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浅谈旧工业建筑改造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0:05:22
文档

浅谈旧工业建筑改造

浅谈旧工业建筑改造建筑是城市的史书,记载了城市的文化和历史,承载了人们对过去的追忆,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而旧工业建筑则记载了城市工业文明发展的历程,是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生动展示,用建筑的语言诉说着过去的辉煌。20世纪60年代,欧洲最先出现了大规模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20世纪80年代至今,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掀起一股热潮,很多工业建筑的厂房车间被改做生活、休闲和办公、工作空间;有的甚至改做艺术馆、博物馆;有的则以工业建筑出色的空间品质而吸引了一批前卫艺术家,成为了前卫艺术家们的创作
推荐度:
导读浅谈旧工业建筑改造建筑是城市的史书,记载了城市的文化和历史,承载了人们对过去的追忆,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而旧工业建筑则记载了城市工业文明发展的历程,是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生动展示,用建筑的语言诉说着过去的辉煌。20世纪60年代,欧洲最先出现了大规模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20世纪80年代至今,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掀起一股热潮,很多工业建筑的厂房车间被改做生活、休闲和办公、工作空间;有的甚至改做艺术馆、博物馆;有的则以工业建筑出色的空间品质而吸引了一批前卫艺术家,成为了前卫艺术家们的创作
浅谈旧工业建筑改造

建筑是城市的史书,记载了城市的文化和历史,承载了人们对过去的追忆,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而旧工业建筑则记载了城市工业文明发展的历程,是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生动展示,用建筑的语言诉说着过去的辉煌。20 世纪60 年代,欧洲最先出现了大规模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20 世纪80 年代至今,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掀起一股热潮,很多工业建筑的厂房车间被改做生活、休闲和办公、工作空间;有的甚至改做艺术馆、博物馆;有的则以工业建筑出色的空间品质而吸引了一批前卫艺术家,成为了前卫艺术家们的创作舞台;有的则改做工业文化公园,成为对工业历史进行回忆和反思的一个途径。

近些年来,中国的旧工业建筑改造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从北京的“798”到上海的8号桥,经过改造,这些古老的厂区焕发了新的活力,成为了城市发

展的新亮点。这些项目的改建成功,使得旧工业建筑的历史文化开始承担起现代生活中新的社会职能,既对旧工业建筑的保护取得有效的成果,又带动了一定区域的文化生活发展,成为推动城市文化发展的积极因素。

1.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特征与类型

通过对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实例研究与分析,不难发现其中表现出了许多共性,它们集中反映了当前对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特征、手法和思路,即保留旧工业建筑外观形体,只做必须的修缮,让其与周围环境相适应,充分保留旧工业建筑原有的结构,不对其进行大规模的拆除和加建,只是为了满足现代功能需要而进行必须的少量的改建,充分灵活的组织利用建筑内部空间,为各种不同的新功能的需求创造可能,完全展现出新、旧工业建筑在形体、空间、功能和材料之间的差别,让人们在欣赏现代艺术文化的同时体会到旧建筑的魅力所在,并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既是对过去的回忆又看到新需求的发展变化。

目前, 我国旧工业建筑类型大致分为三类:首先是“大跨型”旧工业建筑,是指单层跨度大的建筑, 其支撑结构大都为混凝土钢架和拱架等,形成内部无柱的开敞高大空间。这类建筑常见于重工业厂房、大型仓库等。这类旧工业建筑可以改造成博物馆、美术馆等要求有高大空间的建筑,改造费低,一般控制在总造价的10﹪-20﹪,却极具实用价值。其次是“特异型”旧工业建筑,是指一些具有特殊形态的构筑物,如煤气贮藏仓、贮粮仓、冷却塔等。这类形态特异的建筑,对改造形成很大的制约, 但同时也为再生创作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这类建筑适合改造为大小不一的建筑,如艺术中心、娱乐中心和各类工作室。最后是“常规型”,是指层高较“大跨型”低而空间开敞的建筑, 这类建筑常见于轻工业的多层厂房、多层仓库等。其灵活的建筑空间适合改造为餐厅、办公楼、住宅、娱乐场所等多种建筑形式, 这种改造类型的数量也占到改造项目的绝大部分。

2.旧工业建筑改造的设计方法

旧工业建筑的改造设计,其根本在于转换功能、重组空间。

旧工业建筑往往已丧失了它原先的使用功能,功能的转换是旧建筑再利用中最常见的形式。前后的功能之间可以有一定的交叉和融合,但也允许毫无关联。最重要的在于新的功能能与旧工业建筑的空间特点互相匹配。改造的对象可以是单体工业建筑,如将大跨度、大空间的厂房改为超市、餐饮中心等,把多层厂房改成办公空间、居住空间等;也可以是成片旧工业用地,转换的功能包括创意产业园、会展场所、博物馆、城市公共空间等。改造的过程首先在保留原建筑的造型和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加固,修缮破损部位。并按照新功能的要求重新组织交通流线、划分与组合内部空间。当旧建筑空间无法完全满足新功能的要求时,可通过将原空间化整为零或变零为整的手法进行空间重组,以形成适应新功能的空间组合和尺度关系。常用的方式有插入夹层、中庭、空间扩充等。夹

