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课“融、伐、斧”等7个生字,学会“冷、离、等”等1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小鸟和树之间的真挚情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懂得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突破重难点:
重点:能够体会小鸟和树之间的真挚情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突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抓住鸟儿和树之间的美好约定,感受彼此间深厚的友情,然后再重点抓住鸟儿为了践行承诺千辛万苦寻找树的经过以及鸟儿最后对着灯火唱歌的感人情形,进一步体会他们之间真挚的情谊,同时感悟鸟儿所具有的基于友情基础上的诚信美德。
难点:领悟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懂得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突破方法: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故事情境展开想象,读中体会鸟儿内心对于友谊的感知,同时想象她寻找不到树时心里可能会产生的悲伤情感,从中体会人们对自然的破坏对于动植物所造成的情感伤害;另一方面,还要联系生活中人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进一步感知万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教法与学法推荐:
教法:课件激趣法,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知人、动物、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画面,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故事结局的凄美,同时激发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抓主线组织教学法,课文内容较长,教师需要抓住鸟儿寻找树这条主线组织学生进行品读感悟,让他们不断建立对故事的整体认知,同时做到主次分明,突出重点。
学法:自主品读感悟法,在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故事的深入研读,借助课文中的具体描述感知鸟儿歌声中所包含的关于友谊、诚信等情感;分角色朗读法,通过分角色朗读鸟儿、树、树根等故事角色间的对话,不断深入到故事人物的内心世界,更好地体会各自不同的情感。
师生齐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鸟儿和树的图片;搜集关于“友谊与诚信”方面的名言警句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扫清认读障碍
课时巧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融、伐、斧”等7个生字,学会“冷、离、等”等13个生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故事内容,能够初步感受鸟儿和树之间的友谊。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出课题
1.课件播放树林中鸟儿快乐嬉戏的动态画面,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并说说自己从画面中感受到了什么(鸟儿在绿色的森林中生活得非常开心……)。教师适时小结:森林是鸟儿的家,树更是鸟儿朝夕相处的好朋友。鸟儿因为有了树的存在,生活才能踏实快乐;树因为有了鸟儿相伴,才会感受勃勃的生机。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讲述的就是鸟儿与树之间的故事。
2.板书课题:去年的树,引导学生读题并由题质疑(为什么要写“去年”的树?这棵树有什么值得写的……),教师简单梳理并引入:要想解决脑瓜中的小问号,还是跟老师一起走进故事中去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利用鸟儿在树林中快乐生活的美好画面,引发学生思考树与鸟儿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为引出故事埋下伏笔。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自主朗读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朗读词语,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重点指导读准“等、剩、睁”三个字的后鼻音,同时注意“斧”读第三声。指名朗读较好的学生担任小老师带读词语各两遍。
(2)课件再次出示课文中的生字,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字结构和字形,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记住生字的字形(“煤、燃”两个字都表示与“火”有关,所以都有一个火字旁;“柴”是从树木来的,所以“柴”下面有个“木”……),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注意借助字形比较、添加偏旁等方式记住生字。
(3)聚焦本课要求会写的13个生字,引导学生根据对字形和结构的感知,看看哪些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提醒他人注意。教师适时进行范写指导,重点强调:“剩”字注意左边“乘”正确的书写笔顺(第三笔是中间的长竖,最后两笔分别是撇、捺),同时注意捺画变成点画;“接”字右半部分“妾”上面的“立”要写得紧凑偏小,下面“女”的横画最长。引导学生自主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同时及时强调指导部分难写笔画的书写要领。
(4)指名朗读课文,注意在课文中读准字词,同时能够将课文语句读得正确、流畅,教师适时进行部分句段的范读指导。
3.质疑引入:孩子们,这篇童话故事分别都写了哪些人物?(鸟儿、树、树根、门、小姑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张贴鸟儿、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故事主要写了鸟儿和树之间怎样的故事,试着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内容,教师适时予以归纳(主要讲述了鸟儿和树是一对好朋友,他们约定好第二年春天见面后,鸟儿继续为树唱歌,但是,树却被人们砍伐并做成火柴燃烧了,鸟儿只好对着灯火唱歌)。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读、交流、指导、归纳等综合学习方式,让学生不断进行了字词巩固,同时,有效提升了规范书写、课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等学习能力。
三、研读课文,感受友谊
1.质疑引入:故事中的鸟儿和树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非常友好,是好朋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从哪些自然段中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的(第1-5自然段)。
2.认真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边读边找出最能体现鸟儿和树之间深厚友谊的句子。
3.学生读文圈画,同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
生:我是从课文第1自然段中两个“天天”体会到的,说明鸟儿每天都很开心。
师:你能猜猜鸟儿为什么每天都很开心吗?
