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3.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习题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0:05:21
文档

3.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习题答案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习题答案迟瑞娟主编曹正清主审PublishingHouseofElectronicsIndustry北京BEIJING《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习题答案第一章汽车底盘概述1.简述汽车底盘的基本组成及功用。基本组成: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等四大系统组成。功用: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运动并保证汽车能够按照驾驶员的操纵而正常行驶。2.说说汽车底盘采用的电子技术有哪些?现代汽车底盘中采用的电子技术有: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EAT
推荐度:
导读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习题答案迟瑞娟主编曹正清主审PublishingHouseofElectronicsIndustry北京BEIJING《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习题答案第一章汽车底盘概述1.简述汽车底盘的基本组成及功用。基本组成: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等四大系统组成。功用: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运动并保证汽车能够按照驾驶员的操纵而正常行驶。2.说说汽车底盘采用的电子技术有哪些?现代汽车底盘中采用的电子技术有: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EAT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习题答案

迟瑞娟  主编

曹正清  主审

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

北京  BEIJING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习题答案

第一章 汽车底盘概述

1.简述汽车底盘的基本组成及功用。

基本组成: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等四大系统组成。

功用: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运动并保证汽车能够按照驾驶员的操纵而正常行驶。

2.说说汽车底盘采用的电子技术有哪些?

现代汽车底盘中采用的电子技术有: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EAT或ECT)、电子控制防滑差速器(EDL)、制动防抱死系统(ABS)和驱动防滑系统(ASR)、巡航控制系统(CCS)、电子控制悬架系统(ECS)和电子控制转向系统等。

第二章汽车传动系概述

1.简述汽车传动系的基本组成和功用

汽车传动系是指从发动机到驱动车轮之间所有动力传递装置的总称。

基本组成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万向节和传动轴)和驱动桥(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桥壳)。

基本功用是将发动机发出的的动力按需要传给驱动车轮,使汽车前进或倒退。

2.汽车传动系的布置形式有哪些?

汽车传动系的布置形式与发动机的安装位置和汽车的驱动方式有关,一般有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发动机前置全轮驱动等。

第三章离合器

1.汽车传动系为什么要装离合器?

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接的部分。内燃机只能在无负荷的情况下起动,所以发动机起动时必须与传动系分离。另外,汽车在换档和制动前也需要切断动力传递。为此,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设有离合器,用来分离或接合两者之间的动力联系。

2.对照实物或图片说明汽车离合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并说明摩擦离合器工作原理。

摩擦离合器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四部分组成

主动部分包括飞轮、离合器盖和压盘;从动部分包括从动盘和从动轴。

压紧机构由若干根沿圆周均匀布置的压紧弹簧

操纵机构包括离合器踏板、拉杆、调节叉、分离叉、分离套筒、分离轴承、分离杠杆、回位弹簧等组成。

工作原理:发动机飞轮即为离合器的主动件,带有摩擦片的从动盘和毂通过花键与从动轴(即变速器的输入轴)相连。离合器接合时,依靠弹簧力使从动盘摩擦片与飞轮后端面压紧,通过两者表面的摩擦作用来传递发动机动力。当需要分离时,驾驶员只需踩下踏板,通过分离叉,使从动盘摩擦片与飞轮脱离接触,以达到切断传力的目的。

3.踩下离合器踏板和松开离合器踏板时,离合器的动作过程是怎样的?

踩下离合器踏板时,拉杆拉动分离叉外端向右(后)移动,分离叉内端则通过分离套筒和分离轴承推动分离杠杆的内端向前移动,分离杠杆外端便拉动压盘克服压紧弹簧作用力向后移动,从而解除对从动盘的压力。于是离合器的主、从动部分处于分离状态而中断动力的传递。

当需要恢复动力传递时,缓慢地抬起离合器踏板,分离轴承减小对分离杠杆内端的 压力,压盘便在压紧弹簧作用下逐渐压紧从动盘,使接触面间的压力逐渐增加,所传递的转矩也逐渐增大。当所能传递的转矩小于汽车起步阻力时,汽车不动,从动盘不转,主、从动摩擦面间完全打滑;当所能传递的转矩增大到足以克服汽车开始起步的阻力时,从动盘开始旋转,汽车开始移动,但仍低于飞轮的转速,即摩擦面间仍存在着部分打滑现象。再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和汽车的不断加速,主、从动部分的转速差      逐渐减小,直到转速相等滑磨现象消失,离合器完全接合为止,接合过程即结束。

4.对照实物说明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并实操进行拆装、检查和调整。

膜片弹簧离合器也是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

主动部分由飞轮、离合器盖和压盘组成。离合器盖及压盘总成由离合器盖、支承环、膜片弹簧、压盘、支承铆钉和传动钢片组成

从动部分包括从动盘和从动轴,从动盘一般都带有扭转减振器

压紧机构是膜片弹簧,用薄弹簧钢板制成的带有一定的锥度,其中心部分开有若干个径向切口,形成弹性杠杆,它既是压紧弹簧又是分离杠杆,具有双重作用

5.为了使离合器结合柔和及减少扭转振动,常采取什么措施?

可以在从动盘上装上扭转减振器。发动机传到传动系的转速和转矩是周期性变化的,使传动系产生扭转振动,这将使传动系的零部件受到冲击性交变载荷,使寿命下降、零件损坏。采用扭转减振器可以有效的防止传动系的扭转振动。

6.膜片离合器弹簧的优缺点是什么?

优点: ① 开有径向槽的膜片弹簧,兼起压紧弹簧和分离杠杆的双重作用,与多螺旋弹簧离合器相比,离合器结构简单紧凑,轴向尺寸小、零件少、重量轻、容易平衡。

② 膜片弹簧中心位于旋转轴线上,压紧力几乎不受离心力的影响。因此,膜片弹簧不像螺旋弹簧,在高速时会因离心力而产生弯曲变形导致弹力下降,它的压紧力几乎与转速无关,具有高速时压紧力稳定的特点。

③ 膜片弹簧离合器由于压盘较厚,热容量大,不易产生过热。而且膜片弹簧与压盘整个圆周方向接触,压紧力分布均匀,摩擦片接触良好,磨损均匀,压盘不易变形、结合柔和、分离彻底。

④ 膜片弹簧由制造保证其内端处于同一平面,不存在分离杠杆工作高度的调整;在离合器分离和接合过程中,膜片弹簧与分离钩及支承环之间为接触传力,不存在分离杠杆的运动干涉;膜片弹簧具有非线性的弹性特征,摩擦片的磨损对压紧力的影响较小,传动可靠,不易打滑,且离合器分离时操纵轻便;

7.什么是离合器的自由行程?离合器为什么要设置自由行程?

消除离合器的自由间隙和分离机构、操纵机构零件的弹性变形所需要的离合器踏板行程称为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

原因:消除离合器的自由间隙和分离机构、操纵机构零件的弹性变形所需要的离合器踏板行程称为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

8.对照实物或图片说明离合器液压操纵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

液压式操纵机构一般由离合器踏板、离合器主缸、储液罐、离合器工作缸、分离叉、分离轴承和管路系统组成。

当抬起离合器踏板时,复位弹簧的一端使主缸活塞后移,另一端使前弹簧座压在主缸体的前端,活塞后移到位时,通过后弹簧座拉动阀杆及杆端密封圈阀门2,压缩锥形复位弹簧4,打开储油罐与主缸的通孔,并通过前弹簧座径向和轴向槽,使管路与工作缸相通,主缸左端充满油液,整个系统无压力。

当踏下离合器踏板时,活塞左移,在压缩复位弹簧的同时,放松了阀杆,锥形复位弹簧使杆端阀门2压紧在主缸的前端,密封了主缸与储油罐之间的通孔。继续踩下离合器踏板,则缸内油液在活塞及皮圈的作用下,压力上升,并通过管路输入到工作缸。工作缸活塞推动工作缸推杆,使分离叉转动,带动分离套筒和分离轴承左移,使离合器分离。

  

9.某汽车起步困难、加速无力,驾驶员反映发动机明显“丢转”,试分析故障现象、可能的原因及如何排除。

现象:汽车用低速档起步时,放松离合器踏板后,汽车不能起步或起步困难;汽车加速行驶时,车速不能随发动机转速的提高而提高,感到行驶无力,严重时产生焦糊味或冒烟等现象。

可能原因:(1) 离合器踏板没有自由行程,使分离轴承压在分离杠杆上。

(2) 从动盘摩擦片、压盘或飞轮工作面磨损严重,离合器盖与飞轮的连接松动,使压紧力减弱。

(3) 从动盘摩擦片油污、烧蚀、表面硬化、铆钉外露、表面不平,使摩擦系数下降。

(4)压力弹簧疲劳或折断,膜片弹簧疲劳或开裂,使压紧力下降。

(5)离合器操纵杆系卡滞,分离轴承套筒与导管间油污、尘腻严重,甚至造成卡滞,使分离轴承不能回位。

(6) 分离杠杆弯曲变形,出现运动干涉,不能回位

故障排除:(1) 检查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如不符合规定应予以调整。

(2) 如果自由行程正常,应拆下变速器壳,检查离合器与飞轮连接螺栓是否松动,如松动则予以拧紧。

(3)如果离合器仍然打滑,应拆下离合器检查从动盘摩擦片的状况。如果有油污,一般可用汽油清洗并烘干,然后找出油污来源并设法排除。如果摩擦片磨损严重或有铆钉外露,应更换从动盘。

