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学结合是我校的一种办学模式,它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难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我校电子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一年专业知识和必修的文化课,去经济发达的广东深圳市沙井镇“奇宏电子有限公司”、广东东莞市塘厦镇的“新波特电子厂”、 广东惠州市陈江镇的“优爱特有限公司”等顶岗实习半年,那么,在顶岗实习期间如何对学生进行管理呢?
一、逐步培养学生的适应性
(一)使学生与企业制度相适应,对企业文化的领悟
从进厂的前三天紧密配合厂人事科,对学生进行了厂规厂纪的培训,认真学习了该厂的“员工守则”、“奖惩制度”、“5S知识”、公司品质,这样使每个学生做事心中有数,把品质做好了就会奖励,如:叶海平、郑秋荣等同学被评为优秀员工,受到厂里边的奖励。上班迟到了就要罚款,品质出现严重问题或者打架就会被开除等,在产线上要按照操作规程去做,只有适应该厂的规章制度,才能在这儿立足。该厂的企业文化为:品质:“全面管理、顾客满意”,品质目标:“全面实施品管,达成产品领缺点,追求顾客满意,达成顾客无抱怨。”使学生领悟到在产线上做出的必须是优良品,杜绝不良品,只有这样才能与企业文化精神相吻合。
(二)思想适应
思想是统帅,是灵魂。作为每个学生个体来讲,他们以前主要在学校完成学业外,在学校与家庭的环境之中,每天要做的事情只是学习,或者说要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可是到了企业进入工厂实习的话,环境和任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的讲,工厂的环境主要是车间机器的轰鸣,每天要做的事情只是生产键盘、鼠标等,任务要完成一定的合格数量的产品。从学校——工厂——环境——任务,发生着变化的情况下,怎样使每个学生在思想适应这一变化呢?
首先,要使每个学生有一个角色的转换意识,进入工厂就要把自己当作一名员工来看待。认真学习厂里的《员工守则》,严格遵守厂纪厂规、思想认识到位,才能使行为不出现偏差,比如:着长服、戴厂牌,这样不但从思想上而且从形式上就把自己融入到厂子员工的群体之中。
厂里要求员工做的我们实习生也毫不例外,按规定时间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工作时间未经主管许可,不得擅离职守。
要树立高度的敬业精神,在企业中,敬业精神是企业员工应该具备的最基本职业修养,没有敬业精神的员工是生产不出优质的产品,同时也缺乏创造力,为企业也创造不了好的效益,企业的效益差了,员工的待遇自然无法提高,因此,要有诚意的培养每一个人的敬业精神,在产线上善于动脑,勤于钻研,勇于创新。
(三)生活习惯的适应
学生在家吃清淡伙食,北方喜欢吃辣,这便是南北方在主食方面的差异,这就是要过的生活关,给同学们讲,习惯是可以慢慢改变的,起初不习惯,时间长了就会慢慢的习惯。节假日工余生活,组织球赛、才艺表演等活动,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每周写周记一篇,把自己的实习心得写出来,这样每人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实习的学生。
二、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
同学们的人身安全是实习过程重中之重,做法是:首先,与每位学生签订安全责任书,让每位学生在思想上树立安全意识,在工作和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作好安全防范,杜绝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再者,针对男生好斗的性别特点,在每周六晚集会时作为重点问题去讲。常言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因此,要求同学之间,同学与员工之间说话要和气,行为要文明,待人要礼貌,避免发生磨擦,也就避免了打架事件的发生;还有,每天晚上按时查宿。惟有如此,才能避免太多的麻烦,杜绝意外事情的发生。
三、培养自理意识的形成
要知道真正意义上的自理,就是无须他人督促,无须他人强制,把自己一日的工作和生活料理的自然有序,井井有条。如:每天要自觉起床,赶快用餐,准时上班,上下班准确刷卡,若有问题在保安处登记,然后报告班、组长处理。在产线上保证不出不良品,晚上下班冲凉后及(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时就寝,自觉搞好个人卫生与宿舍的集体卫生。
自己关爱自己,在实习期间,要保障每个同学的身心健康。这是个前提,要求每个同学树立起自我保健意识,有病及时就医,预防为主,减少疾病的发生。同学们对此也比较重视,因此除感冒外很少有人生病。
生活中的小巧门。如在零花钱的使用上,可买不可买的坚决不买;打电话时,长话短说,节省话费;每周在外边适当调节一下生活,大部分时间要在食堂用餐。
四、老师的双重责任
我认为在广东深圳带学生实习,既要尽老师的教育责任,同时也尽父母监护人的责任,在生活上给孩子以温暖、体贴,在生病时给以关心。这样就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亲和力,使他们以良好的心情,完成预期的实习目标。
学生在校与进入工厂在管理方法上要随机而变,学校仅仅是说服教育而已,可是到了企业进入工厂的还得结合奖罚制度去处理,比如:陈明建迟到,黄宏志晚加班不去,那就按厂里的制度罚款,后来这种不良现象就得到了遏制。也就是说在企业既要用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利器,又要用工厂的制度实施刚性管理。双管齐下,方可收到明显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