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模拟试卷(二)
(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u—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今年春节,广东实行“禁燃令”。下图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是( )。
A B C D
2.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产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高粱酿造食醋 B.焚烧垃圾发电
C.铁矿石炼铁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3.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
A.油污净(12~13) B.西瓜汁(5~6) C.洁厕灵(1~2) D.橘子汁(3~4)
4.下列事件中所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的是( )。
①盛有石灰水的试剂瓶的内壁出现白膜 ②用吸管将呼出的气体吹进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浑浊 ③用炭火烘干熟石灰抹过的墙壁,墙壁反而更潮湿 ④高温煅烧石灰石使其变为白色 ⑤用稀硫酸除去铁锈 ⑥用洗涤剂洗掉餐具上的油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⑥ D.①②③
5.人们将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平台相结合,使共享单车这类新鲜事物应运而生。下列所使用的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涤纶、锦纶运动服面料 B.防水塑料坐垫
C.不锈钢单车支架 D.合成橡胶无气防爆轮胎
6.进行化学实验操作考核时,下列四位同学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检验溶液酸碱性 B.溶解固体 C.倾倒液体 D.熄灭酒精灯
7.下列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2Mg+O22MgO B.Cu+2AgNO3===Cu(NO3)2+2Ag
C.CuCl2Cu+Cl2↑ D.2NaOH+H2SO4===Na2SO4+2H2O
8.O2和CO2总与我们如影随形,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O2具有助燃性,而CO2可用来灭火
B.空气中O2过多无害,而CO2过多会形成酸雨
C.它们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自然界里它们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转化
9.从《中国成语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中国诗词文化大放异彩,很多成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火要虚”是说氧气浓度越高,可燃物燃烧越旺
B.“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D.“沙里淘金”与“百炼成钢”蕴含的化学原理不同
10.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其总结都正确的是( )。
A.化学与生活 | ①用甲醛可保鲜海产品 ②用洁厕净可以除尿垢 | B.物质的鉴别 | ①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②可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O2 |
C.物质的构成 | ①构成原子的微粒都不带电荷 ②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 D.化学符号的意义 | ①O2:两个氧原子 ②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
A.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塞,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浓盐酸易挥发
B.滴加洗涤剂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C.吃松花蛋时可加入少量食醋,因为食醋能消除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
D.稀盐酸能用来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因为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12.提纯是化学实验常用的一种方法。除去下表混合物中的杂质,所选除杂试剂错误的是( )。
选项 |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试剂 |
A | NaOH溶液(Na2CO3) | 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
B | CaO粉末(CaCO3) | 适量的稀盐酸 |
C | Cu粉(Fe) | 足量稀硫酸 |
D | CuSO4溶液(H2SO4) | 足量的氧化铜粉末 |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滤液中一定有锌、铜、银 D.滤液中一定有锌、铜,可能有银
14.下列图象表示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图①表示煅烧石灰石 B.图②表示CO2在水中的溶解性
C.图③表示向NaOH溶液中加水 D.图④表示将浓硫酸加入水中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1分)
15.(4分)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图A所示中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与B的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________(填字母);D的粒子符号为________。
(2)B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6.(4分)广东乐昌古佛岩,因洞内的石笋和钟乳石,形状如仙似佛,前人在洞内安放过佛像,在洞口又建有佛寺而得名。石笋和钟乳石是由上亿年前海底沉积的石灰岩形成的,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请用化学用语描述下列带点部分:
(1)碳酸钙中的金属元素:________。
(2)碳酸钙中所含的阴离子:__________。
(3)碳酸钙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____________。
(4)溶洞中钟乳石的形成是碳酸钙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碳酸氢根(HCO)也是常见的原子团,化合价为-1价,则碳酸氢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17.(6分)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食盐 B.面粉 C.植物油
(2)向某水样中加入肥皂水,搅拌,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则水样为软水。
(3)如果工业废水中含有酸性物质,应该用________性物质处理后再排放。
(4)下列做法会造成水污染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5)市售“自热米饭”的自热原理是:让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接触、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3分)如图是无结晶水合物的固体甲和乙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 ℃时,150 g水中溶解________g甲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2)现有60 ℃的乙的饱和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
A.水的质量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乙的质量分数
E.60 ℃时乙的溶解度
①保持温度不变,将该饱和溶液稀释,不变的量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②如果将该饱和溶液降温至20 ℃,不变的量是__________。
19.(4分)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上图中缺少一种反应物的微观示意图,请补画齐全。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
三、综合能力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0.(7分)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写出物质C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8分)分子筛(又称为沸石,主要成分为水和硅铝酸钠)可作为催化剂或吸附剂等,以高岭土[主要成分为Al2(Si2O5)(OH)4]、烧碱等为主要原料生产分子筛的工艺流程如下:
(1)步骤①所得烧渣中主要含有两种固体氧化物,分别为SiO2和________(写化学式)。
(2)步骤②加入NaOH溶液前需将烧渣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②和③均涉及的操作是__________,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
(4)步骤③发生的反应之一是Na2SiO3溶液和通入的CO2气体反应生成偏硅酸(H2SiO3)沉淀和碳酸氢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__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22.(10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1回答问题:
A B C D E F G
图1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在确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填字母)。
a.原料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b.原料的产地 c.实验装置是否容易装配
d.实验条件是否容易控制 e.实验操作是否安全可靠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图1中C、D发生装置,D与C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可选择________(填装置序号)。
(4)实验室制取氯气。
资料:通常情况下,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能与金属、非金属、水、氢氧化钠溶液等反应。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
①图2中H处为制备氯气的装置,应该选择图1中的________(填装置序号)。
②M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
23.(12分)在学习“酸和碱”后,小娟同学对“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进行再探究。想到实验生成的二氧化硫是非金属氧化物,小娟提出疑问:二氧化硫能否与水反应生成酸?