(4)如果从动盘完好,则应分解离合器,检查压紧弹簧,如果弹力过软则应更换。

10.某桑塔纳轿车换档时有齿轮撞击声,排除变速器的故障后,该现象依然存在,试分析故障现象、可能的原因及如何排除。

故障现象:发动机怠速运转时,踩下离合器踏板,挂挡有齿轮撞击声,且难以挂入;如果勉强挂上挡,则在离合器踏板尚未完全放松时,发动机熄火。

可能原因:(1) 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过大。

(2) 分离杠杆弯曲变形、支座松动、支座轴销脱出,使分离杠杆内端高度难以调整。

(3)分离杠杆调整不当,其内端不在同一平面内或内端高度太低。

(4) 双片离合器中间压盘限位螺钉调整不当,个别分离弹簧疲劳、高度不足或折断,中间压盘在传动销上或在离合器驱动窗口内轴向移动不灵活。

(5) 从动盘钢片翘曲、摩擦片破裂或铆钉松动。

(6)新换的摩擦片太厚或从动盘正反装错。

(7)从动盘花键孔与变速器第一轴花键轴卡滞。

(8) 离合器液压操纵机构漏油、有空气或油量不足。

(9)膜片弹簧弹力减弱。

(10)发动机支承磨损或损坏,发动机与变速器不同心。

故障排除:(1) 检查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如果自由行程过大则进行调整。否则对于液压操纵机构检查是否储液罐油量不足或管路中有空气,并进行必要的排除。如果不是上述问题应继续检查。

(2)检查分离杠杆内端高度,如果分离杠杆高度太低或不在同一平面,则进行调整。否则检查从动盘是否装反,如果都没问题则继续检查。

(3) 检查从动盘是否翘曲变形、铆钉脱落,从动盘是否轴向运动卡滞等,如果是则进行更换或修理。

第四章手动变速器

1.变速器的功用有哪些?

 ① 扩大发动机传递到驱动轮上的转矩和转速变化范围,以适应经常变化的行驶条件。

② 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使汽车倒向行驶。

③ 利用空档来中断动力传递,使发动机起动、怠速运转和汽车短暂停驶、滑行

2.三轴式变速器由哪些部件组成?其工作过程是怎样的?

变速器的三根主要轴分别为第一轴1、第二轴26和中间轴30。

第一轴1为变速器的输入轴,其前端(图中为左端)的花键部分安装离合器的从动盘,借此与发动机曲轴相连,以接受发动机的动力。第一轴后端的齿轮2与轴制成一体,与中间轴上的齿轮38组成常啮合齿轮副,构成变速器各档(直接档除外)的第一级齿轮传动。第一轴最前端轴颈由滚柱轴承支承在曲轴后端的轴承孔内;后端轴颈则由滚柱轴承支承在变速器壳前壁的轴承孔内,轴承外圈装有弹性挡圈,可挡住轴承不能向壳体内移动,并且靠轴承盖46压住轴承外圈端面,使之不能向外移动,从而保证第一轴的轴向定位。

中间轴30的两端均由滚柱轴承支承在壳体上,齿轮37、38通过半圆键固定在中间轴上,齿轮29、33、34、35和36与中间轴制成一体。除齿轮38之外,中间轴上的其它齿轮都作为主动轮分别与第二轴上相应的齿轮相互啮合,构成变速器各档的第二级齿轮传动。第二轴26为变速器的输出轴,其后端通过凸缘43与万向传动装置相连,将动力输出。其前端轴颈用滚针轴承支承在第一轴后端轴承孔内,后端轴颈则由滚柱轴承支承在壳体后壁的轴承孔内。后端轴承外圈也装有弹性挡圈,对第二轴进行轴向定位。第二轴上的各档齿轮与中间轴相应的各档齿轮均为常啮合齿轮副,所以第二轴上的齿轮都通过衬套或滚针轴承空套在轴上。为了使这些齿轮在挂档后与第二轴联结起来传递动力,在各齿轮的一侧均制有接合齿圈,并在第二轴上相应的装有花键毂和接合套或同步器等换档装置(详见本节第3部分)。为了防止各齿轮的轴向移动,在第二轴与齿轮端面之间装有卡环和挡圈对齿轮进行轴向定位。另外,第二轴后轴承盖内还装有车速里程表驱动蜗杆42及其蜗轮。

除了上述三根主要轴外,在中间轴的一侧还装有一根较短的倒档轴31。它是固定式轴,其轴端与壳体上的轴承孔为过盈配合以防止漏油,轴外端还用锁片固定在壳体上,防止其转动和轴向移动。倒档中间齿轮32通过滚针轴承空套在倒档轴上,它同时与第二轴上的倒档齿轮25及中间轴上的倒档齿轮29常啮合(参见图4-3b)。

变速器壳的前端面上有四个螺栓孔,整个变速器总成由这四个螺栓固定在飞轮壳53上,并以第一轴轴承盖46的外圆面与飞轮壳相应的轴承孔配合定心,以保证第一轴与曲轴的轴线重合。

三轴式变速器的特点是:传动比范围大,具有直接档,传动效率高,广泛用于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汽车上。

3.同步器的作用是什么?

变速器在换档过程中,必须使所选档位的一对待啮合齿轮的圆周速度相等,才能平顺地进入啮合,即同步挂档。如不同步而强行挂档,势必因两齿轮间存在转速差而发生冲击和噪声,不但不易挂档,而且影响齿轮使用寿命,甚至折断轮齿。

  所以安装同步器使其平顺啮合,同步挂档。

4.变速器的换档机构由哪些装置组成?

   换档机构主要由拨叉,拨叉轴及自锁、互锁、倒档锁装置等组成。

5.变速器的换档机构的定位锁止装置有哪些?各有何作用?

   (1)自锁装置 作用:防止自行脱档

    (2)互锁装置 作用:当驾驶员用变速杆推动某一拨叉轴时,同时自动锁止其他所有拨叉轴

    (3)倒档锁装置 作用:倒档锁使驾驶员必须对变速杆施加更大的压力,方能挂入倒档,因而起到提示的作用,防止误挂倒档。

6.分动器的作用是什么?

   分动器的作用是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分配到各驱动桥

7.变速器应怎么样进行装配和调整?

变速器在装配前应清洗变速器壳体及盖,清除它们内部及表面的铁屑、油污及脏物等,并将变速器各轴、齿轮、轴承清洗干净,疏通齿轮上的油孔。装配时,宜使用压力机压入轴承及齿轮等,无压力机时,最好使用铜棒和套筒敲击轴承或齿轮。其装配顺序一般为:先装中间轴、倒挡轴,再装二轴、一轴,最后装上变速器盖总成。各密封垫处应涂上专用密封胶,防止漏油。

8.变速器的磨合试验需要检查哪些内容?

磨合试验前应按规定加注比正常使用时粘度低的润滑油,磨合时转速应为1 500r/min左右,正转各档位、反转,无负荷、有负荷均应试验。各档运转时间一般不少于15min,各档运转时间总和不少于l.5h。带负荷一般为15min。

检查内容:

磨合时要检查轴承温升不应高于50℃,油温不应超过40℃,且无漏油及噪声或高低变化的敲击声。磨合后放掉机油,用各50%的煤、柴油清洗。

变速器齿轮在任何档位不许有跳档、乱档现象;换档应轻便自如、灵活可靠、迅速,运转和换档时均不得有异响,变速杆不得有明显抖动;所有密封装置不得漏油。

运转后,应检查齿轮啮合情况,啮合印痕在齿的中部。新齿啮合面不得少于工作面的1/2。不符合要求的,应用油石或手轮修磨,或成对更换齿轮。

第五章 万向传动装置

1.汽车传动系中为什么要设万向传动装置?该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

    万向传动装置的功用是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顺利地传给驱动桥。

在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传动系中,由于离合器、变速器与发动机作为一个整体装在车架上,而驱动桥通过弹性悬架与车架连接。这样在负荷变化及汽车因各种因素跳动时,都会使驱动桥输入轴与变速器输出轴之间的夹角和距离发生变化,因此它们之间不可能刚性连接,必须安装万向传动装置。在变速器与驱动桥相距较远的情况下,还应将传动轴分段。另外,在转向驱动桥与前驱动轮之间、转向系的转向柱上,也采用了万向传动装置。

万向传动装置一般由万向节和传动轴组成,有的还加装有中间支承。

2.普通十字轴刚性万向节有何特点?

普通十字轴刚性万向节传动可靠,结构简单,并有较高的传动效率,其缺点是单个万向节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不共线时,两轴的角速度不相等,使与其相连的各零件要承受因加速或减速所产生的附加载荷。

3.等速万向传动装置是有哪些部分组成?

   外等速万向节,内等速万向节及传动轴三部分组成。

4.为什么要设中间支承?

