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课堂教学设计)血糖的平衡调节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1:04:03
文档

(课堂教学设计)血糖的平衡调节

《血糖的平衡调节》一、课程分析《血糖调节》是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二章第一节《人体的代谢与稳态》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中的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让学生掌握“血糖的调节过程及糖尿病的防治”。这一部分内容是在《内环境与稳态》之后设计的一节课,通过探讨血糖的稳定与调节,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动物稳态的维持对生命活动的意义,同时在探讨血糖调节时讲到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这也为后面章节的有关内容做了知识上的铺垫。本节课内容与人体健康联系紧密,涉及到了一些血糖失衡症。对这些疾病,学生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
推荐度:
导读《血糖的平衡调节》一、课程分析《血糖调节》是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二章第一节《人体的代谢与稳态》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中的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让学生掌握“血糖的调节过程及糖尿病的防治”。这一部分内容是在《内环境与稳态》之后设计的一节课,通过探讨血糖的稳定与调节,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动物稳态的维持对生命活动的意义,同时在探讨血糖调节时讲到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这也为后面章节的有关内容做了知识上的铺垫。本节课内容与人体健康联系紧密,涉及到了一些血糖失衡症。对这些疾病,学生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
《血糖的平衡调节》

一、课程分析

《血糖调节》是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二章第一节《人体的代谢与稳态》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中的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让学生掌握“血糖的调节过程及糖尿病的防治”。这一部分内容是在《内环境与稳态》之后设计的一节课,通过探讨血糖的稳定与调节,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动物稳态的维持对生命活动的意义,同时在探讨血糖调节时讲到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这也为后面章节的有关内容做了知识上的铺垫。

本节课内容与人体健康联系紧密,涉及到了一些血糖失衡症。对这些疾病,学生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本节课的课堂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精心为学生设计一系列的问题,由学生主动地去探究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内容。 在教案过程中注重教师引路、开窍、促进的作用,做好学生的引路人,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情意目标的和谐发展。

二、教案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血糖平衡、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及其意义,了解糖尿病的成因及其治疗;

2.能力目标:(1)通过对血糖平衡调节机制的了解,培养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2)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说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意目标:(1)激发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

(3)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更加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教案重难点 重点:(1)血糖平衡的调节;(2)糖尿病的成因。 

难点:(1)血糖平衡的调节。

四、教材分析  血糖平衡的调节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用课件引导学生分析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使学生了解血糖平衡的体液调节。老师再用课件引导学生认识血糖平衡的神经调节。可通过观察与教案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案,形象直观地展示生命活动调节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当人体的血糖失衡后,会引发多种疾病,其中糖尿病在生活中发病率较高,对人体的危害比较严重。学生虽然对此病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具体的,学生并不大清楚,特别是高血糖不一定会出现糖尿,出现了糖尿也不一定是糖尿病,这些内容学生在理解上还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设计了学生活动环节,通过学生用尿糖试纸对模拟尿液的检验,强化学生“尿糖”的意识。因此“糖尿病的成因”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

教案过程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问题】

1.当你饥饿的时候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学校召开运动会时,同学们为什么常给运动员买巧克力?

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教师点拨并总结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精心设疑,层层深入,获取新知

一、血糖与血糖平衡

【过渡】血糖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含量取决于血糖的来源和利用状态,那么血糖都有哪些来源和利用途径呢?

【多媒体展示问题】

1.人在饥饿时为什么吃点东西就不饿了?有时即使不吃东西过一会儿饥饿感也会消失,这又是什么原因?

2.我们能否只通过不吃肉的方式达到减肥的目的?

3.长期不进食的人为什么会变的消瘦?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总结出血糖可以通过食物消化吸收、脂肪等物质转化获得;同时当摄入的糖多时糖又可以转化为脂肪。教师进一步补充肝糖原也可以分解形成血糖,同时血糖也可以转化为肝糖原和肌糖原。

师生共同总结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利用途径),并用多媒体展示,使学生对该问题有个清晰的认识。

【过渡】血糖含量只有处于正常水平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过高过低对人体都不利,正常的血糖含量为80—120mg/dl,超过160—180 mg/dl时,多余的葡萄糖无法被肾脏吸收,就会以尿糖的形式随尿排出形成糖尿。人体是如何将血糖维持在80—120mg/dl的呢?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能从整体上把握血糖调节方式。

二.血糖平衡的调节

【多媒体展示】胰岛内各种细胞的分布图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并引导学生结合“血糖的来源和利用途径”进一步分析胰岛素通过哪些途径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通过哪些途径升高血糖。

师生共同总结胰岛素是唯一一种降低血糖的激素,升高血糖的激素除胰高血糖素外还有肾上腺素。

【展示问题】

1.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B细胞活动增强,从而使胰岛素分泌增加。这时,它会通过哪些途径使血糖含量降低? 