为此,小娟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点燃的硫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有少量的水)中,反应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后,盖紧集气瓶口的玻璃片,振荡集气瓶;再打开玻璃片,仍能闻到刺激性气味;随后向其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瓶中液体变为红色。
小娟同学产生许多困惑:这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是什么?怎样防止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去?
小娟询问老师,老师告知:在涉及的反应中,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性质相似;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化学式为H2SO3);亚硫酸还可进一步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
请你帮助小娟同学解答下列问题:
(1)请结合下列图示中所给实验用品,设计一个实验用来验证:二氧化硫不能使石蕊变红色。
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写出生成亚硫酸、硫酸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两个化学反应都属于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亚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价。
(4)亚硫酸、硫酸、盐酸和碳酸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为更多的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散发到空气中。有以下试剂, 你认为用来代替集气瓶中的水最为合适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②饱和氯化钠溶液 ③浓盐酸 ④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4.(4分)乙硫醇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收录的最臭的物质。 空气中仅含五百亿分之一的乙硫醇时,其臭味就可嗅到,通常被加入液化石油气中做臭味指示剂。乙硫醇的化学式为C2H6S,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硫醇由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2)乙硫醇中碳、氢、硫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
(3)乙硫醇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精确到0.1%)。
25.(10分)氧化亚铜(Cu2O)可用于生产船底防污漆,防止海生物对船舶设备的污损。现将Cu2O和Cu的固体混合物20 g放入烧杯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4.5%的稀硫酸50 g,恰好完全反应。已知:Cu2O+H2SO4===CuSO4+Cu+H2O。计算:
(1)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g。
(2)原混合物中Cu2O与Cu的质量比(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3)在图中画出向20 g Cu2O和Cu的固体混合物中逐滴加入24.5%的稀硫酸至过量,铜的质量变化曲线。
参
1.B 2.D 3.A 4.D 5.C 6.D 7.D 8.B 9.A
10.B
11.B 解析:洗涤剂能洗掉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的乳化原理,不是溶解原理。
12.B 13.D 14.B
15.(1)79.90 E Na+ (2)NaBr
16.(1)Ca (2)CO (3)CaO3 (4)Ca(HCO3)2
17.(1)A (2)浮渣少,泡沫多 (3)碱 (4)C
(5)CaO+H2O===Ca(OH)2
18.(1)45 (2)①BE ②AE
19.(1)
(2)4NH3+3O22N2+6H2O 置换反应
20.(1)O2 CaCO3
(2)C+CO22CO 化合反应
(3)2CO2+2Na2O2===2Na2CO3+O2
21.(1)Al2O3
(2)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
(3)过滤 漏斗
(4)Na2SiO3+2CO2+2H2O===H2SiO3↓+2NaHCO3
(5)CO2
22.(1)分液漏斗 (2)b (3)CaCO3+2HCl===CaCl2+CO2↑+H2O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E (4)①A ②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空气污染
23.(1)将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硫的集气瓶内
(2)SO2+H2O===H2SO3 2H2SO3+O2===2H2SO4
(3)化合反应 +4 (4)溶液中都含有H+ (5)④
24.(1)3 (2)2∶6∶1 (3)51.6%
25.(1)12.25
(2)解:设原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为x。
Cu2O+H2SO4===CuSO4+Cu+H2O
144 98
x 12.25 g
= x=18 g
原混合物中Cu2O与Cu的质量比为18 g∶(20 g-18 g)=9∶1
答:原混合物中Cu2O与Cu的质量比为9∶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