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0:05:19
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0℃冰和0℃水的温度()A.0℃的冰温度高B.0℃的水温度高C.相同D.无法比较2.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若用它来测得温水的温度为70℃.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A.55℃B.75℃C.50℃D.80℃3.如图所示,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
推荐度:
导读《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0℃冰和0℃水的温度()A.0℃的冰温度高B.0℃的水温度高C.相同D.无法比较2.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若用它来测得温水的温度为70℃.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A.55℃B.75℃C.50℃D.80℃3.如图所示,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0℃冰和0℃水的温度(  )

A.0℃的冰温度高    B.0℃的水温度高    

C.相同    D.无法比较

2.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若用它来测得温水的温度为70℃.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  )

A.55℃    B.75℃    C.50℃    D.80℃

3.如图所示,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B.玻璃管上温度刻度值越向上越大    

C.为了测量更准确,玻璃管要细一点,球型容器要小一点    

D.该温度计在设计时用到了转换法

4.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先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选取适当量程的温度计    

B.测量温度之前,拿着温度计的上部,用力将玻璃管中的液柱甩到玻璃泡内    

C.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待测液体中    

D.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需要与液柱的液面相平

5.下列关于体温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B.体温计比较精确是因为它玻璃泡较大,玻璃管较细    

C.体温计能够离开人体测量部分进行读数    

D.将体温计放到沸水中进行消毒

6.用一支体温计测某人的体温为38.5℃后,没有甩就去测另一个人的体温,其另一个人的体温为37℃或39.2℃,则测量的结果为(  )

A.37℃或39.2℃    B.38.5℃    

C.37℃或28.5℃    D.38.5℃或39.2℃

7.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都是由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    

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是熔化现象    

C.秋天,空中的雾是液化现象    

D.冬天,枝头挂满白霜是汽化现象

8.﹣5℃的冰投入0℃的水中,假设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足够长的时间后测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则冰的质量一定是(  )

A.增加了    B.减少了    C.不变    D.无法确定

9.中国最北的气象站﹣﹣﹣黑龙江省漠河气象站记载,最低气温记录为﹣52.3℃,对于这样的气温,你认为应该选用以下哪种温度计来测量(液态酒精、水银、煤油的凝固点分别是:﹣117℃、﹣39℃、﹣30℃)(  )

A.水银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    C.煤油温度计    D.以上都可以

10.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B.甲物质在 6﹣﹣10min 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C.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D.乙物质在 6﹣10min 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测量温度的工具     进行测量,温度常用的单位是     (填符号)。

12.根据科学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降温,温度也只能非常接近﹣273.15℃,不可能比它更低。科学家以这个温度为零度又规定一种表示温度的新的方法﹣﹣叫做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热力学温度的每一度的大小与摄氏温度相同。若用t表示摄氏温度,用T表示热力学温度,则t与T的关系式为     ;若用摄氏温度计测量某一个物体的温度是20℃,则用热力学温度表示,该物体的温度是     K。

13.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小杨同学在测量室外温度时发现温度在不断升高,在这个过程中,温度计内的水银柱慢慢升高,对于温度计内的水银柱而言,它的     (选填“密度”或“质量”或“内能”)在增大。

14.普通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它是利用测温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a、b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a:     ℃,b:     ℃。

15.如图中,甲是     计;乙的量程是     ℃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6.如图所示的仪器是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的一部分,此时它的示数为﹣32℃,请用铅笔把温度计的液柱部分涂黑。

17.小斌同学在室温为20℃的实验室内进行海波的熔化实验,请在图中画出这一过程海波温度变化的大致图象(海波的凝固点为48℃)。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8.我国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日常生活中使用瑞典人摄尔修斯创立的摄氏温度(℃),美国等少数国家使用德国人华伦海特创立的华氏温度(单位符号°F).下表为华氏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对应关系,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关系归纳出华氏温度T与摄氏温度t之间的关系式。T=     。

t/℃

10152025303540
T/°F

505968778695104
19.为了探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过程,课题小组的同学根据相关资料。自制了如图甲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只小塑料瓶,B为玻璃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玻璃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

(1)经过讨论,有以下两种预测结果:预测一:环境温度越高,h越小;

预测二:环境温度越高,h越大;你支持哪种预测?     ,理由是     。

(2)与图乙中的常见温度计相比,图甲温度计除了携带不方便外,其它不足之处有     (写出其中一点)

五.计算题(共3小题)

20.一只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的温度读数是5℃,在沸水(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读书是95℃。

(1)这只温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

(2)当它指示气温是32℃时,实际温度是多少?

