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社区警务是当今西方第四次警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警务最早由西方一些国家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由于各国社区警务制度成立的背景、发展的历史再加上各国国情、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差异,造成各国的社区警务制度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都有所不同。
【关键词】各国社区警务 组织结构 运行机制 比较
一、社区警务的内涵
社区警务,是当今西方第四次警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警务最早由西方一些国家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统观各国社区警务得理论与实践,社区警务得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警方与社区能动地相互作用,共同发现和解决社区所关注的治安问题,使警方工作变原有的反应型、被动型为超前的预防型、主动型的思想模式和方法体系。
二、社区警务的特点
(一)以减少犯罪为工作的最终目标。
(二)依靠社会公众力量抑制犯罪。
(三)以防为主,先发制敌。
(四)以小治安累积大治安。
(五)要构筑科学有效的防控机制。
三、各国社区警务组织结构的对比。
(一)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关系的框架或模型。它通常根据组织的任务目标、工作流程、权责分工以及信息沟通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二)新加坡实行的是邻里警岗制,隶属内政部。共有正规人员 7725人 ,文职人员 1125人 ,国民服役人员 2600人,战备人员 21000人,志愿人员 1240人。全国设6个警署,管辖 3l所邻里警局、69所邻里警岗。承担队伍管理职能的部有:(1)人事局,主要负责所有正规、国民服役人员、战备人员和文职人员的人事管理工作;同时还负责的思想道德建设,维持的纪律。(2)策划与组织局,主要负责员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和策划组织机构建设。(3)培训局,主要负责了解的培训需求;制定培训;提供宏观警务面的基础培训和在职培训;协调和安排专业培训制定国外培训计划。
(三)日本实行的是交番制,日本共有6500多个交番和8200多个驻在所,分别建在城市和乡村,共有8.5万余名社区,占全国23万余名的37%。国家厅、各都、道、府、县本部以及下面的警署都设有相应的生活安全局(部)地域课,分别负责指导全国和本地的社区警务工作。交番和驻在所的以前被叫做“巡逻”或“外勤”他们的主要任务不仅仅局限在巡逻和案(事)件的先期处置上,而更重要的是为当地居民提供警务服务。,
(四)中国社区警务组织结构主要是由各级的、派出所、治安队、刑警队、警务室等部门。加上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这样一座辅助警力金字塔:保安公司、治安信息员、全日制治安联防队、联户联防巡逻队、反扒打击组、治保会、暂住人口管理站和车棚看管员等。派出所的职责概括为:管理户口;向群众宣传法制,组织发动群众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组建治安保卫委员会;发现掌握嫌疑分子,教育改造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预防、制止违法犯罪活动;管理特种行业,维护公共秩序,预防治安灾害事故等。在工作中实行领导下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使治安行政管理同群众的安全防范密切结合。治安巡逻联防队职责:负责所包辖区的治安防范工作;在当班负责人带领下,一切行动听从指挥,做到定人员、定时间、定路线、定交接,尽职尽责,认真搞好本职工作;巡逻联防队员在巡逻时应佩带袖标和巡逻棒,严格履行各项交手续,遇到事情要认真调查,详细询问,做好记录;巡逻联防队员巡逻时应按照规定的巡逻时间、地点、路线,设卡堵截、巡逻,不得无故私自离岗或睡觉;对巡逻中发现的各类民间纠纷,应及时劝阻和化解,避免矛盾激;对巡逻中发现的刑事、治安案件,应立即保护好现场,并及时报告机关;对在巡逻中发现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应立即扭送到机关,不得使其脱逃或自杀;完成机关和村治保会交办的任务。
