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们国家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依照最新规定,现在所有行业的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分标准都已经统一了。
二、什么是小规模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纳税人。
所称会计核算不健全是指不能正确核算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
三、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有哪些区别
1、认定标准不同。
新政实施后,我国小规模纳税人标准调整为年应征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下,一般纳税人则与小规模纳税人相区别。但需要注意的是,公司没有达到认定标准,但希望公司发展、做大,以后在招标时有优势,或者日后与大型公司做生意,也可以主动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
2、所需符合的条件不同。
一般情况下,小规模纳税人会计核算不健全,且要求较为宽泛。而对于一般纳税人企业来说,其必须要符合以下条件,即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能够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核算,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
3、二者适用税率不同。
当前,一般纳税人税率分为6%、11%、13%、17%几种,而小规模纳税人,商业企业、工业企业统一按3%的税率征收(免税的除外)。
4、使用不同。
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所使用的也存在着差别。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只能使用普通,不能开具专用,如若遇到对方要求开具专用的情况,需到税务局代开3%的专用。而一般纳税人既可以开具普通,也可以开具专用,并且一般纳税人所取得的专用可以用于抵扣。
5、二者收取专用后账务处理不同。
一般纳税人按金额款入成本,税款部分入“应交税金—应交—进项税额”账户;小规模纳税人则按全额计入成本。
6、税收不同。
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别,还体现在税收方面。小规模纳税人按3%税率征收,每月销售额度不超过3万元的或季度不超过9万元的,不需要缴税,但需要进行申报。只有超过上述标准,才需要缴税,并且小规模纳税人通常按季进行申报。而一般纳税人则与之不同,其纳税申报每月都要按时进行。
7、应交税金计算方法不同。
一般纳税人按“抵扣制”计算税金,即按销项减进项后的余额缴税;小规模纳税人按销售收入除以(1+适用税率)后的金额再乘税率计算应交税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暂行条例》第二条 税率: (一)纳税人销售货物、劳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或者进口货物,除本条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另有规定外,税率为17%等。 第四条 除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外,纳税人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以下统称应税销售行为),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第十一条 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实行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的简易办法,并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由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 第十二条 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为3%,另有规定的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