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地理教育学 大纲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1:05:11
文档

地理教育学 大纲

地理教育学第一章 绪论 ○研究的对象:地理教育系统,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各种地理教育活动(现象)和为实现洗礼教育目的而组成的有机整体。P3○研究的任务体系:理论研究与实务研究、教育研究与教学研究、教导研究与学习研究、内容研究与形式研究。常规研究与改革研究、现状研究与发展研究。P3○学科属性:社会性、边缘性、概论性。P7-8○学科地位:高师地理专业的专业骨干学科、普通教育学科的互补学科、应用理论性学科。P9△理论基础:地理科学理论基础、教育科学理论基
推荐度:
导读地理教育学第一章 绪论 ○研究的对象:地理教育系统,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各种地理教育活动(现象)和为实现洗礼教育目的而组成的有机整体。P3○研究的任务体系:理论研究与实务研究、教育研究与教学研究、教导研究与学习研究、内容研究与形式研究。常规研究与改革研究、现状研究与发展研究。P3○学科属性:社会性、边缘性、概论性。P7-8○学科地位:高师地理专业的专业骨干学科、普通教育学科的互补学科、应用理论性学科。P9△理论基础:地理科学理论基础、教育科学理论基
地理教育学

第一章  绪论

 ○研究的对象:地理教育系统,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各种地理教育活动(现象)和为实现洗礼教育目的而组成的有机整体。P3

○研究的任务体系:理论研究与实务研究、教育研究与教学研究、教导研究与学习研究、内容研究与形

式研究。常规研究与改革研究、现状研究与发展研究。P3

○学科属性:社会性、边缘性、概论性。P7-8

○学科地位:高师地理专业的专业骨干学科、普通教育学科的互补学科、应用理论性学科。P9

△理论基础:地理科学理论基础、教育科学理论基础、社会科学理论基础、行为科学理论基础、信息科学理论基础。

△实践基础:学校地理实践基础、学校教育实践基础、社会教育实践基础、高师教育实践基础。P13

△学科特点:建设与创新的余地尚大、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修学与研究人员多样。P15

△研究方法:理论演绎法、经验概括法、实验实证法。P17

第二章  学校地理教育

△新中国地理教育发展时期:地理教育兴旺时期 1949-1957、地理教育萎缩时期1957-1976、地理教育振兴时期1976-1999。P41-44

△学校地理教育的功能: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未来、世界)的教育功能、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功能、

公民素质的教育功能、地方发展教育功能。综合思维教育功能、社会实践教育功能p21-24

△学校地理教育地位: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在乡土教育中的地位、在社会教育中的地位、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在教育产业中的地位。P25-27

△学校地理教育的特点:空间性与区域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综合性与生态性、实践性与参与性、具体性与形象性、边缘性与多样性。P28-30

△学校地理教育的原则:功能充分发挥原则、多因素综合考虑原则、多媒体搭配使用原则、多活动师生互动原则、多实践大胆创新原则、多举例事理结合原则。P31-34

学校地理课程标准:是指导地理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订和颁发的,是教学领域里的法规体现国家对地理学科教育的统一要求。P34

△学校地理课程标准功能:编写地理教材的依据、进行地理教学的依据、评估地理教学质量的依据、地理考试的依据。P34

○世界发展历史三个阶段的概况:p35-38

古代地理教育(山海经、禹贡、大地的记载、马可波罗游记捷克.夸美纽斯)

                 近代地理教育(德国.亚历山大 洪堡、卡尔 李特尔“人文地理学创始人”)

                 现代地理教育(目的趋于全面、人地关系主导理论转变、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材

结构新颖、教学方法与手段现代化)

○中国发展概况:旧中国地理教育(清代时期、北洋时期、国民时期)p38-44

              新中国地理教育(地理教育兴旺时期 1949-1957、地理教育萎缩时期1957-1976、地理教育振兴时期1976-1999)

○振兴时期特点:处于全面恢复、振兴、改革时期;目的更加全面;内容更加重视实践性、重视人文地

理的教学;教材结构合理、形式新颖、灵活多样;教学方法改革;教育教学研究

☆地理课程标准变化原因: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社会形式的发展变化、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P45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结构(由地球、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构成,分为初一地理和初二地理课程)

