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企业怎么算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17 21:00:32
所得税企业怎么算
所得税企业计算。1、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额-免税收入额-各项扣除额-准予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额。2、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3、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25%或20%、15%)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4、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总额-准予扣除的项目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纳税准予扣除的项目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等,在确定纳税人的扣除项目时,还应注意企业在纳税年度内应计未计扣除项目,包括各类应计未计费用、应提未提折旧等。企业的免税收入包括。1、国债利息收入。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导读所得税企业计算。1、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额-免税收入额-各项扣除额-准予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额。2、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3、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25%或20%、15%)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4、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总额-准予扣除的项目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纳税准予扣除的项目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等,在确定纳税人的扣除项目时,还应注意企业在纳税年度内应计未计扣除项目,包括各类应计未计费用、应提未提折旧等。企业的免税收入包括。1、国债利息收入。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所得税企业计算:
1、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额-免税收入额-各项扣除额-准予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额;
2、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3、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25%或20%、15%)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4、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总额-准予扣除的项目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纳税准予扣除的项目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等,在确定纳税人的扣除项目时,还应注意企业在纳税年度内应计未计扣除项目,包括各类应计未计费用、应提未提折旧等。
企业的免税收入包括:
1、国债利息收入;
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综上所述,应依照税收规定予以调整,按税收规定允许扣除的金额,准予扣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所得税企业怎么算
所得税企业计算。1、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额-免税收入额-各项扣除额-准予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额。2、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3、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25%或20%、15%)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4、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总额-准予扣除的项目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纳税准予扣除的项目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等,在确定纳税人的扣除项目时,还应注意企业在纳税年度内应计未计扣除项目,包括各类应计未计费用、应提未提折旧等。企业的免税收入包括。1、国债利息收入。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