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_以杭州八卦田为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1:04:47
文档

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_以杭州八卦田为例

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以杭州八卦田为例□张轶群[摘要]文化景观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遗产。杭州八卦田,原为皇家藉田,现为都市田园。在对其进行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方面,遵循可持续发展和真实性与参与性原则,使“八卦”的外形得以保持,“以农为本”“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得以延续,功能上转换为休闲娱乐,使之既传承历史,又契合当代。[关键词]杭州八卦田;文化;传承PreservationandInheritanceofCul-turalLandscape—WiththeEightDiagramsFieldi
推荐度:
导读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以杭州八卦田为例□张轶群[摘要]文化景观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遗产。杭州八卦田,原为皇家藉田,现为都市田园。在对其进行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方面,遵循可持续发展和真实性与参与性原则,使“八卦”的外形得以保持,“以农为本”“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得以延续,功能上转换为休闲娱乐,使之既传承历史,又契合当代。[关键词]杭州八卦田;文化;传承PreservationandInheritanceofCul-turalLandscape—WiththeEightDiagramsFieldi
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

  — 以杭州八卦田为例

□ 张轶群

[摘 要]文化景观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遗产。杭州八卦田,原为皇家藉田,现为都市田园。在

对其进行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方面,遵循可

持续发展和真实性与参与性原则,使“八卦”的

外形得以保持,“以农为本”“天人合一”的核

心思想得以延续,功能上转换为休闲娱乐,使之既传承历史,又契合当代。

[关键词]杭州八卦田;文化;传承

Preserv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Cul-tural Landscape —With the Eight Diagrams Field in Hangzhou as an Example/Zhang Yiqun

[Abstract] Cultural landscape is a kind of special cultural heritage.The Eight Diagrams Field in Hangzhou,which was known as the royal farm-land in the past,is now a city garden.As far as the preserv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ts cultural land-scape are concerned,it is recommended to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uthentic-ity and participation so as to preserve the outline of the Eight Diagrams and inherit the idea of "farming-centered" and "integration of nature and people".The garden will be changed to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in terms of function so as to serve the purpose of inheriting the history and corresponding to the modern times.

[Key words] The Eight Diagrams Field in Hangzhou,Culture,Inheritance

[文章编号]1006-0022(2005)07-0047-04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B

“文化景观”一词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192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C・O・索尔教

授在《文化地理的新近发展》一文中首次将

文化景观定义为“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

活动形态”。我们可以认为,文化景观一般是

指人类为了满足某种实际需要,利用自然提

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上叠加人类活动而形

成的景观,如城市、乡村等聚落形态,田野、道路等土地利用形态,民居、寺庙等建筑形

态。文化景观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

结果,如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历史因素、心

理因素等。不同地域的文化景观反映了人类文化的空间差异及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不同态度和成就,甚至可以反映出形成区域文化的自然历史背景,因而文化景观就如同社会文化史的“化石”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提出,将文化景观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遗产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中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即是指文化景观。文化景观具有独特的价值,它是记录人类生活的画卷,也是延续城市精神的文脉和增强市民文化认同感和本土意识的源泉。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我们正面临着传统文化的衰落与被融合的危机。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与活力是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文化景观是文化多样性的源泉之一,其作用不可估量。

位于杭州西湖和钱塘江之间的凤凰山因其山体“两翅轩翥,左薄湖浒,右掠江滨,形

若飞凤”而得名。原南宋皇家藉田—八卦田便处于“凤凰”右翼的庇护之下(图1)。

八卦田为正八边形平坦田地,面积约为DESIGN规划设计

3.9万m2。中间部分为直径60 m的隆起圆形

土台,高2 m~3 m,上面由不同颜色的植物

勾勒出道教中的阴阳鱼图案。土台外围均匀

分布着放射状田滕,现作为苗圃。据宋

史记载,北宋时藉田播种的九种农作物是:

稻、黍、稷、秫、粱、大豆、小豆、大麦、小

麦。南宋时都城南迁,为适应气候,以粟谷

替代九谷中的秫,以糯谷替代粱。八卦田外

有池塘围绕。在25.54 hm2的规划范围内,还

有4处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保护点,它们共

同构成景群。控规将八卦田景群的性质确定

为“西湖风景名胜区凤凰山景区内,以南宋

八卦田遗址等文物保护单位为景点,以观光、

休闲功能为主,兼具科教等功能的综合性风

景景群”(图2)。2004年,受杭州市园林文

物局和凤凰山文物保护所的委托,我们承担

了八卦田景群修建性详规的编制和方案设计

工作。

2.1场地优势

八卦田景群位于杭州市上城区玉皇山南

麓、西湖风景名胜区东南侧,这里临近西湖,

交通便捷,周围文物古迹众多,具有优美的

自然环境与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

(1)自然环境:三面环山,一面眺江,五

龟朝皇。八卦田景群北倚玉皇山,将台山、乌

龟山在东面呈包围状态,南面可以远眺钱塘

江,另有五座小山如一串珍珠点缀其间,围

而不合。八卦田坐北朝南,奥旷俱备,符合

传统风水观,且八卦田本身“黄金作埒,碧

玉为畴”,四时景色变幻,为玉皇山览胜的一

大奇观。

(2)历史环境:文物古迹密集,历史氛围

浓厚。八卦田景群包括:一处省级文物保护

单位,即五代时期吴越国王妃吴汉月的墓葬;