传动轴过长时,自振频率降低,易产生共振,故常将其分为两段并加中间支承。前段称为中间传动轴,后段称为主传动轴。

5.万向传动装置应怎么进行装配?装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清洗零件  检查装配标记及平衡片  安装传动轴中间支承  安装花键轴  安装万向节   总装   加注润滑脂

安装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传动轴两端的万向节叉必须处于同一平面内。这样可以保证等速传递。

2)万向节十字轴上的润滑脂嘴应朝向传动轴,且万向传动装置中所有的润滑脂嘴须在一条直线上,以便加注润滑脂。

3)各结合部位的零部件按原来的相互位置装复。

4)传动轴的结合螺栓不得用其他螺栓代替。

5)所有活动部位均应加足润滑脂

第六章驱动桥

1.驱动桥的功用和基本组成是什么?驱动桥有哪些类型?

驱动桥是传动系最终的总成,主要作用是将万向传动装置传递来的发动机动力经过降速增扭、改变传动方向后,向左、右驱动车轮分配动力,驱使左、右驱动车轮旋转。驱动桥中由于有差速器的存在,所以允许左、右驱动轮以不同的转速旋转。

基本组成:主要是由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桥壳等组成

按汽车悬架结构形式的不同,驱动桥分为整体式驱动桥和断开式驱动桥两种

2.说明主减速器的作用和分类,并说明单、双级主减速器的构造。

主减速器的作用是降低转速、增大转矩、改变传动方向(横向布置的发动机除外)。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主减速器有不同的结构类型。

按传动齿轮副数量分,有单级式和双级式;按传动比分类,有单速式和双速式;按传动齿轮副结构形式分类,有圆柱齿轮式(又可分为定轴轮系和行星轮系)主减速器和圆锥齿轮式(又可分为螺旋锥齿轮式和双曲面齿轮式)主减速器。

3.差速器的作用是什么?其工作原理如何?说明普通差速器的构造。

差速器的作用是将主减速器传递来的动力分配给左、右两半轴,并允许左、右半轴以不同的转速旋转,以满足两侧驱动轮转速差的需要

     工作原理:(1)差速器的运动特性

          当任何一侧半轴齿轮的转速为零时,另一侧半轴齿轮的转速为差速器壳体转速的两倍;

          当差速器壳转速为零时,若一侧半轴齿轮受到其他外来力矩而转动。

        则另一半轴齿轮即以相同的转速反方向转动

           (2)差速器的转矩特性

   基本构造:四个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轴、两个半轴齿轮和差速器壳等组成

4.说明半轴的作用,常见的半轴支承形式有哪些?

半轴安装在差速器与驱动桥车轮之间,用于传递转矩。

汽车半轴的支承形式主要有全浮式和半浮式两种

5.说明主减速器的调整内容和方法。

(1)主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度的调整,按图6-24所示。将衬垫5、叉形凸缘3和垫圈2按次序装好,用196~294N·m力矩拧紧槽形螺母1(油封及油封座暂不装),用弹簧秤拉住凸缘3的螺孔,检查轴承预紧度,应在16.7~29.4N之间。若预紧力过大,应增加调整垫片11的厚度;预紧力过小,则应减少垫片的厚度。

(2)主减速器装配后应检查啮合印痕和齿侧间隙。在从动齿轮上相隔120º处选取2~3个齿,在齿面上涂上红丹油,转动从动齿轮,其主、从动锥齿轮接触后,其接触印痕在距离小端部2~4mm处,其长度不小于齿长的60%,齿高方向的接触印痕不应小于齿高的50%,一般应距齿顶为0.8~1.5mm,齿侧间隙应为0.15~0.40mm,如图6-25所示。

6.说明半轴与桥壳的检修内容。

   (1)桥壳与半轴套管不应有裂纹存在,端头螺纹不能乱扣,否则应重新修复螺纹;半轴套管与桥壳压装配应牢固,不能松动。

(2)半轴花键不能扭曲变形,半轴不应存在裂纹,中段径向圆跳动不得大于1.3mm,花键外圆柱面径向跳动不得大于0.25mm。径向圆跳动超差时,应进行冷压校正修正,对不能修理的,则应更换新件。半轴花键与半轴齿轮的侧隙不得大于0.5mm,超差时,则应考虑更换新件。

(3)桥壳上钢板弹簧定位孔磨损不得大于1.5mm,否则应进行修焊,然后重新钻孔。

(4)半轴套管两外端轴颈对中心轴线的径向圆跳动不得大于0.25mm,否则应进行校正,校正后的径向圆跳动量不得大于0.08mm。

7.了解驱动桥的常见故障及原因。

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排出方法
"

漏油

油封损坏更换油封
轴承紧固螺母松动紧固轴承螺母
变速器裂纹焊修或更换壳体
润滑油加注过多调整油量到规定部位
主动锥齿轮前突缘松动或磨损紧固或更换凸缘
异响(随着车速的增加,异响加大,转弯时异响也发生)主、从动锥齿轮啮合间隙过大调整到正常范围
差速器齿轮键槽磨损严重调整或更换
半轴齿轮键槽磨损严重调整或更换
半轴与半轴齿轮配合松旷更换
轴承磨损更换
齿轮油油量不足或变质检查或更换
发热(汽车行驶一段距离,轴承或驱动桥壳发热,温度在600C以上)

轴承预紧度过大调整预紧力
主、从动锥齿轮啮合间隙过小调整啮合间隙
齿轮油量不足添加齿轮油
第七章自动变速器

1.液力变矩器是怎样工作的?

液力变矩器是一个通过液压油(ATF油)传递动力的装置,其功用如下:

在一定范围内自动、连续地改变转矩比,以适应不同行驶阻力的要求。 具有自动离合器的功用。在发动机不熄火、自动变速器位于行驶挡的情况下,汽车可以处于停车状态。驾驶员可通过控制节气门开度来控制液力变矩器的输出转矩,逐步加大输出转矩,实现动力的柔和传递

2.自动变速器换档执行机构由哪些部分组成?

   离合器、制动器和单向离合器

3.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离合器或制动器的摩擦片

(1) 检查制动带内表面,如有烧焦、表面粉末冶金层脱落或表面符号已被磨去,应更换。

(2) 检查钢片,如有磨损或翘曲变形,应更换

(3) 检查挡圈的摩擦面,如有磨损,应更换。

(4) 检查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活塞,其表面无损伤或拉毛,否则应更换新件。

(5) 检查离合器活塞上的单向阀,其阀球应能在阀座内活动自如。用压缩空气或煤油检查单向阀的密封性,密封应良好。如有异常,应更换活塞。

(6) 检查离合器和制动器鼓,其液压缸内表面应无损伤或拉毛,与钢片配合的花键槽应无磨损。如有异常,应更换新件。

(7) 测量活塞回位弹簧的自由长度若弹簧自由长度过小或有变形,应更换新弹簧。

(8) 更换所有离合器、制动器及制动带液压缸活塞上的O形密封圈及轴颈上的密封环。新的密封圈或密封环应涂上少许自动变速器油或凡士林后装入。

行星排、单向超越离合器的检验

(1)检查太阳轮、行星轮、齿圈的齿面,如有磨损或疲劳剥落,应更换整个行星排。

(2)检查行星轮与行星架之间的间隙(见图7-35),其标准间隙为0.2—0.6mm,最大不得超过1.0mm,否则应更换止推垫片或行星架和行星轮组件。

(3)检查太阳轮、行星轮、齿圈等零件的轴颈或滑动轴承处有无磨损。如有异常磨损,应更换新件。

(4)检查单向超越离合器,如滚柱破裂、滚柱保持架断裂或内外圈滚道磨损起槽,

更换新件。如果在锁止方向上有打滑或在自由转动方向上有卡滞,也应更换

4.自动变速器主油路油压怎么进行测试?

    主油路调压阀可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来调节主油路系统的油压,使系统在各种工况下都保持最佳油压PH,以满足载荷和驾驶条件两个因素对变速器的要求。

5.自动变速器道路试验包含哪些内容?

自动变速器的试验包括:失速试验、油压试验、时滞试验、道路试验。

道路试验的内容主要有:检查换档车速、换档质量以及换档执行元件有无打滑。

6.行星排、单向超越离合器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行星排、单向超越离合器的检验

(1)检查太阳轮、行星轮、齿圈的齿面,如有磨损或疲劳剥落,应更换整个行星排。

(2)检查行星轮与行星架之间的间隙(见图7-35),其标准间隙为0.2—0.6mm,最大不得超过1.0mm,否则应更换止推垫片或行星架和行星轮组件。

(3)检查太阳轮、行星轮、齿圈等零件的轴颈或滑动轴承处有无磨损。如有异常磨损,应更换新件。

(4)检查单向超越离合器,如滚柱破裂、滚柱保持架断裂或内外圈滚道磨损起槽,

更换新件。如果在锁止方向上有打滑或在自由转动方向上有卡滞,也应更换

7.检修液压制动系统的阀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阀体的分解:按顺序拆下阀体上的手动阀阀芯及电磁阀等零件:拿起上阀体时,为了防止阀体油道内的单向阀阀球掉落,应将上、下阀体之间的隔板和上阀体一同拿起,并将上阀体油道一面朝上放置后再取下隔板。

(2)阀体零件检修

①将上、下阀体和所有控制阀的零件用清洁的煤油或汽油清洗干净。

②检查控制阀阀芯表面,如有轻微刮伤痕迹,可用金相砂纸抛光。

③如控制阀卡死在阀孔中,应更换阀体总成。

④更换隔板上的纸质衬垫。

⑤更换所有塑胶阀体。

(3)阀体的装配

8.电控变速器的ECU具有哪些功能?

