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追溯(sù) 取缔(tì) 广袤无垠(mào)
B.煞白(sà) 阔绰(chuò) 锋芒毕露(lù)
C.默契(qì) 贮蓄(zhù) 即物起兴(xīng)
D.拂晓(fú) 狡黠(xiá) 九曲连环(q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屏障 隐秘 通宵达旦
B.阻遏 慰籍 周而复始
C.炼达 愧怍 相得益彰
D.预兆 诀别 闲情逸志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由于安倍对历史的严重歪曲,使日本和东亚各国的关系不断恶化。
B.只要你悉心品读汉字,认读汉字,就会发现它的神奇之处。
C.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D.心理学家认为,让孩子讲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水平。
4.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宋江——私放晁盖(《水浒传》)
B.华子良——狱中装疯(《红岩》)
C.诸葛亮——火烧连营(《三国演义》)
D.鲁滨逊——荒岛造船(《鲁滨逊漂流记》)
5.下面情境下,表述准确、得体的一项是(3分)( )
[情境]小明把从小刚那儿借的书弄脏了。他不好意思直接把书还给小刚,就委托小亮代还,并且让小亮代他致歉。小亮对小刚说:
A.小明把你借给他的书弄脏了,他不好意思自己来,让我代还,并替他说声对不起。
B.我来替小明还书。书被他不小心弄脏了,他不好意思自己来。不就一本书嘛,你就别计较了。
C.这是向你借的书,现在还给你,但书不小心弄脏了,真是对不起。
D.这是你借给小明的书,他让我还给你,并让我转达他对你的谢意。
6.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胡佩兰——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她的颁奖词是: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 。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
A.看的是病,救的是命;开的是药,给的是生
B.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
C.开的是药,给的是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
D.开的是药,给的是生;看的是病,救的是命
7.按课文原文填空。(7分)
(1)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2)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4)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5)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 , 。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公输》选段,回答8—10题。(8分)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愿:
(2)仁: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宋何罪之有?
译文:
(2)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译文:
10.从画线句子可看出,公输盘和楚王有着共同的心理。他们共同的心理是什么?(2分)
答:
(二)阅读《哈尔滨老火车站》,回答11—14题。(10分)
哈尔滨老火车站
①哈尔滨老火车站是城市创建初期最早修建的几座大型建筑之一。19年10月,在今哈尔滨站行李房的位置临时搭起一座小房子,作为站长室、电报室和行车人员休息室。1903年哈尔滨老火车站站舍始建,1904年旅客候车室即迁入新站舍。
②哈尔滨老火车站的选址是经过精心考虑的。它位于南岗区、道里区和道外区三个主城区的交界处,是名副其实的城市中心。由车站街(今红军街)、铁路街(今曲线街)、松花江街及医院街(今颐园街)相交而成半圆形的广场,交通便捷。这个半圆形广场视野开阔,便于人们更好地欣赏建筑。每当广场上鲜花盛开,繁茂的树木成为衬托建筑的绿色飘带,建筑优美而舒展的丰姿则尽现眼前。
