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违约责任的定义、内容以及作用。违约责任是指劳动合同当事人违反劳动合同而应承担的责任的简称。其内容包括:1、违约责任是一种合同责任;2、违约责任是一种民事经济责任;3、违约责任的确定具有一定的任意性。违约责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加强劳动合同当事人履行劳动合同的责任心、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及预防和减少违反劳动合同现象的发生。
法律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违约责任。根据题目所给的定义,违约责任是指劳动合同当事人违反劳动合同而应承担的责任的简称。因此,我们可以将“违约责任”作为答案。传统法学理论认为,所谓违约责任是指劳动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由于自己的过错造成劳动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时,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向对方承担的一种民事经济责任。
违约责任应包括如下几点内容:
1、违约责任是一种合同责任
责任根据来源于劳动法及相关的法律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这是违约责任不同于其他责任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一特点包含两层内容。
第一,违约责任产生以劳动合同有效为前提。《劳动法》及劳动行政法规规定了合同有效要件。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订立的劳动合同违反了形式条件,(即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和实质条件,(即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劳动合同当事人的关于责任的任何约定都不发生法律效力。
第二,违约责任的成立必须以劳动合同当事人一方违反劳动合同义务为条件。
《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具备以下条款:
劳动合同的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这是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即法定条款。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协商议定其他内容,即约定条款。法定条款与约定条款所规定的内容都是责任的来源。劳动合同的当事人中的一方或双方违反了法定义务或约定义务,就要承担违约责任。没有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或约定的行为的发生,即使是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给劳动合同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带来财产损失,只可能会产生其他形式法律责任,如侵权责任,而不会产生违约责任。
2、违约责任是一种民事经济责任
民事责任主要体现在补偿上,经济责任主要体现在物质的惩罚上。违约责任的主要目的,在于补救劳动合同中当事人因对方违反劳动合同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给违反劳动合同的当事人以制裁。违约责任同时兼有民事责任、经济责任的特点,或者说违约责任兼具有惩罚性和补偿性的特点。
违约责任是一种民事经济责任还指违约责任不包括当事人因违反劳动合同而承担的行政、刑事责任。如果相关的法律规定劳动合同的当事人违反劳动合同约定,还应承担其他法律责任的,当事人还应承担其他形式的法律责任。例如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的约定违反了有关劳动报酬的规定,除了应承担违约责任外,劳动行政部门还应追究其行政责任。
3、违约责任的确定具有一定的任意性
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准则。但国家在制定《劳动合同法》时,应充分地考虑劳动合同的特点,劳动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应规定许可劳动合同当事人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在一定的程度上有自由约定违约责任的权利;当事人可事先约定定金的具体数额,违约金的幅度,赔偿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等的权利;甚至应允许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可以同时设立免责条款,限制和免除在将来可能发生的责任的权利。法律作出这样规定的好处在于,避免违约发生后确定损害赔偿的困难,并且有利于劳动合同纠纷的及时解决。同时,也可以提高劳动合同当事人对违约后果的预见性,减少违约情况的发生。
对违约责任条款的规定及约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劳动合同是否能够顺利的履行,决定着解决劳动合同争议是否公正。对违约责任的明确规定,可以借助国家法律的形式,保障劳动合同的效力,督促劳动合同当事人重合同守信誉,保护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违约责任的作用
违约责任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劳动合同当事人履行劳动合同的责任心
劳动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就必须接受劳动合同条款的约束,忠实地履行劳动合同义务。如果因自己的原因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劳动合同,当事人就应向对方承担一定的民事经济责任。这种民事经济责任不以对方当事人的实际损失为前提,不以自己是否愿意承担责任为条件。只要不符合劳动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劳动合同的守约方就可以借助国家强制力手段,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违约责任具有的惩罚性特点可以使劳动合同当事人增强法制观念,严格履行劳动合同,避免违约行为的发生。
(二)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一方当事人因对方违约而遭受经济损失时,法律就会强制劳动合同对方当事人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即通过违约方向守约方进行一定的补偿实现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的这种补偿性使得被侵权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从而也维护良好的劳动合同关系。
(三)预防和减少违反劳动合同现象的发生
违约责任直接决定着劳动合同当事人在违反劳动合同时应承担的责任的范围、种类。这对于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在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时有警示和约束作用。劳动合同的当事人若不认真签订或不适当履行劳动合同义务,不仅达不到预期的合同利益,而且还要因此承担责任,受到惩罚,给自己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因此,当事人在签订劳动合同过程中,应该慎重,对劳动合同条款应反复推敲,一旦劳动合同生效以后就应全面履行劳动合同,减少,杜绝违反劳动合同的现象的发生。
拓展延伸
标题:['3. 违约责任的作用与影响']
随着经济活动的不断深入,合同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合同中,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的义务,给另一方当事人造成损失时,对方当事人有权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那么,违约责任究竟有哪些作用和影响呢?
首先,违约责任有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合同中,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的义务,给另一方当事人造成损失时,对方当事人有权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这样,受害方就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责任。
其次,违约责任可以降低当事人的违约风险。在合同中,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的义务,给另一方当事人造成损失时,对方当事人有权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这样,违约方就会意识到违约行为的严重性,从而减少违约的风险,降低合同履行的不确定性。
最后,违约责任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在合同中,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的义务,给另一方当事人造成损失时,对方当事人有权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这样,违约方就会认识到违约行为的严重性,从而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促进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综上所述,违约责任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它有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降低当事人的违约风险,促进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因此,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该认真阅读合同中的相关条款,明确违约责任和违约方的权利和义务,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结语
违约责任是指劳动合同当事人违反劳动合同而应承担的责任的简称。根据题目所给的定义,我们可以将“违约责任”作为答案。违约责任应包括如下几点内容:1、违约责任是一种合同责任;2、违约责任是一种民事经济责任;3、违约责任的确定具有一定的任意性。违约责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加强劳动合同当事人履行劳动合同的责任心、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违反劳动合同现象的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二条 【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五条 【违约金】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