电控自动变速器是通过各种传感器,将发动机的转速、节气门开度、车速、发动机水温、自动变速器液压油温等参数信号输入ECU,ECU根据这些信号,按照设定的换挡规律,向换挡电磁阀、油压电磁阀等发出动作控制信号,换挡电磁阀和油压电磁阀再将ECU的动作控制信号转变为液压控制信号,阀板中的各控制阀根据这些液压控制信号,控制换挡执行元件的动作,从而实现自动换挡过程。

9.电控变速器的ECU需要接收哪些装置(或传感器)的信号?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车速传感器;水温传感器;ATF油温传感器;发动机转

速传感器;档位开关;油路压力控制电磁阀;模式开关;制动灯开关等装置的信号

10.自动变速器应怎样进行组装?

     (1)检查驱动盘的径向跳动量。允许极限值为0.l0mm。若径向跳动量超标,更换驱动盘及齿圈。

      (2)将扭矩变换器安装在变速器上时,应保证A的尺寸。尺寸A ≥14mm。

      (3)拧紧扭矩变换器驱动盘的紧固螺栓

       (4)安装其余部件

       (5)检查工作液液面

       (6)进行路试

11.简述无级变速器无级变速的基本原理。

无级变速器是传动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的变速器,简称CVT(英文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的缩写。它采用传动带和工作直径可变的主、从动轮相配合来传递动力,可以实现传动比的连续改变,从而得到传动系与发动机工况的最佳匹配,最大限度地利用发动机的特性,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目前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多。目前常见的无级变速器是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VDT-CVT)。

变速部分由主动带轮(也称初级轮)、金属带和从动带轮所组成。每个带轮都是由两个带有斜面的半个带轮组成一体,其中一个半轮是固定的,另一个半轮可以通过液压控制系统控制其轴向移动,两个带轮之间的中心矩是固定的,由于两个带轮的直径可以连续无级变化,所以形成的传动比也是连续无级变化的。

第九章车架与车桥

1.车架的功用是什么?其结构类型有哪些?

车架安装在前后车桥上,用于支承车身、承受汽车载荷。汽车发动机总成及其它总成通过车架固定相互之间的位置。

车架的结构形式有三种:边梁式、平台式和脊梁式。

2.车桥有几种结构形式?各自有什么特点?

车桥分整体式和断开式两种。非悬架的车桥为整体式;断开式车桥与悬架配合使用。

3.转向桥、转向驱动桥的结构组成有哪些?

转向桥由前轴、转向节、主销和轮毂组成

转向驱动桥由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桥壳组成。汽车转向时转向车轮需要绕主销偏转一定的角度,而与转向轮相连接的半轴就要制成内外两段,这两段半轴称作内半轴和外半轴,其间用等角速万向节连接,同时主销也制成两段或用球头销代替。转向节轴颈部分制成中空的,以使外半轴从中间穿过。

4.车轮定位参数有哪些?各自有什么作用?

车轮定位参数有主销后倾、主销内倾、前轮外倾以前轮前束四个参数。

主销后倾角的功用是保持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以及汽车转向后,能使汽车前轮具有自动回正的功能。

主销内倾角的功用之一是使车轮回正作用,主销内倾角的另一个功用是使车轮转向轻便

前轮外倾角的作用是提高安全性和转向操纵轻便性

前轮前束的功用是减轻或消除由于前轮外倾造成的不良后果,保证车轮不向外滚动,防止车轮侧滑和减小轮胎磨损。

5.什么是主销后倾、主销内倾、前轮外倾和前轮前束?

主销安装在前轴转向节上,其上端向后倾斜,称其为主销后倾。

主销安装到前轴上,其上端向内倾斜一个角度,这种现象叫主销内倾。

车桥上的前轮,其旋转平面向外倾斜,这种现象叫做车轮外倾

前轮在安装时,在同一轴上的两轮的旋转平面并不平行,前端略向内收缩,这种现象叫做前轮前束。

6.如何进行转向车轮定位的检查与调整?

前轮定位的检查:(用光学前轮定位仪进行前轮定位参数的检测)

光学前轮定位仪由水准仪、聚光器、支架、车轮转向仪、标尺、标杆和制动踏板抵压器等组成,该仪器可对前束、前轮外倾、主销内倾和主销后倾进行测量

光学仪器测量前束; 前轮外倾角利用水准仪测量; 主销后倾角和主销内倾角需要检测时,需要使用车轮转角仪; 测量主销内倾角时,应将前轮放在转角仪上

前轮定位的调整:

(1)麦弗逊式悬架主销后倾角的调整方法

    (2)麦弗逊式悬架车轮外倾角的调整方法

    (3)双摆臂式悬架主销后倾角和前轮外倾角的调整方法

7.了解车架的损坏及检修方法。

车架常见的损坏形式有变形、裂形、腐蚀和连接松动

车架变形的修复:

对于边梁式车架变形的检修,测量时以钢板弹簧支座上钢板销孔的轴线为基准,形成三个矩形框,测量每个矩形框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差及位置差来判断车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变形量。

(1)车架变形的检验标准

① 左、右同名钢板弹簧支座上的钢板销孔同轴度误差不大于2mm,如图9-6所示。超过标准应校正。

② 车架宽度误差为-3~ +4mm。

③ 纵梁上翼面与腹面的直线误差为1000:3,全长不大于1%。

④ 纵梁腹面对上翼面的垂直误差为腹面高度的1%。

(2)两对角线的技术标准

1  对角线专用测量工具

2两对角线长度误差不得大于5mm,否则表时车架已扭曲变形。

3两对角线交叉,其位置误差不得大于2mm,否则说明车架在生直方向发生翘曲变形。

8.掌握转向桥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第十章  悬架

1.悬架的功用是什么?其基本组成有哪些?悬架可分为哪几类?

悬架的功用是连接车桥和车架,传递各种作用力和力矩,抑制和减小由于地面不平而引起的振动,保持车轮与车身之间正确的运动关系,以使汽车在行驶中保持良好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悬架主要由弹性元件、导向装置和减振器组成

汽车悬架可分为非悬架和悬架

2.常用的弹性元件有哪几种?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汽车悬架中常用的弹性元件有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扭杆弹簧、气体弹簧和橡胶弹簧等。

钢板弹簧侧向刚度较大,钢板弹簧本身还能兼起导向的作用,并且由于弹簧各片之间的摩擦而起到一定的减振作用

螺旋弹簧无需润滑,防污能力强,质量小,单位质量的能量吸收率高;螺旋弹簧本身没有减振作用,因此在螺旋弹簧中必须同时另装减振器来减振;螺旋弹簧只承受垂直载荷,还必须加装导向装置,以传递垂直载荷以外的其它力和力矩

扭杆本身的扭转刚度是一常数。但扭杆的悬架刚度却是可变的。如果将扭杆的固定端转过一个角度,摆臂的初始位置会改变,借以调节在车架与车轮间的距离,即调节车身高度. 扭杆弹簧没有减振作用,需要与减振器一起作用。

橡胶弹簧是利用橡胶本身的弹性来起作用的弹性元件,它可承受压缩载荷和扭转载荷。当橡胶弹簧受到外力变形时,会产生内部磨擦,以吸收振动。这种弹簧的优点是,可以制成任何形状;使用时无噪声;使用时不用润滑。橡胶弹簧不适用于支撑重载荷。

气体弹簧的刚度是可变的,因为作用在弹簧上的载荷增加时,容器中的气体受压缩,气压升高,弹簧刚度增大;反之,当载荷减小时,弹簧内的气压下降,刚度减小,所以它具有较理想的弹性特性。气体弹簧使汽车在满载和空载情况下,都具有很好的行驶平顺性;气体弹簧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高档轿车和豪华旅游客车,缺点是对气体和油液的密封性要求较高

3.简述悬架和非悬架的结构特点。

非悬架的结构特点是两侧车轮安装在一个整体式车桥上,车轮和车桥一起通过悬架与车架(或车身)连接。当一侧车轮因路面不平相对于车架或车身的相互位置发生变化时,另一侧车轮的位置也随之变化

悬架是两侧车轮可以各自地通过悬架与车架(或车身)连接,悬架配用的车桥都是断开式车桥。在行驶中,一侧车轮相对于车架(或车身)位置发生变化时,对另一侧车轮产生较小的影响,保持车身相对稳定。

4.试说明减振器的功用及结构原理。

减振器的作用是吸收弹性元件起落时车辆的振动,使车辆迅速恢复平稳状态,借以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减振器在车上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

汽车上使用的减振器主要是液力减振器,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流动阻力消耗冲击振动的能量,从而达到减振作用。

当车架与车桥作往复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油液反复地从一个腔通过一个窄小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这时,孔隙与油液间的磨擦以及油液分子间的内磨擦形成对车架振动的阻尼力,从而使车架、车身的振动转化为热能,这些热能被油液和减振器壳体吸收,然后散发到大气中。阻尼力的大小随车架与车桥相对运动的速度的增减而增减,并与油液粘度、孔道的多少及截面积大小有关。

5.悬架与非悬架的检修包括哪些内容?

