属的反应

(1)回顾:较活泼金属(如铁)跟稀硫酸的置换反应:

Fe   +   H2SO4   =   FeSO4     +    H2 

(金属)      (酸)     (盐)        (氢气)

反应的生成物除氢气外,还有由亚铁离子(Fe2+)和硫酸根离子(SO42-)组成的硫酸亚铁(FeSO4)。这类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通称为盐。

(2)拓展:(建议用镁或锌进行类似实验,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演示,演示后请同学口述现象,并将现象填入课本横线上,然后写出化学方程式。

现象:在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生成气体。

化学方程式:

Mg    +   2HCl  =  MgCl2  +  H2   

Zn    +   2HCl  =  ZnCl2  +  H2   

Mg    +   H2SO4  =  Mg SO4  +  H2   

Zn    +   H2SO4   =  Zn SO4  +  H2   

(3)结论:

性质2  酸能跟较活泼金属(如镁、铝、锌和铁)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并生成盐。

提醒学生注意:的性质较特殊,它与较活泼金属发生反应时,一般不生成氢气,而是生成氮氧化物等,这一点,以后再研究。

3、酸跟盐的反应

(1)回顾: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

2HCl  +  CaCO3  =  CaCl2  +  H2CO3 (H2CO3又分解成H2O和CO2。)

(酸)   (盐)     (新盐)   (新酸)

(2)拓展:稀盐酸与银进行实验,说明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教师演示,演示后请同学口述现象,并将现象填入课本横线上,然后写出化学方程式。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HCl   +   AgNO3  =  AgCl  +  HNO3

引申:本反应可用于检验盐酸和其他在溶液中能产生Cl-离子的化合物(如KCl、MgCl2等。)

(3)结论:

性质3:酸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其他酸和盐。

以上现象我们在前面的课程里已经接触到过,下面我们继续通过实验来探究稀酸的其它性质。

4、酸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教师演示实验8-4。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再加入约2ml稀硫酸,在酒精灯上加热,不停振荡,观察变化现象。

让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无色溶液变蓝色。

教师解释:其实是氧化铜跟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化学方程式:

     CuO    +    H2SO4  =  Cu SO4  +  H2O

(金属氧化物)   (酸)      (盐)     (水)

(2)把生锈的铁钉浸入盛有稀盐酸溶液的试管中,过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并观察它的变化。

让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现象:铁锈消失,同时无溶液变黄色。

解释: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它跟盐酸反应后,生成氯化铁和水。

化学方程式: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金属氧化物)   (酸)    (盐)     (水)

结论:

性质4  酸能跟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以上反应均有明显的反应现象,我们很容易能判断它们发生了化学反应。可不是所有的反应都有明显的现象的,那么我们如何判断它们是否发生了反应呢?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二)探究活动。

(投影问题):酸能跟碱反应吗?

(投影方法提示):

1、从上述实验可知,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这种指示剂遇碱会变蓝。

2、还有一种指示剂——酚酞遇碱会显红色,遇酸则不显色。

(投影实验物品)

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紫色石蕊溶液、酚酞、试管

让学生讨论如何进行实验设计。

(投影实验步骤):

1、在试管中倒入2ml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2、滴入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3、逐滴滴入稀盐酸(或稀硫酸)溶液。观察现象。

完成下表:

酸溶液碱溶液指示剂观察到的现象
稀HCl

NaOH酚酞酚酞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滴入一定量稀盐酸后,红色消失。
稀HSO4

NaOH酚酞酚酞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滴入一定量稀硫酸后,红色消失。
解释:

指示剂颜色的变化说明碱溶液与滴入的酸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HCl  +  NaOH  =  NaCl  +  H2O

硫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H2SO4  +  2NaOH  =  Na 2SO4  +  2H2O

                      (酸)    (碱)      (盐)      (水)

知识点:

酸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种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结论:

性质5  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将酸跟盐反应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的方程式集中到一起,用投影投出,让学生观察后,得出这些反应的共同特点:

参加反应的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并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

像这类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通式如下:

AB  +   CD  =  AD  +  CB

长话短说:

(投影投出总结内容)

项目反应情况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跟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并生成盐。
跟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跟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三)检查站

投影以下内容,让学生思考练习。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酸跟氧化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

                                               

(2)硫酸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3)硫酸跟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

                                               

(4)稀硫酸跟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2、举例说明以下转变关系(参照上题,把题号填在下面的括号内):

氢气   例如 (    )

水     例如 (    )

水     例如 (    )

新酸   例如 (    )

(四)讨论与交流

问题:为什么不同的酸会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下面我们来分析酸的组成及酸溶于水生成的产物有哪些相似之外。

(阳离子全是H+)     (阴离子全是酸根离子)

据此可知:因为酸溶于水会生成阴、阳离子,其阳离子全是氢离子,所以它们在水溶液中会表现相似的化学性质。

三、小结与回顾:

用多媒体Flash形式重点回顾酸的通性。

四、板书设计:

酸具有通性的原因

文档

重要的酸教案

科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重要的酸民权县人和镇第四初级中学【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认识“三酸”,掌握酸的化学通性(2)掌握初中阶段最后一种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3)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2、过程方法:(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2)运用实验方法获取信息,运用对比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3、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2)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欲。【重点难点】1、重点:酸的通性2、难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