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刑罚和免除处罚是刑罚裁量中的法定情节,但二者存在严格区别。减轻处罚是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判处刑罚,而免除处罚是对犯罪分子确定有罪,但不追究其刑事责任。减轻处罚有法律依据,而免除处罚则需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判断。
法律分析
减轻刑罚是指判处低于法定最低刑罚的刑罚。依据我国刑法规定,减轻刑罚有两种情况:一是犯罪分子具备刑法规定的减轻刑罚情节,此时应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二是犯罪分子虽未具备刑法规定的减轻刑罚情节,但根据案件具体状况,若判处法定最低刑罚认为过重,最高人民法院可核准在法定最低刑罚以下判处刑罚。
免除处罚是指对犯罪分子作有罪宣告,但免除其刑罚处罚。免除处罚以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为前提条件,只是因为犯罪分子具有法定的免除处罚的情节,才免除其刑罚处罚。
减轻处罚与免除处罚虽然二者都属于刑罚裁量中的法定情节,但二者存在严格区别。减轻处罚是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判处刑罚。如故意杀人罪的法定最低刑是有期徒刑3年,假如某人犯故意杀人罪,并具有减轻处罚情节,人民法院对该罪犯判处有期徒刑2年,这种情况就属于减轻处罚。而免除处罚是对犯罪分子确定有罪,但并不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某人犯盗窃罪,但依法具有免除处罚情节,人民法院对其作出免予刑事处分决定,这种情况属于免除处罚。
拓展延伸
减轻处罚和免除处罚是两种不同的法律概念,它们的定义和区别如下:
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旨在减轻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促进犯罪分子改造和社会和谐稳定。减轻处罚的刑罚幅度可以高于法定刑,但总和不能超过法定刑的两倍。
免除处罚是指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但不属于刑罚,而是一种行政处理措施,旨在对犯罪分子进行教育和改造,促进其重新融入社会。免除处罚的刑罚幅度可以低于法定刑,但总和不能超过法定刑的两倍。
因此,减轻处罚和免除处罚虽然都是对犯罪行为的惩罚,但它们的性质和作用不同。在司法实践中,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作出正确的处理。
结语
减轻刑罚和免除处罚是刑罚裁量中的法定情节,但二者存在严格区别。减轻处罚是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判处刑罚,而免除处罚是对犯罪分子确定有罪,但不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07-20) 第二百零九条 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犯罪事实、无罪或者罪轻的事实、申辩和反证,以及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证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证据,公安机关应当认真核查;对有关证据,无论是否采信,都应当如实记录、妥善保管,并连同核查情况附卷。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07-20) 第二百九十二条 被害人提出附带民事诉讼的,应当记录在案;移送审查起诉时,应当在起诉意见书末页注明。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07-20) 第二百九十七条 对于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过程中以及在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前,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的,应当及时收集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