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包合同”的法律效力怎么认定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17 23:16:07
“分包合同”的法律效力怎么认定
一般只要分包合同的当事人有民事行为能力,是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就具有法律效力。一、分包必须符合三个条件:1、须经发包人同意或者认可;2、总承包人发包给分包人的是其总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3、分包人须具有要相应的资质条件,分包人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人负责,并与总承包人就分包工程对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二、不存在以下合同无效的情形: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所以,建设工程分包合同是要不违反法律规定无效的情形,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在实践中,这两种分包合同被广泛地使用,但它们的法律效果很不相同
导读一般只要分包合同的当事人有民事行为能力,是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就具有法律效力。一、分包必须符合三个条件:1、须经发包人同意或者认可;2、总承包人发包给分包人的是其总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3、分包人须具有要相应的资质条件,分包人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人负责,并与总承包人就分包工程对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二、不存在以下合同无效的情形: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所以,建设工程分包合同是要不违反法律规定无效的情形,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在实践中,这两种分包合同被广泛地使用,但它们的法律效果很不相同

一般只要分包合同的当事人有民事行为能力,是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就具有法律效力。一、分包必须符合三个条件:1、须经发包人同意或者认可;2、总承包人发包给分包人的是其总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3、分包人须具有要相应的资质条件,分包人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人负责,并与总承包人就分包工程对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二、不存在以下合同无效的情形: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所以,建设工程分包合同是要不违反法律规定无效的情形,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风险提示:从法律关系上分析,分包有两种情况:1、分别承包,即各承包人均独立地与发包人建立合同关系,各承包人之间并不发生法律关系。2、联合承包,即承包人相互联合为一体,与发包人签订总包合同,然后各个承包人再签定数个分包合同,将项目建设中的各个单项工作落实到每一个承包人。在实践中,这两种分包合同被广泛地使用,但它们的法律效果很不相同。在分别承包中,各个承包人相互单独地对筹建单位负责,相互之间不发生任何法律关系;在联合承包中,承包人共同地对筹建单位负责,承包人之间发生连带之债的法律关系。
法律依据
《建筑法》第二十九条
“分包合同”的法律效力怎么认定
一般只要分包合同的当事人有民事行为能力,是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就具有法律效力。一、分包必须符合三个条件:1、须经发包人同意或者认可;2、总承包人发包给分包人的是其总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3、分包人须具有要相应的资质条件,分包人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人负责,并与总承包人就分包工程对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二、不存在以下合同无效的情形: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所以,建设工程分包合同是要不违反法律规定无效的情形,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在实践中,这两种分包合同被广泛地使用,但它们的法律效果很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