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蕉城区与霞浦县行政界线为界,向南包括三都镇全部、飞鸾镇与城南镇沿海部分,西至金涵乡金涵水库,北以七都溪南分水线、蕉城-福安行政界线为界
宁德城市定位为闽东中心、海湾港口城市。
在城市的北部及南部兴建大型的工业及产业园区,即漳湾片区和铁基湾片区。
位于城区东部的三都岛则规划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产业。
而在远景规划中,则在下白石、溪南、城澳等片区发展大型工业园区。
一、规划期限
近期(2005-2010年);远期(2011-2020年)。
二、规划范围
东以蕉城区与霞浦县行政界线为界,向南包括三都镇全部、飞鸾镇与城南镇沿海部分,西至金涵乡金涵水库,北以七都溪南分水线、蕉城-福安行政界线为界(详见图件)。总面积52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71平方公里(包括自然山体面积约18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57平方公里。
三、城市建设目标
以创建宜居生态的工业型港口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体现山、海、川、岛、湖、港、城一体的城市特色,构建碧海蓝天、青山翠湖、繁花绿树、人文和谐的城市形象;建立功能明确、布局合理、富有弹性的布局结构;人均居住用地达到国家标准;城市道路系统完善,公交比较发达;建立城市各类公共服务系统和开放的市场体系;建立完善的城市绿地体系,保护好名胜古迹,创造城市景观,体现地方特色;建立适度超前的市政、社会设施系统和城市防灾体系;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四、城市性质
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中心城市,滨海生态工业型港口城市,最适合人类居住型城市。
五、城市人口规模
1.市域总人口。至2010年为365万人;至2020年为414万人。
2.城镇化水平。至2010年为50%;至2020年为65%。
3.市域城镇人口。至2010年为183万人;至2020年为269万人。
4.市区人口规模。至2010年为35万人;至2020年为55万人。
六、城市用地规模
1.近期(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30平方公里以内。
2.远期(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5平方公里以内。
七、宁德城市用地发展方向
“东扩面海、北展南移”。城市东部及北部的东侨新区、漳湾、六都西陂塘等地是城市近远期的主要拓展空间。铁基湾等地的滩涂区经围垦和工程改造后亦可以作为城市远期发展用地或远景发展备用地。漳湾滩涂区经围垦和工程改造后主要作为城市重化工业(钢铁、石化)发展备用地。
八、总体布局结构
以山海为边界,在相对集中的空间范围内,以交通干线和自然山体、水体相分隔,形成有主有次、重点突出、功能明确、分阶段发展的大城市多核心组团城市。集聚发展城市中心区,南北辐射建设港口区,依托港口发展大型临港工业,进而带动制造业和物流业的发展,造就既是产业快速发展,又是滨海生态优良的新型城市。具体概括为: “一心一核,三轴两港七片区”的城市总体布局结构。
1.“一心”。保留城市中部大型生态山体,构成城市绿心,形成城市的生态基质。
2.“一核”。指位于东兰片区的全市政务、商务、文化核心区。
3.“三轴”。指城市三条功能发展轴线,分别为南北向的城市发展轴,贯穿蕉城老城区、东兰片区、漳湾片区的城市生活轴,以及上起漳湾片区下至铁基湾片区的沿海的滨海景观轴。
4.“两港”。指城澳港、漳湾港。
5.“七片区”。指蕉城老城区、东兰片区、金塔片区、金涵片区、井上片区、漳湾片区、铁基湾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