21.一支水银温度计连水银泡总长10厘米,最大刻度A处离顶部2厘米。将此温度计放入35℃的温水中,液面升到B处,B离顶部6.2厘米,如图所示。再将此温度计放入40℃的热水中,液面升至离顶部3.2厘米处。此温度的最大刻度值是     ℃,表示人体正常体温(37℃)的刻度值位置距顶部     厘米。

22.如图所示的高压锅的锅盖上有一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带着一个帽子为限压阀,当高压锅内气体超过安全值时,锅内的气体就会冲出限压阀,气体跑出一部分,使锅内气体压强减小。现有一个直径为2.4厘米,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为10毫米2,限压阀质量为100克的高压锅。若当时的大气压为1.0×105帕,问:

(1)若用此高压锅煮饭则比普通锅,若用此高压锅烧开水则比普通锅     (填“快”或者“慢”)。

(2)此高压锅内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为多少?

六.解答题(共2小题)

23.小明说,学习用温度计测物体温度后,他只凭感觉就可以判断物体温度的高低了,小亮为了推翻小明的说法,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小亮要小明先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然后把左手和右手同时放入温水中,小明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请查阅相关资料,帮小明解释造成这种感觉的原因。

24.有一支未刻刻度的水银温度计,当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4cm,当玻璃泡放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4cm.问:

(1)对于这支水银温度计而言,外界温度每升高1℃时,玻璃管内的水银伸长多少cm?

(2)当室温为22℃时,水银柱的长度为多少cm?

(3)用这支温度计测某种液体的温度时,发现水银柱的长度为16cm,则该种液体的温度为多少℃?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

参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0℃冰和0℃水的温度(  )

A.0℃的冰温度高    B.0℃的水温度高    

C.相同    D.无法比较

【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温度的概念(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去分析。

【解答】解: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0℃的水和0℃的冰温度都是0℃,所以它们的温度是相同的。

故选:C。

【点评】此题属于一道易错题,有些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认为0℃的冰温度低一些,而错选A.这里需要注意的是,0℃的冰的确比0℃的水感觉更冷,但感觉更冷的原因是因为冰熔化时要吸收热量,冰比水多了一个吸热过程,所以才会感觉冰更冷一些。理解了冰熔化吸热这个特点,就不会再错选了。

2.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若用它来测得温水的温度为70℃.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  )

A.55℃    B.75℃    C.50℃    D.80℃

【分析】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100℃和0℃之间有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

(1)而题目中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10℃,1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90℃,中间是80个小格,首先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

(2)用它来测得温水的温度为70℃时,距离10℃有60个小格,求出60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加上温度计显示为10℃时的实际温度0℃,就是液体的实际温度。

【解答】解:(1)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

=1.25℃;

(2)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70℃时,液体的实际温度:

1.25℃×(70﹣10)+0℃=75℃。

故选:B。

【点评】对于温度计不准的读数问题,我们要先求出温度计一小格表示的温度,然后乘以温度计的水银柱相对于0℃上升了多少格,求出物体的实际温度。

3.如图所示,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B.玻璃管上温度刻度值越向上越大    

C.为了测量更准确,玻璃管要细一点,球型容器要小一点    

D.该温度计在设计时用到了转换法

【分析】要解答本题首先应了解:气体有着较突出的热胀冷缩的性质,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会有明显的变化。

【解答】解:

A、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故A错误;

B、玻璃管上温度刻度值越向上,气体压强越小,温度越低,故B错误;

C、为了测量更准确,玻璃管要细一点,玻璃泡的容积较大,玻璃管很细,故C错误;

D、温度计在设计时,是通过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用到了转换法,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气体压强跟温度、体积的关系,了解和掌握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一道中档题。

4.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先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选取适当量程的温度计    

B.测量温度之前,拿着温度计的上部,用力将玻璃管中的液柱甩到玻璃泡内    

C.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待测液体中    

D.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需要与液柱的液面相平

【分析】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①测量前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③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解答】解:

