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百分之六十的小学生害怕写作一部分学生甚至是六年级了还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
一、学生在写作中存的问题及原因。
1、怕写,不知道怎么写。
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出作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没有积累的习惯和写作的兴趣造成的。
2、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语句不通顺,表达意思不明确。
这是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薄弱,语法知识差,没有充分意识到标点符号的重要性,没有完全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写完后又不愿多做修改。平时不能很好地使用普通话。加之写完后不愿多做修改。
3、空洞无物,无病呻吟。
作文不是有感而发,而是无病呻吟,作文中缺乏感人的事例,有许多学生是口号式的语句多,把自己收集到的名人名言或好的段落拼凑在一起,虽然语句通顺流畅,但是缺少事实支持,显得肤浅空洞。尤其是最近几年的什么新概念作文训练,对于小学生也有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有的作文虽然通顺流畅但是都是从古到今,从外国到本国的名人警句的堆砌。大大削弱了学生对于生活的感受能力。
二、解决方法和取得的实际教学效果。
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一下几点解决办法:
1、增加课外阅读的时间和阅读量:每天我会拿出三十分钟的时间给同学们阅读,边阅读边将优美的词句摘抄到阅读本上;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每两个星期组织学生去统一借阅;班上每人拿出一本故事书或作文书,成立班上的图书室。
2、为写作创造素材。作文写学校或班级举行的活动,或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玩游戏,并用照相机拍下他们精彩的瞬间,玩了再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平常要求学生写日记,把生活中和学校里发生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在平常生活中,我要求学生讲普通话,上课回答问题要将话说完整。
3、自改,自评,互改,互评:学生作文完成后,先由学生互相批改,再由我进行批阅,双向交流,对交流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再进行个别、集体讲评。如:用词造句是否合理准确,语言是否生动,是否符合逻辑等并逐一予以修改。而且,写得差的同学改到写得好的作文可能学到方法,得到启发;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差的作文,也会从中得到教训。有进步的予以表扬,写好的作文,我会将它打印出来贴在班上的作文园地里。
4、引导学生写日记或周记,把开展的各项活动、所见所闻所想等及时记录下来,积累生活素材,为作文打下基础。
5、 巧妙构思
一篇好的文章,好的结构会更加引人入胜,我在课堂上为培养学生尽量把结构写好,要求学生写作前必须列好提纲,然后围绕着自己的提纲,想尽办法把自己的提纲写丰满,并授予他们丰富自己提纲的思路和方法,这样久而久之,作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以上是我在这几年教学作文中的一些方法,总之,学生的写作教学还是要教师们在实践教学中不断的去探讨,去摸索一套适合自己及本地学生的有效方法对策,激励学生写作兴趣,帮助学生走出写作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