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中约定离婚不离家的条款有效。离婚协议签字后需在登记离婚后才生效。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具有法律约束力。离婚协议登记后如需变更,可向法院起诉。
法律分析
一、离婚协议中约定离婚不离家的条款有效吗
离婚协议中约定离婚不离家的条款,不违反法律规定就有效。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已经办了离婚登记,也就不存在法律上的夫妻权利义务关系,当事人如果依旧居住在一起的,属于同居关系,同居关系并不是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二、离婚协议书签字了有法律效力吗
离婚协议签字后还没有法律效力,在登记离婚后才生效。离婚协议并不是在签订后,立即生效,而需要在民政部门办理离婚登记之后,把离婚协议备案在民政部门后,才发生法律效力,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即生效时间是在办理离婚手续之后。
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因履行上述财产分割协议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三、离婚协议登记后怎么变更
民法典规定,离婚协议书办理离婚登记后就会生效,所以一般是不能变更的,但发现一方有故意隐藏、转移财产等行为,或者想变更抚养权的,可以另行向法院起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五条,离婚后,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的,应当另行提起诉讼。
结语
离婚协议中约定离婚不离家的条款,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是有效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已经办理离婚登记后,夫妻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存在,继续同居并不违法。离婚协议在签字后并不立即生效,需要在民政部门办理离婚登记并备案后,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需要变更离婚协议内容,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直接变更的,但如果发现对方故意隐藏财产或者有变更抚养权的需求,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九条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五章 诉讼费用的负担 第三十三条 离婚案件诉讼费用的负担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