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行贿罪没收财产规定概述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18 03:20:36
文档

行贿罪没收财产规定概述

行贿罪判决没收财产范围的主旨是确定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全部,并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不得没收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应有的财产;行贿罪的相关条款包括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行为,处罚根据情节轻重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可没收财产;自首可减轻或免除处罚。法律分析;一、行贿罪判决没收财产范围有哪些。根据刑法第59条的规定,没收财产的范围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确定。
推荐度:
导读行贿罪判决没收财产范围的主旨是确定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全部,并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不得没收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应有的财产;行贿罪的相关条款包括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行为,处罚根据情节轻重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可没收财产;自首可减轻或免除处罚。法律分析;一、行贿罪判决没收财产范围有哪些。根据刑法第59条的规定,没收财产的范围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确定。


行贿罪判决没收财产范围的主旨是确定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全部,并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不得没收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应有的财产;行贿罪的相关条款包括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行为,处罚根据情节轻重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可没收财产;自首可减轻或免除处罚。

法律分析

一、行贿罪判决没收财产范围有哪些?

根据刑法第59条的规定,没收财产的范围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确定:

1.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所谓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是指属于犯罪分子本人实际所有的财产及与他人共有财产中依法应得的份额。应当严格区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与其家属或者他人财产的界限,只有依法确定为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财产,才能予没收。至于没收财产是一部还是全部,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犯罪分子所处主刑的轻重;其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其人身危险性大小。

2.没收全部财产的,应当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以维持犯罪分子个人和扶养的家属的生活。

3.在判处没收财产的时候,不得没收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者应有的财产。所谓家属所有财产,是指纯属家属个人所有的财产,如家属自己穿用的衣物、个人劳动所得财产。家属应有财产,是指家庭共同所有的财产中应当属于家属的那一份财产。对于犯罪分子与他人共有的财产,属于他人所有的部分,也不得没收。

二、行贿罪的相关条款?

第三百八十九条【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在经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第三百九十条【对犯行贿罪的处罚】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结语

根据刑法第59条的规定,行贿罪判决没收财产的范围应当从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中确定,包括其实际所有的财产及依法应得的份额。在确定是否全部没收时,需要考虑犯罪分子所处主刑的轻重、家庭经济状况和人身危险性等因素。同时,应保留犯罪分子及其家属必需的生活费用,并不得没收属于家属所有或应有的财产。行贿罪的相关条款为第3条和第390条,对于行贿罪的处罚根据情节轻重可处以有期徒刑、拘役、没收财产等。行贿人如能主动交待行贿行为,可减轻或免除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九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九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文档

行贿罪没收财产规定概述

行贿罪判决没收财产范围的主旨是确定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全部,并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不得没收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应有的财产;行贿罪的相关条款包括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行为,处罚根据情节轻重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可没收财产;自首可减轻或免除处罚。法律分析;一、行贿罪判决没收财产范围有哪些。根据刑法第59条的规定,没收财产的范围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确定。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