两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即八卦田和北宋时

期的天龙寺造像;一处文物保护点,即

杭县公署171号令碑。此外,还有尚未被列

入文物保护点的传统建筑,如白云庵等。

(3)价值评定:八卦田景群涵盖了吴越、

南宋两段历史时期的文化。其中,八卦田所

蕴涵的劝农思想体现了中国这个传统农业大

国的重农思想和“道之以德,齐以大礼”的

政治文化,反映了古代中国文化与自然并蓄

的天人合一观念,是人类社会演变的例证。此

外,八卦田景群在都市化的进程中还具有时

代的自然与社会的双重生态价值。

2.2场地挑战

(1)历史信息不清,表达有误。八卦田20

世纪80年代经村民改建,与历史上种植稷、

稻、麦、黍等庄稼及相关藉田环境不符。

(2)使用功能不当。吴汉月墓、南观音

洞、天龙寺造像、禁约碑等文物古迹处

于闲置状态;八卦田遗址现作为苗圃,其价

值未能得到充分展示,同样也没有得到合理

的维护。

(3)环境杂乱。开山采石,致使将台山山

体遭到破坏;陶瓷市场喧闹夺目的广告、石

材厂的噪声与污水致使文物的环境氛围被破

坏;破旧的水泥厂宿舍、玉皇村民居临近文

物,违章搭建问题严重,环境卫生奇差,对

八卦田优美的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3.1自然意趣

本规划以植物为基本造景要素,多种树,

多种庄稼,少造房,以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

遗存为主,以环境小品为灵魂。植物以杭州

本土的农作物、经济作物及农村乡土树种为

主;建议调整规划范围东边地段的建设内容

及规划设计要求,降低建筑密度和高度,提

高绿化率。在规划的虎玉路南侧毗邻道路的

建筑规划控制中适当提高对建筑高度和体量

的控制标准,旨在重建现代人与土地的联系。

3.2诗化田园

八卦田遗址作为古代社会王室古老礼制

的实物例证,挖掘并弘扬其所承载的“以农

为本”思想及人与自然和谐、政治秩序与自

然规律和谐的思想,将“天人合一”的观念

物化到景区规划中。

田地是千百年来人与自然相互适应的忠

实见证,本规划以田地与农业为灵魂,既展

现人类整理土地、开辟梯田、播种、灌溉、收

获等古老画面,又体现现代高科技农艺。东

入口处的梯田体现造田与自然地形的结合,

贯穿四季的种田活动体现人与自然节气的和

谐,收获农作物体现田地给人带来的丰收的欢乐,不定期举行的古代祭先农、亲耕典礼表演则体现人类对土地的尊崇与敬畏。

通过设置农耕文化园、耕读之家、桑田与蚕房等功能来重现古老农耕文化,营造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环境。农耕文化园再现源远流长的江南古老生产、生活风俗,以乡、土、古、野为特色,提供水车、犁、耙、风车、臼、磨、石碾、蓑衣、斗笠等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品,供人们体验乡土生活,并有室内展陈详细地展现自周代以来藉田制度的发展演变及农耕文化的伟大作用。耕读之家以“体验农耕文化”为宗旨,设计了可供一家大小参与有关农业实践活动的农舍,农舍采用地方材料和地方民居形式,以院落为单位进行自然村落式布局,农舍有院子,设有鸡窝、兔舍、羊圈等,游客可租养小动物,体验田园生活,将农耕文化展示、农作物栽培、科普教育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将八卦田景群建成具有生态环境、科学实验、绿色文化、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等多元化功能的现代化农业文化基地。3.3传承历史

本规划在保护和传递历史真实信息的基

础上,以“八卦”为形式展开保护与利用,在

八卦田中种植南宋藉田所规定的九谷,并通

过不同季节的农作物配置,使八卦田成为从

玉皇山远眺时的良好大地景观。

3.4契合当代

从当代社会需求与古代农耕文化的契合

点上切入,寻找利用的合理性。

八卦田作为古代劝农的藉田,其重农思

想在当今仍有积极意义。人类离不开城市,也

离不开自然。城市居民非常渴望接近大自然,

渴望田园生活。体验农业文化对国内、国际

游客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本规划旨在延续

八卦田的古老功能,并赋予其时代色彩,于

都市中设置一片田园,让繁忙的都市人有一

个可以放眼四望青山碧水、尽情感受稻花飘

香的场所,在设计旅游线路、游览项目时兼

顾自然与人文、度假与休闲、观赏与参与,以

适应游客多方面的要求,同时取得较好的社

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1)依法保护、可持续发展。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和“有效保护、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等法律、法规有效地保护文化资源,保护与改善景区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回归自然,回归乡土,努力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永续保存和合理利用。

