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现场施工情况
该隧道初期支护变形较大地段均按V 级围岩进行施工,采用
V 级B 型复合式衬砌,全环设I 18工字钢架加强支护,纵向间距 0. 6 m ,拱部设糾2超前小导管支护。
现场施工方法以两台阶法、三台阶法(部分地段增加临时仰 拱)为主。初期支护变形主要为水平收敛,集中表现为边墙钢架 接头处初支开裂,并形成纵向裂缝,拱顶下沉量一般较小。变形 较大时,隧道一般正在进行下台阶或仰拱开挖支护,洞内收敛明 显增大。初期支护变形水平收敛值最大达10 c n i /d ,拱顶下沉最 大达5 cm/d ;最大累计水平收敛值达80 c m ,最大累计沉降值 45 c m ,初支开裂严重,钢架扭曲变形。
洞内初期支护变形情况见图3。
4
原因分析
通过对该隧道围岩变形较大地段情况分析,其主要原因有:1)根据现场开挖揭示,围岩变形较大地段岩性多为千枚岩、
炭质板岩、炭质页岩等,岩体软弱破碎,自稳能力差。加之部分地 段存在裂隙水,进一步降低了围岩的物理力学指标,导致隧道开挖
字钢架加强支护,纵向间距〇. 8 m ~ 1 m ,拱部设糾2超前小导管, 每根长3 m ~3. 5 m ,环向间距0. 4 m ,纵向间距1.6 m ~2 m ,台阶法施工(见图2)。
初期支护
防水层
1隧道概况
某电力牵引单线隧道,设计行车速度12〇 km/h ,全长10 606 m ,
隧道最大埋深约680 m ,最小埋深约40 m 。线路纵坡:全隧道为单 面上坡,坡率依次为6%e(5 m 长),21%e (350 m 长),28. 1%C (6 750 m 长),28. 5%。( 1 610 m 长),28. 1%。( 750 m 长),16%c (350 m 长),1%C(232 m 长)。
隧区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汇聚形成的青藏 高原东南缘之川滇菱形断块的西部边界断裂带(金沙江一中甸断 裂带)内,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属我国著名的南北向 地震带南段之滇西地震带。
隧区位于冲江河断裂北侧,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阿里洛断 层、土官村断层,受其影响,节理发育,岩体较破碎,风化差异大。 隧道洞身穿越的地层为三迭系上统(T2b )白云质灰岩夹板岩、下 统(T\\ )板岩、千枚岩夹灰岩、炭质板岩()、二叠系上统(P2a)片 理化玄武岩夹凝灰质片岩。
2大变形段原设计情况
2.1
地质情况
该隧道初期支护变形较大地段地层岩性以千枚岩、炭质板
岩、炭质页岩为主,局部地段裂隙水发育,围岩级别为V 级(见 图1)。
图
1
洞内掌子面地质情况
2.2设计情况
V 级围岩地段设计采用V 级B 型复合式衬砌,全环设118工
Non-linear finite-element model for analysis of integral and jointless bridges
Zheng Xiuqin W u Ming
(Shantou University , Shantou 515063, China )
Abstract: Taking a bui l t integral bridge f o r an example, 3D finite-element models of i n tegral bridges and s o i l s were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large-scale f i n i t 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A B A Q U S. The bridge structure was simulated by the ideal linear e l a s t i c model, and the i n i t i a l s t r e s s balance of the foundation was also considered. In t h i s paper, force performance of integral bridges was analyzed considering the dead load and thermal load. Comparing t o the measured s t r e s s values from the b u i l t bridge, the finite-element model would be verified.Key words : i ntegral and j o i n t l e s s bridges, finite-element model, thermal load, force performance
第42卷第32期 山 西建筑
Vol.42No.322 0 1 6 年 1 1 月
SHANXI A R C HITECTURE Nov. 2016
• 185 •
文章编号:1009-6825 (2016) 32-0185-02
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处理方案研究
曹伟
(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重庆400000)
摘要:结合某隧道大变形段的地质及设计概况,分析了该隧道围岩变形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围岩变形的现场处理措施及施工 技术要点,有效控制了隧道初期支护变形现象的发生,促进了全线工程的顺利进行。关键词:隧道,软弱围岩,初期支护,变形
