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了解交通安全知识
衣食住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道路交通活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行”)是人们参与最广泛、涉及数最多的社会活动。然而交通事故却在这几年越来越密集地发生了,如何避免发生一些不应该的事故呢,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些交通安全方面知识。
(一)交通标线
马路上,用漆划的各种各样颜色线条是“交通标线”。道路中间长长的黄色或白色直线,叫“车道中心线”。它是用来分隔来往车辆,使它们互不干扰。中心线两侧的白色线,叫“车道分界线”,它规定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非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
我们知道什么是交通标线,那么就应该知道哪些我们能走,哪些我们不能走,通常我们穿过马路主要是走人行横道。什么是人行横道呢?
(二)人行横道
在车行道上,有一条一条用白色直线连成的“走廊”,这就是人行横道,它是专门为行人横过马路而漆划的。驾驶员看见人在人行横道内行走就会减速慢行,所以行人在人行横道内过马路比较安全。 如果在没有人行横道怎么办呢?我们还可以走人行天桥。
(三)人行天桥
在城市交通繁忙的路口,因来往行人和车辆特别多,为了保证行人的安全和车辆的畅通,架设了雄伟美观的人行天桥,行人在人行天桥上过马路最安全。 再我们行走马路上只认得标线还不行,我们还要会认识交通信号。
(四)道路与交通信号
道路交通信号分为:指挥灯信号、车道灯信号、人行横道灯信号。
(五)交通标志
用文字或符号传递引导、、警告或指示信息的道路设施。又称道路标志、道路交通标志。
(六)道路交通隔离设施
道路交通隔离设施是在城市道路上用一定的建筑材料制作的物体,用来分隔车辆与车辆、行人与车辆,使它们都按规定的路线通行。道路交通隔离设施包括绿化隔离带,行人护栏和隔离墩。用来保护行人在人行道上行走的安全,防止行人乱穿马路或走到慢车道上去。禁止行人跨、钻行人护栏,以防发生意外。
二、你了解用电知识吗?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1、不用铁、铜等金属制品去试探家中一切电源插座,因为这些金属制品是可以导电的,如果用它们去探视电源插座,就会触电。
2、不用手触摸电线皮的剥落处。
3、如果家里的保险丝断了,不要贸然更换,要请懂得用电常识的人来更换修理。
4、发现断落的电线,绕开行走,并及时报告有关人员处理。
5、认识电闸、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切断电源。
6、当你救助他人时、要先切断电源,或使用木棍、干扫帚等绝缘物进行救助,切忌直接用手去接触触电的人。
三、你保守“家庭秘密”了吗?
家庭秘密就是我们自己家里的一些私事,不可以对同学、朋友讲的,只可以和父母将的。怎么保守家庭秘密呢?
1、不要在公共场合炫耀自家的钱财如何富有,父母是担当何种部门要职,又在何处购了新房,有几部车等等。这些都容易被坏人利用后踩点行窃。
2、不要对陌生人透漏家长的姓名、单位、家庭地址及电话,防止犯罪分子伺机盗窃。也不要在同学、朋友及陌生人面前显富,吹嘘自家财产,炫耀自己的衣服鞋帽是名牌,是花多少钱买的等等。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不见得是怕听话的人盗窃,就怕一传十,十传百,那就不能保证你家的安全了。
3、俗话说“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对你知晓的其他同学、朋友、亲戚等人的家庭秘密也不要对别人乱讲。
四、独自在家遇人敲门怎么办?
我们独自在家时,应及时把门锁好。如果听到有人敲门,要通过门镜辨认来人。对不认识的人,不管他有什么理由,也不管他是什么身份,都不要给他开门。而且可以像父母在家一样,喊爸爸妈妈,说有不认识的人来敲门,把坏人吓跑。
1.有的坏人冒充邮递员、推销员、检修工人等,骗开了门,入室抢劫或作其他坏事。同时要留心观察,记住陌生人的身高、面相、衣着等,以便必要时报警。也可以给父母、邻居、居委会或派出所打电话。
2.如果来人声称是你父母的同事,并能叫出你的名字和你父母的名字,也要提高警惕,不能开门,但可以问他有什么事,记下来告诉父母。
3.如遇到坏人以各种理由闯入家中,要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与坏人斗智斗勇。如将自己的屋门反锁后,用电话报案,要注意说清楚自己的详细地址;也可用计将坏人吓跑,但要记住坏人的身高、外貌特征,并迅速报案。但不要与坏人硬拼,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生命及人身安全。
五、遇陌生人搭讪怎么办?
