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条的法律保护取决于是否满足一定条件。如果借款用于非法活动或借款人在还款期限届满三年后起诉,借条不受法律保护。为了受到法律保护,借条应明确借款人和放款人的全名、借款金额、借款期限、还款日期、利息约定、还款方式,并由借款人签字确认。
法律分析
一、借条在什么情况下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借款时如果明知对方将用于非法活动,不要借款给对方。依据我国法律规定,该借款不受法律保护。在对方不还钱的情况下无法通过诉讼途径予以保护。
2、对约定有还款期限的借条,要在还款期限届满之后三年内主张权利,即向人民法院起诉。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借款人在借款到期三年后向人民法院起诉,却没有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延长情形的,就会丧失胜诉权。
二、借条何时才受法律保护
只有写明以下事项,借条才有可能被法律保护:
1、应写清楚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
2、应写清楚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
3、应写清楚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
4、应写清楚还款的具体年月日;
5、应写清楚借款的利息,应有明确的年利率或月利率,最终应支付的借款利息总额(包括大写和小写金额)等约定;
6、应写清楚借款本息偿还的年月日时间及付款方式;
7、应有借款本人亲自签章、手印或亲笔书写的签字。
拓展延伸
借条效力受限情况及无效认定条件
借条的效力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受到限制或被视为无效。一般来说,借条可能被视为无效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1.借条存在虚假、欺诈等违法行为。2.借条的内容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3.借条的签订过程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4.借条的约定违背了公序良俗或社会公共利益。5.借条涉及的交易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在法律上,借条的效力受限或被视为无效的认定通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因此,当借条涉及到可能被视为无效的情况时,建议当事人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采取适当的法律行动。
结语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借条在借款时明知对方将用于非法活动的情况下,不受法律保护。同时,对于约定有还款期限的借条,借款人必须在还款期限届满后三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将失去胜诉权。为了确保借条的法律保护,借条应明确写明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借款金额、借款时间期限、还款具体时间、利息约定、借款本息偿还时间及方式,并由借款人亲自签字或盖章。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民间借贷纠纷的基本案件事实必须以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该刑事案件尚未审结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条借款人可以提前偿还借款,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并主张按照实际借款期限计算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