(五)英国社区警务制度实行的是睦邻制,由当地警队根据社区实际情况以与群众共同组成工作小组的方式实现,并自主决定人员数额、组建架构。一个典型的工作小组一般包括:,作为主导力量享有逮捕等权力,同时对当地居民关注的问题作出回应;西方特别警员具有与一样的权力,但是不领取薪金,每星期自愿工作数小时;社区支援员,即辅助警员,着制服从事社区巡逻工作。在总警司的特别授权下享有部分权力,可处理轻微案件;睦邻监察员由地方警局、房屋协会及社区团体雇佣,对社区内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并共同致力改善和解决;其他职权人士,如社区保安力量、公园管理员等,为睦邻服务提供有效地帮助。英国警方实行职衔统一的模式,一般分为九级,即、副、助理、总警司、警司、总督察、督察、警长、警员。、副和助理为高级警官,负责郡一级警务工作,副和助理的职位数量依据警局的职责有所不同,一般分为行动(巡逻、刑事)、支援(情报、通讯联络)、人事(纪律、招聘、培训)等,郡局以下根据职责和地域划分为分局或警署,分局或警署被英国警方称为基本指挥单位,根据人口、地域状况不同,警力有400人到1000人不等,由总警司、警司或总督察指挥。分局或警署内部根据职责、勤务或地域,再划分为专业警队(如案件调查)、勤务组(如巡逻)和社区警务工作组等,一般在警长的带领下开展工作。英国各衔级人员数量不同,但75%-80%的为警员。
四、各国社区警务运行机制的比较。
(一)运行机制,是指某一工作系统运行过程中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
(二)新加坡实行的是三级管理即运行机制,即警署、邻里警局、邻里警岗。新加坡的工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日常警务,刑事调查,前台服务和公众宣传。新加坡开展的社区警务计划主要包括:邻里守望区计划、社区安全计划和各种道路安全计划。每一所邻里警局都获得各自的警区总部的支援,警区总部负责:l、管理它属下的邻里警局;2、巡逻车的部署工作以及调查较严重的案件。他们提供下列服务:1、邻里警局和邻里警岗柜台服务
l )、报案
2 )、报失财物和拾获失物
3)、更换住址
4)、登记死亡事故
2、快速反应和案件处理,邻里警局的警员24小时进行巡逻,以便随时应付突发事故。他们处理各种和公众安全与治安有关的事件。
3、调查,邻里警局处理在邻里内所发生的简单案件。邻里警局的警员会全权负责处理此类案件。他们会在案发现场展开调查,并进行拍照和搜寻指纹等的工作。这样的安排将能够简化繁琐的调查过程。
4、罪案防范,邻里警局会不时主办有关罪案防范的展览会和讲座,同时也分发有关最新罪案趋势的册子给居民。邻里警局的警员会和邻里守望相助分区的成员合作,教导公众如何防范罪案。
5、巡逻,邻里警局的警员以单车或徒步的方式在购物中心、巴士转换站和组屋底层等地点进行巡逻。他们会密切注意扰乱治安和犯罪的活动。他们也会和公众保持联系,使公众对社区的安全与治安更具信心。6、走访社区和沿户访问,邻里警局的警员会定期走访邻里内的社区活动中心和沿户访问居民,以传达罪案防范讯息和聆听居民对社区安全与治安所提出的意见。
7、社区联系,在邻里警局制度下,邻里警局的警员和社区发展理事会、公民咨询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邻里委员会等社区和基层组织紧密合作,解决社区内的安全与治安问题。社区安全与治安计划让社区领袖、警方以及内政部各单位的人员有机会携手合作,共同解决社区所面对的安全与治安的问题。
8、寻求警方协助,邻里警局虽然24小时开放,一些柜台服务需求量低的邻里警岗却可能会在某些时段内,值勤的警员会被派遣去执行巡逻工作。
(三)日本交番的运行机制
1、交番值班的具体情况如下:早上8:00,到警署,换制服,由警署署长简单介绍辖区的治安状况。9:00,他们骑自行车或步行去交番,交番的主管领导简单介绍近期本辖区的治安焦点。10:00,他们出去开始巡逻,走访近期发生过入室盗窃的居民区。向居民宣传自我保护的办法,如换门锁,发现可疑人时应及时向报告等。11:00,回到交番处理日常事务。期间如有人来报告某地发生了交通事故等,他们要立即去事故现场,做初步的处置,然后将详细情况及初步的处置情况介绍呈交给警署交通管理部门的。12:00-13:00 午餐休息时间下午14:00-16:00他们到辖区内的住户和公司进行例行拜访。一般每班走访10户。可能会有居民抱怨晚间噪音太大,可能还有人咨询该如何帮助与不良少年有染的孩子等等。晚上21:00-23:00与本街区其它交番的巡警会合。如果某交番辖区夜间行人稀少,该交番的有可能被调遣到同一街区的大交番,与该岗的联合到案件多发地段巡逻。
2、交番的预防犯罪。因为上述的交番位于有公园的商业区,所以交番的三个一般有两个出去巡逻,一个留守,接待公众和处置公众的求助。出巡的巡逻时常要到珠宝商店走动,因为此类商店常发生入室盗窃案件。他们会告诉业主罪犯的一些常用作案手段,应该如何预防,提醒他们要提高警惕。他们有时也被其他业主拦住,反映晚间常有男孩子聚集在自动售酒机前,咨询应对的方法等。如果问题不很严重,一般会当即具体建议他们应如何应对,如果问题比较严重,要书面报告警署的主管警官。
