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4:18:54
文档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术中优质配合及围术期护理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运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14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7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采用术中优质配合及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4%,满意率为74.3%,而干预组为2.9%和94.3%,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推荐度:
导读【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术中优质配合及围术期护理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运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14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7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采用术中优质配合及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4%,满意率为74.3%,而干预组为2.9%和94.3%,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术中优质配合及围术期护理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运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14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7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采用术中优质配合及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4%,满意率为74.3%,而干预组为2.9%和94.3%,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腹腔镜下; 胆囊切除; 术中优质配合; 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5-0112-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5.059 

  腹腔镜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手术技术,采用精巧的机械和仪器,通过腹部细小的穿刺口进入腹腔进行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等特点,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简单易操作。由于患者个体存在差异及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加之术后未能正确护理,疏于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等,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1]。本次研究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术中优质配合及围术期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14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70例,男36例,女34例,平均年龄(42.2±8.3)岁,急性胆囊炎12例,慢性胆囊炎11例,胆囊息肉12,胆囊结石35例;干预组70例,男42例,女28例,平均年龄(46.5±11.2)岁,急性胆囊炎14例,慢性胆囊炎8例,胆囊息肉10例,胆囊结石38例。伴有糖尿病患者10例,伴有高血压患者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所选患者均采取全身麻醉,取仰卧位体位。建立co2人工气腹,保持腹腔压为1.2~1.6 kpa,自脐部取切口置入腹腔镜,连接摄像监视系统。患者取头高脚低斜卧位,根据情况取2~3个操作孔,腹腔镜探查后行胆囊切除术。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常规的护理方式,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干预,采用术中优质配合及围术期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术前护理。主要内容为心理护理,患者手术前易发生内心恐慌、心理不安。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知识宣教,向患者介绍整个手术的流程及注意事项,着重介绍腹腔镜技术较传统方法的优势,并辅以实际的病例,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护士应面带微笑,声音轻柔。尝试多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内心的想法,帮助其打消心里疑虑,为患者树立积极向上的态度,增加治疗信心,更好地配合手术治疗。(2)术前准备。患者术前进行常规体检,询问是否有手术禁忌证。包括:是否有腹部手术史、是否有胆囊结石、手术区域皮肤是否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等。术前1 d进流食或半流食,禁食产气食物。手术前12 h禁食,6 h禁饮[2]。常规备皮,各种手术器械进行消毒准备。利用棉签蘸酒精或松节油对患者脐孔进行清洁,动作应缓慢轻柔。(3)术中护理。术中基础护理:护理人员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保证静脉输液通畅。根据术中情况,适时调整患者的体位(最佳体位:头高足低位15°~30°,稍向左倾),以便手术视野的充分暴露,护理人员加强术中巡视,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医生汇报并处理。术中配合:护理人员查看手术器械是否完好、是否消毒合格,时刻注意无菌操作。在手术前15 min,护理人员洗手与巡回护士常规清点手术器械、腔镜专用器械及纱布、纱条、棉球等的数目。护理人员协助医生对患者建立气腹、连接腹腔镜装置,护士协助麻醉师对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完成麻醉。对于手术过程中出现的视野不清、镜头模糊等情况,护理人员用碘伏棉球擦拭腔镜镜头。在术中,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气腹压力(11~15 mm hg为宜)。护理人员在术中将手术器械等物品摆放整齐。手术完毕后,护理人员与巡回护士仔细清点、复查物品、敷料等,确保手术物品无遗留。(4)术后护理。术后基础护理:在术后,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为保证患者呼吸畅通,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待患者苏醒后如无不适可半卧位。术后6~8 h内禁食禁饮以防恶心呕吐发生。术后8 h后可适量饮水,待排气结束后可少量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若患者插有引流管应固定妥当,防止意外碰落,观察引流液并及时更换引流袋,正常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及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同时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3种选择。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于2~3 d内完成排气,5~10 d全部出院。

文档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术中优质配合及围术期护理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运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14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7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采用术中优质配合及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4%,满意率为74.3%,而干预组为2.9%和94.3%,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