③作为火车站建筑,从功能上看,其平面布局比较严谨而合理。建筑由一二三等候车室、门厅及处于最右端的中国人候车室等五个大厅构成,围绕着这五个大厅分别布置了售票室、行李房、服务员室、室、站长室、小卖部及卫生间等辅助用房,总面积为1619.78平方米。建筑正中是门厅,高9.07米,宽敞明亮。门厅作为整个建筑的核心,其他几个候车室通过门厅联系在一起,成为流动而连续的空间。
④哈尔滨老火车站建筑立面设计是典型的“新艺术”风格。其设计极尽生动之势,比之西欧及俄罗斯同时期“新艺术”设计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独特的设计主要体现在建筑曲线装饰的运用上。一眼望去,建筑通体的曲线装饰令人目不暇接——曲线的门窗、曲线的墙墩、曲线的女儿墙甚至曲线的车站名称,犹如各种曲线的海洋。这些曲线的弧度富有变化,如一首乐曲,跳跃着,盘旋着,时而高昂,时而低回。
⑤驻足于哈尔滨老火车站之前,你会发现,建筑的每个细节都是那样生动奇异,整个建筑舒展而大方。可惜的是1959年火车站扩建时老站舍被拆毁了,它迷人的风采已随风而逝。
(选文有改动)
11.为什么说哈尔滨老火车站的选址是经过精心考虑的?(请简要概括)(3分)
答:
12.哈尔滨老火车站建筑平面布局有什么特点?这样布局的依据是什么?(3分)
答:
13.分别指出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内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2分)
(1)建筑正中是门厅,高9.07米,宽敞明亮。( )
(2)其设计极尽生动之势,比之西欧及俄罗斯同时期“新艺术”设计有过之而无不及。( )
14.阅读第④段,说说哈尔滨老火车站在建筑曲线装饰的运用上有哪两个特点?(2分)
答:
(三)阅读《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回答15—19题。(14分)
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①李忠义是一个工人。
②他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活得也很艰难。他从小患有腿疾,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个子不高,头发有些发白,近乎丑陋的脸上还有一块疤。因为腿疾,单位安排他当收发员,无非是分发报纸信件。李忠义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后,就常到工地去转转。技术活他插不上手,可他总能找到自己能干的活儿:道路坑洼他去填平,排水沟堵了他去疏通,散落的砂石他细心地堆积成方,散放的管材他整理成行。他眼里总有活儿。夏日,酷暑难当,他主动去食堂帮厨,吃力地把解暑的绿豆汤担到工地,自己渴了却忍着不喝。冬日,他常常夜半巡夜,生怕工棚生火酿成事故。每天清晨大家走出工棚,总会看到皑皑雪地上,有一串串高低不平的足印。
③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在工地醒目的地方立起一块黑板,用他笨拙的字迹,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虽然版面不很美观,却很受工友们的欢迎。
④别人有困难他跟着着急,别人高兴他跟着快乐,别人痛苦他也跟着痛苦。一次,一个工友半夜发烧,他背着工友顶着风雪去医院,跛着腿跑来跑去,整整陪护了三天。工友病愈出院了,他却病倒了,一病就是一星期。
⑤大凡地位卑微的人头就扬不起来,位尊显贵的人头就低不下去。李忠义却在命运面前不低头,也从不抱怨生活对他的不公。他充实地、忙忙碌碌地打发每一天,用他炽热的胸膛温暖冬天,用他辛勤的汗水融化冰雪。一次,工会到工地放露天电影,放到
一半时,风把银幕掀落,正在大家焦急之时,只见一个笨拙的身影,蹬着梯子攀上柱顶,吃力地把银幕重新拉好。电影又重新放映,场内响起掌声。
⑥可就在那个冬季的一天,李忠义值了一宿夜班,不知是过于劳累,还是那天风雪太大,经过一个无人值守的铁路道口时,竟被呼啸而来的火车刮倒,被人发现送往医院,已经无救了。一个普通而平凡的生命,在一个朦胧的冬晨消失了。
⑦送别的那天,工友们都来了,他们穿着汗渍的工装,甚至有的还背着工具,戴着安全帽,他们要最后送他一程。悼词说的是什么他们没有听到,哀乐从哪里飘来他们没有听到,只听任奔涌的泪水顺颊而下,淋湿了衣衫,打湿了脚下的土地。李忠义需要休息了,他安详地合着双眼,那花白的头发在人们无尽的哀痛中,似乎还在微微抖动,像一朵成熟了的蒲公英,随风飘洒。
⑧他的生命太短暂了,没有壮怀激烈;他的身份太普通了,没有光华闪烁;他的业绩太平凡了,没有风云叱咤。李忠义是一个工人,但更是一个好人,在工友的心中,他就是一座山、一条河。
⑨天空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那么多的星星亲密地依偎在一起,不管大的小的、远的近的,谁也离不开谁,就是云彩遮住了它们,它们也会躲在后面熠熠发光。