生:我觉得是因为她有树这样的好朋友。
师:树喜欢听鸟儿唱歌吗?
生:喜欢,所以他“天天听”都不会觉得腻烦。
师:你能把这一自然段有感情地读一读吗?想一想,应该注意强调哪些词语的重音?
生:我觉得需要强调两个“天天”,这样能突出总是如此的感觉。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师:当鸟儿要飞到遥远的南方过冬时,你从文中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他们都舍不得离开对方,并且约定等鸟儿回来的时候还要继续唱歌。
师:谁能给我们分角色读一读,让我们感受到两个好朋友依依不舍的情感?
指名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注意体会各自的不舍之情。
师:孩子们,因为鸟儿美好的歌声将两个好朋友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他们相约明年春天再见。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注意读出两个故事人物之间的美好友谊。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探究交流法,让学生由问题入手深入到课文中,读中感受到了鸟儿与树之间的深厚友谊。
四、课堂小结
第二年春天,鸟儿是不是按照约定又回来了?后来故事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孩子们,下节课我们再继续探究故事内容,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朗读故事中的人物对话。
2.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懂得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学习
1.指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通过对故事内容的了解,回顾鸟儿和树之间的深厚友谊。
2.过渡引入:两个好朋友相互约定——明年春天到来时,鸟儿还要继续为树唱歌,可是,当鸟儿再次飞回来时,两个好朋友还能像以前那样开心快乐地在一起生活吗?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借助简述故事内容的形式,让学生更为准确地建立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也激发了他们深入探究故事的兴趣。
二、探究学习,深挖文情
1.过渡:好不容易到了第二年春天,当鸟儿兴致勃勃地飞回来时,可是她的好朋友树却不见了。孩子们,树究竟到哪里去了呢?认真读一读课文第6-16自然段中鸟儿与树根、门以及小姑娘的三次对话,试着帮助鸟儿找到树的去向。
2.学生交流对树的去向的了解(砍倒做成火柴——用光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想象体验:如果你就是这只鸟儿,当得知自己的好朋友遭遇了如此的不幸,你的心情会如何?(难过、伤心……)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再次研读三次对话,试着体会鸟儿的不同心情。
3.课件出示鸟儿与树根、门以及小姑娘的三次对话,指名学生说说每次对话中鸟儿的心情都是怎样的。
生:我觉得鸟儿和树根对话时,内心一定充满了着急。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她不知道自己的好朋友的去向,所以会非常着急地询问树根。
师:说得很好,来,让我们把鸟儿和树根的对话读一读,试着表现出鸟儿的焦急之情。
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
生:我从鸟儿跟门的对话中,体会到了鸟儿此时更加着急的心情,因为她特别想马上就见到自己的好朋友。内心一定充满了焦急,同时,因为知道树已经被砍倒了,她心里肯定又很伤心。
师:是啊,此时的鸟儿,心情已经发生了变化,既有焦急,又有伤心,相信你们也能通过朗读传达出自己对鸟儿心情的体会。
指名两位学生继续分角色朗读第二次对话。
师:可怜的鸟儿并没有放弃寻找朋友下落的希望,可是,小姑娘的话却让她此时心里又多了一份别样的情感,你们体会到了吗?