                  课程特点(以区域地理为主体、人地关系为主线、内容体系先总论后分论)p46

                  教学大纲改革精神(注意培养公民素质、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符合初中生的认

知规律、注重可操作性 有利教学 便于评估、适应地区差异“一纲多本”)

                  标准的贯彻(了解领会地理教学大纲的总体规定、落实地理教学大纲的知识要求、落实地理教学大纲的基本训练要求、、落实地理教学大纲的思想教育要求)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结构(一年级必修课程“地理环境基础知识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二、三年级选修课程“人文地理和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地理”)p51

                  课程特点(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学没人的改革)

                  课程内容体系(一年级必修课体系、二年级限定选修课体系、三年级限定选修课体系)

教学大纲改革特点(构建了新课程体系、更新了课程内容、注重思想教育和能力培的落实、采用原来与事实之间的联系方式、注重可操作性)p54-55

标准的贯彻(理解教学大纲改革背景和总的方向、贯彻落实知识要求 智能训练 思想

教育要求、)

☆初中教材编写意图:贯彻地理教学大纲和“一纲多本”、注意优化教与学的结构(优化认知结构、优化表述结构、完善配套教材的体系结构)p56-57

☆高中教材编写意图:全面落实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改革精神、开辟多条途径 全面培养学生能力 提高学生素质p58-59

☆学校地理教材的使用:正确处理地理教材与地理教学大纲的关系、正确处理地理课本与地理配套教材的关系、正确处理地理教材与学生实际知识能力的关系、正确处理“一纲多本”与“多纲多本”的关系p60-61

第三章  地理教学过程

△地理教育学内涵(本质):地理教师教导与学生地理学习的统一、智力与非智力素质提高的统一、地理教学活动阶段性与师生心里活动有序性的统一。P63-65

○地理基础知识的构成:按认知层次构成的地理基础知识体系、按学科要素构成的地理基础知识系统、按要求层次构成的地理基础知识系统、按学科分支的地理基础知识系统。P71-73

○基础知识教学意义:拓宽知识面,提高一般文化素质;提供智力活动基础,促进技能形成;增知长智,明理生情。P75

☆地理感性知识的教学:掌握地名及其所表示的地理实体、识别地理景观及其外部特征、控制地理分布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形态、展示地理演变的过程、了解地理数据的地理意义。P76-80

☆地理理性知识的教学:从实际需要出发概括地理特征、正确的抽象出形成地理概念的本质属性、探索发现和应用地理规律、多渠道综合探究地理成因。P80-83

△部门地理知识教学:地形知识的教学、气候知识的教学、河流知识的教学、资源地理知识的教学、产业地理知识的教学、人地关系知识的教学p84-87

△区域地理知识教学:掌握区域地理知识的一般结构、突出地理区域整体特征、贯彻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

○地理教学中能力培养的内容:可以从能力要素和能力复合角度来看,从能力要素来看,分为智能和技能两大类(智能是指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内在认知能力,俗称动脑能力,是地理教学能力培养、乃至地理学科智力的核心内容。技能是指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外显操作能力,俗称动手能力,是智能的外化表现,也是地理知识内化为智能的必要条件)p90

○地理教学中能力培养的意义:提高学习效率,学会学习;促进个人发展,陶冶情操;有利于能力的全面发展和迁移。P91-92

☆地理教学中智能的培养:观察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学会做观察记录和整理资料、逐步提高观察的质量、多种观察相结合、与其它智力活动相结合)p92-94

                     想象能力的培养(为想象活动打好基础、依托地图开展经常性想象、利用形象思维开展多样性想象)p94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地理教学过程中能力培养的核心任务’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判断能力的培养、推理能力培养、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比较能力的培养)p95-100

                      记忆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回忆活动、以意义记忆为主、压缩记忆信息单位数目、广泛开展联想)

                      空间能力的培养(扩大活动空间、在各种智力活动中培养空间意识和空间能力、形成和运用心里地图)

☆思维能力的培养:判断能力的培养(准确选用地理概念、正确把握地理概念之间的关系、避免判断 

                                  的绝对化、用错误判断案例来提高正确判断能力)

推理能力培养(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运用演绎学习新内容、大胆而谨慎的进行类比、三种推理形式相互配合)

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有目的地分析内在关系和矛盾、从整体特征出发加以综合、反复进行分析和综合)

