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家公历年真题(行测、申论)完整版及职位表下载等最新资料详情点击:http://v.htexam.com/guojia/index.php 预祝大家考出好成绩。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80分。
36.(14分)读图,图中字母分别表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自然带名称是__,B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气候。H和I自然带的植被类型是__。
(2)E自然带的气候特点为___分布在我国秦岭一淮河以南的自然带主要是__(填写字母)。
(3)图中A-D-G-H-K-L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产生,是以 为基础的。
(4)图中H-J-F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产生,是以__为基础的。
(5)图中1自然带在沿海向高纬度扩展,而K自然带在沿海向低纬度扩展,其原因主要是受___因素的影响。
37.(16分)从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积极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决定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土宜于陶。宋景德年,始置镇.奉御董造(奉皇帝之命督造),因改名景德镇。瓷器生产过程紧密有序,“共计一环工力,过手七十一,方克.成器”。景德……业制陶器,利济天下,行于九域,施及外洋。四方远近事陶之人,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若鹜。明万年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工”。
--选自于《景德镇陶录》《明清经济及中外关系》
(1)结合材料一分析景德镇制瓷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景德镇的瓷器制作需经过取土、炼泥、洗料、做坯、喷釉、满熏、烧炉等过程。由于制瓷业上千年的发展。目前景德镇瓷土可开采储量不足100万吨。
(2)指出景德镇制瓷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结合上图,分析该流域内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鄱阳湖环境功能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鄱阳湖地区资源丰富,基础条件较好,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区域竞争力较弱。因此,要加强生态经济区内各中心城市间的协调互动,打造鄱阳湖城市群;启动南昌、九江、新余等工业城市的区域性热电联产工程,利用电厂余热余压集中供热供冷、有效节能;推动城市群与省内其他城市联动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4)说明上述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规划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
38.(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经济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过去农村人民公社的,经营过于集中,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全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
(1)经济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人民公社”何时出现?它有何弊端?
(3)农村经济改革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农村经济改革的作用?农村改革朝什么方向发展?
39.(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一摘自回答《世界知识》杂志记者问题时的谈话
(1)东欧剧变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2)试从多角度分析东欧剧变的原因。
40.(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0月23日,记者在珠三角调研中发现,近期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企业进入季节性订单旺季,部分地区出现“民工荒”现象。值得关注的是,与“民工荒”密切相关的订单、外来工两要素发生明显变化:季节性订单普遍工期短、额度小、价格低,企业招工稳定性变差、运营成本增加,新生代打工群呼吁良好的用工环境。专家认为,经济回暖基础尚不牢固,须关注“民工荒”背后的经济信号。警惕抗风险能力差的中小企业再度陷入“危机”。
材料二 2010年1月6目,广东十届六次全会二次会议指出当前的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是:虽然广东省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够稳固;产业结构还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压力大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破解: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管理压力比较大。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内在要求。创新发展战略和思路,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牢牢抓住转变发展方式这一关键,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保持经济社会全面、稳定发展。
(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什么问题?两则材料之间有哪些联系?
(2)简要说明材料二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哪些观点?
(3)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
41.(11分)材料一2009年9月2日总理主持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到2010年1月1日将对事业单位全面实行绩效工资改革。绩效工资,又称绩效加薪、奖励工资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是以职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以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力价位确定工资总量,以职工的劳动成果为依据支付劳动报酬,是劳动制度、人事制度与工资制度密切结合的工资制度。
(1)有人认为,绩效工资改革是以涨工资为基本目的。请对此加以评析。
材料二 绩效工资由县级财政提供保障.省级统筹。补助。确实存在有的县财政困难的,这个时候省级统筹一定要到位,在全省首先摸清楚.哪些县财政特别困难,资金缺口到底有多大,省里的统筹资金够不够。如果省里的钱确实不够,那么就向提出合理的申请,请求给予支持,以切实保证财政困难县的事业单位能够按规定发放绩效工资。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上述做法的认识。
二、非选择题
36.答:(1)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 温带落叶阔叶林
(2)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G
(3)纬度地带性 热量
(4)经纬度地带性 水分
(5)洋流
37.答:(1)原料丰富;分工细密,工艺精湛;历史悠久,闻名天下;各地工匠汇集,生产规模大;官营、民营并存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
(3)过度用水使鄱阳湖水量和面积减少,减弱了供水能力(或减弱对周边地表、地下径流的补给能力),减弱了调节气候的功能。污染了水体,减弱保持生物多样性的能力。(4)①通过加强各中心城市的协调互动,打造城市群,体现了把握联系的普遍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②启动多城市的区域性热电联产工程,体
现了把握联系的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③推动与省内其他城市联动发展,体现了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38.答:(1)经济改革是为了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人民公社”出现在1958年。弊端是经营过于集中,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3)农村经济改革的主要形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农村经济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朝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39.答:(1)具体表现:波兰剧变;两德统一;匈牙利事件;南斯拉夫等。
(2)历史原因: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苏联模式;内部原因: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模式旧框架,酿成危机,使东欧各国的执政党和脱离群众;外部原因:苏联改革的严重冲击,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40.答:(1)材料一说明受订单和用工环境的影响,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用工紧张,出现了“民工荒”。材料二说明广东省正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解决材料一中出现的“民工荒”,必须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
(2)①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看问题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广东在分析本省经济形势时,既看到了“经济形势总体向好”又看到了经济回升中依然存在的问题,坚持了全面的观点。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广东省根据本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的系列举措,体现了这一实际要求。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广东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既把握了“经济形势总体向好”这一主流,又看到了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既强调抓住转变发展方式这一关键,又依此要求保持经济社会全面、稳定发展,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3)①加强国家的宏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和适度宽松的货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②要解决珠三角部分地区出现“民工荒”现象,一是劳动者要提高自身素质,转变就业观念,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二是企业要加强人才培训。③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41.(1)①绩效工资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在事业单位建立一种把薪酬分配与公益性服务绩效紧密联系的新的激励约束机制,规范分配秩序,理顺分配关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涨工资。当然,改革开放30年来多次工资改革基本都是增量改革。但是如果有些事业单位以前的创收特剐多,甚至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的收入很多,经过这次清理整顿津贴补贴,少数人原来不合理的过高收入会有所下降。②“绩效工资”即一种将雇员薪酬待遇与个人业绩、工作成效密切挂钩的工资计量形式——工作绩效高、干得好,工资待遇就高,反之则低。因此,在事业单位全面推行绩效工资,有利于充分体现个人的劳动价值和工作技能,实现多劳多得,也有助于单位调动和激励员工潜能,提升工作效率、节省成本。③实施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规范津贴补贴的同时实施绩效工资,逐步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和健全的分配宏观机制,对于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我国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①绩效工资由县级财政提供保障,省级统筹,补助,切实保证财政困难县的事业单位能够按规定发放绩效工资。这体现了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②在绩效工资实际执行中,对县财政确实有困难的,采取省级统筹,补助的办法。这体现了树立求真务买的工作作风。③对县级财政有困难,需要省级统筹的,要求摸清情况,体现了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