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位继承是一种法律制度,指已故继承人的晚辈可以代替已故的继承人继承其遗产。法定继承则是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规定继承人范围、顺序和遗产分配的继承形式。
法律分析
代位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死亡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可以代位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一种法律制度。
在代位继承中,已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称为被代位继承人;
代替被代位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人,称为代位继承人,如孙子女代替已故的父母继承祖父母的遗产。
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
法定继承又称为无遗嘱继承,是相对于遗嘱继承而言的。
拓展延伸
法定继承与代位继承的权益分配差异
法定继承和代位继承在权益分配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法定继承中,根据法律规定,继承人按照一定的顺序继承被继承人的财产。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直系亲属,其继承份额由法律明确规定。而代位继承则是指在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去世的情况下,继承人的子女或其他指定的继承人代替其享有继承权益。在代位继承中,权益分配将根据被继承人的意愿或遗嘱安排进行,而不受法定继承份额的限制。因此,法定继承和代位继承在权益分配上存在明显的区别,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继承权益的安排。
结语
代位继承和法定继承在权益分配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法定继承按照法律规定继承人的顺序和份额,而代位继承则允许继承人的子女或指定的继承人代替享有继承权益。在代位继承中,权益分配将根据被继承人的意愿或遗嘱进行,不受法定继承份额的限制。因此,在确定继承权益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