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案件的审理需要一定的时间,包括起诉程序、证据准备、法院受理、开庭、判决等,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普通程序案件应在六个月内审结,简易程序案件应在三个月内审结,二审案件应在三个月内审结。
法律分析
对于婚姻案件的审理,需要一定的时间。
单方起诉离婚的程序
1、起草起诉状,其内容有原告、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工作单位及现住址、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
2、准备诉讼所需要的证据,即证明婚姻关系的材料、感情已经破裂的材料、对方有过错的材料等,可以自己收集也可以申请法院收集。
3、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一般来说向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或被告不再中国境内的,可以向原告住所地法院起诉。
4、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诉讼,如果符合法律规定,那么法院就会受理,相反法院会驳回。
5、法院受理该离婚诉讼案件之后,在法定时间内向对方(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
6、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至少会在开庭前告知的。
7、开庭,双方均可以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专业人士代理离婚诉讼。但根据法律规定,没有正当理由当事人应该到庭,除非向法院提出不出庭的申请,是否容许法院决定。
8、法院依照原告方的诉讼请求和双方提交的证据情况对是否准予离婚,以及如何分割财产,子女抚养问题如何解决等问题作出判决。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九条审限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一条审限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第一百七十六条二审审限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结语
婚姻案件审理需时间,程序如下:
起诉状内容包括双方信息、请求、事实理由、证据和证人。
准备婚姻关系、破裂证明等证据,可自行或申请法院收集。
向管辖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可起诉被告住所地或原告住所地法院。
法院决定受理与否,符合规定则受理,否则驳回。
法院受理后,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
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通知双方。
开庭时,可委托律师代理,当事人应到庭,可申请不出庭。
法院根据请求和提交的证据判决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
根据《民事诉讼法》,普通程序案件应在6个月内审结,可延长;简易程序案件应在3个月内审结;二审案件应在3个月内审结,可延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四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 第一百六十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七十七条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登记条例:第三章 离婚登记 第十四条 离婚的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的,应当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复婚登记。复婚登记适用本条例结婚登记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