前悬架主要零部件检修

1减振器。减振器如果漏油,工作不良、行驶中有异响,说明已经失效,必须更换。

2螺旋弹簧。螺旋弹簧弹力减弱或有裂纹、损伤,应及时更换。更换时应左、右两边弹簧一起更换,并根据色标和配件号选用同样等级的配件,以保证左右螺旋弹簧刚度一致。

3前悬架支柱。焊接处出现裂纹或严重变形,应当更换。

4左、右下摆臂和横向稳定杆。发动机悬架、左右下摆臂和横向稳定杆各部位衬套不应有松动和损坏,否则应更换新件。

传动轴的分解,如图10-43所示。传动轴的检修作业:检查万向联轴器游隙不能过大、转动应无卡滞;检查外星轮、球笼,检查内星轮与钢球应无凹陷、磨损、麻点和剥落,否则应更换新件。

后悬架主要零件的检修

① 后减振器的维修和前减振器一样,如果发现漏油、工作不良、行驶中有异响,说明已经失效,必须更换。

② 螺旋弹簧有损伤、裂纹或弹力下降需要更换新件。更换新件时,应注意弹簧上的标记。

③ 橡胶件、缓冲块如果有损伤、龟裂、老化应更换

6.悬架与非悬架的常见故障有哪些?如何诊断排除?

非悬架:

  (1)钢板弹簧断裂

钢板弹簧悬架的第一片最容易断裂,主片断裂后,车身倾斜而使车辆不能正常运行,这时应及时更换新片。

(2)货运卡车由于弹簧疲劳变形而导致钢板弹簧弹力下降,会使车身歪斜。

(3)钢板弹簧销与衬套磨损严重而松旷,行驶中会导致汽车车轮跑偏、异响。

(4)钢板弹簧U形螺栓松动或拆断,会使车辆移位倾斜,汽车跑偏。

悬架:

(1)螺旋弹簧弹力下降、折断。

(2)上、下摆臂、横向稳定杆变形。

(3)各个铰接点磨损、松旷。

(4)汽车转弯时产生异响,车身过度倾斜。

(5)前后定位参数发生变化,转向轮摆振、不回正、跑偏,轮胎发生偏磨。

(6)减振器失效,漏油。

7.简要说明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作用、组成和工作原理。如何对其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

作用:电子控制悬架系统为主动式空气弹簧悬架或油液弹簧悬架,可以根据路面状况、汽车行驶状况自动调节弹簧刚度和汽车高度以及减振器的阻尼力大小,以抑制转弯时汽车的侧倾、制动时车身的前倾和加速行驶时后部下沉等情况,可以保持乘坐的舒适性和操纵的稳定性。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主要由空气压缩机、干燥器、排气电磁阀、高度控制阀、高度控制开关、电子控制装置、悬架控制开关、高度传感器、转向盘转角传感器、悬架控制执行器、空气弹簧、阻尼力可调减振器和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等组成。

工作原理: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各种传感器的信号判断路面状况和汽车运行工况,并适时地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执行机构动作,从而调节弹簧刚度、减震器阻尼力和车身高度和车身姿态,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

故障诊断:电子控制悬架系统设有故障自诊断系统,用于诊断悬架系统的工作情况及工作时出现的故障。当系统出现故障时,悬架ECU将故障以故障码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中,同时点亮指示灯,以提示驾驶员系统出现了故障,需要维修。

第十一章   车轮与轮胎

1.对照实物或图片说出车轮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及功用。

车轮用于安装轮胎,承受轮胎与车轮之间的各种作用力和力矩。

车轮由轮毂、轮辋及轮辐组成

2.试说明轮辋的类型、结构以及规格表示方法

轮辋用来安装轮胎,常见的轮廓类型有深槽轮辋、平底轮辋和对开式轮辋三种。

深槽轮辋是整体式的,代号为DC。在其中部有一条便于拆装轮胎的环形深凹槽,在凹槽两侧与轮胎胎圈配合的台肩是倾斜的,称为胎圈座角。无内胎轮胎的轮辋,为提高胎圈与轮辋的贴合程度,胎圈座角较大。深槽轮辋,因其质量轻、刚度大,适用于轻型汽车

平底轮辋的底面呈平环状,代号为FB。其一侧有凸缘,另一侧为可拆装挡圈。挡圈的固定形式有多种,常用弹性开口锁环嵌入轮辋以防止挡圈脱出。载货汽车常采用这种平底轮辋,因为货车轮胎尺寸大,胎圈硬,采用这种轮辋,有利于轮胎的拆装。

对开式轮辋,代号为DT。其轮辋内件与轮盘(辐条)制成一体,二者用螺栓连接。在拆装时,只需拆下螺母即可。这种轮辋主要用在越野汽车和工程机械车辆上。

轮辋边缘常装有铅块,它用于恢复车轮的动平衡。

轮辋规格表示法

国产轮辋规格用一组数字、符号和字母表示,内容如下:

                        轮辋轮廓类型代号

                        轮毂名义直径代号

                        轮辋结构形式代号

                        轮辋高度代号

                        轮辋名义宽度代号

3.轮胎的功用是什么?轮胎胎面由哪几部分组成?

轮胎的功用:它和悬架共同缓和汽车行驶中所受的冲击,并衰减由此产生的振动,保证汽车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与路面有良好的附着性,以提高牵引性、制动性和通过性;支承汽车的质量,承受路面的反作用力。

胎面是外胎的外表层,它由胎冠、胎肩和胎侧组成

4.说明轮胎规格的表示方法。

轮胎规格的表示方法,一般用外径D,轮辋直径d,断面宽度B和断面高度H的公称尺寸来表示轮胎的基本尺寸

5.轮胎的检查项目包括哪些?如何检查?

 定期检查轮胎气压 。 

停驶车辆每周应检查一次。由于子午线轮胎胎体变形大,气压偏高、偏低不易看出,所以检查轮胎气压应使用压力表测量,不要凭经验判断。 

定期进行轮胎换位  

一般情况下,每行驶800~1200公里应进行轮胎换位。轮胎换位分为交叉换位和循环换位。交叉换位适用于经常在拱形较大的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循环换位适用于经常在较平坦道路上行驶的汽车。 

当换用不同规格的轮胎时,应注意校正里程表,因为一些汽车可以选用直径不同的轮胎。 

定期检查轮胎磨损情况 

轮胎表面都带有胎面磨损标志,一般情况下,每一条轮胎上每隔60°就在它的胎侧上有一个小“△”符号,共有6个小“△”,在小“△”符号所对着的胎冠部分,花纹下刻有花纹的磨损残留深度极限。 

当花纹磨损到这一残留深度极限时,那么这条轮胎就应该被换掉而不应继续使用。实验证明,轮胎的花纹残留深度一般不能低于1.6毫米,否则,不论是轮胎的驱动力还是制动性能都要大大降低,而遇到水路时,会出现因轮胎与接触地面之间的水不能很快排出,而产生制动不灵、转向难以控制的“水上滑行”现象,成为安全行驶的一大隐患。

6.轮胎换位有哪些方法?如何进行?

轮胎有交叉换位法和循环换位法

装常用普通斜交轮胎的六轮二桥汽车,常用交叉换位法,并在换位的同时进行翻面。

六轮二桥换位法是:左右两交叉,主胎(后内)换前胎,前胎换帮胎(后外),帮胎换主胎。通过三次换位每只轮胎可轮到一次担负内主力胎。

四轮二桥汽车,斜交胎可采用图11-16a交叉换位法,子午线胎宜用单边换位法,如图11-16b所示。

图11-16四轮二桥轮胎换位法

(a)交叉换位;(b)单边换位

7.车轮不平衡的危害有哪些?其原因是什么?

   车轮动不平衡时,会造成车轮跳动和偏摆,使汽车有关部件受到损坏,对高速行驶的汽车,对安全极为不利。

    车轮动不平衡的原因

1质量分布不均匀。轮胎质量差、翻新胎、补胎、胎面磨损不匀及内、外胎之间的垫带都会造成质量分布不均。

2轮辋、制动鼓变形。

3轮毂与轮辋加工质量差。

4安装位置不正确。

8.如何进行离车式车轮动平衡试验?

利用电测式硬式车轮动平衡机。该机主要由驱动电机、转轴与支撑装置、显示与控制装置、制动装置、机箱和车轮防护罩组成

利用该机对车轮进行平衡度检查时,需要将车轮拆下来,安装到制动平衡机上。检测时,通过键盘或旋钮输入该车轮的轮辋直径、轮辋宽度和轮辋边缘到平衡机机箱之间的距离,显示装置即显示出应该加在轮辋的不平衡块的质量和相位

10.轮胎的常见故障有哪些?如何检修?

车轮常见故障为轮毂轴承过松或过紧;

轮毂轴承过松,会造成车轮摆动、行驶不稳。只将车轮支起悬空,双手横向摇晃车轮,即可诊断出车轮轴承松紧度。发现轴承松动应立即紧固修理。

轮毂轴承过紧,会使汽车行驶跑偏,并使轮毂温度上升,严重时会使轴承发热烧蚀。发现轮毂轴承过紧,应及时调整。

第十二章汽车转向系

1.汽车转向系统的功用是什么?有哪些类型?其基本组成有哪些? 

