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制动距离、制动时间、制动减速度。
2.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执行器。
3.传感器、齿圈。
4.凿式极轴车速传感器、柱式极轴车速传感器、菱形极轴传感器等。
5.液压式、气压式、空气液压加力式。
6.电磁阀、液压泵、储液器、。
7.电磁阀、控制活塞、液压泵、储能器、。
8.以车轮滑移率为控制参数的ABS、以车轮角加速度为控制参数的ABS。
9.机械柱塞式ABS、电磁阀式ABS。
10.后轮ABS和四轮ABS。
11.四通道式、三通道式、两通道式、一通道式。
12.升压、保压、
13.三位阀、电磁线圈。
14.四传感器/四轮
15.电磁阀、控制活塞
16.滑移、滑转。
17.传感器、ECU、执行机构。
18.强制锁止式差速器、自动锁止式差速器。
19.节气门开度、车速
20.车轮车速传感器、节气门开度传感器。
21.单独方式、组合方式.
22.全开、辅助节气门
23.步进电机、传动机构、辅助节气门。
24.发动机辅助节气门的开度
25.泵电动机、蓄压器。
26.蓄压器、储液缸。
27.踏板行程传感器、BA ECU、电磁阀、释放开关、真空装置、制动主缸、制动主缸转换阀
28.传感器、液压调节器、操纵单元
29.双腔制动主缸、制动液储液器、制动踏板位置模拟器
30.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制动压力传感器
31.高压蓄能器
32.正面防护SRS、侧面防护SRS、顶部防护SRS
33.单气囊系统、多气囊系统
34.机械式SRS、电子控制式SRS
35传感器、SRS ECU、气囊组件
36.前碰撞传感器、SRS传感器、安全传感器
37.气体发生器、点火器、气囊、饰盖、底板
38.热效反应
39.驾驶侧气囊、乘客侧气囊、后排气囊、侧面气囊、顶部气囊
40.大型气囊、小型护面气囊
41.SRS逻辑模块、信号处理电路、备用电源电路
42.纵向减速度、惯性力
43.模数转换器、串行输入输出接口、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
44.汽车电源、备用电源
45.环境监测、防碰撞判定、车辆控制
二.单项选择题。
1.A
2.B
3.B
4.C
5.D
6.C
7.C
8.A
9.A
10.B
11.C
12.A
13.B
14.A
15.B
16.A
17.A
18.B
19.C
20.D
21.A
三、名词解释
1.滑移率:S=(V-VC)/V×100%
2.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指汽车在制动时仍能按指定方向的轨迹行驶,即 不发生跑偏、侧滑以及失去转向能力。
3.循环式调节器:电磁阀直接控制轮缸制动压力的制动压力调节器。
4.可变容积式调节器:电磁阀间接控制制动压力的制动压力调节器。
5.吸温沸点:制动液在吸湿率为3.5%时的沸点。
6.EBD:是电子制动力分配,采用电子技术代替传统的比例阀,根据汽车制动时产生轴荷转移的不同,自动调节前后桥的制动力分配比例。
7.BA:是辅助制动系统,当驾驶员在紧急状况下迅速踩制动踏板,但制动踏板力不足时,此系统会在不足1s内的时间把制动力增至最大,缩短紧急制动情况下的制动距离。
8.SBC:是汽车电子感应制动控制系统,采用电子控制功能取代了传统制动系统中制动踏板与轮边制动器之间的机械及液压连接,即由电子控制代替原先的杆系及液压管路连接。
9.ESP :是汽车电子稳定程序,用于恒时监控汽车的行驶状态,在紧急躲避障碍物或转弯时出现不足转向或过度转向时,使车辆避免偏离理想轨迹。
四.判断题
1.评价制动性能的指标主要有制动效能和制动稳定性。( √ )