⑩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选文有改动)
[注] 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种子带有白色软毛,成熟后会借助风力飘洒到各处繁殖。
15.文章开篇写道“李忠义是一个工人”,意在告诉读者,他是一个 而 的人。(2分)
16.文章③④⑤段写了李忠义做的哪几件小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答:
17.如何理解第⑦段画线句子的深层含意?(3分)
答:
18.为什么作者说李忠义在工友心中,“就是一座山、一条河”?(3分)
答:
19.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标题“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的?(3分)
答:
(四)阅读《丈量幸福的尺寸》,回答20—23题。(13分)
丈量幸福的尺寸
①4岁的时候,你会为得到一颗糖果而快乐;14岁的时候,你会为某次考试得了全班第一而兴奋;24岁的时候,你会为迎接新的挑战而狂喜……而在此之后,一个人生命力的分水岭已开始隐隐呈现,要体验到幸福感可能会变得越来越艰难。“获得”或“占有”的毒瘾更大了,不再是个轻易就会满足的孩子。
②我们用什么来丈量幸福的尺寸?该到哪里去寻找幸福的配方?
③人们总是习惯把希望寄托在攫取的行动上。更多的财富,更好的房子,更高的地位,更大的名声。似乎只有这些才能见证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让自己感觉更安全,更强大。但占有的欲望是没有穷尽的,占有本身总在刺激和催生新的欲望。因此只会用外物来丈量幸福感的人常常陷身于一种矛盾之中,拥有越多,幸福反而越少。
④也有些人,把希望寄托在了错误的地方。蒲松龄一生没有走出科场失意的阴影,也许他自己都不曾料到,令他名垂后世的恰是功名之外的谈鬼说狐、嬉笑怒骂;班超终于放弃了笔砚间平稳而无趣的生活,才有了那令无数后世热血男儿神往的建功异域,封侯万里。(一)由于希望放错了位置,前者一生与幸福无缘;由于找准了方向,后者终于与幸福握手。
⑤幸福是无法计量的,也不存在一个现成的配方,没有一个公式或程序可以算出幸福的总值。物的叠加和累积有时候非但毫无意义,甚至会成为幸福的负数。你可以说一个开着宝马车的人比一个骑着自行车的人更神气,但你不能说前者比后者更快乐。宝马车可以有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机械动力,但驾车的人未必拥有生命的切实推进感。
⑥如果一定需要找到什么“幸福指数”,那么唯一可能的答案就是:爱,自由,创造。只有这几个本质性的关键词才能丈量幸福,能够诠释真正的快乐。它们也就意味着那样的感觉:相逢的欣喜,飞翔的快慰,审美的沉醉。
⑦幸福的尺寸本是无所谓大,也无所谓小的。这正像脚上的鞋,穿着合适也就可以了。(二)童年的尺寸是一颗糖果的甜蜜,少年的尺寸是一次收获的快乐,青年的尺寸是一份创造的惊喜。在此之后,你的脚丫已经不再长大,你的鞋子尺码已经固定,所以,请学会丈量幸福,拥有一颗充满爱、充满自由、充满创造的心吧!因为,“人不能把握自己的幸福,都是因为超出了自己双脚所占的地面尺寸”。
(选文有改动)
20.作者主张用什么来丈量幸福的尺寸?(3分)
答:
21.理解文中加点词语。(4分)
(1)“毒瘾”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答:
(2)“矛盾”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答:
22.写出文中画线句所运用的论证方法。(3分)
(一)
(二)
23.如何理解“人不能把握自己的幸福,都是因为超出了自己双脚所占的地面尺寸”这句话的含义?(3分)
答:
三、作文(50分)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
有人喜欢白色的纯洁,有人喜欢橙色的温暖,有人喜欢粉色的浪漫……你也许对某种色彩情有独钟。
激情燃烧的火红,收获成功的金黄,茁壮成长中的那一抹新绿,追逐梦想时的那一片蔚蓝……青春的画卷上,总有一种色彩属于你。
请以“有一种色彩属于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给材料作文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白天处理国事,晚上还经常阅读经史,和大臣谈论治国的道理,很晚才睡。太子觉得父亲太辛苦,就对刘秀说:“您做这么多事情,不劳累吗?”刘秀回答道:“这是我喜欢做的事情,当然就不觉得疲劳。我虽然做了皇帝,却要更加小心谨慎,虚心求教,还要以史为鉴,不断反思,才能治理好天下啊。”这就是“乐此不疲”这个典故的由来。由于刘秀夜以继日的努力,终于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光武中兴”。