比较能力的培养(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比较、在不同的教学环节进行比较)

☆地理教学中技能培养:图像技能培养(养成良好的用图习惯、多种图像配合使用、经常进行图像和文字的转换)p102-104

                    计算技能的培养(提供计算机会、结合使用统计图表)

                    实验和实习技能的培养(增加实验和实习的机会、重视良好的实践操作规范、师生共建实验实习基地)

△地理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认识自身的学习特点、认识学习目标与任务、学会制订学习策略)p104-108

                             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意识、运用多种思维方式)

                              互动能力的培养(培养互动意识、指导互动方法、采取多种互动活动形式)

△个性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促进地理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和创新、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效率、推进学校素

质教育。P109-110

△个性思想品德的养成:心里素质的养成(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养成、科学态度和意志的养成)

                    思想素质的养成(爱国意识和全球意识的养成、环境意识和发展意识的养成)

                    审美素质的养成p110-113

第四章  地理教学方法

○地理教学模式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地理教学结构、教学程序以及实施地理教学方法的教学策略体系。P114

○地理教学模式组成要素:教学理论与教学思想、地理教学目标、地理教学程序、师生互动。P114

○地理教学模式基本特征:完整性特征、中介性特征、操作性特征。P115

○主要类型:讲解-接受地理教学模式程序(模式程序“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检查反馈”、模式评价“教师主导,有限时间内学生学习知识”)

            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模式程序“提出要求、自学、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 、模式评价“自学为主、适应个别差异、培养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

            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模式程序“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提高总结”、模式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创造性学习,使掌握知识更加牢固,有利于培养专研精神和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

            咨询研究教学模式(模式程序“提出课题、设计活动、收集资料、研究课题、总结评议”、模式评价“体现学生使学习的主人,调动积极性;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重视教学过程,有利研究过程中增知长智提高非智力因素;对教师要求高、难度大费时间。”)p118-124

○地理教学方法的依据:地理科学方(地理科学方是地理教学方法的直接基础、地理科学思维方法指导地理教学中的思维方法的形成、地理科学的图示方法和实地方法指导地理教学中操作方法的形成、地理科学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影响地理教学中的定性与定量方法。)p124-125

                     教育科学方(教育科学方是地理教学方的一般基础、地理科学方吸收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超过可作为地理教学方改革的依据、地理科学方关注重点的转移对地理教学方法有重大启示)

△地理教学方法的优选:选择依据(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依据学生特征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教师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教学设备条件选择教学方法。)p130

                      选择程序(明确方法的选择依据、扩大教学方法的选择范围、比较可供选择的教学方法。)p131

△地理教学方法的组合:组合意义(有利于发挥地理教学方法的综合效益、适合于学生的地理学习心里、利于形成地理教师的教学风格)p132

                      组合方法(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法的组合、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与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的组合、直观教学方法与逻辑思维教学方法的组合、凭借课堂公用媒体的教学方法与凭借学生持有媒体的教学方法的组合、图像教学方法与文字语言教学方法的组合、引进教学方法与本土教学方法的组合)p133

☆讲授法:概念(教师主要应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以讲授为主要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也称注

入式教学方法)

         方法(讲述法、讲解法、讲演法、讲读法)

         运用(首先要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知识结构及要点;地理教学语言要有科学性、逻辑性,吐字清

晰、准确、精炼;讲授内容要联系旧知识,知识形象化,易于理解)

         评价(优点 教师易于掌握教学内容体系,把握教学进度,有限的时间内较多的班级人数受到教

育;效率高,灵活性大,适应性强;教学进程便于调整缺点 局限于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

缺乏学生直接实践和反馈的机会;教学风格单调死板,对学生能力培养较弱)p135-137

☆启发法:概述(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师生间相互问答,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学生自己半思考活动新知识的方法)

          运用(教师要精通教学内容、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面、教师有较强的编制地理问题的能力)

          评述(优点 启发学生积极的合乎逻辑的思维,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探索心,学生活动增加,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信息,有效培养思维品质、发展智能

缺点 教师备课时间多,学生差异大,会出现启而不发的局面,费时间;教学进程难以把握;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能力培养较为逊色)p137-138

☆图像信号法:概述(在地理启发法的基础上,从地理科学具有时空结合的特点出发,在地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和表述上,以图像信息为主,辅以文字信号的方法)

