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与代数”一直是碰触我心灵最敏感的名词,从小学时我就特别喜欢数学,如今又选择了数学教师这一职业的我自认为把数学学得很透、教的很透,但通过这次国培学习,听了专家们的讲解,让我意识到自己的很多不足,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完善的东西。针对专家对“数与代数”的讲解,让我彻底转变了教学理念,有了如下见解。
“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代数建模思想不仅培养了利于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沟通了小学、中学甚至是大学之间的数学知识的联系,是学生后续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知识基础。
小学数学教材中数与代数知识领域应该如何进行教学进行讨论?数与代数内容一直以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大的比重,地位重要,教学价值更重大。在小学阶段,这一知识领域大致包括了这样几方面的内容:它包括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常见的量以及探索规律等等。他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一种数学模型,可以帮助人们从数量的关系的角度,更为准确清晰的认识、描述和把握我们的现实事件。与传统的小学阶段的数与代数的教学领域知识相比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之下的小学数学教材,在这一领域中间,它的目标、内容以及处理方式上有了很多实质性的改变。
借助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向学生展示数的概念的现实来源和实际应用,创设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教学情境,以帮助学生把握数概念的实质,真正理解数的意义。
创设具体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情景中感受“数”的意义。“数”本身是枯燥的,通过数学活动的体验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体验数感。
应用实践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而必须学会应用。只有如此,才能使所学数学富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应用意识,注意从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懂得数学的应用价值,能够形成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体现“学习有用的数学”的科学教育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通过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数学思考与交流的能力,而不是将学生培养成解决问题的专家。特别是要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本身是有用的,促使他们碰到问题能想一想是否可以用数学来解决。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的应用问题的教与学 , 学生学会了真正意义上的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学会了如何利用各种手段收集和处理问题中隐含的信息,学会了如何从问题中发现隐含的数量关系,学会了如何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因而也就学会了“举一反三”,获得了初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确掌握知识的整体体系的同时,重视架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促使教师形成有效的教学活动,最终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学会整体地把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所谓明确目标就是必须强化教学目标意识,注重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促使每一个教学过程都能有的放矢,从而使得我们的每一节课都充满实效、充满内涵,真正提升教学质量。
总之,如何提高“数与代数”的课堂教学效率,有待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去探讨和摸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常向专家请教和与同行交流学习,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