A、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估测被测液体的温度,取适当量程的温度计,故A正确;

B、实验温度计不能甩,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故B错误;

C、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故C正确;

D、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温度计是日常生活和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的基本测量工具,需要我们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5.下列关于体温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B.体温计比较精确是因为它玻璃泡较大,玻璃管较细    

C.体温计能够离开人体测量部分进行读数    

D.将体温计放到沸水中进行消毒

【分析】(1)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比它上面的玻璃细管的容积大的多,玻璃泡内液体发生微小的变化,玻璃细管内发生较大的变化,使测量更准确;

(3)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遇热液柱可以通过缩口上升,遇冷液柱会在缩口处断开而不能自行下降;

(4)由于体温计是测量人体的温度,所以测量范围是35℃~42℃。

【解答】解:

A、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故A正确;

B、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相比,前者内径很细,而下端的玻璃泡则很大,使得有微小的温度变化,即吸收很少的热量,管中水银上升的高度会非常明显,所以可以测量的更为精密,故B正确;

C、体温计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就是“缩口”,能使水银不会自己回到液泡中,因此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故C正确;

D、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而水的沸点是100℃,不能用体温计测量沸水的温度,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体温计的有关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6.用一支体温计测某人的体温为38.5℃后,没有甩就去测另一个人的体温,其另一个人的体温为37℃或39.2℃,则测量的结果为(  )

A.37℃或39.2℃    B.38.5℃    

C.37℃或28.5℃    D.38.5℃或39.2℃

【分析】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其构造比较特殊,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个很细的细管,水银只能沿这个细管上升,不能自行回落,使用体温计前一定要把水银柱甩回玻璃泡。

【解答】解:

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

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5℃,直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若体温高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准确的;若病人的体温不高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8.5℃;所以体温是37℃的人测量的结果是38.5℃,体温是39.2℃的人的测量的结果是39.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了解体温计的特殊结构,正确使用体温计是测量体温的关键,水银柱不会自流回玻璃泡。如果第二次被测人的温度低于第一次时,体温计的示数不变,结果就不准确。

7.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都是由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    

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是熔化现象    

C.秋天,空中的雾是液化现象    

D.冬天,枝头挂满白霜是汽化现象

【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

A、春天,冰雪消融是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

B、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C正确;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解答这类题我们首先要判断出生成物的状态。

8.﹣5℃的冰投入0℃的水中,假设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足够长的时间后测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则冰的质量一定是(  )

A.增加了    B.减少了    C.不变    D.无法确定

【分析】水遇到低温放热凝固。冰是晶体,晶体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只有全部熔化或凝固后,如果继续吸热或放热,温度才能继续上升或下降,所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度。

【解答】解:0℃的水比﹣5℃的冰温度高,0℃的水会放出热量结冰,﹣5℃的冰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到0℃时,热量会传递停止。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晶体凝固放热的特点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要认真分析。

9.中国最北的气象站﹣﹣﹣黑龙江省漠河气象站记载,最低气温记录为﹣52.3℃,对于这样的气温,你认为应该选用以下哪种温度计来测量(液态酒精、水银、煤油的凝固点分别是:﹣117℃、﹣39℃、﹣30℃)(  )

A.水银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    C.煤油温度计    D.以上都可以

【分析】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

液体温度计所测温度应高于温度计内液体的凝固点,低于液体的沸点。

【解答】解:

黑龙江省漠河的最低气温达到﹣52.3℃,酒精在﹣117℃时才会凝固,因此,是可以使用的;而水银和煤油分别在﹣39℃和﹣30℃已经凝固,因此不能选用水银和煤油温度计,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正确理解题干中的内容,从中获取正确而有用的信息,并能与选项中的描述相对照,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难度不大,但需要细心对比。

10.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B.甲物质在 6﹣﹣10min 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C.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D.乙物质在 6﹣10min 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分析】晶体的熔化和液体的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解答】解:

AC、甲乙两种物质不能确定其本身的状态,不知道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故不能确定是熔点还是沸点,故AC错误;

B、甲物质在6﹣﹣10min内,不管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过程,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一定持续吸收热量,故B正确;

D、由于不能确定图象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故不能确定乙物质在6﹣10min内的状态,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通过图象分析考查了学生从图象中获取有关信息的能力。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测量温度的工具 温度计 进行测量,温度常用的单位是 ℃ (填符号)。

