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职工在暂停工作期间接受医疗,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单位支付。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住院期间发放伙食补助费,生活不能自理由单位负责护理。非工伤引发的疾病按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工伤职工的本人工资不得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60%。
法律分析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医疗,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支付。
1、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符合工伤规定的诊疗目录。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工伤职工住院治疗期间,按照单位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
3、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生活不能自理的,由用人单位负责护理。
4、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受事故伤害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60%。
拓展延伸
工伤赔偿金的计算方式
工伤赔偿金的计算方式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工伤程度、工龄、工资水平等。一般来说,计算公式为:工伤赔偿金=工伤赔偿基数×工伤等级系数×赔偿比例。工伤赔偿基数是根据工伤发生前的月平均工资确定的,工伤等级系数则根据工伤程度确定,赔偿比例则根据工伤发生时间和劳动者的工龄确定。具体计算方式可能会因地区和相关法规而有所不同。因此,如果您需要准确的工伤赔偿金计算结果,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劳动保障部门。他们可以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提供更详细的指导和帮助。
结语
在工伤保险制度下,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医疗时,享有停工留薪期的福利保障。在此期间,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住院期间还可获得部分伙食补助费。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用人单位负责护理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时,工伤职工将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工伤赔偿金的计算方式复杂,取决于多个因素,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劳动保障部门以获取准确的计算结果。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