汽车转向系统的功用是根据需要改变和保持汽车的行驶方向。在各种不同的行驶条件和行驶速度下,汽车转向系统通过偏转前轮,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我们将汽车上由驾驶员操纵、控制车轮偏转和回正的一整套装置称为汽车的转向系统。

汽车转向系统按照转向动力源的不同分为机械转向系和动力转向系两种     机械转向系由三部分组成,即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

动力转向系统在机械转向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动力转向装置,动力转向系兼用驾驶员体力和发动机动力作为转向动力源

2.简述转向系统的工作过程;

汽车转向时,驾驶员转动方向盘(也称转向盘),通过转向轴、万向节和转向传动轴,将转向力矩输入给转向器。从方向盘到转向器之间的一系列部件属于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具有减速增力的作用,经转向器减速后的运动和增大后的力矩传到转向摇臂,再通过转向直拉杆传给固定于左转向节上的转向节臂,使左转向节及安装在其上的左转向轮绕主销偏转。左转向节的偏转通过左梯形臂和横拉杆带动右梯形臂及右转向节偏转,从而使右侧车轮随之绕右侧的主销偏转相应的角度。 

3.什么是转向系角传动比?简要分析转向时车轮的运动规律;

汽车转向时,方向盘转过的角度和车轮偏转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我们将方向盘转角与方向盘同侧转向轮偏转角的比值称为转向系角传动比。

内侧车轮和外侧车轮滚过的距离是不相等的。对于一般汽车而言,后桥左右两侧的驱动轮由于差速器的作用,能够以不同的转速滚过不同的距离。而前桥左右两侧的转向轮,由图可见,则要求内侧转向轮偏转角β大于外侧转向轮偏转角α。α与β的关系是:

式中:B……两侧主销轴线与地面相交点之间的距离;

L……汽车轴距。

4.转向器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常见类型?

转向器的功用是增大方向盘传到转向轮上的转向力矩,并改变力的传递方向。

转向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循环球式、蜗杆曲柄指销式和齿轮齿条式三种;按照转向器作用力的传递情况可分为可逆式、不可逆式和极限可逆式三种。

5.说说几种常见转向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转向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循环球式、蜗杆曲柄指销式和齿轮齿条式三种;按照转向器作用力的传递情况可分为可逆式、不可逆式和极限可逆式三种

循环球式转向器中一般有两级传动副,第一级是螺杆螺母传动副,第二级是齿条齿扇传动副

 蜗杆曲柄指销式转向器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结构及工作原理略(见书上)

6.什么是转向盘的自由行程?如何检查?

转向盘在空转阶段中的角行程称为转向盘自由行程

转向盘的自由行程或自由摆动量不能过大,否则,转向盘虽然转了很多,但前轮并不偏转,或转向盘不转而前轮会自动偏转,这样直接影响行驶安全。转向盘自由行程过大,应检查并调整如下项目:

(1)轮毂轴承和转向节主销的间隙是否过大,出现此种情况,应调整。

(2)检查转向节臂以及横、直拉杆的接头是否松动,若松动,应紧固。

(3)钢球与滚道的磨损超过标准,应更换螺杆螺母总成。

(4)转向螺母的齿条与转向摇臂轴齿扇的啮合间隙过大,这个间隙反映到转向盘上就是其自由行程,若此间隙太大,应调整转向器的间隙调整螺钉,直到转向盘自由行程合适为止。

(5)转向螺杆上下轴承间隙过大,应更换调整垫片 (6)对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检查转向小齿轮与齿条的磨损是否过大。

7.转向操纵机构一般由哪些部件组成?

 转向操纵机构一般由方向盘、转向轴、转向柱管、万向节及转向传动轴等组成

8.转向传动机构的组成一般有哪些?与、非悬架配用的转向传动机构各自有何特点?

转向传动机构是指从转向摇臂到转向节之间的一系列杆件,主要包括转向摇臂、直拉杆、横拉杆、转向节臂、转向节及左右梯形臂等。

与非悬架配用的转向传动机构主要包括转向摇臂、转向直拉杆、转向节臂、转向横拉杆、转向节和左右梯形臂等。

当前桥为悬架时,每个转向轮都需要相对于车架作运动,因而转向桥必须是断开式的,故横拉杆也必须制成断开式。与此相适应,转向传动机构中的转向梯形机构也必须分成两段,而转向摇臂则须横向摆动,在水平面内传动。

9.转向系统有哪些常见故障?其排除方法如何?

 (一)前轮摇摆或摆振

1. 现象

在行车过程中,前轮或汽车左右摇晃,严重时,方向盘有振手的感觉,极不利于行车安全。

2.原因与排除

(1)前束过大或过小,或其它前轮定位参数调整不当,应把前束等前轮定位参数调整到规定的值。

(2)检查前轮是否动平衡以及车轮轮辐在圆周上的跳动量及端面上的跳动量是否大于规定的值。带轮胎的车轮总成的不平衡度不能大于2.5-5.0kgf·m,轮辐在圆周上的跳动量不能大于3-5mm。

(3)当装用循环球式转向器时,转向器内的齿条与转向摇臂轴齿扇的啮合间隙过大,应用调整螺钉调整啮合间隙。当装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时,压齿条的弹簧与导向座间的磨损过大,导致弹簧压力不足,应更换弹簧或修复导向座。

(4)一些零部件松动或配合间隙过大。如转向节主销与衬套间隙过大,转向节上臂与左右转向节臂松动,此时应调整间隙或紧固螺栓。

(二)行车跑偏

1.现象

汽车直线行驶时,若稍放松方向盘,汽车即自动跑向一边。

2.原因及排除

(1)两前轮胎的气压不足或者不等,应按规定的值充气。

(2)检查钢板弹簧是否折断,若折断,则造成汽车左右高低不一致,两边弹力不均,应更换折断的钢板弹簧。

(3)检查前桥或车架是否弯曲,前后车轴是否平行。若前桥或车架发生弯曲变形,则应予以校直或修整。判断前后车轴是否平行,可通过测量左右前后车轮中心的距离来比较判断。若不相等,对于悬架,可通过调整下摆臂的安装位置来解决,对于非悬架,可能是由于车架变形等原因造成的。

(4)前轮定位参数不对,应调整或修理。

(5)轮毂轴承的间隙过大,应调整。

(6)制动器松动或两边车轮的制动效果不一样,应调整或修理制动器。

(三)转向沉重

1.现象

汽车向左或向右转弯时,转动方向盘感到沉重吃力。

2.原因及排除

(1)轮胎气压不足,使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阻力增大,从而使转向困难,应按规定充气。

(2)转向器内润滑不足或油液变质,应加油或换油。

(3)转向传动机构球铰处配合过紧或缺油,应调整间隙或加注润滑脂。

(4)前轮定位不良,主要是后倾角和前束过大,因此,应用前轮定位仪测量前轮定位值,使之调整到标准值。

(5)转向节主销衬套转动,导致润滑脂的孔堵死,造成主销与衬套烧结,应及时更换主销衬套或主销。

10.简述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装配和调整方法。

(一)转向盘自由行程的检查与调整

转向盘自由行程是指前轮不发生偏转而转向盘所能转过的角度。金杯SY1040轻型货车转向盘自由行程在15°-25°左右最好,金杯SY1041、SY1043轻型货车转向盘自由行程在0°-25°,不得超过50°,金杯SY74、SY75轻型客车转向盘自由行程应不大于20°,金杯SY80转向盘的自由摆动量不得大于25mm。转向盘的自由行程或自由摆动量不能过大,否则,转向盘虽然转了很多,但前轮并不偏转,或转向盘不转而前轮会自动偏转,这样直接影响行驶安全。转向盘自由行程过大,应检查并调整如下项目:

(1)轮毂轴承和转向节主销的间隙是否过大,出现此种情况,应调整。

(2)检查转向节臂以及横、直拉杆的接头是否松动,若松动,应紧固。

(3)钢球与滚道的磨损超过标准,应更换螺杆螺母总成。

(4)转向螺母的齿条与转向摇臂轴齿扇的啮合间隙过大,这个间隙反映到转向盘上就是其自由行程,若此间隙太大,应调整转向器的间隙调整螺钉,直到转向盘自由行程合适为止。

(5)转向螺杆上下轴承间隙过大,应更换调整垫片

(6)对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检查转向小齿轮与齿条的磨损是否过大。

(二)转向器壳、盖及轴承的检修

(1)转向器壳及盖有裂纹、缺口及螺孔损坏时应更换;

(2)检查螺杆轴承和油封是否磨损或损坏,如磨损严重或损坏,应更换轴承、轴承座圈和油封。

(三)螺杆与转向摇臂轴的检修

(1)检查螺杆螺母总成,用手提着螺杆的上端,让螺母靠其自身重量沿螺杆平稳转下,在将要达到底部时,用手按住,不要让螺母碰撞螺杆轴的端部。如果在下降过程中出现卡滞或过于松旷,则必须修理或更换螺杆和螺母。