【分析】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单位是℃。

【解答】解:

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常用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故答案为:温度计;℃。

【点评】本题考查了温度计的用途和温度的单位。

12.根据科学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降温,温度也只能非常接近﹣273.15℃,不可能比它更低。科学家以这个温度为零度又规定一种表示温度的新的方法﹣﹣叫做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热力学温度的每一度的大小与摄氏温度相同。若用t表示摄氏温度,用T表示热力学温度,则t与T的关系式为 T=t+273.15K ;若用摄氏温度计测量某一个物体的温度是20℃,则用热力学温度表示,该物体的温度是 293.15 K。

【分析】(1)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宇宙中温度的下限为一273.15℃,这个温度叫绝对零度。即绝对零度等于摄氏温度的﹣273.15℃,从而确定T与t的关系;

(2)根据关系式将已知条件代入,便可求出热力学温度。

【解答】解:

热力学温标的零度,是摄氏温度的﹣273.15℃,所以摄氏温度的0度是热力学温度的273.15K.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T=t+273.15K。

当t=20℃时,T=(273.15+20)K=293.15K。

故答案为:T=t+273.15K;293.15。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关系的推导及推导公式的应用,需要掌握等量关系,熟练应用。

13.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小杨同学在测量室外温度时发现温度在不断升高,在这个过程中,温度计内的水银柱慢慢升高,对于温度计内的水银柱而言,它的 内能 (选填“密度”或“质量”或“内能”)在增大。

【分析】(1)常用的温度计(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物体的质量、物质的比热容与温度无关,物质的密度、内能与温度有关。

【解答】解:

(1)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物体所含物质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质量大小与温度无关;

水银柱的温度升高时,水银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根据ρ=可知其密度变小;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水银的质量不变,温度升高,其内能增大。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内能。

【点评】本题是对温度的测量工具和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这个知识点的考查;本题同时考查了温度对物理量的影响,属于基本的物理知识,平时要注意掌握和积累。

14.普通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它是利用测温液体的 热胀冷缩 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a、b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a: 37.6 ℃,b: ﹣12 ℃。

【分析】(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读取温度计或体温计的示数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

【解答】解:

(1)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液体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的这一特性制成的;

(2)a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读数为37.6℃;

b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越往下刻度值越大,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其读数为﹣12℃。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37.6;﹣1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温度计的原理,以及温度计和体温计的读数,是一道基础题。

15.如图中,甲是 体温 计;乙的量程是 ﹣20~100 ℃

【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首先要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相平,并注意区分零上或零下。

【解答】解:

由图知:

甲温度计的量程是35~42℃,所以是体温计;

乙温度计的最小示数是﹣20℃,最大示数是100℃,所以其量程为﹣20℃~100℃。

故答案为:体温;﹣20~100。

【点评】正确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明确是零上还是零下,明确量程和最小刻度值,读数时从绝对值小的向绝对值大的读。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6.如图所示的仪器是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的一部分,此时它的示数为﹣32℃,请用铅笔把温度计的液柱部分涂黑。

【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

【解答】解:

由图知: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已知温度计的示数为﹣32℃,也就是显示的温度低于0℃,液柱最高处在0℃以下,具体位置如下图所示: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温度的标注,正确标注的前提是熟悉温度计的分度值,会正确使用和读数。

17.小斌同学在室温为20℃的实验室内进行海波的熔化实验,请在图中画出这一过程海波温度变化的大致图象(海波的凝固点为48℃)。

【分析】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既此时的温度就是熔点,据此分析即可判断。

【解答】解:据晶体熔化的特点可知,原来处于固体时,随着加热,温度逐渐升高,当到达熔点后,吸热但温度不变,既此时吸收的热量供给晶体熔化,当全部变为液态后,随着加热,温度再逐渐升高,据题意可知,此时晶体海波的初温是20℃,末温是50.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见上图。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图象,是一道中等题,掌握晶体的熔化特点,即可解决。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8.我国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日常生活中使用瑞典人摄尔修斯创立的摄氏温度(℃),美国等少数国家使用德国人华伦海特创立的华氏温度(单位符号°F).下表为华氏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对应关系,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关系归纳出华氏温度T与摄氏温度t之间的关系式。T= (1.8°F/℃)t+32°F 。

t/℃

10152025303540
T/°F

505968778695104
【分析】设摄氏温度为t(℃)与华氏温度为T(°F)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T=kt+b,由待定系数法求出其解。