层是在原有空间中增加楼板竖向划分空间,从而充分利用空间高度,使原来单一形态的空间转变成空间层次丰富、相互交融的场所。工业建筑由于生产性质的原因而往往具有较大的跨度和进深,这样的平面和空间形态会对建筑中心部分的采光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改造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入中庭的方式来创造比较灵活的使用空间,既可以整合周边不同功能空间,改善采光条件,又可以满足交通组织和景观方面的要求。而空间扩充是指根据新功能的需要在旧建筑内部或外部增加新空间的做法,包括垂直加层、水平扩建和发展地下空间等。

    北京“798”工厂原为北京第三无线电器材厂,建筑多为东德的包豪斯风格。1980年代到1990年代798厂逐渐衰落,从2002年开始,由于租金低廉,来自北京周边和北京以外的艺术家开始聚集于此,逐渐形成了一个艺术群落。

在“798”我们可以看到各个艺术家对空旷的厂房,裸露着的蒸汽管道、通风管道,斑驳的外墙面的各种空间改造。新与旧、光明与静谧,都在不停的穿插交融;旧的空间被穿越,新空间正在被重新界定。

     斑驳的红砖瓦墙,错落有致的工业厂房,纵横交错的管道,墙壁还保留着各个时代的标语。马路上穿着制服的工人与打扮时尚前卫的参观者相映成趣,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在这里完美的契合在了一起,这里就是北京798艺术区。 

      厂房之所以赢得艺术和文化创意产业的青睐,是因为工业建筑有别于日常生活空间的建筑和景观,因而可容纳各种非日常的活动,为艺术家的个性设计和创造提供非同寻常的体验;旧建筑是有历史和故事的,通过物质的元素,给空间带来一种非物质的氛围,并弥漫四周,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场所感。这是新的建筑设计所不能带来的。

                                                      ——俞孔坚

“798”工厂对于空间功能的转换以及空间的重组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旧工厂原有元素的保留,对于新元素的引入都有很深入的思考,使得“798”工厂取得了艺术家们的青睐。

3.旧工业建筑改造的表现方式

对于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其方式无非是整旧如旧、整旧如新或新旧交织。对于产业类历史遗产的旧工业建筑,其外部形象的处理一般应采用比较谨慎的态度,保留大部分原有建筑的外部特征,并对其进行必要的维护整修或更换局部构件。新建部分采取与原始风格相协调的处理,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旧建筑的原始风貌。而对于一般性的旧工业建筑,其外观改造的手法则灵活多样。有的保留局部的旧建筑原貌,或者是某些能体现原始状态的细部,改造部分则采取完全现代的手法,使新旧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有的完全抛开旧建筑的原始特征,采用现代的技术、材料和装饰风格,对建筑外形重新设计,原始风貌则被完全掩盖。

对旧工业建筑改造的意义已经超过了对建筑物本身的利用,需要尊重已经成熟的周边建筑环境和生活需求,我们是通过创造性的挖掘原有建筑的潜在价值,并结合现代建筑工艺手法给予新的诠释,最大限度的利用旧建筑,使其得以再生来实现的。事实上,现代建筑设计的种种技术工艺如今已经大都被广泛的应用到旧工业建筑改造设计当中,优秀的设计则表现出各种风格手法的综合运

用。建筑师的创新设计、景观设计师的综合考虑并结合现代艺术家的天才创造。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旧建筑形象或新建筑语言并不是改造的目的,新旧建筑环境共同围合形成的再生空间才是建筑师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3.1 高技表现

在现代的建筑设计中高技术的设计手法已经深入人心,从早期探索钢和玻璃的材料表现力,到现在的节能高技和适宜技术,高技美建筑思想已经渗透到现代建筑设计的各个领域,钢和玻璃为表现素材的建筑就是公众对现代建筑的朴素理解,运用这些材料可以尽量减弱建筑本身的厚重和体量感,这也自然带来有别于传统建筑的审美观。在旧工业建筑内部空间改造中,钢和玻璃等现代材料

的运用,与旧建筑砖、石材料的悠久质感容易形成鲜明对比,有利于表现新旧的更替和融合因而被广泛采用。(图为德国国会大厦)

3.2 玻璃表现

玻璃作为一种有着独特个性的现代建筑材料,有自己特有的风采。它的应用从屋顶到地面,从门窗到墙体,从陈设到装饰,几乎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同样,在旧建筑改造和更新这个建筑设计领域,玻璃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从材料的应用角度,在旧建筑改造中,出于旧建筑的真实性和可读性的要求,与旧建筑肌体直接相连的新改造部分的新肌体,应尽可能采用与旧建筑不同的材料。与混凝土相比,玻璃则是较为广泛使用的理想的改造材料。玻璃与砖石等材料可以明显区分和识别。玻璃与旧建筑连接时,对旧建筑特有的肌体的破坏程度小,还有易于拆卸等优点。另外,玻璃具有真实虚幻的现代建筑形式美,能与旧建筑的历史氛围形成良好的对比。正是由于玻璃特殊的光学性质以及鲜明的时代性,它在旧工业建筑改造及更新设计中,更是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图为大英博物馆玻璃屋顶)

