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我校生源区域山塘、水库、排灌池、溪流较多,同时又濒临长江,这给学生上下学及户外活动带来了溺水事故的安全隐患。目前是雨季,且进入夏季,是学生溺水事件的高发期。为有效预防学生溺水事故发生,学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召开安全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学校决定认真开展预防学生溺水专项安全教育活动。现将活动安排如下:
一、加强宣传教育 树立安全意识
学校通过在校园醒目位置悬挂横幅,创办板报专栏,营造预防溺水专项教育的活动氛围。学校值周领导(教师)利用国旗下讲话、班级通过班(队)会组织开展“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主题班会与签名等活动,加强学生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事故“九不·七要”等安全知识教育。
二、分层开展活动 确保活动实效
为了做好教育活动,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分学校、班级、家长等几个层面开展教育活动。
1、学校层面:
召开学校预防学生溺水安全工作会议,传达区安全会议精神,解读学校预防溺水专项教育活动的方案,明确教师的职责任务,“落实放学前1分钟安全教育”的要求,使全体教师认识到安全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工作(第十一周周前教师例会完成)。
学校在校园环境制作防溺水警示宣传教育标语1幅,营造预防溺水专项教育的活动氛围(5月15日前完成)。
值周领导教师通过周前国旗下讲话组织全校师生集中开展预防学生溺水事故安全专题教育(第十一周周一国旗下讲话完成)。
学校安稳办向学生家长发布预防学生溺水事故安全告知书(5月15日前完成)。
少先队大队部利用少先队德育板报园地创办一期“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专题板报专栏(五月十六日前完成)。
学校按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传专题安全教育活动信息报道。
2、班级层面:
班级通过创办板报、组织开展主题班(队)会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增强提高学生防溺水事故安全意识,养成良好文明安全行为习惯。
(1)组织召开“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主题班会活动。围绕主题,加强学生防溺水事故安全知识、防范措施与良好文明安全行为习惯教育,让学生讲述自己学校、家庭周边存在的易发生溺水事故水域环境(地带),发动学生分析造成溺水事故的原因,提出避免溺水事件发生的建议、措施等(第十一周周二下午第二节队课时间)。
(2)出一期“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主题板报。结合五月份的德育教育,利用黑板的部分版面,可以用漫画、或者文字的形式宣传预防溺水的相关知识。
(3)开展一次“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签名活动,做出自己班级的承诺,并签名,并张贴于班级信息窗中,督导学生实现自己的诺言。
(4)健康与安全课教师利用“健康与安全”课时间组织学生学习《中全教育网》中有关预防溺水的相关知识,学会预防溺水的本领。学生溺水事件大多发生在放学回家的途中、节假日等时机,尤其是暑假期间多发。所以,认真落实放学前1分钟安全教育。
3、家长层面:
家长学校会加强对家长的警示提醒教育,向学生家长发布《预防学生溺水事故安全告知书》,利用校园网的有关栏目,增强家长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向家长通报学校上、放学时间和放假、开学时间以及学生应遵守的事项等,请家长共同做好学生离校期间的安全监管,切实履行和担负起监护人的责任。
三、严格各项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对安全制度进行梳理整理,进一步加强制度的学习和宣传,严格执行紧急信息上报制度,制定详细的安全防范预案,落实安全责任制,为防溺水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严格学生请假制度,请假必须由家长出面,并履行必要的请假手续。
同时,根据学校生源区域水域情况,建议配合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水域的学生溺水防控工作。
附注:
1)班级“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主题班会活动活动记录于5月10日前上交安稳办;
2)“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主题板报及签名活动于5月16日前完成,学校于5月17日检查。
重庆市涪陵区李渡街道李渡小学校安稳办
2013年05月0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