(2)检查转向摇臂轴,用厚薄规测量轴的轴向间隙,最大间隙为0.25mm,超过此间隙应更换新的调整垫片,以调整转向摇臂轴与调整螺钉之间的间隙。

(四)齿轮齿条转向器部件的检查与更换

1.齿条的检查

其最大摆差不得超过0.15mm,若齿条有磨损或损坏或齿条的背面磨损、损坏等均予以更换。

2.齿条衬套的更换

用专用工具拆下齿条衬套,并在新的衬套内侧涂上润滑脂,后将衬套装入齿条壳体,并对准内侧的三个孔

3.轴承的更换

首先将齿条壳体加热到80℃以上,后用塑料锤子敲打齿条壳体以助反冲力拆下轴承,然后迅速装上新的轴承。

11.简述动力转向装置的作用、组成和常见类型。

作用:汽车在转向时所遇阻力的大小,与转向桥的负荷、轮胎的结构和气压、车轮定位参数等因素有关。其中转向桥的负荷是决定的因素。对于重型汽车、特种汽车,整车质量大,轮胎尺寸大,前轴负荷较重,单靠人力转向很费力,甚至不可能实现转向,为此常采用动力转向系统。既可使转向操纵轻便,又能够保证转向灵敏。另外在轿车中也通常采用动力转向系统,以同时满足转向轻便和转向灵敏的要求。采用动力转向系可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改善汽车转向系统的技术性能

  组成:主要由储油罐、、由齿轮齿条转向器和转向控制阀组成的动力转向器、叶片式油泵等组成。 

  常见类型:动力转向装置按照传递能量的介质不同,可以分为液压式和气压式两种(气压式已趋于淘汰)。液压式动力转向装置按照液流形式可以分为常流式和常压式两种

第十三章汽车制动系统

1.汽车制动系的作用是什么?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汽车制动系统的作用就是根据需要强制汽车减速或在最短距离内停车,并使汽车停放可靠,不致滑溜。我们将完成这一作用的系统称为制动系统。

为了完成制动的作用,在汽车制动系统中一般设有两套的制动装置。一套用于汽车行驶中的减速或停车,称为行车制动装置,或脚制动装置;另一套用于汽车停驶后使汽车可靠地停放,不致溜车,称为驻车制动装置,或手制动装置

汽车制动系统的两套制动装置均由制动器和制动传动机构组成

另外在有的汽车上,为了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减轻行车制动器性能的衰退,还装有应急制动、安全制动和辅助制动装置。

比较完善的制动系统还具有制动调节装置、报警装置、压力保护装置等附加装置。

2.车轮制动器主要有哪些类型?其各自特点是什么?

汽车上使用的摩擦制动器按照旋转元件的不同可分为鼓式和盘式两类。鼓式制动器以制动鼓的内圆柱面为工作表面,盘式制动器以制动盘的两端面为工作表面 

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1)散热能力强。制动盘暴露在空气中,散热能力强,特别是采用通风式的制动盘,空气可以流经制动盘内部,以加强制动盘的散热。

(2)水湿恢复性好,制动器侵水后制动效能降低较少,而且只须经一两次制动即可恢复正常。

(3)制动效能较稳定、平顺性好。

(4)热稳定性好。制动盘沿厚度方向的热膨胀量很小,不会像鼓式制动器那样而使制动间隙明显增加。

(5)便于实现间隙的自动调整。

(6)结构简单,摩擦片安装更换容易,维修方便。

盘式制动其器的缺点:

(1)制动时无助势作用,要求管路的液压比鼓式制动器高,一般需在液压传动装置中加装助力装置和采用较大直径的油缸。

(2)防污性能差。由于制动盘暴露在空气中,因此制动盘容易被污染。

(3)制动块的摩擦面积小,磨损较快。

(4)兼用于驻车制动时,需要加装的驻车制动传动装置较鼓式制动器复杂,因此在后轮上的应用受到。

3.鼓式车轮制动器的分类有哪些?各自的特点如何?

根据促动装置的不同,鼓式车轮制动器可以分为轮缸式制动器、凸轮式制动器和楔式制动器三种。轮缸式制动器又分为:领从蹄式制动器(非平衡式);双领蹄式和双向领蹄式制动器(平衡式);自动增力式制动器;

各种轮缸式制动器各有利弊。就制动效能而言,在基本结构参数和轮缸工作压力相同的条件下,自增力式制动器由于对摩擦助势作用利用得最为充分而居首位,以下依次为双领蹄式、领从蹄式,双从蹄式。但蹄鼓之间的摩擦系数本身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随制动鼓和摩擦片的材料、温度和表面状况(如是否沾水、沾油,是否有烧结现象等)的不同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自增力式制动器的效能对摩接系数的依赖性最大,因而其效能的热稳定性最差。此外,在制动过程中,自增力式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增长在某些情况下显得过于急速。双向自增力式制动器多用于轿车后轮,原因之一是便于兼充驻车制动器(参看图13-10)。单向自增力式制动器只用于中、轻型汽车的前轮,因倒车制动时对前轮制动器效能的要求不高。

双领蹄式、双向双领蹄式具有两个轮缸的制动器,最宜布置双回路制动系统。

领从蹄制动器发展较早,其效能及效能稳定性均居于中游,且有结构较简单等优点,故目前仍相当广泛地用于各种汽车。

凸轮式制动器的凸轮具有对称的断面形状,制动时可使两制动蹄得到相等的位移,因此这种制动器又可称为等位移式制动器。由于凸轮的工作表面轮廓中心对称,且凸轮只能绕固定轴线转动而不能移动,因此当凸轮转过一定角度时,两制动蹄张开的位置是相等的。在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摩擦力的作用下,前蹄(助势蹄)力图离开制动凸轮,而后蹄(减势蹄)却更加靠近制动凸轮,造成制动凸轮对助势蹄的张开力小于减势蹄。从而使两蹄所受到的制动鼓的法向反力近似相等,使两蹄的制动力矩也近似相等。但由于这种制动器结构上不是中心对称,两蹄作用于制动鼓的法向等效合力虽然大小近似相等,但其作用线不在一直线上,不能相互平衡,所以这种制动器仍是非平衡式的。

4.对照实物或图准确说出车轮制动器的零件名称。

  略。

5.盘式制动器最常用的是什么形式?有哪些基本组成?

盘式制动器可分为钳盘式和全盘式两种。

钳盘式制动器目前被各级轿车和轻型货车用作车轮制动器;全盘式只有少数汽车(主要是重型汽车)采用为车轮制动器。

6.真空液压传动装置有哪两种?各有哪些基本组成?二者之间的区别                                 是什么?

通常液压制动传动机构主要由制动踏板、推杆、真空助力器,贮液室、制动主缸、制动轮缸以及管路、接头等组成。

双管路液压制动传动装置利用彼此的双腔制动主缸,通过两套管路,分别控制两桥或三桥的车轮制动器。其特点是若其中一套管路发生故障而失效时,另一套管路仍能继续起制动作用,从而提高了汽车制动的可靠性和行车安全性。

7.气压制动控制阀主要有哪两种?简述其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串联双腔活塞式制动控制阀和并列双腔膜片式制动控制阀

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略(见书上)

8.制动力调节装置有几种形式?各有何特点?了解各自的工作原理。

常用的有:限压阀和感载比例阀、惯性阀(G阀)

工作原理:限压阀是一种最简单的压力调节装置,其作用是当前后制动管路压力P1和P2由零同步增长到一定值时,自动将后轮制动管路中的液压或气压定在该值不变

感载比例阀的特点是调节作用起始点压力值PS随轴载荷变化而变化,它利用轴载变化时,车身与车桥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来改变弹簧的预紧力。

惯性阀:调节作用起始点的控制压力值PS取决于汽车制动时作用在汽车质心上的惯性力,即PS不仅与汽车总质量有关,并且与汽车制动减速度有关。

9.驻车制动有几种形式?试说明各自的优缺点。

驻车制动系统可分为制动式和车轮制动式两种

制动式的制动器(通常称为制动器)安装在变速器的后面,制动力矩作用在传动轴上;后者与行车制动系统共用一个制动器(通常为后轮制动器)总成,只是传动机构是相互的

制动器的驻车制动系统不宜用于应急制动。因为其制动力矩是作用在传动轴上的,在汽车行驶中紧急制动时,极易造成传动轴和驱动桥严重超载,还可能因差速器被抱死而发生左右两驱动轮的旋转方向相反,致使汽车制动时跑偏甚至掉头的现象

以车轮制动器作为驻车制动器的驻车制动系统可用于应急制动。

10.简述车轮制动器的调整方法。

车轮制动器装配完毕,并调好轮毂轴承预紧度后,应对制动器间隙进行调整,其方法如下:

1拆下制动鼓上的检查孔片,松开制动蹄支承销固定螺母和凸轮轴支架紧固螺母。

2反复拧动制动蹄支承销和调整臂蜗杆轴,使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完全贴和。

3拧紧凸轮轴支架和制动蹄支承销轴的紧固螺母。

4将调整蜗杆轴松回3~4响(1/2~2/3转),使制动鼓能够自由转动。此时,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支承销端为0.25~0.45mm,凸轮轴端为0.40~0.55mm,且同一端两蹄间隙之差应不大于0.10mm。制动气室推杆的行程应为25±5mm。

制动蹄与制动鼓磨损使推杆行程大于40mm时,应进行局部调整,即通过转动制动臂上的蜗杆轴将间隙调整合适。此时不得转动制动蹄支承销,也不允许通过拧动推杆连接叉改变推杆行程。

11.如何装配浮钳盘式车轮制动器?

