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暖通2006专业考试案例题回顾及解答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0:06:15
文档

暖通2006专业考试案例题回顾及解答

暖通2006专业考试第二天真题回顾及解答案例考试要是概念清楚,一看题就知道按什么做或者到哪里翻书,这样时间才可能刚刚好,出题者将上下午的第一题都搞得复杂,其余不少题文字量也蛮大,经验是绝对不要为某道题花太多时间,我今天的做法是看了题后,发觉不是一步能做的,马上跳过,这样将25题都过一遍,大约有10题左右几乎不思考不翻书就能答题,5题左右书上找对公式就可一步出结果,随后的时间再回头啃其他题。以下凭记忆,乘热打铁,时间长了我肯定要忘记的,目前能记住的至少有40题,随时更新。上午:1.北京市,外墙采
推荐度:
导读暖通2006专业考试第二天真题回顾及解答案例考试要是概念清楚,一看题就知道按什么做或者到哪里翻书,这样时间才可能刚刚好,出题者将上下午的第一题都搞得复杂,其余不少题文字量也蛮大,经验是绝对不要为某道题花太多时间,我今天的做法是看了题后,发觉不是一步能做的,马上跳过,这样将25题都过一遍,大约有10题左右几乎不思考不翻书就能答题,5题左右书上找对公式就可一步出结果,随后的时间再回头啃其他题。以下凭记忆,乘热打铁,时间长了我肯定要忘记的,目前能记住的至少有40题,随时更新。上午:1.北京市,外墙采

暖通2006专业考试第二天真题回顾及解答

案例考试要是概念清楚,一看题就知道按什么做或者到哪里翻书,这样时间才可能刚刚 好,出题者将上下午的第一题都搞得复杂,其余不少题文字量也蛮大,经验是绝对不要 为某道题花太多时间,我今天的做法是看了题后,发觉不是一步能做的,马上跳过,这 样将25题都过一遍,大约有10题左右几乎不思考不翻书就能答题,5题左右书上找对公式 就可一步出结果,随后的时间再回头啃其他题。

以下凭记忆,乘热打铁,时间长了我肯定要忘记的,目前能记住的至少有40题,随时更 新。

上午:

1. 北京市,外墙采用保温材料,材料厚度用节能规范计算会比用暖通空调规范计算出的 厚度有个增指,是多少,室外温度按-9度,保温材料导热系数0.22,其他墙体材料热阻 0.1,体形系数取0.3

分析:1. 我这边的情况是很多人不知道北京的外墙传热系数按节能规范是取0.6(因为 教材上没有,节能规范在合集中也没有,如果没带节能规范,平时又没做过寒冷地区的 设计,这题就放弃吧)

2. 题目是问增值,所以两个都要算,只按节能规范算出的需要厚度是310mm,答案里是 没有的,按1/K=Rw+Rn+0.1+d/0.22) 可以得到d=310mm

3.按暖通空调规范的最小热阻公式,计算得到 d=57mm,注意:室内温度题目没给出,我 自己取了18度。

4. 增值 310-57=253mm

2. 低温热水辐射采暖,供回水60/50,整个系统阻力损失70Kpa,其中末端30Kpa,现在改变了供回水温度为50/43,且末端增加了布管密度,末端环路阻力损失增加了40Kpa,其他管路特性不变,问现总损失为?

分析:现末端损失 30+40=70KPa

末端以外的管路损失,原来为70-30=40Kpa,现在因为温差变小,流量增大,阻力是原来 的 (10/7)的平方 =40x(10/7)(10/7)=81.6KPa

总阻力=70+81.6=151.6Kpa

3. 厂房热风采暖,80米长,18米宽,10米高,两侧各设一普通圆喷嘴沿长度方向对送风,喷嘴离地高度5米,工作地带最大平均回流速度0.4m/s,问每股射流空气量

分析:参照教材96页的例子,分别求出lx,n 最后求出风量 

我记得lx=41米,n=1.48次,L=10656m3/H

4. 已知一建筑的采暖热负荷,室内外计算温度,供暖期室外平均温度, 供暖周期100天,求采暖期间内的总耗热量

分析:此题我在教材上没找到公式,据说只要有公式,数据代入就可得到答案,参考24楼的解法

5. 类似教材123页的例题,告诉一栋建筑的定压点30m ,楼层最高21m,最低-5m,采暖系统的阻力损失等数据,让分析以下四句话哪个对,比如某层散热器会否超压,某点是否会汽化等

