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私舞弊抵扣税款罪是指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在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工作中违反法律规定,徇私舞弊,导致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犯罪行为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致使国家利益特别重大损失,则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按照我国
1、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徇私舞弊抵扣税款罪是指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办理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工作中,徇私舞弊,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犯罪行为。
拓展延伸
徇私舞弊抵扣税款罪的刑期如何确定?
徇私舞弊抵扣税款罪的刑期确定涉及多个因素。首先,法律规定了该罪行的刑罚幅度,具体根据犯罪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来确定。其次,法院在判决时会考虑被告人的主观故意、犯罪手段和后果等因素。同时,法院也会综合考虑被告人的前科记录、悔罪表现以及是否积极赔偿等因素。此外,刑期的确定还受到法律适用的原则和司法解释的影响。总体而言,刑期的确定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旨在维护社会公正和法律权威。具体刑期的确定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
结语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徇私舞弊抵扣税款罪是一种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的犯罪行为。刑期的确定需要考虑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被告人的主观故意和犯罪后果等多个因素。同时,法律适用原则和司法解释也会对刑期的确定产生影响。维护社会公正和法律权威是刑期确定的目标。具体刑期的确定需要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
法律依据
《刑法》第四百零五条
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办理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工作中,徇私舞弊,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在提供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收汇核销单等出口退税凭证的工作中,徇私舞弊,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