3、留守的工作。1)、指路,留守在交番的一般站在交番门口,他常会遇到一些前来问路的人们。交番前通常都竖立一个大地图牌,该会借助地图为迷路者指路。2)、处理失物招领,有时也会有人告诉他在公园捡了钱夹。先进行登记,然后保存起来。可能不久失主就前来询问是否有失物登记的钱夹,要问些相关的问题以确认他(她)是否是失主。确认后,将钱夹还给失主,但通常会要求失主拿出丢失款项的15%给捡失物者,以示答谢。3)、交通管理‘三名有时一同去近期交通事故常发地,管理交通。如果发现违反交通规定的车辆就予以拦截。对轻微的交通违法,当场填写罚单。人员稀少的城市,人们最关注交通安全问题,交通的交通管理深受欢迎。经常还有自愿者协助他们向司机散发宣传手册。
3、晚班工作。因为上述的是第一班,所以他们要值整夜班。晚间常有紧急事故发生,所以这段时间也是交番最紧张的时间。署通讯中心不时会通知他们到犯罪现场处置案件。按照规定,值勤时都要配带手,在他们出现场时还要穿着防弹背心。
4、交番咨询人员,交番的常外出处理交通事故或进行刑事侦查,有时交番可能会空无一人,如果有居民此时来求助不见,可能会感到不安全。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日本会通常雇用一些退休担任市区交番的咨询人员。尽管他们没有正式的职衔,但他们可以根据以往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前来求助的居民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等。
5、乡村地区的驻在所,乡村地区的交番称驻在所,驻在所的着装全家都住在所里。他们的孩子在当地学校就读,全家己与所在小城镇或村庄融为一体。尽管驻在所的的上班时间也是每周5天,每天8小时,但他们全天候都在驻在所内。不过,安静的小城镇通常没有太多的事情要处理,因此他们的工作也不太紧张。有时,驻在所的外出处理紧急事件,如果此时有居民来求助,他们的妻子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代替处理一些事情。为此,每月给他们一定数额的补贴。乡村驻在所的定期轮换。如果驻在所的深受居民的欢迎和信任,邻里的居民们会请求警署的署长不要调走他们,因此这些可能会在同一驻在所工作10年以上。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许多乡村的驻在所转变为城市的交番,但日本想方设法不让乡村的居民产生被遗弃的感觉。
(四)中国社区警务的运行机制。
中国社区的工作主要有:
1.宣传与教育。宣传与教育职责是社区民警的重要职责之一。这里所讲的宣传和教育,与我们以前所提倡的宣传教育不同,不再是一种单向传输并由群众被动接受的的宣传教育,而是指社区民警要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和措施,动员和组织社区成员参加社区的治安防范工作,培养社区成员的自助和互助能力,以营造社会和谐感。说到底,它的主要目的应是对社区治安防范功能和资源的挖掘。
2.信息收集。治安信息是治安决策的前提和依据,社区民警应利用其工作上的优势,广开渠道,收集掌握治安信息。比如可以通过人口调查、物建治安耳目、信息员和日常治安管理等进行治安信息的收集。
3.人口管理和治安管理。这是对原有警务职责的继承,社区民警要以人户调查为主要方式,对常住、暂住人口、境外居留人员进行经常性的管理,掌握基本情况。同时还要通过管理社区内的公共复杂场所、特种行业、危险物品从业单位和人员,督促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以减少滋生违法犯罪的因素,预防和减少治安灾害事故。
4.治安防范。这也是对原有警务职责的继承。社区民警要充分发动社区功能和资源,组织采取各种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以形成严密的治安防控网络,确保社区成员生命、财产的安全。
5.服务。社区民警要能密切与社区的关系,除了必要的宣传和教育外,还应履行好为民服务的职责,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区成员排优解难,以密切警民关系,使群众对机关及社区民警产生认同、依赖和信任感。
(五)英国社区警务运行机制
英国社区警务实施的是建立警务小组,实行规范的警务运作模式。英国警方根据人口构成、存在的问题等划定社区,如移民社区、同性恋社区等,伦敦是以选区为社区范围。警方为每个社区配备了一个邻里警务小组,一般由一名警长、两名警员、三名社区支持以及若干社区志愿者组成,这些相对固定,有的邻里警务小组在社区中建立了固定的办公地点,但绝大多数小组在社区中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目前,警方正在推动在超市、医院、学校等地建立办公地点。从2004年4月至2006年4月建立了624个邻里警务小组,覆盖整个伦敦624个选区,提前两年完成国家的建设目标,每个警署有邻里警务小组20个左右,每个邻里警务小组平均服务人口1万余人。