          运用(图像信号设计是本方法的核心内容、教师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方法运用需要文字信号的配合)

             评价(优点 有利于促进地理知识教学与地理智能的培养;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多了,主动性加强;可在区域地理中使用,也可在系统地理中使用

缺点 不便使用图像信号是不能勉强使用;设计图像要有厚实的地理知识和娴熟的制图能力,备课要花较多的精力和时间)p139-141

△地理教学的纲要信号法:概述(是一种提纲挈领地概括讲授内容的图表,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它信号组成。以纲要信号传递教学信息进行教学活动的方法;图解式、文字式、文字与图像结合式)

                        运用(精心、大胆设计纲要信号;纲要信号的呈现要随着教学进度,或把纲要信号在可也开始或结束时呈现)

评价(优点 利用培养学生积极求索的精神,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利于发展学生能力;激励学生学习主动性;适用于各年级和年龄段学生学习

缺点 逻辑性不强的内容不能使用此法、有可能使学生学习方向不明确,思维方式遇到障碍)p142-143

☆综合程序法:概述(是一种依靠机器和程序教材呈现学习程序进行教学的方法;运用过程要首先把教材内容分解为小项目,其次每一项目编制练习来学生解答,然后给出正确答案)

              运用(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整体性,教材结构及教材体系;引入新课后,展示中小步子程序作业,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讨论,按作业回答问题)

评价(优点 利于培养学生自学、专研的能力;使学习更有劲、更有效

缺点 也存在教书不教人的,难以使学生学习积极性持久保持下去;程序教材按部就班不利于学生独创性的培养)p144-146

☆发现法:概述(指学生学习概念、原理时,教师只是提出一些事实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运用(教师要选定某一原理、规律或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并提供解决问题各种可能的假设,提供地理事实背景;学生专研,展开讨论;教师组织得出结论,将结论验证假设)

          评价(优点 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地理学习迁移和创新的高层次能力;发挥学生潜能,产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缺点 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策略;设计教案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对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心里要正真的了解)p148-149

△问题解决法:概述(是地理教学师生活动中学生自由度最大的一种方法。通过解决某一个实际问题,达到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

              运用(设计问题要富含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的课题;对学生地理学习基础、能力、习惯有深刻了解;对所设计的课题条件要有正确的估计)

评价(优点 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习地理的聪明才智,是一种创造力的学习

缺点 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学素质和研究能力;要十分了解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思维发展水平、学习风气等状况;问题解决法,只适合能引出多种假设,能明确展开的教综合的地理内容)p149-151

第五章  地理教育媒体

☆地理语言媒体的特点:表述简明、启发指导、情感感染、个性突出、(局限受控性强、形象性差)153

○地理语言媒体的类型:讲述语言、讲解语言、启发语言、表演语言p154-155

☆地理语言媒体的标准:科学性、启示性、简约性、具体性p157-158

☆地理语言媒体的艺术:生动活泼、音调悦耳、情理交融、p159

○地理语言媒体的训练:博学模仿、多讲多练、p161

☆图像媒体的功能:显示地理事物的形象、显示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情景渲染p 162

○图像类型:地图、照片与绘画、示意图、统计图163-1

☆图像媒体选择和设计要求:科学性、取舍性、表现性、艺术性(形象鲜明、色调悦目、构图较好)165

☆地理图像的运用:把握使用图像的必要性、地理图像的组合使用、图文配合、导练配合和学生参与(学

生手机图像资料、学生分析图像资料、注意学生地图能力的培养)、地理图像使用技术169

○地理实验媒体的功能:模拟展现地理过程、使学生直接接触自然事物、科学方法的训练地理技能的训练

○地理实验媒体的类型:真实实验与模拟实验、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操作实验、173-174

○地理实验媒体的教学要求:科学性、教育性、表现性、可操作性、规范性、176-177

○地理电化教学媒体的功能;增加地理教学信息传递的数量、改善地理教学信息传递的质量、丰富地理教学信息传递的形式179-180

○地理电化教学媒体的类型:物理性质(电声类媒体、光学投影类媒体、电视类媒体、计算机类媒体)180

                          教学实际(静态视觉媒体、动态视觉媒体、交互性媒体)

