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工资按照《劳动法》规定,根据工作时间和日期支付不同比例的工资报酬。节假日加班按300%计算,休息日按200%计算。计算基数可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通过集体协商确定,最低不低于最低工资。日工资按平均每月工作时间折算,小时工资再除以8小时。劳动者有权了解加班费的具体规定,用人单位应明确说明,不得隐瞒。
法律分析
一、加班工资怎么算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2020年的加班工资计算:在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加班费是指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生产和工作的需要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继续生产劳动或者工作所获得的劳动报酬。
1.用人单位在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休息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可以给劳动者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资,如果不给补休,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2.计算加班工资的基数不一定是劳动者的全部工资。在确定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时,劳动合同中对工资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劳动合同中没有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员工代表通过集体协商,在集体合同中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正常出勤月工资的70%确定。要注意的是,如果上述办法确定的加班工资计算基数低于最低工资的,则要按最低工资计算。
3.计算加班工资时,日工资按平均每月工作时间21.75天折算,小时工资则在日工资的基础上再除以8小时。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劳动者在合法的时间范围内进行加班的应当按照以上规定的给予劳动者适当的加班费。这对许多劳动者加班工作之后都是不知道详细内容的是有很大帮助的。同时,关于加班费的计算方式劳动者有权知道详细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故意隐瞒具体内容,应当正面说明。
结语
根据《劳动法》规定,2020年加班工资计算标准为:延长工作时间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休息日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法定休假日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加班费是指劳动者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继续工作所获得的报酬。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可根据劳动合同约定、集体协商或正常出勤月工资的70%确定。日工资按平均每月工作时间21.75天折算,小时工资在日工资基础上除以8小时。劳动者有权了解加班费的具体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如实说明。这些规定对劳动者加班工作后的权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五条 【违约金】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二条 【服务期】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