这个故事至少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只有喜欢一件事,从中找到乐趣,才能把它做好;成功之后,更要戒骄戒躁;借鉴、反思有助于把事情做得更好。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答案全解全析:
1.答案 D A.“缔”应读“dì”。B.“煞”应读“shà”。C.“兴”应读“xìnɡ”。
2.答案 A B项,“慰籍”改为“慰藉”。C项,“炼达”改为“练达”。D项,“闲情逸志”改为“闲情逸致”。
3.答案 C A项,缺少主语,删除“由于”或“使”。B项,语序颠倒,“你”放在“只要”前面,“认读汉字”和“品读汉字”互换。D项,搭配不当,把“培养”改成“提高”。
4.答案 C “火烧连营”中的主人公是陆逊,情节未涉及“诸葛亮”。
5.答案 A B项,“不就一本书嘛,你就别计较了”表达的不是歉意。C项,没有说清委托的内容。D项,应该把“谢意”改为“歉意”。
6.答案 B 第三句“医者”的首要工作是“看病”,按照连贯的原则,首先排除C和D。由语段第一句可知胡佩兰是“仁医”,根据语段内容,我们可以推断“仁”“医”的内涵,“仁”是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帮助、同情等;“医”即“治病的人”。因此,“仁医”我们可以理解为“能够治病救人的富有同情心和助人精神的医生”。这样的医生不仅有技术,更有情,故选择B。
7.答案 (7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则该空不得分)
(1)人迹板桥霜 (2)山随平野尽 (3)千里共婵娟 (4)海日生残夜 (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 (1)—(5)题是直接型默写,(6)题是理解型默写,可依据提示“自然景物”“社会的发展”“深刻哲理”判断。易错字词有“婵娟”“生”“畔”。
评析 本题仅考查了考生对古诗文的识记和默写能力,注意书写要准确、清楚。难度不大。
8.答案 (2分)(1)希望 (2)对人亲善、友爱
解析 “愿”“仁”属于常用文言词语,要结合语境理解。
评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做题时注意结合语境理解词义。难度不大。
9.答案 (4分)(1)(2分)宋国有什么罪呢?
(2)(2分)自己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解析 (1)句属于倒装句式,宾语前置,语序应为“宋有何罪”,翻译时要注意调整语句顺序。(2)句“少”“众”属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知类”意为明白事理。
评析 此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理解能力,特别是特殊句式和常用实词的理解。难度适中。
10.答案 (2分)都不想放弃攻宋;都不想承担责任(都想推卸责任)。
解析 公输盘把不放弃攻宋归于“我已经向楚王说了这件事了”;楚王把不放弃攻宋归于“公输盘给我造了云梯”。由此可见,二人互相推卸责任,根源在于不想放弃攻宋。
评析 本题考查准确理解文本的能力,要准确把握人物心理。难度适中。
[参考译文]
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墨子说:“北方有人欺侮我,我希望借助您的力量杀掉他。”
公输盘不高兴了。
墨子说:“请让我奉送给您十金。”
公输盘说:“我是讲道义的人,绝不能平白无故杀人。”
墨子站起来,拜了两拜,说:“请让我说几句话。我在北方听说您造了云梯,要拿去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有的是土地,缺少的是民众,如今去杀害自己缺少的民众而争夺自己并不缺少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宋国并没有罪而要去攻打它,不能说是仁爱。懂得这个道理,却不据理力争,不能说是忠诚。争论而达不到目的,不能说是坚强。自己说讲道义,知道杀少量人都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公输盘被说服了。
墨子说:“那么,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公输盘说:“不能,因为我已经对楚王说过此事了。”
墨子说:“(您)为什么不介绍我去见楚王呢?”