○电化教学媒体的特点:技术特性(表现力、再现力、传播面、参与性、受控性)184

                      经济特性(选用某种教学媒体、学校、教师、学生所付出的代价)

                      专业教学特性(传递、处理不同内容的教学信息的能力)186

○电化教学的设计和运用:设计(科学性、实用性、艺术性‘形象鲜明、声色悦耳、利用特技、丰富性’)

                        使用(注重实效、多媒体配合使用、与教师启发总结配合、学生参与、注意展示效果)187

△计算机多媒体的功能:方便的存储和展示地理教学资料、可以展示地理教学知识的深化过程、可以展示动态的地理内容、为学生提供地理教学资料。193-194

△计算机多媒体的类型:地理教学软件(电子课本式软件、题库式软件、模拟式软件、游戏式软件、数据库式软件、课件)195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大班演示、课堂中的学习、个别学习、网络学习)

△计算机多媒体的使用要求:设备条件的要求(电化教室或多媒体教室上课、计算机教室、普通教室)

                          对地理教师的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懂得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会制作简单的地理教学软件)

                          对学生的要求(机房上课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知识)196-198

△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软件技术设计)

                                制作(选择学习使用一种多媒体编著工具、制作软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是否体现出计算机的优势、表现要清晰明确、使用要容易便利’)199

第六章  地理教学形式

☆地理课堂教学的课时设计:设计程序(研究教学大纲与设计教学目标、认真专研教材与把握教学内容、深入研究学生与确定教学起点、设计教学方法与选择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与编写地理教案)202-205

教案规范(地理教案的格式、地理教案的编写形式‘列表式、叙述式’)

                          设计要求(变教材内容体系为教学内容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可操作性强、体现学习方法)209-210

☆地理课堂教学的时序安排:导入(温故导入、设疑导入、情趣导入、直观导入、直接导入)

                           展开(新课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核心)

                           承转(新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各部分的过渡,过渡又称为承转:直接叙述法 、复习提问法、联系法。注意“启发性和过渡性、目的性和针对性、要新颖、要自然、承转力求语言精炼,用词恰当”)210-214

                           巩固(巩固知识是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地理课堂教学反馈的构成: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

课堂教学管理(是对课堂反馈的另一构成要素)218-219

△地理课堂教学反馈的收集: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课堂测验220

△地理课堂教学的:语言、教学方法、教学氛围221

○隐性地理课程的概念:也称为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传递给学生地理学习信息的地理教育活动和学生自发学习地理的活动。222

○隐性地理课程的特点:非强制性、差异性、愉悦性、开发性、易接受性、持久性223

○隐性地理课程的类型:地理活动课、与地理有关的短课程和选修课、校园文化中的地理教育。224

○隐性地理课程作用: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巩固学生课堂学习的知识,完善他们的地理知识结构;

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创造意识和能力225

○隐性地理课程与显性地理课程的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转换关系,互补关系。226

○地理活动和选修中的地理教学因素:国情教育、国策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正确的人地观教育。227

○地理教师在地理活动和选修中的作用:引导作用、指导作用、组织作用。228

△环境课和人口课中的地理教育:环境保护和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29

△地理教师在环境课和人口课中的作用:环境知识和人口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者、学生开展环境实践的指导者。230

第七章  地理教师

○地理教师的基本职责:地理教学中的育人职责(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积极开展地理课外教学、全面客观评估地理教学质量、认真承担相关教育任务)233

地理教学外的育人职责(兼任学生管理工作、组织指导学生社会实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234

                      地理教学研究与改革职责(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申请承担教研课题和教改试验任务、积极参加学术交流)235

                      学校建设职责(积极参与学校环境建设、分工负责地理教研室及地理教研科研基地的建设)

                      社会服务职责(带领学生开展社会服务、承担乡土地理科研任务、开展地理科普活动、开展地理社会教育)236

○地理教师职责的履行:更新岗位职责观念、

强化岗位职责意识、

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知识素质和专业能力素质:执教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心里活动调节能力”)、

处理好多项职责的关系、

不断提高履行职责的标准237-243

○职责的履行评估:评估目的(判读目的、研究目的、改革目的、管理目的)

                  评估标准(原则‘导向性、整体性、客观性、可测性、建议性’;

程序‘确定目标层次系统、建立合理指标体系确立指标权集、做好指标体系量化工作’