生:我觉得应该是绝望,因为树被做成了火柴,而且火柴已经用光了。
师:是啊,这意味着鸟儿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好朋友了,鸟儿的心情该是多么悲痛啊。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三次对话,注意读出对鸟儿心情的体会。
4.课件出示教材中鸟儿对着灯火唱歌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图并简单描述画面,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想一想自己从中体会到了鸟儿怎样的内心感受?画出相关词句,简单写出自己的体会。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盯着”“又盯着”两个词语,想象鸟儿内心对于曾经快乐生活的画面的美好回忆,以及因为再也见不到好朋友的伤心、绝望之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感人的画面。
5.探究交流:孩子们,故事中的鸟儿经历了千辛万苦,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学生交流(是因为去年她和树的一个约定),教师适时再次出示课文第3、4自然段中鸟儿和树的对话,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知鸟儿和树的美好约定。
6.引导学生从鸟儿寻找好朋友的表现中,想一想自己从故事结尾鸟儿的歌声里听懂了什么。教师适时引导他们从友谊、从对待约定的态度等方面进行理解,同时归纳板书(友谊之歌诚信之歌),并让学生根据板书进行话题交流:怎样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懂得友谊是建立在互相信任、诚信守约的基础上的。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通过抓住故事中的三次对话组织教学,既让学生准确感知了故事的发展过程,也从品读、分角色朗读等过程中不断深入到鸟儿的内心世界,体会了鸟儿对于友谊和约定的坚守。
三、深化感悟,总结课文
1.过渡:一对好朋友原本是可以继续快乐地生活下去的,可是却这样生生地经历了生离死别。孩子们,故事读到这儿,你们又有什么感受呢?(对砍伐树木的人很痛恨……)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作者借鸟儿的歌声表达对于乱砍树木行为的痛恨以及对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希望(补充板书:和谐之歌)。
2.拓展延伸:展开想象,鸟儿飞走了,她会飞到哪儿去?又会做些什么呢?
(1)学生自主想象、练说,并与同桌进行交流。
(2)指名学生展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再次体会鸟儿对人类爱护自然环境的呼唤。
3.教师小结:鸟儿忧伤悲情的歌不仅是唱给好朋友听的,也是唱给我们所有人听的。孩子们,让我们记住这个悲伤、凄美的故事,努力要求自己不做破坏自然和谐的行为吧。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去年的树 人教部编版
《8 去年的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融、伐”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特点。
3.分角色朗读鸟儿与树、树根、大门、小女孩的四次对话,能读出鸟儿心情的变化,体会鸟儿与树之间的深厚情谊,感悟鸟儿信守承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
1.认识“融、伐”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切”。
教学难点
2.能读出鸟儿心情的变化,体会鸟儿与树之间的深厚情谊,感悟鸟儿信守承诺的品质。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去年的树。板书课题。
指生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字词环节
下面有请本节课的小老师上场。
1.注音词语:
自读,小老师领读。正音。
2.去音词语:
指生读,同位合作读。
选词语说句子。
3.游戏巩固本课生字(放飞小鸟):
自读,扩词,游戏巩固。
接下来由王老师带领大家进入课文的学习。
(三)解读课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感谢今天的小老师。
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第28页,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一说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读文,汇报。根据提示,梳理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谁愿意读一读?
(课件展示: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
指生读。
读得真棒!一棵树,一只鸟;一个唱,一个听。多好的朋友,多好的时光,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生齐读)
(2)读完之后你能体会到鸟儿和树是一对什么样的好朋友?
生汇报:鸟儿和树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朝夕相伴)
你从哪个词中体会出他们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引出“天天”。生齐读。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正是这两个“天天”,让我们感受到了树和鸟儿朝夕相伴的深厚的友谊。我们再一起读这部分,注意读出“天天”的感觉和味道来。
生齐读,感悟和体会树和鸟儿之间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深厚情谊。
3.学习课文2——16自然段。
(1)这是一段多么美好的时光啊!就这样,过了一天又一天。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故事将会如何发展呢?默读2-16自然段,完成以下几个任务(课件:共有几次对话,分别是谁与谁的对话?)
学生汇报交流。(生汇报、师板书)(课件出示四次对话)
这四次对话,成了我们这个童话故事最重要的内容。同位两个试着来读一读这四次对话。
(2)课件出示树和鸟儿的对话,引导学生揣摩、体会他们内心的情感。
(课件:第一次对话)指两生分角色读。
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为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到来了,鸟儿必须离开这里,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过冬,眼看着这么一对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就要分手了,这个时候,树的心情是怎样的?鸟儿的心情又是怎样的?谁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他们的心情?