公输盘说:“好吧。”
墨子见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个人,抛掉自己华丽的车子,看见邻人有破车子便想去偷;抛掉自己的锦绣衣裳,看见邻人有粗布短衣就想去偷;抛掉自己的白米肥肉,看见邻人有糟糠便想去偷。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楚王说:“(这个人)一定患了偷窃病了。”
墨子说:“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只有五百里。这就好像华丽的车子和破车子相比。楚国有云梦泽,那里满是犀兕、麋鹿之类,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鼋、鼍多得天下无比,宋国真像人们说的那样,是个连野鸡、兔子、鲫鱼都没有的地方。这就好像白米肥肉和糟糠相比。楚国有松、梓、楠、樟这些大树,宋国却没有什么大树。这就好像锦绣衣裳和粗布衣服相比。我认为大王攻打宋国,正和这个害偷窃病的人一样。”
楚王说:“对呀!虽然是这样,但是公输盘给我造好云梯了,(我)一定要打下宋国。”
11.答案 (3分)因为哈尔滨老火车站地处城市中心、交通便捷、视野开阔。
解析 本题答题区间在第②段,该段共5句话。第1句引起下文,2—5句从哈尔滨老火车站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捷,视野开阔、便于人们欣赏三方面具体阐释了它的选址是经过精心考虑的。
评析 本题考查理解说明内容并提取信息的能力。难度不大。
12.答案 (3分)比较严谨而合理 火车站的功能
解析 本题答题区间在第③段,该段主要从功能上介绍了火车站平面布局的具体情况。根据本段第1句即可提取其建筑平面布局的特点(“严谨而合理”),这样布局的依据是其“功能”。
评析 本题考查理解说明的内容并提取信息的能力。难度不大。
13.答案 (2分)(1)列数字 (2)作比较
解析 (1)句中从“高9.07米”可辨识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门厅宽敞明亮。(2)句中从“比之西欧及俄罗斯……”可辨识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哈尔滨老火车站设计与西欧及俄罗斯同时期“新艺术”设计进行比较。
14.答案 (2分)广泛应用 富有变化
解析 第④段介绍了哈尔滨老火车站“曲线装饰”的运用。本段中第4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曲线装饰在设计上的广泛运用;第5句同样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曲线的弧度富有变化。
评析 本题考查理解说明的内容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15.答案 (2分)普通 平凡
解析 “工人”通常指在工业生产领域,依靠出卖劳动获取报酬的人,一般指“体力劳动者”。开篇先抑后扬,强调李忠义是个“普通”“平凡”的工人,为下文他身体残疾,却能做好本职工作,而且热心为大家服务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作铺垫。
评析 本题考查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的能力,难度不大。
16.答案 (3分)坚持出黑板报 背着生病工友去医院并陪护 风中拉好银幕
解析 根据第③段中第一个“却”及④⑤段中“一次”的提示来概括,概括时应紧扣具体事件。
评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概括事件的能力。难度不大。
17.答案 (3分)暗示李忠义的美德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四处飘洒,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解析 表层含义:把李忠义花白的头发比作成熟的蒲公英。深层含义:可把李忠义热心为大家服务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的行为,理解为李忠义的美德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四处飘洒,根植于人们心中。
评析 本题考查分析句子作用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18.答案 (3分)李忠义的善举和美德,使他的形象像山一样高大,使他的深远影响,像河水一般长流。