一个人走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如果有陌生人或平时与你不亲近的熟人与你搭讪,以某种理由要你跟他走。你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跟他走;
2.记住他的脸部和衣着特征以及车牌号码;
3.赶快从人多的地方走回学校去找老师;
4.在学校里打电话同父母联系,确定时否确有其人其事.
5.如果父母确认没有此事,应马上报警。
六、遇到歹徒怎么办?
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愈大,治安状况也恶化了,如果同学们遇到歹徒怎么办呢?
1、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如何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不要想与歹徒搏斗,法律不提倡这么做。
2、如果只是被歹徒盯上,应迅速向附近的商店、繁华热闹的街道转移,那里人来人往,歹徒不敢胡作非为;还可以就近进入居民区、求得帮助。
3、遇到拦路抢劫的歹徒,可以将身上少量的财物交给歹徒,应付周旋,同时仔细记下歹徒的相貌、身高、口音、衣着、逃离方向等情况,待事后立即向民警或门报告。应切记,不到迫不得已时不要轻易与歹徒发生正面冲突,最重要的是要运用智慧,随机应变。
4、对于女学生来说,最好结伴同行,不要晚上单身出门。遇到歹徒要对你侵害,一定要大声喊叫,往人多的地方跑!
七、你熟记求救的电话号码和常备电话号码了吗?
1、匪警:110 2、火警:119 3、急救中心:120 4、交通事故:122
常备电话号码包括以下几个:
1、爸爸和妈妈的单位或手机电话 2、其他重要亲属电话 3、学校电话
八、被困在电梯中该怎么做?
现在我们的城市很多都建起了高层和小高层,同学们家里也可能住很高的楼,上下楼需要乘坐电梯,如果电梯出了故障怎么办呢?
1、如果电梯发生故障,自己被困在电梯中,首先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电梯内若有司机,一定要听从其指挥,切忌乱挤乱动。
2、用电梯内的电话或对讲机求救,在电话中要报清自己的位置、楼号、楼层。
3、按下电梯内标盘上的警铃,或脱下鞋用鞋底用力拍门,让邻居听到你的呼救声。
3、如果一时无人接应,也不必紧张或害怕,要耐心等待,观察动静,保持体力,等候营救。
5、切忌强行拨电梯门,试图从电梯门缝中出去的想法是错误的。
4、如果是电梯卡在两层之间时,可在有关人员的帮助下,设法打开电梯门用梯子爬上去。
九、你知道网上交友的对策吗?
随着网络的普及,家家户户都接上了宽带,同学们也都会上网了,但是在虚拟的网络上丰富多彩同时也有很多美丽的陷阱,大家上网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被网络迷惑了。这里主要讲一下网上交友的问题。
1、不管对方如何引诱,也不要轻易在网上说出自家的地址、电话号码及邮政编码,更不要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学校名称及网上密码等信息。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绝对不要与网友会晤,实在推托不掉时,可由家人、亲友陪同前往约会地点,以确保人身安全。
3、在网上聊天过程中,发现对方谈吐低俗时,不要质询或回答,以沉默方式观察,如果证实网友是传播黄毒的罪犯时,应及时报告家长及有关部门。
十、为什么集体下楼梯不能拥挤?
一所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在下晚自习时,因楼梯电灯损坏,致使个别学生不小心摔倒,结果引起拥挤,后面的学生把前面的学生挤倒,并且踩压过去,结果造成5人死亡,32人受伤。因楼梯或者通道过于拥挤导致人身伤害的情况在生活中有很多,需要大家特别注意。
因此,在下楼梯的时候,有下面几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1、走楼梯要遵守规则,尽量靠右侧通行。
2、在楼梯上不要吵闹、出怪声儿,或者用别的话语来恶作剧,这样很容易引起惊吓,导致混乱,甚至发生灾害。
3、不在楼梯上玩耍,更不能和同学在此打闹,以免被推倒而滚下楼梯。
4、如果发生楼梯上有不安全的因素,要及时向老师反映。如,楼梯上缺少照明设施、护栏等。
5、有急事需要通过楼梯,可以边走边对楼梯上的人说“请让一让”,引起前面人的注意,这样不至于在匆忙中互相冲撞。
6、一旦发生楼梯或者通道拥挤,要尽量侧过身体,靠向墙面,将背部对着他人,将脸部、胸部等贴向前面。如果已经摔倒,要缩起身子,抱住头部,尽量护住身体重要部位,以免被踩伤。
人类生存难免会遇到大自然灾害的侵袭,面对灾害的侵袭,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产生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因此,对于处理此类事件的方法,从小就要学会如何处置,这样才能在万一遇到这类事件时能够从容应对,减少或者避免对人身的伤害。这也是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的职责。
一、你了解发生火灾后的自救方法吗?