分析:感觉短时间内无法详细考虑,题目也没给出水压图,不直观,我放弃了这题。

6. 一筒形风帽,已知条件有直径800,长度4m,局部阻力系数0.5,室外风速v, 当只有风压作用时 ,问排风量

分析:按教材171页的公式,可出结果

7.一侧吸罩,400x800mm,已知吸风距离0.8m和吸入速度vx,并告诉了当a/b=1.0, x/b=1.0时的vx/v0的值,(题中还给出了其他三种a,b,x 组合时vx/v0的值),求排风量

分析:按教材179页,假想罩的方法求解。

8. 给出类似教材263页图2.8-4 U形压力计测压图,三段压力数据都已知,问20度时,风管中风速是多少?

分析:首先判断哪段表示动压,再根据20度时空气密度=1.2

则pd=ρv2/2 可计算出速度v

9. 一排烟系统负担六个防烟分区,已知各防烟分区面积,问图中两个管段(都负担了至 少两个防烟分区)需要的排烟量。

分析:按管段担负最大防烟分区面积x120即可,这是我拿卷后做的第一题,感觉相对最 简单。

10. 一空调箱,已知吸风处压力,过滤段压力,盘管段压力,问冷凝管需要的最小水封高 度

分析:按水封高度应大于该处负压值,将已知的三个压力相加,然后1mm水柱=9.8Pa,可 得水封高度,不知道若按1mm水柱=10Pa去计算是否算错。

11.告诉你一旋风除尘器各质量粒径分布下的分级效率,问全效率

分析:将各质量粒径百分比乘上相应的分级效率,然后几部分相加就行了

12. 根据so2的质量浓度和分子量,求体积浓度ppm

分析:教材213页,公式2.5-1,体积浓度x /22.4=质量浓度,同时注意本题中的单位换算。

13. 一库房,体积75立方,室内人员散湿量0.1Kg/h,其他散湿量0.9Kg/h,室内28度,相 对湿度70%,室外干球32度,湿球28.1度,自然渗透风量1次/H换气, 用一风量600Kg/h 除湿机除湿,问除湿机送风含湿量。

分析:室内、外含湿量根据已知条件查h-d图可得室外d=22.7g/Kg,室内d=16.7g/Kg

室内总余湿量为0.1+0.9+渗透风量带入的湿量

渗透风量带入的湿量=75xρ32 x (22.7-16.7) =520g /H

总余湿量=1520g/H

600(16.7-x)=1520

求得X=14.2g/Kg

14.一空调房间,室内22度,55%,d=9.3g/Kg,余热3300W,余湿900g/H,送风温差8度时,送风量为?

分析:这题要是按热湿比线查h-d图,就搞复杂了,会花很多时间而且误差大,本身题中给出的d=9.3就是个不准确的值。

我的做法是利用公式 h=1.01t+0.001d(2500+1.84t) 则Δh=1.01Δt+ 0.001Δd(2500+1.84Δt)

将Δh=3.3/G  Δd=900/(3600.G)  Δt=8代入上式,就可解得G=0.33Kg/s

15.上题中,若送风量为0.33Kg/s,求送风点含湿量

分析:恶心的出题者,在这里居然将上题的答案给出了,可怜很多查i-d图的怎么都得不到0.33的结果。

这题简单多了,根据余湿与送风量,直接可求得Δd=0.756,送风点d=9.3-0.756=8.54g/Kg

16 .还是这题,告诉你新风量,以及室外点的d,t,求总冷负荷,并规定不许查h-d图

分析:1.根据h=1.01t+0.001d(2500+1.84t),可以求得室外点h和室内点的h

2. 新风量xΔh 求得新风负荷

3.  室内余热3300W+新风负荷=总冷负荷

17.一空调冷水系统,水泵扬程32m,效率已知,温差5度,问输送能效比ER=?