                            评估表的设计

                            量表使用的几点说明)

                 评估方式(强调机动过程与效果的统一、评估方法多样化、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估结果表述综合化)243-249

○地理教师的持续发展的涵义:执教生涯中不断有效保持并促进社会与教育发展的身心变化

○地理教师的持续发展的必要性: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适应新技术的需要、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适应地理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需要249-251

○地理教师的职业专门化:概念(即教师专业化)

                        基本要求(地理教师必须是专业教师、地理教师要强化职业认同感地理教师要重视素质的内化、地理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思想、地理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专业背景支持)

                       △途径(在教师专业背景下获得持续发展、地理教师自我专业教育获得发展、通过实践获得发展、通过志于成人获得发展)251-255

△地理教师的自我教育的作用:主动诊断作用、主动反思作用、主动规划作用、主动促进作用255-256

△地理教师的自我教育的内容:敬业精神、创新精神

△地理教师的自我教育的方式:自我设计活动进行自我教育、集体活动进行自我教育、开放式教育网络进行自我教育、多种形式培训进修进行自我教育。257

第八章  地理教育研究

○地理教育研究意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地理教育、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素质

○地理教育研究特点:权威性、开发性、超前性、实验性、创新性262-2

○地理教育研究发展趋势:思想现代化、工作制度化、内容综合化、方法科学化。2-265

○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的主要成果:地理课程研究成果、地理教材研究成果、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成果、地理教学评估成果、地理教育学研究成果266-267

☆地理教育基础研究内容:功能和地位(知识、能力、个性思想品德、审美)269-270

                        特点(地理教育核心观点特点、地理教育内容特点、地理教育形式特点)271

                        教育发展(我国地理教育发展、外国地理教育发展)272-273

☆地理教育应用研究内容:地理教育系统研究(校内和社会的两种地理教育系统)

学习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学校地理课程研究、学习地理教材研究)

                        地理学习心里研究、

地理教学形式研究、

地理学习方法研究、

地理教学艺术和技术研究、

地理教学评估研究274-281

△地理教育研究选题:原则(必要性原则、可行性原则)282-284

                   程序(了解地理研究态势、总结地理教育研究经验、了解可能立项的研究方向、分析可能立项的研究内容、估计可能的研究力量、提炼概括研究课题、确定研究课题)

 ○ 1、领会:地理教育研究的意义、特点,地理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的主要成果。

2、掌握:地理教育研究的选题、立项,课题研究的程序、研究成果的评审验收,地理教育调查研究方法,地理教育实验研究方法。

☆3、熟练掌握:地理教育基础研究内容,地理教育应用研究内容。

△地理教育研究的立项:课题论证、课题计划、课题申报288-2

课题研究的程序:素材收集阶段、提炼概括阶段、实践检验阶段291-292

△地理教育研究成果的评审验收:类型(验收、鉴定、评审)292

                              程序(课题组申请或课题管理机构通知、课题组提交结题报告或成果、课题管理机构或专家做出评审验收结论)292

△地理教育调查研究方法:访谈法、座谈法、问卷法294-295

△地理教育实验研究方法:统计方法、数值检验、测验效度和信度、

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20%;“掌握”40%;“熟练掌握”为40%。

    3、试题难易程度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图表题、简答题及分析论述题等类型(见附录)。

    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规定必修内容有

    A. 2个模块       B. 3个模块        C. 4个模块      D. 5个模块

    二、填空题

    地理教育学研究的方法常用的有理论演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和实验实证方法。

    三、名词解释

    地理教学媒体

    四、图表题

    设计一幅地形特征知识结构图

    五、简答题

    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六、分析论述题

    试分析发现教学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文档

地理教育学 大纲

地理教育学第一章 绪论 ○研究的对象:地理教育系统,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各种地理教育活动(现象)和为实现洗礼教育目的而组成的有机整体。P3○研究的任务体系:理论研究与实务研究、教育研究与教学研究、教导研究与学习研究、内容研究与形式研究。常规研究与改革研究、现状研究与发展研究。P3○学科属性:社会性、边缘性、概论性。P7-8○学科地位:高师地理专业的专业骨干学科、普通教育学科的互补学科、应用理论性学科。P9△理论基础:地理科学理论基础、教育科学理论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