【解答】解:

设摄氏温度为t(℃)与华氏温度为T(°F)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T=kt+b,由题意得:

50°F=10℃k+b﹣﹣﹣﹣①,

59°F=15℃k+b﹣﹣﹣﹣②,

由①②解得:k=1.8°F/℃;b=32°F;

即T=(1.8°F/℃)t+32°F。

故答案为:(1.8°F/℃)t+32°F。

【点评】根据已知数据得到正确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到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为了探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过程,课题小组的同学根据相关资料。自制了如图甲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只小塑料瓶,B为玻璃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玻璃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

(1)经过讨论,有以下两种预测结果:预测一:环境温度越高,h越小;

预测二:环境温度越高,h越大;你支持哪种预测? 预测一 ,理由是 本温度计是气体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温度升高,气体体积增大,液柱下降 。

(2)与图乙中的常见温度计相比,图甲温度计除了携带不方便外,其它不足之处有 使用不方便、测量范围较小、温度示数易受大气压变化的影响而不准确 (写出其中一点)

【分析】(1)普通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而这个气体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2)这个温度计的不足之处是很明显的,即测量范围小;更容易受当时的大气压的影响。

【解答】解:

(1)本温度计是气体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温度升高,小塑料瓶中气体体积增大,液柱下降,与常规的观察习惯相反,故预测一正确;

(2)此温度计的液柱高度还受外界的大气压强的影响,当外界压强增大时,管内液柱也会随着升高,可能误认为是温度降低了,而且使用不方便、测量范围较小。

故答案为:(1)预测一;本温度计是气体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温度升高,气体体积增大,液柱下降;

(2)使用不方便、测量范围较小、温度示数易受大气压变化的影响而不准确。

【点评】此题考查了“伽利略温度计”的原理和对装置的不足之处的分析能力,是中考的常见题型,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仔细分析,就会得出正确的答案。

五.计算题(共3小题)

20.一只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的温度读数是5℃,在沸水(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读书是95℃。

(1)这只温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

(2)当它指示气温是32℃时,实际温度是多少?

【分析】(1)摄氏温度是规定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零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度,中间100等份,每一份为1℃,根据这种思路即可得出这只温度计的分度值。

(2)通过分析题意可以得出实际温度与测量温度之间的关系式,通过代入数据,得出当该温度计指示5℃时的实际温度是多少。

【解答】解:

(1)因为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这个温度计在5℃~90℃之间一共是90格,表示0℃~100℃,这只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2)当它度数是32℃时,实际的温度应该是(32﹣5)×℃=30℃。

答:

(1)这只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2)当它指示气温是32℃时,实际温度是30℃。

【点评】本题考查了不准确的温度计上的温度与真实温度的换算。根据温度计的刻度均匀得出其线性关系的表达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点,也是本题的难点。

21.一支水银温度计连水银泡总长10厘米,最大刻度A处离顶部2厘米。将此温度计放入35℃的温水中,液面升到B处,B离顶部6.2厘米,如图所示。再将此温度计放入40℃的热水中,液面升至离顶部3.2厘米处。此温度的最大刻度值是 42 ℃,表示人体正常体温(37℃)的刻度值位置距顶部 5 厘米。

【分析】(1)因为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将此温度计放入35℃的温水中,液面升到B处,表示B处代表35℃;B离顶部6.2厘米,再将此温度计放入40℃的热水中,液面升至离顶部3.2厘米处,可以得到,温度升高5℃时,液柱升高3cm,即1cm代表的温度,再根据A处距离B处的距离,可以求出A处的温度,即最大刻度值;

(2)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再以B处的35℃为起点,求出37℃处距离顶端的距离。

【解答】解:

(1)B处代表35℃,B离顶部6.2厘米,再将此温度计放入40℃的热水中,液面升至离顶部3.2厘米处。可以得到,温度升高5℃时,液柱升高3cm,即1cm代表的温度是℃;而A处B处的距离为6.2cm﹣2cm=4.2cm,则A处的温度,即最大刻度值=35℃+4.2×℃=42℃;