2.制动效能主要取决于制动力的大小,而制动力仅与制动器的摩擦力矩有关。 ( × )
改:制动效能主要取决于制动力的大小,制动效能主要取决于制动力的大小,而制动力不仅与制动器的摩擦力矩有关,而且还受车轮与地面的附着系数的制约。
3.纵向附着系数在滑移率为50%左右时最大。( ×
改:纵向附着系数在滑移率为20%左右时最大。
4.地面制动力的最大值等于制动器制动力。(× )
改:地面制动力的最大值等于附着力。
5.汽车前轮上的传感器一般固定在车轮转向架上,转子安装在车轮轮毂上、与车轮同步转动。(√ )
6.G传感器有水银型、摆型和应变仪型。( √ )
7.制动压力调节器的功用是接受 ECU 的指令,通过电磁阀的动作来实现车轮制动器制动压力的自动调节。( √ )
8.装有制动真空助力器的制动系统,在进行排气操作前,首先要把制动助力控制装置接通,使制动系统处于助力状态。( × )
改: 装有制动真空助力器的制动系统, 在进行排气操作前, 首先要把制动助力控制装置断开,使制动系统处于无助力状态。
9.ABS 排气时间要比普通系统短,消耗的制动液也少。(×
改:ABS排气时间要比普通系统长,消耗的制动液也多。
10.刚刚放出的制动液不能马上添回储液罐,需在加盖的玻璃瓶中静置 12 小时以上,待制动液中的气泡排尽后才能使用。( × )
改: 刚刚放出的制动液不能马上添回储液罐, 需在加盖的玻璃瓶中静置3天以上,待制动液中的气泡排尽后才能使用。
11.汽车制动时产生侧滑及失去转向能力与车轮和地面间的横向附着力无关。 (×)
改:汽车制动时产生侧滑及失去转向能力与车轮和地面间的横向附着力有关。
12.车轮抱死时将导致制动时汽车稳定性变差.( √)
13.电控ABS主要由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和执行机构组成。( √)
14.对于柱式极轴式传感器来说,其安装方式需将其轴垂直于齿圈。( √)
15.对于凿式极轴式传感器来说,其安装方式需将其轴垂直于齿圈 。( × )
改:对于凿式极轴式传感器来说,其安装方式需将其轴相切于齿圈。
16.为了避免灰尘与飞溅的水、泥等对传感器工作的影响,在安装前需车速传感器加注机油。 (× )
改:为了避免灰尘与飞溅的水、泥等对传感器工作的影响,在安装前需车速传感器加注润滑脂。
17.在可变容积式压力调节器中,常规制动时,电磁线圈无电流通过。( √)
18.在可变容积式压力调节器中,减压时,电磁线圈无电流通过。( × )
改:在可变容积式压力调节器中,减压时,电磁线圈通入一个大电流。
19.在可变容积式压力调节器中,保压时,电磁线圈无电流通过。( × )
改:在可变容积式压力调节器中,减压时,电磁线圈通入一个较小电流。
20.本田车系ABS采用四传感器/四轮控制方式。( √)
21. ASR 专用的信号输入装置是 ASR 选择开关、将 ASR 选择开关关闭,ASR就不起作用。( √ )
22.所谓的单独方式是 ASR 制动压力调节器和 ABS 制动压力调节器在结构上是一体的。(× )
改: 所谓的单独方式是ASR制动压力调节器和ABS制动压力调节器在结构上是一体的。
23.差速器能把变速器输出的动力可以按2:1的比例分配到前后驱动轮上。 ( × )
改:差速器能把变速器输出的动力均匀分配到前后驱动轮上。
24. 差速器在车轮转动时将前轮驱动轴和后轮驱动轴的转速加以吸收。( √ )
25.当前轮后轮之间发生转速差时,差速机构能按照该转速差,控制油压多板离合器的接合力,从而控制前后轮的转矩分配。(√)
26. 发动机输出功率控制常用方法有:辅助节气门控制、燃油喷射量控制和延迟点火控制。 (√)
27. ASR 控制系统通过改变发动机辅助节气门的开度来控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
28.丰田车系防抱死制动与驱动防滑(ABS/TRC)工作时, 当需要对驱动轮施加制动力矩时:TRC的3个电磁阀都不通电。 ( × )