制动器由制动盘、带有摩擦片的内外制动块、固定支架、浮动支架、前制动轮缸活塞及弹簧片等组成。

制动盘用合金铸铁制成,用螺栓固装在轮毂上,随车轮一起旋转。固定支架上有导轨,通过两根特制的弹簧片安装内、外制动块,内外制动块可沿导轨作轴向移动,并通过导轨将制动力传到固定支架上。带有制动轮缸的浮动支架用两只内六角螺栓弹性连接在固定支架上,并可沿塑料导管和橡胶套作轴向移动和微量的转动,其轴向移动能使内、外制动块对制动盘作浮动定位,而微量转动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浮动支架还与固定支架上的导轨接触,起辅助支撑作用。

12.如何检修制动主缸、轮缸和真空助力器?

1.制动主缸的检修

(1)制动主缸的分解

(2)制动主缸主要零件的检修

1用制动液清洗所拆下的零件。

2检查活塞与缸筒的配合间隙,如超过0.13mm时,应更换主缸;主缸壁上有明显的

划痕,应更换主缸。

3主缸活塞回位弹簧损伤、变形或弹性下降时应更换。

4检查阀门、弹簧、垫圈是否完好,若损坏必须更换。

5皮碗和皮圈维修时应全部更换。

2.真空助力器的检修

(1)真空助力器的结构如图13-65所示。

(2)真空助力器主要零件的检修

1真空助力器壳体如有变形或裂纹应更换。

2活塞和膜片若有老化或磨损时应更换。

3膜片回位弹簧若有变形、损伤、或弹性下降时应更换。

4推杆有变形应校正或更换。

(3)真空助力器性能的检查

1发动机不工作,以相同的踏板力踩下制动踏板几次,以消除真空增压器中原有的真空。

2踩下制动踏板不放,起动发动机,此时制动踏板应少许向前移动,如图13-66所示。否则应检查真空管路。如果真空增压器已损坏,则应更换。

3起动发动机1~2min后踩下制动踏板,在保持踏板力不变的条件下关闭发动机,在30s内踏板高度应无变化。

4发动机运转1~2min后熄火,以同样的力量踩下制动踏板数次,踏板的高度应一次比一次逐渐提高,每次踩踏板是时间间隔5s以上。

5真空系统密封性的检查

制动轮缸的检修:

 前轮轮缸的检修

1.前轮轮缸的拆卸

2.前轮轮缸主要零件的检修

(1)活塞于缸筒配合面出现划痕、缸筒直径磨损超过0.10mm或缸筒与活塞配合间隙大于0.15mm时,应更换制动钳总成。

(2)拆卸后,活塞密封圈及防尘罩应换用新件。

3.前轮缸的安装

(1)在活塞外表面及轮缸工作表面涂抹一层制动液,并将活塞密封圈装入缸筒的切     

槽中。

(2)将防尘罩套装在活塞底部(注意安装方向),然后用螺丝刀将防尘罩的内密封唇 

边压入缸筒的槽口内

(3)将活塞压入制动钳缸筒中。

    后轮轮缸的检修:

1.后轮轮缸的拆卸

2.后轮轮缸主要零件的检修

(1)防尘罩破裂、密封圈出现膨胀卡滞或磨损严重造成轮缸漏油时,均应换用新件。

(2)缸筒磨损超过0.08mm或缸筒与活塞配合面出现划痕及锈蚀时,应更换轮缸总成。

3.后轮缸的装配

(1)将皮圈按照到活塞上(刃口向内),并在活塞及皮圈上涂抹一层制动液,然后将弹  

簧、轮缸活塞及防尘罩依次按照到轮缸中。

(2)将后轮缸按照在制动底板上,并接好制动管路。

13.简述串联活塞式气压制动控制阀的检修方法。

14.装配膜片式制动气室并检查其密封性。

15.什么是ABS? ABS的作用是什么?其基本组成有哪些?

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e System),简称ABS,它是汽车上的一种主动安全装置,其作用是在汽车制动时,自动调节制动力的大小,避免车轮完全抱死在路面上产生滑移,使车轮处于边滚动边滑动的状态,以保证车轮与路面间有最好的附着状态,从而缩短制动距离,提高汽车制动过程中的方向稳定性及转向操纵能力,使汽车制动更为安全有效。

防抱死制动系统由普通制动系统和制动力调节系统两部分组成,前者是由制动主缸、制动轮缸和制动管路等构成的普通制动系统,用来实现汽车的常规制动,而后者是由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制动压力调节器等组成的压力调节系统。在制动过程中用来确保车轮始终不抱死,车轮的滑移率处于合理的范围内

16.制动压力调节器有哪些类型?说明其工作原理。

制动压力调节器一般设在制动主缸和制动轮缸之间,其主要作用是根据ABS ECU的控制指令,自动调节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

制动压力调节器主要由供能装置(液压泵、储能器等)、电磁阀和调压缸等组成。从布置方式上看有分开式和整体式两种。分开式布置型式是将制动压力调节器于制动主缸、助力器的布置型式,它具有布置灵活、成本低、管路复杂等特点。整体式布置型式制动压力调节器与制动主缸和助力器制成一个整体,其结构更加紧凑、管路少、更加安全可靠等特点。 

在制动过程中,如果车轮没有抱死趋势,ABS将不参与制动压力控制,此时,制动过程与常规制动过程相同。如图13-88a)所示,电磁线圈8不起作用,液压储液器1的制动液将出油阀9推向左侧,挡住回油道,同时还将活塞10推向下方,顶开进油阀11,使制动主缸2与制动轮缸6直接相通,制动系统进行正常制动。

如果某一车轮将要抱死,即某一车轮的滑移率超过设定值,ABS ECU就发出指令给液压控制单元,减小该车轮轮缸的制动压力。如图13-88b)所示,转速传感器5将转速信号(车轮抱死信号)传送给ABS ECU,ABS ECU立即向液压控制单元发出降低油压的脉冲信号,电磁线圈8将铁芯吸向右侧,把出油阀9顶向右侧,关闭液压储液器1的高压油路,打开低压回油道,轮缸液压使活塞10上移,进油阀11被回位弹簧推向上端,关闭制动主缸和制动轮缸之间的油路,制动轮缸中的油压降低,制动力也相应减小,使即将抱死的车轮转速增加。这是ABS ECU又收到转速传感器的信号(车轮转动),立即向液压控制单元发出增加油压的脉冲信号,液压控制单元又恢复正常制动状态。如此反复,油压升降的频率可达5~6次/s。如果某一车轮的滑移率接近设定值,控制单元即发出指令给液压控制单元,从而使该车轮的滑移率保持一定值,从而使各车轮的滑移率保持在理想的范围内,完成防抱死控制过程,发挥车轮与地面之间的附着力,使制动性能保持最佳状况。

17.ASR的作用是什么?简要说明其工作原理。

汽车防滑转电子控制系统(Anti Slip Regulation)系统简称ASR,是继防抱死系统(ABS)之后应用于车轮防滑转的电子控制系统,其功用是防止汽车起步、加速时和在光滑路面行驶时驱动轮的滑转。即防止汽车加速过程中的打滑,特别是防止汽车在非对称路面或转弯时驱动轮的空转,保持方向稳定性、操纵性,维持最大驱动力的装置。

工作原理:车轮转速传感器将驱动车轮转速及非驱动车轮转速转变为电信号,输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则根据车轮转速计算驱动车轮的滑转率,如果滑转率超出了目标范围,控制单元再综合参考节气门开度信号、发动机转速信号、转向信号(有的车无)等因素确定控制方式,并向相应的执行机构发出指令使其工作,将驱动车轮的滑转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ASR系统控制单元向执行机构发出的指令有如下几种:

(1)控制滑转车轮的制动力。此信号起动ASR制动压力调节器,对滑转车轮施加一个适当的制动力,将车轮的滑转率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

(2)控制发动机输出功率。此信号起动辅助节气门驱动器,使辅助节气门的开度适当改变,以控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抑制驱动车轮的滑转。

发动机输出功率的控制除改变节气门开度外,也可以采用另外两种方式:一种是控制信号直接输入发动机控制单元,改变喷油时间;另一种是控制信号直接输入发动机控制单元,改变点火时间。

(3)同时控制发动机输出功率和驱动车轮的制动力。此信号同时起动ASR制动压力调节器和辅助节气门开度调节器,在对驱动车轮施加制动力的同时,减小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文档

3.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习题答案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习题答案迟瑞娟主编曹正清主审PublishingHouseofElectronicsIndustry北京BEIJING《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习题答案第一章汽车底盘概述1.简述汽车底盘的基本组成及功用。基本组成: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等四大系统组成。功用: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运动并保证汽车能够按照驾驶员的操纵而正常行驶。2.说说汽车底盘采用的电子技术有哪些?现代汽车底盘中采用的电子技术有: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EAT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