邻里警务小组的职责非常明确,主要在社区开展工作,“建设一个更安全的社区”,英国警方规定,除非发生大的灾难或恐怖袭击,邻里警务小组的专职不得被抽调参与诸如足球比赛、示威等大型活动警卫工作。其工作内容和工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熟悉社区情况:尽管英国没有户籍管理制度,但英国警方也要求社区“尽可能地熟悉每一张面孔”,并通过与社区民众接触,在网上公开姓名、照片等方式,使“自己的面孔也尽可能地被社区居民熟悉”,鼓励通过各种方式与社区各类人员沟通交流,通过交谈了解更多地社区情况,收集各类情报、线索。
2、开展社区巡逻:一般由社区支持两人一组,采取步行的方式在社区开展,有的由正式带领,有的单独巡逻。也自行组织巡逻,采取步行、骑自行车、驾驶机动车和骑马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巡逻人员都配有对讲机,接受警局指令出警,随时报告社区中发现的问题。实践证明,社区中出现巡逻人员是缓解社区居民焦虑的有效方法。
3、召开社区会议:培训期间我们看到当地华文报纸上刊登了一篇报道,描述了大伦敦厅安迪警长在依士灵顿华人协会举办社区会议的情形,安迪警长首先向与会的三十余名华人代表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及他所领导的邻里小组的职责任务,宣传了有关个人安全、家居安全的防范知识,就种族歧视、行为等问题同与会华人代表进行了探讨,回答了与会代表提出的问题,并向与会代表赠送了个人报警器,最后协会回赠锦旗表示感谢。这则报道生动地描述了一个邻里警务小组召开社区会议的方式、形式、参与人员和内容。
4、安全防范宣传:在英国各地,随处可见各类宣传、警示告示,有号召参与邻里警务计划、共创安全社区的标语,有警告已经进入邻里守望区域、电视监控区域的警示牌,有提示小偷盗窃多发区、机动车盗窃高发区的提示牌,还有宣传如何保管个人财物、防范盗窃的宣传牌、宣传单等。伦敦大都市局的口号是:让我们共同携手,努力建设一个更安全的伦敦,这则口号也出现在所有伦敦警方的宣传栏、宣传品和宣传网站上。
5、加强社区合作:英国警方意识到,虽然是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因素,但是警务活动的成败却依赖于社会各类机构和组织的合作和配合。因此,英国警方制定了“伙伴”计划,通过这个计划,尽可能地将社区领袖、地方、学校、医院、就业团体等有关机构和组织接纳进来,定期召开会议,就所发现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争取社会各界的协作和配合。另外,英国警方利用社区居民对社区认同感强,愿意参与社区事务的优势,从中招募志愿者,或参与邻里警务小组活动、或参与邻里守望、或充当的“眼睛和耳朵”,使之成为“治安积极分子”。
6、参与社区建设:对社区建设提出建议,如安装照明灯、设立停车场等。对社区中的不文明行为(英国称行为),如在墙上乱涂乱刻、遗弃报废车辆、打碎电话亭玻璃、乱倒建筑垃圾、年轻人聚集等行为,采取“零容忍”,坚决予以打击。他们认为这些行为虽然对社会治安没有直接的危害,但是给人以负面影响,暗示此地没有人管理,可以为所欲为,最终还是要危害治安。警方在拍照留下证据后,将组织社区志愿者或雇人对损害的社区环境进行清理和恢复,并张贴照片接受举报。对这类工作基层也有不同看法,认为这不属于的职责范围,但许多地方坚持这种做法。肯特局就曾不遗余力地查找到一个乱倒建筑垃圾的人员将其送上法庭,最终判处1年监禁,这在当地产生很大震动。
7、推进技术防范:英国警方大力推进技术防范,电视监控探头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随处可见。这些电视监控探头有的是警方主导安装的,有的是业主自行通过保安公司安装的,有的与警方联网,有的没有与警方联网。英国的电视监控系统主要作用不是用来抓获犯罪分子,而是起到防范的作用,因为所有的电视监控探头都安装在明处,并在周围显著位置悬挂“此处为电视监控区域”的警示牌。通过遍布全城的电视监控网络,警方可以很快知道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事情,英国“7.7”地铁爆炸案发生后,英国警方就是通过电视监控系统迅速锁定的。
参考文献:
[1]冯文光,张菠.社区警务实用教程[J].2001,(3).
[1]熊一新.中外社区警务之比较[J].大学学报,1999,(1).
[1]武冬立.中外社区警务[J].治安管理局,2004,(1).
[1]日本国及部分执法机构概况[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