改:丰田车系防抱死制动与驱动防滑(ABS/TRC)工作时, 当需要对驱动轮施加制动力矩时:TRC的3个电磁阀都通电。
29.丰田车系防抱死制动与驱动防滑(ABS/TRC)工作时,当需要对驱动轮保持制动力矩时:ABS的2个电磁阀通较大电流。 ( × )
改:丰田车系防抱死制动与驱动防滑(ABS/TRC)工作时,当需要对驱动轮保持制动力矩时:ABS的2个电磁阀通较小电流。
30.丰田车系防抱死制动与驱动防滑(ABS/TRC)工作时,当需要对驱动轮减小制动力矩时:ABS的2个电磁阀通较小电流。 ( × )
改:丰田车系防抱死制动与驱动防滑(ABS/TRC)工作时,当需要对驱动轮减小制动力矩时:ABS的2个电磁阀通较大电流。
31.丰田车系防抱死制动与驱动防滑(ABS/TRC)工作时, 当需要当无需对驱动
轮施加制动力矩时: 各个电磁阀都通电且ECU 控制步进电机转动使副节气门保持
开启。 ( × )
改:丰田车系防抱死制动与驱动防滑(ABS/TRC)工作时, 当需要当无需对驱动轮施加制动力矩时: 各个电磁阀都不通电且ECU控制步进电机转动使副节气门保持开启。
32防止车轮打滑的差速器,可自动控制汽车驱动轮打滑的防滑差速器。(√)
33.差速器饿两大功能: 将变速器输出动力均匀分配前后驱动轴、 吸收前后驱动轴的转速差。 (√)
34.防滑差速器作用是汽车在好路上行驶时具有正常的差速作用。但在坏路上行驶时,差速作用被锁止,充分利用不滑转车轮同地面间的附着力,产生足够的牵引力。(√)
35.差速机构的功用为当前后车轮间发生转速差时,按照转速差控制油压多板离合器的接合力,从而控制前后轮的转矩分配。 (√)
36.滑转率是车轮瞬时速度与车身圆周速度的速度差占车轮圆周速度的百分比。 (× )
改:滑转率是车轮圆周速度与车身瞬时速度的速度差占车轮圆周速度的百分比。
37.SRS电热丝电路处于正常工作时短路片与连接器端子接通(×)
38.SRS的检查工作可在蓄电池负极拆开后立即进行。(×)
39.检查SRS时,即使只发生了轻微碰撞而SRS并未膨开,也应对前碰撞传感器、气囊组件、座椅安全带收紧器进行检查。(√)
40.SRS不允许修复碰撞传感器、气囊组件、SRS ECU、座椅安全带收紧器等部件重复使用。(√)
41.可以使用万用表检测点火器的电阻。(×)
42.当车辆报废或更换SRS ECU时,应拆下水银开关式传感器总成作为有害废物处理。(√)
五.简答题
1.按不同的分类方式,可将ABS分为哪些种类?
答:(1)按ECU所依据的控制参数不同分为:以车轮滑移率S为控制参数的ABS和以车轮角加速度为控制参数的ABS。
(2)按制动压力调节器的结构不同分类:机械柱塞式ABS和电磁阀式ABS。
(3)按功能和布置形式不同分类:后轮ABS 和四轮ABS。
(4)按主要生产厂家分类:德国的波许ABS、戴维斯ABS、美国的邦迪克斯ABS、达科ABS、日本的OEM ABS 。
(5)按控制通道数目分类:四通道式、三通道式、两通道式、一通道式。
2.简述电控ABS是如何工作的(工作原理)?
答:电控ABS的核心是电子控制单元ECU,它通过传感器监视汽车制动时车轮是否抱死。在一般的制动情况下,驾驶员踩在制动踏板上的力较小,车轮不会被抱死,ECU无控制信号输出,就象普通制动系统,制动力完全由驾驶员踩在制动踏板上的力来控制,在紧急制动或是在松滑路面行驶时制动,车轮将要被抱死时,ECU就会输出控制信号,通过执行机构控制制动器的制动力,使车轮不被抱死。
3.故障码的显示方式有哪几种?
答:(1)在ABS有故障时,仪表盘上的ABS警告灯就会闪烁,或是ABS计算机盒上的发光二极管闪烁直接显示故障代码。
(2)将检查插接器或 ABS 计算机盒上的有关插孔跨接,使仪表板上的 ABS 灯闪烁来显示故障代码。
(3)采用专用的故障检测仪器读取故障代码。
4.车速传感器的故障有哪些,如何检查?