3.3木结构表现

木结构是旧建筑中使用寿命较短的部分,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必须对其加以改造,使之与旧工业建筑中使用寿命较长的部分和新添加的部分相适应,以提高建筑的整体寿命,这也是旧工业建筑改造需要达到的一个目的。现代人对木材有着深厚的感情,不但是因为木材特有的质地,也是因为建筑的木结构曾经是建筑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和混凝土一样,很多旧建筑都会有木结构暴露出来。混凝土材料给人以厚重沧桑的感觉,那么木结构给人的则是宁静的想象空间。(如图为“标准营造”工作室)

3.4构件雕塑化表现

在建筑空间设计中雕塑的作用显而易见,雕塑不但是构成,同时也留给人们许多回味和思考。由于旧工业建筑具有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特殊性,建筑中的机械设备和一些特殊生产构件,在改造过程中便利用这一特性进行创作,将其雕塑化处理,使其在新的建筑空间中发挥新的功能,这些实物的继续存在就是对历史和文化最好的追忆。

3.5 异型体表现

早期解构主义建筑热衷于异型体的创作,按照其自身系统的逻辑关系生成了很多建筑,拓展了人们对建筑的传统印象,也预示了建筑的多种可能性。而许多旧建筑的空间和结构大都矩形平面、单调呆板,显得规整有余而生气不足。但这为旧建筑改造寻找一个新旧结合的契合点:即在规则的即有空间中增加活跃空间的形体元素。

3.6 极少表现

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有一种回归简洁的趋势。简练的形式、纯净的空间和精巧的构造是极少主义建筑所要表达的内在本质。极少主义建筑表现的就是一种简约之美。在旧建筑改造方面,SO H O 区的住宅大都利用早期工业建筑改造成居住建筑,改造中尽量保留原车间或仓库的阔敞空间,以“空”的韵味取胜,从繁杂中解脱出来,变成了洁净而直截了当的建筑美,也表现了业主对平静单纯、朴素清雅的一种向往。

3.7混凝土表现

混凝土建筑已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使得混凝土建筑获得空前的研究和发展。这种被称为所谓的“低技”材料不仅具有理想的可塑性和丰富的表现力,而且成为主要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并使得混凝土材料成为和砖、玻璃同等重要的表现素材。现代建筑多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许多破败的旧工业建筑都会露出其混凝土的质地,展现出特有的结实的粗糙质感。改造旧工业建筑不再强调混凝土作为结构材料的内在逻辑,而是强调其作为承载历史文脉的情感内涵,并成为建筑表现的中心,与新技术设计的更新相结合,表达了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精神所在。

4 结语

目前,我国城市中仍有许多旧建筑,尤其是在我国城市工业发展中遗留下来的大量的旧工业建筑,成为了城市的不得不棉队的问题。因此,将旧工业建筑经过修整、翻新、改造直至改变功能后,不但能重新焕发活力,在一方面还具有新建筑不可比拟的优势和特点。所以提高在建筑物有效生命期内的合理使用性,将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益于保持城市的固有文脉,并创造与时代感相符的城市新空间。改造设计所体现的积极理念和社会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其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也是人们有目共睹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改造成果可以看作是“建筑的第二春”。我们要积极利用好这些旧工业建筑,将他们进行有目的、有意义的改造,使旧工业建筑的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价值更清晰的展示在人们面前,并真正的为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服务,使我们的城市更美丽。

参考文献:

[1]叶雁冰, 刘西.旧工业建筑改造利用的优势及其制约因素分析.工业建筑.2005.

[2] 沈实现, 韩炳越.旧工业建筑的自我更新-798 工厂的改造.工业建筑.2005.

[3]付瑶,刘文军,崔悦.国外旧工业建筑再利用对我国的启示[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4]王烨,等.改遣、整合与共生——浅析上海旧工业建筑更新再利用的设计手法[J].艺术与设计,2008,(5):98—100.

[5]陈学文,等.意大利古旧建筑改造再利用浅析[J].天津大学学报,2007,9(4):366—369.

[6]刘丛红,等.国外旧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研究及启示[J].天津大学学报,2007,9(4):371—373.

[7]王柔,等.旧工业建筑改造的表现语言[J].中外建筑,2007,(4):—67.

文档

浅谈旧工业建筑改造

浅谈旧工业建筑改造建筑是城市的史书,记载了城市的文化和历史,承载了人们对过去的追忆,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而旧工业建筑则记载了城市工业文明发展的历程,是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生动展示,用建筑的语言诉说着过去的辉煌。20世纪60年代,欧洲最先出现了大规模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20世纪80年代至今,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掀起一股热潮,很多工业建筑的厂房车间被改做生活、休闲和办公、工作空间;有的甚至改做艺术馆、博物馆;有的则以工业建筑出色的空间品质而吸引了一批前卫艺术家,成为了前卫艺术家们的创作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