中图分类号:U452.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
:2016-09-07作者简介:曹伟(
1986-),男,
工程师
• 186 •
第42卷第32期
20 1 6年1 1月
山西建筑
钢架接头处
i %向裂缝
1寅i 帑顏羅m 額;!M UUss_§iUki
初期支护
图
7
调整后V
级围岩曲墙式衬砌
2)
初期支护全环设I 18型钢钢架,纵向间距调整为0.5 m ;拱
部设糾2超前小导管,每根长3.5 m ,环向间距0.4 m ,纵向间距 2 m 。钢架间纵向连接钢筋采用4)25钢筋,“Z ”形布置,设于钢架 内侧(靠二衬侧),钢筋纵向接头应错开;同时,加强各台阶底部钢 架纵向垫槽钢的施工工艺,确保钢架系统整体稳定性。
3) 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及监控量测数据反映情况,围岩及初支
变形多发生于边墙及存在基岩裂隙水部位,拟将原设计50%系统 锚杆的长度调整为4. 5 m ,设于开挖揭示存在变形风险区域,间距 1 m x l m (环向X 纵向)交错布置。改进描杆施工设备,加强描杆 施工工艺,做好锚杆尾部垫板及螺栓连接、灌浆等工艺,确保径向 锚杆施工质量及施作效果。
4 )施工方法建议调整为短台阶法或微台阶法,根据监控量测
成果资料,必要时可加设临时横撑,尽快封闭支护成环,及时施作 二次衬砲。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每循环进尺,每循环开挖后严 格执行“初喷—架设钢架—锚杆—钢筋网—复喷”的施工工序,确
保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
5 )加强糾2锁脚锚管的施工工艺、注浆工艺,研究强化锚管 与钢架的连接工艺,确保锚管施工质量;必要时可适当增设锁脚锚 管,防止工序倒换时突发沉降。6) 地下水发育地段,可适当设引(排)水孔,防止地下水聚集
导致围岩及初支变形加剧。
7)
对于变形持续增大、变形速率持续不稳定段落,为保证二衬
强度,从而避免二衬后期受压开裂,除采取相应加强措施之外,必 要时通过埋设支护内力测试元器件并进行监测,通过内力监测数 据指导支护参数的优化。8) 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控量测及数据分析,适当调整预留变形 量及支护参数。加强各工序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及结 构安全。
6施工处理效果
现场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上述措施及要求进行施工,隧道初
期支护大变形情况已得到有效控制,为确保全线按设计工期完工 奠定了良好基础。
图
6
钢架接头处纵向裂缝3)现场施工工艺标准不高(锁脚锚杆与钢架连接不够牢固)、 支护措施实施不到位(系统锚杆数量及长度不够、临时横撑施作不 及时)、施工组织不力等也是变形原因之一。
5现场处理措施
由于该隧道已出现围岩变形较大,初期支护持续性换拱,严重
影响现场施工安全及进度,结合本隧道初期支护大变形特点,拟采 用措施如下:
1)变形较大地段衬砌型式采用调整后的曲墙式衬砌(见图
7),必要时采用大变形衬砌结构形式(辅助坑道采用曲墙式+全 环钢架衬砌,模筑衬砌内增设钢筋)。施工过程中根据监控量测成 果资料,适时调整预留变形量,避免侵限或回填过大。
后围岩变形较大(见图4)。
®状裂隙"
水渗出i ;
薩邊丨丨漏____麵麵戀麵議麵麵議戀戀麵
k
图
3
洞内初期支护变形情况
图
4
开挖现场裂隙水渗出情况
2)监控量测数据反映,各隧道洞内初期支护变形主要为水平 收敛较大,拱顶下沉量较小。从现场施工来看,水平收敛较大时,
边墙处钢架连接部位明显出现接头裂开现象(见图5),初期支护 沿各钢架接头处形成纵向裂缝(见图6)。其主要原因为施工过程 中钢架接头连接不密贴牢固,锁脚锚管未起到锚固作用,且由于初 期支护封闭支护成环时间较长,导致围岩变形持续性发展。
、
k
头丌裂 1
图
5
钢架接头处变形及开裂情况
Study on weak surrounding rock deformation processing scheme of the tunnel
Cao Wei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raffic Planning Survey & Design , Chongqing 400000, China )
Abstract : Combining with geology and design conditions of the tunnel deformation section, the paper analyzes major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de-
formation causes,and puts forward f i e l d processing measures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oints of surrounding rock deformation,which effec t i v e - l y avoids the tunnel preliminary support deformation and promote smooth operation of the whole-line engineering as well.
Key words : tunnel, weak surrounding rock, preliminary support,
deform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