答:故障有:
(1)车轮车速传感器感应线圈有短路、短路、或接触不良。
(2)车轮车速传感器齿圈上的齿有缺损或赃污。
(3) 车轮车速传感器信号探头部分安装不牢 (松动) 或磁极与齿圈之间有赃物。
检查方法:
(1)直观检查,主要检查传感器有无松动,导线及插接器有无松动。
(2)用电阻表检测传感器感应线圈电阻,如果电阻过大或过小,均说明传感器不良,应更换。
(3)用交流电压表测量传感器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在车轮转动时,电压表应该有电压指示,其电压值应随车轮转速的增加而升高,一般情况,应达到2V以上。
(4)用示波器检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电压波形,正常的信号电压波形应是均匀稳定的正弦电压波形。如果信号电压无或有缺损,应拆下传感器做进一步检查。
5.ECU的故障检查方法有哪些?
答:(1)检查ABS的ECU线束插接器有无松动,连接导线有无松脱。
(2)检查 ABS 的 ECU 线束插接器各端子的电压值、波形或电阻、如果与标准值不符,与之相连的部件和线路正常,则应更换ECU再试。
(3)直接采用替换法检验,即在检查传感器、继电器、电磁阀及其线路均无故障时,我们怀疑是否是ABS 的ECU有故障。这时,可用新的ECU替代,如果故障现象消失,怀疑就被证实。
6.对ABS制动液有哪些要求?
答:(1)沸点要高。
(2)运动黏度要低
(3)对金属、橡胶无腐蚀性。
(4)能长期保存,性能稳定。
(5)吸湿沸点要高。
7.ABS常见故障有哪些?
答:紧急制动时,车轮被抱死;制动效果不良;警告灯亮起;ABS出现不正常现象。
8.如何调取与清除丰田车系故障码?
答:(1)故障码的调取
1)将维修连接器接头分开或将WA 与WB 之间的短接销拔出。
2)接通点火开关。
3)将发动机室内的故障诊断座或驾驶室内的 TDCL 连接器的 Tc 与 E1 端子用跨线连接。
仪表板上的ABS警示灯即闪烁显示故障码。
(2)清除故障码的方法
1)汽车停稳;
2)诊断座Tc 与E1 端子跨接;
3)维修连接器接头分开或WA 与WB 之间的短接插销拔出;
4)点火开关接通。
在以上条件下,在3秒内连续踩制动踏板 8次,即可消除故障码。
故障码消除后,将 Tc 与 E1 端子跨接线拆去,将维修连接器接头插好或 WA 与WB 之间的短接插销插好。
9.简述压力调节器的故障检查方法
答:1)用电阻表检查电磁阀线圈的电阻,若电阻无穷大或过小,则电磁阀有故障。
2)加电压实验,将电磁阀加上其工作电压,如不能正常动作,则应更换。
3)解体后检查。
10.制动系统排气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有真空助力器的系统,先把助力控制装置断开,使系统处于无助力状态。
2)断开ECU。
3)边排气边向总泵储液罐添加制动液,使液面保持在MAX与MIN之间。
4)放出的制动液需在加盖的玻璃瓶中静置3 天以上,才能再用。
5)不同形式的ABS,排气程序可能会有些不同,应参照保养手册进行排气。
11.防滑转控制的方式有哪几种?
答:发动机输出功率控制,驱动轮制动控制,同时控制发动机输出功率和驱动车轮
控制,防滑差速锁控制,差速锁与发动机输出功率综合控制.
12.ASR和ABS的异同有哪些?
答:ABS和ASR都是用来控制车轮相对地面的滑动,以使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不下
降,但 ABS 控制的是汽车制动时车轮的拖滑,主要是用来提高制动效果和确保制
动安全,而ASR是控制车轮的滑转,用于提高汽车起步、 加速及在滑溜路面行驶时
牵引力和确保行驶稳定性.
(2)都是通过控制车轮的制动力大小来抑制车轮与地面的滑动,但 ASR 只对驱动
轮实施制动控制.
