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步骤和程序,包括审计、资产评估、董事会决议、股东会决议、文件起草、名称预先核准、验资、选举董事和监事、首次董事会和监事会、工商局申请等。
法律分析
1、确定审计基准日,会计师进场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2、资产评估师出具整体变更的《资产评估报告》,评估基准日原则上与审计基准日一致;
3、召开董事会,审定《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拟定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的草案,确定股本;
4、召开股东会,作出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的决议;
5、在律师协助下进行,起草股份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发起人协议》、《公司章程》等文件;
6、全体股东签订《发起人协议》;
7、办理名称预先核准,应提交《发起人协议》、董事长签署的《名称预先核准申请表》、董事会决议等文件。
8、会计师出具《验资报告》;
9、召开股份公司创立大会,选举董事、监事,通过《公司章程》等一系列文件;
10、召开首次董事会,选举董事长和副董事长,决定聘任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并根据总经理的提名聘任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
11、召开首次监事会,选举监事会主席;
12、董事会向工商局报送申请材料,申请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取得股份公司营业执照(营业执照上的日期为股份公司成立日期)。
拓展延伸
有限责任公司向股份公司转型的步骤和要点
有限责任公司向股份公司转型的步骤和要点包括:1.进行内部评估,确定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制定转型计划,明确目标和时间表;3.召开股东大会,征得股东的同意;4.修改公司章程,确保符合股份公司的要求;5.办理相关行政手续,如向工商局申请变更登记;6.进行资产评估和股权转让,确保股份公司的资本结构;7.制定新的股东权益安排和股东协议;8.调整内部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9.进行业务调整和转型培训;10.完成转型后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顺利运营。转型过程中需注意法律合规和财务风险,及时沟通与协调各方利益,以确保转型顺利进行并实现预期目标。
结语
经过确定审计基准日、会计师审计、资产评估师出具评估报告等一系列步骤,公司成功进行了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的转型。在律师的协助下,起草了相关文件,并且全体股东签订了发起人协议。同时,办理了名称预先核准和会计师出具的验资报告。随后,公司召开了股份公司创立大会,选举了董事、监事,并通过了公司章程等文件。首次董事会和监事会也顺利召开,并进行了相应的选举和聘任。最后,董事会向工商局报送了申请材料,成功取得了股份公司营业执照。在转型过程中,公司充分考虑了法律合规和财务风险,并与各方进行了有效沟通和协调,确保了转型的顺利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四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八十六条 招股说明书应当附有发起人制订的公司章程,并载明下列事项:
(一)发起人认购的股份数;
(二)每股的票面金额和发行价格;
(三)无记名股票的发行总数;
(四)募集资金的用途;
(五)认股人的权利、义务;v (六)本次募股的起止期限及逾期未募足时认股人可以撤回所认股份的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五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 第一节 股 份 发 行 第一百三十四条 公司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公开发行新股时,必须公告新股招股说明书和财务会计报告,并制作认股书。
本法第八十七条、第八十八条的规定适用于公司公开发行新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四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九十四条 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承担下列责任:
(一)公司不能成立时,对设立行为所产生的债务和费用负连带责任;v (二)公司不能成立时,对认股人已缴纳的股款,负返还股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连带责任;v (三)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由于发起人的过失致使公司利益受到损害的,应当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