(2)真实性。重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真实性及历史环境风貌的完整性,保存建筑遗产的原真性和其代表的时代遗存的识别性,杜绝不以历史真实性为基础的改造和恢复行为。在保护范围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严格进行保护,清理后来添加的构筑物,恢复历史原貌。严禁改变文物古迹原有状况及面貌,必要的修缮需在专家指导下修旧如旧,无确凿文献依据的古迹不

宜重建,有历史价值的遗址如天龙寺遗址、八卦田遗址等,在其原址树立保护说明标示牌。

(3)参与性与活化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历史题材,弘扬传统文化,并结合当代社会的需求,激活历史文化资源。整治文物古迹的周围环境,拆除影响历史环境的建筑和构筑物,适量增建旅游服务设施,所有文物古迹均对外开放,并通过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方式将景群历史文化生态资源整合入当代社会生活中,整合入整个凤凰山景区和西湖风景名胜区中。

八卦田景群的东面、南面及西面都与城市道路相临,拟设东入口、南入口、北入口3个主入口。其中,东入口沿南复路与南宋官窑博物馆相对,形成文化气息浓郁的入口引导空间,并设置景群标志;南入口结合商贸服务布置设施;北部隧道口附近设步行次入口,步行次入口附近开辟跨隧道步道与将台山景群联系起来。景群主要由五大游览功能分区组成:生态园、耕读之家、文化游览区、旅游服务区、绿色商业带。总体布局为“一点、一环、三线”。在整体空间布局上,突出八卦田遗址,根据八卦田景群景点比较分散的特点将景群划分为以八卦田遗址为中心,众景点及设施(入口区、服务中心、吴月汉墓葬、农耕文化园、耕读之家、天龙寺、白云庵、禁约碑、南观音洞、南宋官窑博物馆)环绕的格局,形成主次分明的景群特色(图3~图7)。

作为一种历史遗存,在现代城市中,文化景观总是以碎片的形式存在着,重新整合这些碎片,使之融入现代城市的方式往往不止一种。作为规划师,一方面需要彰显文化景观自身的文化意义,另一方面又得顺应时代、尽量缓解其与现代社会的冲突,同时达成与实际利益的种种平衡,只有对具体案例进行仔细分析研究后才能做出合适的选择。传统是“流”而不是“源”,除了保存历史信息之外还需要在文化的延续上着力,昔日的

皇家藉田,今日的都市田园,其“以农为本”的核心并未被改变,改变的是其功能,即由古代的举行典礼与农业生产功能转变为当今的休闲娱乐功能。八卦田规划设计是我们传承历史、延续历史遗迹所蕴涵的文化的一次尝试。

保护文化景观是保护和发展生存环境、保护和传承人类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景观记录着人类的历史,带来深刻的本土意识和自豪感。这种情感的协同是地区活力与凝聚力的来源之一。不断地思索和追问过去的故事、先人的生活,能给我们以宁静而悠远的回味及关于未来的启示。在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之际,发扬本土文化、加强多元对话显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意义,而文化多样性植根于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文化景观的保护需要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和重视。

(本方案参与者为:郑捷、姚舒然、李练英、高宜生、张延等。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朱光亚教授的悉心指导,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徐 松(清).宋会要辑稿[M].中华书局.[2]礼记・月令[M].[3]史记[M].

[4]王应麟(宋).玉海[M].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  1987.

[5]李心传(宋).建炎以来朝野杂记[M].中华书局,2000.[6]朱光亚,诸葛净,张轶群.江南丘陵地带遗址布局研究中  的方介绍[R].东亚建筑文化国际研讨会,2004.[7]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湖风景名胜区八卦田景群  控制性详细规划[Z].2003.[作者简介]张轶群,女,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南大学讲师。

[收稿日期]2005-03-14

文档

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_以杭州八卦田为例

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以杭州八卦田为例□张轶群[摘要]文化景观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遗产。杭州八卦田,原为皇家藉田,现为都市田园。在对其进行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方面,遵循可持续发展和真实性与参与性原则,使“八卦”的外形得以保持,“以农为本”“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得以延续,功能上转换为休闲娱乐,使之既传承历史,又契合当代。[关键词]杭州八卦田;文化;传承PreservationandInheritanceofCul-turalLandscape—WiththeEightDiagramsFieldi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