生(预设):树的心情是依依不舍。(师板书:依依不舍)或其他的词,如恋恋不舍等。
生(预设):鸟儿的心情是难过。(师板书:难过)或舍不得,肯定等。
(3)指导朗读。
这样一对好朋友,他们分手时依依不舍,谁能带着这种依依不舍、难过的心情读一读他们的对话呢?同位两个先试着读读,谁愿意来展示一下?(练习读、展示读)
(4)关于约定:
在他们即将分手的时候,他们是这样约定的:
(课件出示:
“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生齐读,男女合作读。
(5)过渡:就这样,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迫不及待地又飞回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
(6)体会第二次对话鸟儿心情的变化。
然而,眼前的这一幕却让她惊呆了:树,不见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根留在那里。同学们,此时此刻,鸟儿找不到她的朋友,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呢?(指生说)
(课件出示: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 问树根。)
(反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感情层层递进)
引导学生体会焦急的心情。
师指导朗读:你焦急地再问一次。
指生读。
师总结:是啊,他焦急,她不安,因为她的好朋友树不见了。她对自己说,怎么会这样?树啊树,不是说好了我还要回来给你唱歌吗?难道你忘了我们的约定了吗?
(7)小组合作,在第三、四次对话中体会鸟儿心情的变化:
然而,得到的结果让人揪心,让我们一起都来做树根,告诉她吧: (生齐读)“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师引导:如果你是鸟儿,听到这样的消息,你会怎么做?(指生说)
生(预设)鸟儿告诉自己,必须去找,必须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因为我还要为他唱去年的歌。
就这样鸟儿飞向了山谷。同学们,这个时候,鸟儿的心情又会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任务单,结合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完成第一个任务。)
小组讨论。
小组展示交流:
生(预设)她心急如焚地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师适时板书“心急如焚”。
师引导指导朗读:同学们,你有过心急如焚的时候吗?请体会体会你心急如焚的那份感觉,再来读鸟儿的话。
生再读,情感加强。
师引导:她心急如焚,然而大门给出的答案再一次令人不愿相信(生齐读):“树嘛,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过渡:就这样,鸟儿继续了她的寻找。她飞呀飞呀,她飞向了村子,飞向了暮色。她来到了小女孩的身边,此时此刻鸟儿的心情又会是什么呢?
小组合作展示第四次对话
(课件出示:鸟儿 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生(预设)鸟儿伤心欲绝地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师适时板书:伤心欲绝
孩子,你知道“伤心欲绝”是什么意思吗?
生(预设)悲伤到了极点。
师引导生体会伤心欲绝,反复有感情地朗读第四次对话。
(8)总结四次对话,反复指导朗读,体会鸟儿心情的变化。
回顾四次对话中有关鸟儿心情的词语,鸟儿的心情一次比一次沉重。引导学生体会、感悟鸟儿与树之间深厚的情谊。
配乐、分角色朗读:
师生根据板书,加上提示语,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四次对话,声情并茂。
4.学习课文17——19自然段。
(1)重点句子分析,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鸟儿的内心活动。
课件出示: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揣摩鸟儿盯着灯火看时在想些什么?(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单第二个任务。)
(2)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生(预设)鸟儿想起了那段天天给树唱歌的欢乐时光;想起了和树分别时彼此许下的承诺。
生(预设)唱完歌再盯着灯火看,表现出鸟儿对当初承诺的兑现和对好友的不舍等。
(3)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四)拓展延伸
1.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儿?请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生(预设)信守承诺、重情重义等。
2.结合板书,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8《去年的树》(第2课时) 人教(部编版)
《去年的树》(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融”等6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多音字“切”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正确读写“冷”等13个字和“寒冷”等16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能给同学和家人讲这个故事。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鸟儿心情的变化;联系课文展开想象,猜想并说说故事结尾中鸟儿的两次内心活动,能与同学和家人讲这个故事和交流读文的感受,感悟故事主题,初步体会童话的特点(具体见“交流平台”)。
教学重难点:
1.能给同学和家人讲这个故事。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鸟儿心情的变化;联系课文展开想象,猜想并说说故事结尾中鸟儿的两次内心活动,能与同学和家人讲这个故事和交流读文的感受,感悟故事主题,初步体会童话的特点(具体见“交流平台”)。
教学准备:
教师:“融”等6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不注音),教学PPT。
学生:每人一套“融”等6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一)复习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
PPT出示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二)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有关内容。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略读课文,粗知课文大意(或整体感知课文),谁能说说《去年的树》的课文大意呢?(指名回答。预设:答案见上一课教学过程。)我们还初步学习了给课文划分部分,并且按照同一内容划分为一个部分的原则,把课文划分成了四部分,谁能说说每个部分的内容呢?
二、讲故事。
导语: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就要,讲讲这个故事了,有信心吗?
