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介绍了加班费的定义和假期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根据规定,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同时,用人单位只能支付法律规定的加班工资报酬,不能以安排补休而不支付高于正常工作时间的加班工资。
法律分析
加班费是指在规定工作时间以外,劳动者因用人单位工作需要而继续生产劳动或执行工作任务所获得的报酬。劳动者加班,延长了工作时间,增加了额外的劳动量,应当得到合理的报酬。
二、假期加班工资怎么算
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三、加班工资计算方法
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用人单位只能支付法律规定的加班工资报酬,不能以安排补休而不支付高于正常工作时间的加班工资。而且,这里所指的“用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是指在支付了正常工资之外另外支付的。
拓展延伸
加班工资计算方法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或者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或者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安排劳动者通过休息日或者法定休假日加班。用人单位经批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或者安排劳动者轮休。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对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和安排劳动者轮休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因此,用人单位在安排劳动者加班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结语
加班费是指在规定工作时间以外,劳动者因用人单位工作需要而继续生产劳动或执行工作任务所获得的报酬。劳动者加班,延长了工作时间,增加了额外的劳动量,应当得到合理的报酬。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同时,用人单位只能支付法律规定的加班工资报酬,不能以安排补休而不支付高于正常工作时间的加班工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三节 非全日制用工 第七十二条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报酬】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八章 附则 第九十 【施行时间】本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三节 非全日制用工 第七十条 【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约定试用期】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