(3)ABS 在汽车制动时工作,在车轮出现抱死时起作用,当车速很低时(小于
8Km/h) 不起作用,而ASR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都工作,在车轮出现滑转时起作用,
当车速很高时(80-120 Km/h)一般不起作用.
13.ASR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答:车轮车速传感器将行驶汽车驱动车轮转速及非驱动车轮转速转变为电信号,
输送给电子控制单元ECU。 ECU根据车轮车速传感器的信号计算驱动车轮滑转率,
如果滑转率超出了目标范围,控制器再综合参考节气门开度信号、发动机转速信
号、转向信号等因素确定控制控制方式,输出控制信号,使相应的执行器动作,
将驱动车轮的滑转率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
14.丰田车系防抱死制动与驱动防滑(ABS/TRC)组成有哪些?
答:电子控制器ECU:与ABS共用、车轮车速传感器:与ABS共用、制动压力调
节器:控制驱动轮制动管路、 副节气门:由步进电机控制,设有节气门开度传
感器。
15.防滑差速器作用是什么?
答:汽车在好路上行驶时具有正常的差速作用。但在坏路上行驶时,差速
作用被锁止,充分利用不滑转车轮同地面间的附着力,产生足够的牵引力。
16.四轮驱动防滑差速器传递路线是什么?
答:传递路线:发动机——变速器——驱动小齿轮——环齿轮——差速
器——(1) 前驱动轴——前差速器——前左右车轮
(2)后驱动轴——后差速器——后左右车
17.EBD电的特点是什么?
答:(1)EBD只采用滑移率进行控制,不采用车轮的减速度来检测车轮的抱死趋势。
(2)降低前轮制动器的热负荷。
(3)前、后摩擦制动衬片磨损均匀。
(4)在相同的制动制动踏板作用力时,有较大的汽车减速度。
(5)在汽车寿命期内制动力分配不变。
(6)可失效报警,机械式结构无此功能。
(7)EBD是一个闭环系统,适用于所有可能的制动情况和车辆条件。
(8)后桥附着系数利用率高。
(9)制动液消耗少。
(10)时刻保持车辆最佳的行驶稳定性。
18.BA ECU在不同的输入信号下会决定怎样的控制模式?
答:(1)若驾驶员踩动制动踏板的速度未达到启动BA的规定值,则BA制动调压器中的电磁阀处于一个基础的位置,此时为常规操作模式;
(2)当行驶速度高于8KM/H且制动踏板的速度满足激活系统的条件时,ECU激活电磁阀,电磁阀立刻对真空室和压力室加压,从而施加最大制动力,即使驾驶员只稍稍踩一下制动踏板或未能给其施加最大压力,这一过程仍可产生;
(3)当行驶速度小于3Km/h或BA持续工作时间大于20s时,BA压力减弱。如果驾驶员把脚从制动踏板上挪开,专用减压装置会关闭电磁阀,并立刻中止自动助力作用。
19.汽车电子感应制动控制系统(SBC)的优点有哪些?
答:(1)SBC具有常规制动系统的功能;
(2)紧急制动时,SBC借助于电子部件感应和传递制动信号,其反应速度比传统制动系统要快得多,并采用高压蓄能器制动压力比传统的要高得多,因此制动时间少;
(3)SBC与ESP等配合使用,可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4)在弯道上制动时,SBC能根据实际情况分配制动力,增加外侧车轮的制动力来提高制动效果,同时减小内侧车轮的制动力,以提高横向牵引力,增强转弯能力。
(5)SBC制动踏板采用分离式设计和机电一体化的均衡压力控制,提高了制动舒适性;
(6)SBC的附加功能明显的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20.ESP由哪些部分组成?
答:(1)用于检测汽车状态和驾驶员操作的传感器部分;
(2)用于估算汽车侧滑状态和计算恢复到安全状态所需要的旋转动量和减速度的ECU部分;
(3)用于根据计算结果来控制每个车轮制动力和发动机输出功率的执行器部分;
(4)用于提示驾驶员汽车失稳的信息部分。
21.ESP的主要传感器及各自功能是什么?
