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报道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方网站发布的通知,其中一份全文3.1万字的《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第二部分2.4.6条指出,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这一规定主要是因为居民关注的焦点问题,关系到每个住宅用户的切身利益。按套内面积计算的利好最关键的一点是让房屋交易变得更透明,让购房者不必再在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公摊面积等多个指标上与开发商斗智斗勇。
法律分析
2月1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38项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在这38项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中,有一份全文3.1万字的《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其中第二部分2.4.6条指出,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据悉,这是住建部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明确提出房屋应由套内面积来进行交易。
分析人士表示,此次出台这一规定主要是因为:本条是居民关注的焦点问题,关系到每个住宅用户的切身利益。目前,我国住宅建筑主要以建筑面积进行交易,这样会出现同一项目的建筑面积相同而套内使用面积不同的问题,以此加剧公摊面积伤民的矛盾。
二、房屋按套内面积计算有什么好处
按套内面积算的利好,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让房屋交易变得更透明,让购房者不必再在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公摊面积等多个指标上与开发商斗智斗勇了。至于其他方面的获得感,不能期望过高,比如,它对于购房支出,并无实际影响。甚至,如一些人所担心的,按套内面积计算后,意味着房屋单价将会有相应提升,这个过程中,如何避免开发商的隐性抬价,也值得关注。
除此之外,新规对房屋交易和后续其他环节可能带来的连带影响,也该有配套的落地细则。
三、公摊面积合理吗
第一,公摊面积计算不透明,所以给了开发商操作空间。有人说,如果把小区所有公摊面积相加,一定会超过这个小区的实际公摊面积。原因何在?就是因为开发商的操作,比如消防应急场所(公摊面积),变成停车位再出租出售,相当于是重复收费。
第二,你买了一套房子,在公摊面积上,你可能是莫名的多花钱。因为公摊面积不透明,开发商操作空间很大,业主买100平房子,实际却只有70平,剩下的30平里,可能真正公摊的只有20平,剩下的10平就是多收的。所以,开发商非常喜欢公摊面积。
拓展延伸
公摊面积是指建筑物内的共同使用面积,例如电梯前室、走道、楼梯等。在房地产交易和租赁中,公摊面积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然而,公摊面积的合理性一直备受争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建筑物的公摊面积应当合理、均衡地分摊。如果公摊面积过大,导致业主的实际使用面积过小,则可能构成物业服务合同违约。如果公摊面积过小,则可能影响建筑物的价值。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也对公摊面积进行了规定。该法规定,公摊面积应当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功能和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如果公摊面积超过规定的比例,则可能构成侵权行为。
因此,公摊面积的合理性需要综合考虑。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根据业主大会的授权,合理确定公摊面积,并公示于业主。同时,业主在购房或租赁房屋时,也应当关注公摊面积的大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
2月1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38项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其中一份全文3.1万字的《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引起了广泛关注。该规范指出,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这是住建部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明确提出房屋应由套内面积来进行交易。这一规定的出台主要是因为居民关注的焦点问题,关系到每个住宅用户的切身利益。按套内面积计算的利好最关键的一点是让房屋交易变得更透明,让购房者不必再在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公摊面积等多个指标上与开发商斗智斗勇。此外,公摊面积计算不透明,给了开发商操作空间,因此,应该有配套的落地细则来规范公摊面积。
法律依据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二章 销售条件 第十二条 商品住宅按套销售,不得分割拆零销售。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二章 销售条件 第八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商品房现售前将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及符合商品房现售条件的有关证明文件报送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备案。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2019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实行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决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运作、银行专户存储、财政监督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