分析:节能规范5.3.27有公式(教材附录也有) ,直接代入

18.已知冷水机组在cop100,cop75,cop50,cop25下的加权系数,问iplv的表达式,并解释cop100,cop75,cop50,cop25的含义

分析:公式查节能规范5.4.7,cop100含义是100%负荷时的性能系数,冷却水进水温度30度,其余不再一一列举。

19.三个风机,分别是80,83,85db,问叠加后的噪声

分析:按教材480页表3.10-5,85与83叠加后为85+2.2=87.2db

87.2与80叠加后为87.2+0.76=88db

20.给出污垢系数对冷水机组的影响图(类似教材的554页),包括制冷量和耗功的变化曲线,问0.086时相比0.044,性能系数的修正值

分析:分别查得制冷量为0.98 ,功率为1.03,则cop:0.98/1.03=0.95

21. 已知压缩机的理论排气量,比容,指示效率,摩擦效率,电机效率,容积效率,单位质量冷量(Kj/Kg),理率(Kj/Kg),求实际制冷系数

分析:根据理率, 指示效率,摩擦效率,电机效率求出实际输入功率(不需要用到容积效率)

制冷系数=单位质量冷量/实际输入功率

注意:由于题中给出的功率和冷量单位均为(Kj/Kg),所以本题不需要去求单位质量流量,因此不要用到理论排气量,比容,容积效率,否则影响了时间还有可能算错。

22. 两个制冷循环,分别告诉了蒸发器入口h1,出口h2以及冷凝器出口的h3(冷凝器出口的h3是一样的) ,求总的制冷系数(大致是这个意思,可能描述有误差)

分析:每个循环分别按制冷系数=(h2-h1)/(h3-h2)求,然后两者相加。

23.一道有关冷库的题,最后问题涉及是否会结露、结霜

不算分析:本题我看后感觉没什么方向就直接放弃,因此原题基本不记得,希望有人补充。

24.一洁净室,4000平方米,高效过滤器要求布满率为.8%,高效过滤器尺寸1200mmx1200mm,问要用多少个高效过滤器?

分析:4000x.8%/(1.2x1.2)=1800个

25. 一小区有五栋同样的住宅楼,每栋21层,每层8户,每户4人,用水定额130L/人.天,小时变化系数2.3,问小区生活给水总管最大用水时平均秒流量。

分析:按教材674页小区总人数大于 3000人时的公式5.1-3,直接代入各数据,别忘了有五栋楼(好在答案中没给出只算一栋楼的,否则我就忘x 5了)

帖子

83 

积分

324 

威望

259  

金钱

652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报告 回复 TOP 

hvac-fy 

列兵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2#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6-9-24 23:00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一题:某高级宾馆,已知床位数和燃气低位值,求燃气量

帖子

30 

积分

206 

威望

194  

金钱

118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报告 回复 TOP 

bigchill 

列兵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3#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6-9-25 01:36  只看该作者 

下午的题:

1.        一单管顺流热水采暖系统,供水95度,最后回水70度,5个散热器散热量都是1500W, 散热器采用铸铁560型,明装,第一个是异侧上进下出,其余都是异侧下进下出,传热系数K和Δt的关系已知,每片散热面积0.2平方米,求第一个散热器与第五个散热器的片数差值。

A) 8  B) 9  C) 10  D)11

分析:室内温度又没给,我还是取18度。

要点:第一个散热器出水90度,散热器平均温度Δt=74.5度

F=QB1B2B3/(KΔt)  

B1=1.02 B2=1.00 B3=1.00 最后得14片

第五个散热器进水75度,散热器平均温度Δt=54.5度

F=QB1B2B3/(KΔt)

B1=1.04 B2=1.2 B3=1.00,最后得25片

25-14=11片

2.        一消除有害气体为主的通风系统,告诉了局部排风风量0.44kg/s ,室内温度tn,围护结构热损失Q,机械送风风量0.4kg/s ,室外采暖计算温度-10度,室外通风计算温度-5度,求机械送风温度。

分析:1. 先根据风量平衡求自然进风风量为0.04kg/s

2.根据规范或者教材158页,本题自然进风温度应该取室外采暖计算温度

3. 根据全面通风热平衡,按教材P158页的公式, c取1.01

则0.44c tn +Q= 0.4c t +0.04c (-10)