答:(1)转向角传感器:监测转向角旋转角度,帮助确定汽车行驶方向是否正确;
(2)轮速传感器:监测每个车轮速度,确定车轮是否打滑;
(3)偏航率传感器:记录汽车绕垂直轴线的运动,确定汽车是否打滑;
(4)G传感器:检测汽车转弯时产生的离心力,确定汽车通过弯道时是否打滑。
22.请简述SRS的控制原理。
答:当车辆遭受到前方一定角度的碰撞时,安装在汽车前部和SRS ECU内部的碰撞传感器都将检测到汽车突然减速的信号,并将信号输入SRS ECU,用于判断是否发生碰撞。当汽车发生碰撞且减速度达到设定阈值时SRS ECU发出控制指令,接通气囊组件中的点火器电路,使点火剂受热爆炸,迅速产生大量热量,使充气剂受热分解并释放出大量氮气充入气囊,气囊膨开,保护驾驶员和乘员。
23.在哪些条件下,正面安全气囊不会引爆充气?
答:(1)汽车遭受侧面碰撞超过斜前方30°时。
(2)汽车遭受横向碰撞时。
(3)汽车遭受后方碰撞时。
(4)汽车发生绕纵轴线侧翻时。
(5)纵向减速度未达到设定阈值时。
(6)所有前碰撞传感器都未接通或SRS ECU内部的安全传感器未接通时。
(7)汽车正常行驶、正常制动或在路面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
24.智能型SRS较常规SRS有哪些改进?
答:(1)增设多普勒车速传感器,以监测汽车与障碍物的相对速度。
(2)加装红外乘员传感器,以检测乘员的有无与身材的大小。
(3)安全带加装收紧装置,在安全气囊引爆前先收紧安全带以缓解冲撞损失,碰撞后自动解除收紧力。
(4)扩展ECU的控制范围,增加逻辑运算功能,计算不同车速和加速度下的最佳控制模式,根据乘员红外信号决定适当的充气压力和膨胀方向。
25.报废处理时,引爆SRS具体操作过程是什么?
答:(1)拆下汽车上的蓄电池负极电缆;
(2)拔下气囊组件与螺旋线束之间的连接器插头;
(3)剪断气囊线束,使插头与线束分离;
(4)将引爆器接线夹与气囊组件引线连接;
(5)先将引爆器距离气囊组件10m以上距离后,再将电源夹与蓄电池连接;
(6)查看引爆器上的红色指示灯是否发亮,红色指示灯发亮后才能引爆;
(7)按下引爆开关引爆气囊。
26汽车防撞雷达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1)汽车防撞雷达能测速、测距。
(2)对前方100米内危险目标提供声光报警。
(3)兼备汽车行驶记录仪功能。
(4)自动巡航系统。
(5)紧急情况下启动制动系统。
27.对照下图,简述ABS和ASR的工作过程。
答:ABS的工作过程:当踩下制动踏板时,液压油从制动总泵处流出经过比例阀一路流向从动轮,另一路流向主动轮;此时ABS制动压力调节器的四个电磁阀都没有通电,制动液油分别经过各自的电磁阀最左边的通路流向各轮缸,此时为增压状态;ECU给出信号后,四个3/3电磁阀都通电,且电流不大,电磁阀的通道都向左移动一格,此时通路堵死,处于保压状态;ECU对信号修正后,继续加大电流时,电磁阀继续左移,此时电磁阀的最右边处于泄压状态,制动液流到储液罐中,解除制动,储液罐中的液压油通过回液泵返回到原先的路径。
ASR的工作过程:ABS/ TRC ECU根据轮速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判定驱动轮的滑移率超过控制门限值时,TRC才开始介入;当TRC ECU判定需要对驱动轮进行制动介入时,对TRC隔离电磁阀总成中的3个电磁阀通电,则主缸隔离电磁阀处于截止状态,使得液压油不会回流到总缸;蓄能器、储液室隔离电磁阀处于导通状态,将蓄能器中的增压后的制动液通过电磁阀送到驱动轮轮缸,驱动轮的制动力随之增加。在此过程中ECU通过调节两对应的ABS的驱动轮电磁阀的电流,对驱动轮制动力进行增大.保持和减小调节,储液器是将制动液送回到主缸中,此时也是参与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