2.当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活动增强,从而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这时,它又如何使血糖含量升高?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总结出血糖的体液调节过程

【过渡】血糖除了受体液的调节外还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哪些神经参与了血糖的调节呢?又是如何调节的呢?

学生带着问题探究血糖的神经调节过程,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血糖调节的两种方式,并让学生以图示的形式显示血糖调节的整个过程。

学生思考后认真总结画血糖调节图,教师不断巡视,并加以指导。将部分学生的图示用投影仪展示给其他同学并做出评价,最后教师将准备好的调节图展示给学生。

【过渡】血糖处于平衡状态对我们有何意义呢?

三.糖尿病及其防治

【多媒体展示】低血糖、高血糖和糖尿病等多种血糖失衡症的资料

教师接着引导学生重点分析糖尿病,首先让学生描述糖尿病的症状。

学生讨论后总结出糖尿病的症状“三多一少”。

【多媒体展示】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的资料

引导学生分析糖尿病产生的原因,并让学生思考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学生活动】模拟尿糖的检测

①目的要求:学会用尿糖试纸(葡萄糖试纸)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葡萄糖

②材料用具:试管五支、试管架、清水、葡萄糖溶液、蛋白质溶液、模拟尿液两份,尿糖试纸

③方法步骤:

取5支试管,分别编号,并放在试管架上;

在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4ml不同的液体:1号清水;2号葡萄糖溶液;3号蛋白质溶液;4号模拟尿液甲;5号模拟尿液乙;

将葡萄糖试纸放到干净的纸巾上,用干净的滴管从1号试管中吸取液体,滴在尿糖试纸上,在记录表上记录下颜色变化;

重复上述步骤,记录下每支试管的颜色变化;

四、课堂小结及反馈

教师要求学生重新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列出知识框架。

引导学生重新思考回答课前导入的两个问题,用本节课所学知识重新解释课前导入问题,教师点拨矫正。

五、拓展延伸

【媒体展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1、尿液中出现葡萄糖一定患糖尿病吗?

2、如果将动物的胰岛去除,动物的血糖将如何变化?为什么?

3、能否用口服胰岛素的方式治疗糖尿病?

六、板书设计

              2.1.3 血糖的平衡调节

一、血糖及血糖平衡

1、血糖的概念

2、血糖的来源:

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

3、血糖的去路:

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转化为脂肪或某些氨基酸等

二、血糖的平衡调节

1、血糖含量升高(增加“去路”,减少“来源”)

2、血糖含量降低(增加“来源”,减少“去路”)

三、糖尿病及其防治

1、糖尿病的病因

2、糖尿病的防治

七、教案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生活中的2个问题导入课题,血糖这一部分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熟悉的。所以,本节课我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问题教案的形式,把课堂交给学生,从学生回答问题反馈的情况来看,基本达成本节课的教案目标。但是在教案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小组讨论没有完全落实,有些同学没有参与讨论问题,可能以为会有小组代表发言,就不关他的事了,以后可以不定学习小组组长,随机点名起来回答,讨论的参与度会提高很多。

2、每一个小组自主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虽然课前老师有详细的讲解这个过程,但是做实验的过程是相当乱的,我的课堂处理能力是有待提高的。

3、在上课过程中,对于学生回答问题的及时评价方式单一,一对一的评价,缺少启示性;我总是不放心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老是担心学生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很少,学生答不上来,老是想着去给他们提示。

精心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从学生熟悉的例子入手,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相继诱导,使学生很轻松地掌握新知识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目的性强,能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积极思考,认真探索

让学生通过资料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决具体问题,能使学生学以致用,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通过迁移应用、反馈矫正,检验效果,落实双基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学生自已总结本堂课的收获,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课前的几个问题。

文档

(课堂教学设计)血糖的平衡调节

《血糖的平衡调节》一、课程分析《血糖调节》是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二章第一节《人体的代谢与稳态》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中的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让学生掌握“血糖的调节过程及糖尿病的防治”。这一部分内容是在《内环境与稳态》之后设计的一节课,通过探讨血糖的稳定与调节,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动物稳态的维持对生命活动的意义,同时在探讨血糖调节时讲到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这也为后面章节的有关内容做了知识上的铺垫。本节课内容与人体健康联系紧密,涉及到了一些血糖失衡症。对这些疾病,学生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