可求出t

3. 给出一蒸汽采暖系统的图,已知热源蒸汽到用户处的管路长度500m,比摩阻200Pa/m(局部阻力按沿程阻力的20%),疏水器出口压力P2=0.5P1(进口压力),疏水器后冷凝水管道阻力0.01Mpa,抬升至10米高的密闭水箱,水箱入口要求压力0.02Mpa,问热源处压力P0为多少才能满足这个系统的要求。

分析:疏水器后要求压力(0.01+0.02+0.098)=0.128Mpa

疏水器前 0.128x2=0.256Mpa

P0=500x200x1.2/100000+0.256=0.376MPa

4.类似教材127页例1.10-2的题目,四个并联采暖用户,原流量都是100m2/h,用户侧压力分别为400,300,200,100Kpa,热源压力500Kpa,问用户1,2关闭后,若热源压力不变,则用户3,4的流量是?

分析:原则是Δp=SQ2

分别求出SI=0.625,SII=1.11,SIII-4=7.5

则关闭1,2后总流量为233m3/h,用户3,4等比失调,Q3=Q4=116.5m3/h

但给出答案中没有这项,只好选了最接近的Q=120-130那项,照理这题的计算不应该有这个误差的。

5.        一汽水换热器,已知蒸汽侧饱和温度,热水侧进出水温,水垢系数B,传热系数K,换热量Q,问换热面积

分析:先求对数温差Δt, F=Q/(Δt)KB

6. 一建筑局部排风量0.6kg/s,机械送风做为补风并供室内采暖,采暖需热量5Kw,机械送风量0.54kg/s,室内tn度,室外采暖温度tw度,问机械送风温度。

分析:感觉和第二题类似,步骤也差不多,直接列计算式

   0.6x1.01x tn+5=0.54x1.01x t + (0.6-0.54)x1.01x tw

  计算得t=28-29度

7.  一厂房排风量66kg/s,排风温度36.9度,室内温度32度,室外温度28度,问排风带走的热量

分析:我是直接按 66x1.01x 36.9 做的

8. 一矩形风管axb, 流速12m/s,工作在100度和80.8KPa下,根据比摩阻图查得此工况下比摩阻(要求温度和压力做修正,密度和粘性系数不修正)

分析:根据给出的矩形风管长,宽,按2ab/(a+b)计算流速当量直径,结果我记得是200mm,按200mm和12m/s查教材231页表格,比摩阻约9Pa/m,然后按公式2.6-6计算Kt,KB

,最后结果是 R=Kt x KB x 9=0.82x0.82x9=6Pa/m

9. 一旋风除尘器位于风机负压段,风机风量5000m3/h,除尘器入口浓度3120mg/m3,效率99%,漏风量4%,问出口浓度多少?

分析:请参考24楼的解答

10.已知一风机工作在气压580mmHg,50度的环境中,并告诉了该风机在标准工况下的体积风量和全压,问实际工况的体积风量和全压

分析:按教材255页公式2.7-5计算出实际密度,风机标准工况密度为1.2

对于给定的风机体积风量不变, 全压根据密度的变化修正。

11.已知一风机的进口、出口全压,风量,全压效率,电动机直连,电机容量安全系数,求电机功率。

分析:按教材251页,公式2.7-1,注意风机全压取风机的进出口全压差。

12.两个除尘器效率已知,串联运行,最终出口浓度已知,求进口浓度

分析:先求出串联后的全效率,或者总穿透率,然后:

进口浓度=出口浓度/总穿透率

见教材1页

13 一空调房间冬季送热风,室内要求20度,50%,余热Q、余湿W,送风量G均已知,求送风温度。(不允许用h-d)图。

分析: 这道题和上午的14题有些类似

先用 Q/G求出Δh,再用W/G求出Δd

因为Δh=1.01Δt+ 0.001Δd(2500+1.84Δt)

将Δh,Δd代入就可求出Δt,送风温度=20度+Δt

14.一风机,转速由960转提高到1450转后,声功率级的增值是多少?

