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退维谷:维:相当于“是”;谷:比喻困境。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
2.如坐春风:象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3.春风化雨: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4.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5.间不容发: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6.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
7.拍手称快:快:痛快。拍掌叫好。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8.不足为训: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9.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10.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11.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12.不赞一词:一句话也不说。
13.十室九空:室:人家。十家有九家一无所有。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
14.久假不归:假:借;归:归还。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15.明日黄花: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16.巧夺天工: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17.别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18.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19.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有难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0.危言危行: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21.罪不容诛:诛:把罪人杀死。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22.涣然冰释:涣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象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23.火中取栗: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24.万人空巷: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25.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26.不翼而飞:翼:翅膀。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物品忽然丢失。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
27.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28.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差错的意思。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29.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30.城下之盟: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辱的和约。
31.不瘟不火: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恰到好处。
32.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33.河东狮吼:比喻悍妒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
34.侧目而视:侧:斜着。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35.良莠不齐: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36.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37.噤若寒蝉:噤:闭口不作声。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38.登堂入室:堂、室:古代宫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39.万马齐喑:喑: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旧时形容人民不敢讲话。现也比喻沉闷的政治局面。
40.洛阳纸贵: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41.下车伊始:伊:文言助词;始:开始。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42.如履薄冰:履:践、踩在上面。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43.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44.不名一文: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45.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46.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47.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48.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