(2)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再以B处的35℃为起点,求出37℃处距离顶端的距离=6.2cm﹣=5cm。

故答案为:42;5。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有关温度的计算,关键是求出1cm所代表的温度值,再根据离起点的距离来进行相关的计算即可,难度较大,希望同学们认真计算。

22.如图所示的高压锅的锅盖上有一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带着一个帽子为限压阀,当高压锅内气体超过安全值时,锅内的气体就会冲出限压阀,气体跑出一部分,使锅内气体压强减小。现有一个直径为2.4厘米,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为10毫米2,限压阀质量为100克的高压锅。若当时的大气压为1.0×105帕,问:

(1)若用此高压锅煮饭则比普通锅,若用此高压锅烧开水则比普通锅 快 (填“快”或者“慢”)。

(2)此高压锅内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为多少?

【分析】(1)水的沸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2)已知限压阀的质量,根据G=mg求出限压阀的重量;锅内最大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与限压阀产生的压强之和。

【解答】解:

(1)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水的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来缩短加热时间的;

(2)限压阀的重量为:G=mg=0.1kg×10N/kg=1N;

高压锅内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为:

p=p0+=1.0×105Pa+=2×105Pa。

故答案为:(1)快;(2)最大压强为2×105Pa。

【点评】此题涉及到大气压的综合应用,重力的计算,压强大小及其计算的等知识点,这是一道数学与物理的综合性题目,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学科综合能力,计算时还要注意统一使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六.解答题(共2小题)

23.小明说,学习用温度计测物体温度后,他只凭感觉就可以判断物体温度的高低了,小亮为了推翻小明的说法,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小亮要小明先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然后把左手和右手同时放入温水中,小明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请查阅相关资料,帮小明解释造成这种感觉的原因。

【分析】测量是一个比较的过程,所以要先有一个参考或标准,两手开始的标准不相同,所以判断一个物体的结论也不相同;也说明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是不可靠的,需要用测量工具来进行精确的测量。

【解答】解:

小明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不相同;

小明先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热水温度高,冷水温度低,两手开始的温度不相同,再放入同一温水中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两次判断的标准不一样,这个事实说明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是不可靠的。

【点评】此题考查温度测量的知识,反映出人得感觉并不总是正确的,所以必须要进行测量。

24.有一支未刻刻度的水银温度计,当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4cm,当玻璃泡放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4cm.问:

(1)对于这支水银温度计而言,外界温度每升高1℃时,玻璃管内的水银伸长多少cm?

(2)当室温为22℃时,水银柱的长度为多少cm?

(3)用这支温度计测某种液体的温度时,发现水银柱的长度为16cm,则该种液体的温度为多少℃?

【分析】已知在冰水混合物中水银柱的长度和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柱的长度,两者之差表示100℃,据此得到1cm代表的实际温度,然后得到水银柱长度与实际温度的对应关系。

【解答】解:

(1)当冰水混合物中,即温度为0℃时,水银柱的长度是4cm;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即温度是100℃时,水银柱的长度是24cm,两者之间的水银柱长度为L=24cm﹣4cm=20cm,所以外界温度每升高1℃时,玻璃管内的水银伸长是=0.2cm。

(2)当室温为22℃时,相对于0℃,水银柱上升的高度是22℃×0.2cm/℃=4.4cm,所以水银柱的长度为4cm+4.4cm=8.4cm。

(3)发现水银柱的长度为16cm,相对于0℃上升了16cm﹣4cm=12cm,所以被测液体的温度为=60℃。

答:(1)对于这支水银温度计而言,外界温度每升高1℃时,玻璃管内的水银伸长0.2cm;

(2)当室温为22℃时,水银柱的长度为8.4cm;

(3)用这支温度计测某种液体的温度时,发现水银柱的长度为16cm,则该种液体的温度为60℃。

【点评】对于温度计不准的读数问题,我们要先求出温度计一小格表示的温度,然后乘以温度计的水银柱相对于0℃上升了多少格,求出物体的实际温度。

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0℃冰和0℃水的温度()A.0℃的冰温度高B.0℃的水温度高C.相同D.无法比较2.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若用它来测得温水的温度为70℃.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A.55℃B.75℃C.50℃D.80℃3.如图所示,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