(一)布置任务。
出示任务:借助板书,用自己的话和课文中的语句,讲一讲这个故事,注意做到内容要完整,语句要通顺连贯。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二)反馈评议指导。
指名2—3个讲故事,以“内容完整;通顺连贯”为标准评议。
(三)再练习再评价。
评议后个体根据评议意见再练讲故事,再指名汇报,评议。
三、想象鸟儿内心世界,感悟课文主题。
(一)想象鸟儿内心世界。
1.导语:同学们已经能用自己的话和课文的语句讲这个故事了,回家还要讲给家人听哦。第二年春天,鸟儿回来找好朋友树,最后,只找到用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这时,鸟儿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我们发挥想象,一起走进鸟儿的内心世界,猜一猜他会想些什么。
出示任务:(PPT出示课文插图2)有感情的朗读第四部分,联系上文展开想象,面对着用好朋友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鸟儿心里会想到些什么呢?请用下面的句子说一说,注意做到语句通顺连贯。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心想……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心想……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评议标准:(1)内容与课文内容、主题相关应予以肯定;(2)语句通顺连贯。
(二)感悟课文主题。
1.导语:走进了鸟儿的内心世界,这个童话故事我们也就读完了,那么,读了这个童话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有什么感受,有什么体会呢?说一说,与大家分享吧。
出示任务:读了这个童话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或者有什么感受体会?先自己说一说,然后在四人小组分享。
2.反馈指导。
可谈到“信守诺言”“环境保护”,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应该予以肯定。
四、总结。
童话故事《去年的树》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童话故事一样,鸟儿、树、树根、大门等和小女孩一样会说话,鸟儿和树跟人一样有情感。读了这个童话故事,同样得到了启示。这就是童话故事的魅力所在。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与词语表词语读记。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三)PPT示词语表词语,自由读记。
(四)反馈读记(注: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六、写字教学。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观察字形,思考容易与学过的哪个字混淆,同桌说一说。
3.反馈指导。
指名说并板书,然后读一读:
例:斧(斧子)爷(爷爷) 睁(睁大)挣(挣扎)
4.指名说说哪个字容易写错,会错在哪里。
例:“离”,第9笔是“撇折”。“柴”,上是“此”,不是“比”。
(二)写字指导。
1.观察并说说字的各部件相互位置,笔画的变形、退让、延伸等。
2.各写一个,反馈评议。
3.按评议对照修改,然后每个字在写两个。
七、总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八、写字练习和抄写词语表词语。
作业设计:
给家人讲这个故事,并和他们交流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去年的树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巨城示范小学 张建花
[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设计秉承这样的理念,把教师训练的意图和训练的技巧隐藏起来,以情激情,以情带读,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在跟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品味语言,积淀情感,感受课文所蕴含的语言美、思想美和意境美。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读通课文,品味四次对话。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点:读、品、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重点:品味四次对话。初步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课件:多媒体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叙述导课,了解作者
1、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都非常喜欢童话故事。童话以其优美的语言,动人的故事,把我们带进真、善、美的世界。不但同学们喜欢就连老师也非常喜欢童话。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话故事《去年的树》
2、 板题:去年的树 (齐读)
3、谁来说说你对作者的了解呢?教师补充。(课件展示)
二、检查预习,多元对话
1、检查学案作业,交流,汇报,评价。(随机出示本课生字,强调易错处。)
2、请大家尽情地读读课文,与课文交流、对话。
3、交流初读心得。(随机完成学案初读感知1小题。)
4、教师小结。
三、品读课文,倾心对话。
1、让我们走进课文,继续深入地读书。通过刚才读、做两个环节,我们不难发现,这篇童话很有特色,它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示故事情节的,全文有几次对话,分别是鸟儿和谁的对话,大家快来找一找画一画。
2、依次出示每组对话,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语气朗读,体会不同角色的心情。
3、教师可以提供三个表示鸟儿心情的提示语,让学生来试填,带着体会再读读。
四、设置悬念,铺垫下文。
鸟儿在一次又一次的找她的朋友,当她得知树被砍到,切条,做成火柴,卖掉用光,只剩下火柴点燃的火还亮着,她的心情又如何?他又会怎么做?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五、作业布置,多元对话。
1、课下完成学案初读感知部分第2小题。
2、找本组伙伴进行分角色对话。
板书设计:
大树
小鸟 树根 对话
门先生
小姑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