分析:教材479页,公式3.10-6,声功率级Lw=5+10lgL+20lgH

则ΔLw=10(lgL2-lgL1)+20(lgH2-lgH1)=10lg(L2/L1)+20lg(H2/H1)

根据教材252页: L2=L1(1450/960)=1.51L1

                 H2=H1(1450/960) (1450/960)=2.28H1

代入上式,得到ΔLw=8.95dB

本题也可按479页公式3.10-7和252页功率的修正解,结果一样。

15一空调房间,室内25度,60%,室外34度,75%,新风比20%,室内负荷全为显热,热量已知,送风湿度90%,问房间总冷负荷

分析:这题只有查h-d图了,要查室内点,室外点,送风点的h(按室内点d与90%的交点),

,然后计算送风量,新风量,新风负荷,最后室内负荷+新风负荷得到结果。

查图误差难免,好在四个答案数字拉得很开,应该不会选错。

如果用本论坛下载的h-d表做这题可省不少时间,而且精确。

16. 已知风冷热泵额定工况下的制热量Q,制热修正系数0.93,每小时化霜两次,求在该修正系数下实际制热量

分析:每小时化霜两次,则K2=0.8

实际制热量=Q x 0.93 x 0.8

17.喷口送风问题,题目给出了射流末端平均速度,喷口出风速度v0,距离x,以及教材399页最后的那个公式,问d= ?

分析:首先你要知道,射流末端平均速度近似等于轴心速度vx的一半(在教材399页最后一行),这样vx就求出来了,那个公式中的未知数就只剩下要求的d了。

18.已经知道人数,群集系数,每人的显热量,潜热量,求总的人员负荷

分析:Q=(人数x群集系数x (每人的显热量+潜热量)

19 给出一理论制冷循环的图,但用膨胀机代替了膨胀阀,膨胀机出口h1=252.66,蒸发器出口h2=401,压缩机出口h3=423,冷凝器出口h4=256.6,求制冷系数。

分析:教材505页第一行有公式,应按 (401-252.66)/ [(423-401)-(256.6-252.66)],原先我未考虑减去膨胀机的功,得不到答案

20 一部分冰蓄冷系统,白天制冷机空调运行时间10小时,小时平均冷负荷已知,晚上23- 7点为低谷电时期,CF取0.7, 问制冷机配备容量和蓄冷装置有效容量

分析:按教材597页公式4.6-6和4.6-7代入数据即可

21 一VRV系统,原来cop是2.7,现末端配管增加了120米,吸气管阻力0.06度/m,液体管阻力0.03度/m, 蒸发温度变化1度效率影响3%,冷凝温度变化1度效率影响1.5%,当末端满负荷运行时,该VRV系统的cop是?

分析:蒸发温度下降了120x0.06=7.2度,效率为原来的(1-3%)^7.2 

冷凝温度上升了120x0.03=3.6 度,效率为原来的(1-1.5%)^3.6

则现cop=2.7(1-3%)^7.2 (1-1.5%)^3.6=2.05

22 一双级压缩制冷机,已知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求中间压力

分析:按教材514页,p= (Pk P0) ^ 0.5

23.一高效过滤器,额定风量1000m3/h时初阻力为250Pa,现实际设计风量800m3/h,当在设计风量下终阻力为初阻力两倍时更换过滤器,问终阻力为何值时更换过滤器

A) 300Pa  B) 400Pa C) 500Pa D) 600Pa 

分析:教材373页最后提到高效过滤器阻力与流量为线性关系,当设计风量为800m3/h时,初阻力为 250x(800/1000)=200pa

终阻力=200x2=400Pa

感谢5楼的提醒

24. 一700床的高级宾馆,供应天然气,已知天然气低位热值(MJ/m3),问最大小时供气量。

分析:按教材775页公式5.4-2

用气量指标按表5.4-6中高级宾馆取最大值10467,公式中其他所有系数也都取最大值,

最后得Q=116-117m3/h

文档

暖通2006专业考试案例题回顾及解答

暖通2006专业考试第二天真题回顾及解答案例考试要是概念清楚,一看题就知道按什么做或者到哪里翻书,这样时间才可能刚刚好,出题者将上下午的第一题都搞得复杂,其余不少题文字量也蛮大,经验是绝对不要为某道题花太多时间,我今天的做法是看了题后,发觉不是一步能做的,马上跳过,这样将25题都过一遍,大约有10题左右几乎不思考不翻书就能答题,5题左右书上找对公式就可一步出结果,随后的时间再回头啃其他题。以下凭记忆,乘热打铁,时间长了我肯定要忘记的,目前能记住的至少有40题,随时更新。上午:1.北京市,外墙采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