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分包承担连带责任,违法分包单位需承担连带责任。建设工程合同无效,但经验收合格后可要求支付工程款。违法分包导致合同无效,需满足经验收合格条件,否则按过错原则赔偿。连带责任确定:法院可收回非法所得,施工单位面临行政处罚、降低资质等级,限制招投标和参与新工程,记录信用档案并公示。
法律分析
违法分包承担连带责任是在违法分包的情况之下,违法分包的单位是需要承担连带责任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但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承包人请求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的,应予支持。因违法分包导致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时,只有在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的情况下,承包人才能适用“折价补偿”原则获得工程款,否则只能按“过错原则”进行赔偿。
违法分包的连带责任的确定:
1.因违法分包而订立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法院可收缴当事人已取得的非法所得。
2.存在违法分包行为的施工单位将面临被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资质证书等行政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面临被处罚款的行政处罚。
3.存在有违法分包违法行为的施工单位,将被一定期限内限制参加招投标活动、承揽新工程,甚者被降低资质等级。
4.存在违法分包违法行为的施工单位,会被记入信用档案并被向社会公示。
拓展延伸
违法分包人的法律责任及相关法规解析
违法分包人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以非法手段进行分包或转包的个人或组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违法分包人将承担法律责任。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根据刑法规定,违法分包人可能面临罚款、拘留、有期徒刑等刑事处罚。同时,根据建筑法规定,相关部门有权对违法分包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如责令停工、吊销执照等。此外,还应遵守相关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确保合法合规的分包行为。综上所述,违法分包人将面临法律责任,并需遵守相关法规以维护建设工程的合法性和质量安全。
结语
违法分包行为涉及到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无效性,但在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的情况下,承包人仍有权要求支付工程价款。违法分包单位将承担连带责任,法院可收回其非法所得。此外,违法分包行为还可能导致行政处罚,如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违法分包单位还可能受到限制参与招投标活动、承揽新工程,甚至降低资质等级。此类行为将被记入信用档案并向社会公示。违法分包人应遵守相关法规,确保合法合规的分包行为,以维护建设工程的合法性和质量安全。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八百零六条,承包人将建设工程转包、违法分包的,发包人可以解除合同。
发包人提供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符合强制性标准或者不履行协助义务,致使承包人无法施工,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相应义务的,承包人可以解除合同。
合同解除后,已经完成的建设工程质量合格的,发包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相应的工程价款;已经完成的建设工程质量不合格的,参照本法第七百九十三条的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