火灾发生时,一定要冷静地面对。假如火灾初起时就被发现,可趁火势很小之际,用灭火器、自来水等灭火工具在第一时间去扑救,同时还应呼喊周围人员出来参与灭火和报警。如有多人灭火,应进行分工,一部分人负责灭火,另一部分人清除火焰周围的可燃物,防止、减缓火势蔓延。
逃生开门前应先触摸门锁。若门锁温度很高,则说明大火或烟雾已封锁房门出口,此时切不可打开房门。应关闭房内所有门窗,用毛巾、被子等堵塞门缝,并泼水降温。同时利用手机等通讯工具向外报警。
遇有浓烟湿毛巾捂鼻,也可用房内花瓶、水壶、金鱼缸里的水打湿衣服、布类等掩住口鼻。弯腰低头迅速撤离。不要向狭窄的角落退避,如墙角、桌子底下、大衣柜里等。
还可以用水打湿棉被顶着逃离火场,逃生时不要进入电梯,楼梯可以救急。电梯往往容易断电而造成电梯“卡壳”,人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
逃离前必须先把有火房间的门关紧,使火焰、浓烟禁锢在一个房间之内,不致迅速蔓延,能为本人和大家赢得宝贵时间。
紧急时且无法逃出房屋时,可先逃入卫生间里,利用里面部分水,可以等到消防员来救助。
二、地震来临怎么办?
地震是自然灾害中破坏力很强的一种地壳运动。每年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地震现象都给人类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和损失。虽然在地震预报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与现实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有必要掌握一定的科学自救措施。
1、地震来临,首先要保持头脑清醒,协助家长判断是近震还是远震,如果是左右摇摆或轻轻振动,说明震中区较远。如果感觉是上下颠,左右摇晃得很厉害,则说明主震很近,就要赶紧避震为妙。
2、楼房的卫生间、门厅以及桌子下面、立柜的一侧都是较为安全的地方。
如果正在平房教室上课,靠门口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出室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则应及时躲到课桌下面,用书包、课本或双手护住头部。
要是正行走在大街上,切忌不要跑进建筑物内避险,也不要在高楼下面停留,更严禁在广告牌、大树下面躲避。
3、如果身处建筑物内,可随机应变地躲到墙角、桌柜下面等相对安全的地方。
4、如果已来不及躲避,而且被压在废墟下,也要坚定信念,保持体力,用身边能找到的硬器敲击管道、墙壁、给救援人员发出信号、赢得获救机会。
三、你了解游泳溺水的救护方法吗?
天气炎热,许多同学都想去游泳,如果发生溺水时,怎么办呢?自己首先要这样做:
1、憋气:要憋住气,用手捏住鼻子,避免呛水。
2、轻装:及时甩掉鞋子,扔掉口袋里的重物。
3、站起:当漂到水浅的地方,要及时站起,不可坐失良机。
4、漂游:顺着水流,边漂边游,不要径直游向对岸,方向要稍偏。
5、呼救:不会游泳,要边拍水边呼救。
6、放松:如有人相救,自己要尽量放松,不可紧紧抱住抢救者。
1、倒水
将溺水者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其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其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溺水者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抢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或抢救者取半跪位,将溺水者腹部放在抢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2、人工呼吸
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抢救者位于溺水者一侧,托起其下颌,捏住其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其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3、心胀按摩
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让溺水者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抢救者位于溺水者一侧,面对溺水者,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抢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 次)进行,直到溺水者心跳恢复为止。
真正的救护工作,在你见到溺水者的时候就开始了。你首先要对环境做评估,然后还要呼救,要请人打120,等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介绍的这些方法,不但对溺水有用,当家里出现有人昏迷、中毒、车祸这些意外情况的时候,许多方法也同样有用。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你们能否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一个个家庭的幸福,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所以,我们的社会,我们每个人(包括你们自己),都有责任和义务保障你们的健康和安全。今天的安全知识教育课就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