解析 这里是比喻的说法,形象地写出李忠义在工友心中的印象。结合文中李忠义的热心服务,可理解他的善举和美德像山一样高大,像河水一样绵长。
评析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19.答案 (3分)天空中每颗星星都有自己的位置、价值;一个人不管多平凡,但在社会大家庭中,只要他认真地工作、生活,就都会有各自的价值。(社会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人们彼此需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即使再平凡,只要努力,也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解析 表层含义,指的是现实中星星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深层含义,这里以“星星”为喻,比喻像李忠义一样普通平凡的人也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以“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为标题,富有诗意,新颖、醒目,引人入胜。
评析 本题考查理解题目含义及作用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20.答案 (3分)爱 自由 创造
解析 从第⑥段“幸福指数”“唯一……答案”“只有……才能丈量幸福”等提示可以直接找到答案。
评析 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点的能力。难度较小。
21.答案 (4分)(1)对占有的依赖性
(2)拥有越多,幸福反而越少
解析 “毒瘾”一般指有危害的依赖。依据“毒瘾”前的性词语“获得”或“占有”,可知“毒瘾”指的是“对占有的依赖性”。“矛盾”一般指在两个或更多陈述、想法、行动之间的不一致。结合语境,可将“矛盾”理解为“拥有越多,幸福反而越少”。
评析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深层含义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22.答案 (3分)(一)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二)比喻论证
解析 (一)列举两则事实材料:蒲松龄把希望寄托于功名和班超投笔从戎,而两则事实材料又构成了对比论证。
(二)把幸福的尺寸比作脚上穿的鞋,证明幸福合适就好。
评析 本题考查辨析论证方法的能力。难度适中。
23.答案 (3分)人们体验不到幸福感,是因为占有的欲望没有穷尽,或者把希望寄托在了错误的地方。(人们体验不到幸福感,是因为总想占有不属于自己的或自己能力范围内无法做到的。)
解析 本句应重点理解“超出了自己双脚所占的地面尺寸”。结合③④段批判人们丈量幸福的错误做法可知,这句话是说人们体验不到幸福,是因为占有欲大,把希望寄托到了错误的地方。
评析 本题考查理解重点语句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24.[写作指导] (1)这是道材料命题作文题。“有一种色彩属于我”,我们要抓住题目中的几个关键词,即“一种”“色彩”“属于我”。“一种”限定了数量,“色彩”可以写现实生活中我们真正喜欢的色彩,即“色彩”的本义。既然“属于我”,那么就要写出喜欢这种色彩的原因;也可以把此题目看作比喻类题目,根据提示语,我们可以写“激情燃烧的火红,收获成功的金黄,茁壮成长中的那一抹新绿,追逐梦想时的那一片蔚蓝……你的内心感触便是属于你的颜色,把抽象的感受用具体的事实和真实的颜色写清楚,写出属于你的能够借颜色表达的感受。
(2)这是道给材料自拟题目的作文题。材料讲了刘秀对治理天下的态度的故事,也就是“乐此不疲”的典故的由来。接下来说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只有喜欢一件事,从中找到乐趣,才能把它做好;成功之后,更要戒骄戒躁;借鉴、反思有助于把事情做得更好。”三个分句分别为我们提供了三个写作的角度:第一,可以围绕“喜欢一件事—找到乐趣—做好”这几方面来写;第二,可以围绕“成功之后,不骄不躁”,即对待成功的态度来写;第三,可以围绕“做事情要善于借鉴,事情做好后要及时总结、反思”来写。以上三个角度,可以写成记叙文、议论文或小说,注意不要对材料进行扩写、续写和改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