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买菜——课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4:22:45
文档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买菜——课例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买菜——课例大班数学活动:买菜--课例设计意图:我们从幼儿在数学活动室的操作和集体活动表现看出:幼儿已对抽象的加减算式有一定的立即,但字实践运用中比较欠缺。此外,我们经常将计算与应用题分开教学,使幼儿无法把抽象的加减算式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为此,我们试图通过集体活动为幼儿创设一个运用的情境,即帮助幼儿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又激发幼儿在生活中继续主动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兴趣。目标:1.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进一步立即10以内的加减,学习用编题三要素表述计算过程。2.在编题表述
推荐度:
导读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买菜——课例大班数学活动:买菜--课例设计意图:我们从幼儿在数学活动室的操作和集体活动表现看出:幼儿已对抽象的加减算式有一定的立即,但字实践运用中比较欠缺。此外,我们经常将计算与应用题分开教学,使幼儿无法把抽象的加减算式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为此,我们试图通过集体活动为幼儿创设一个运用的情境,即帮助幼儿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又激发幼儿在生活中继续主动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兴趣。目标:1.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进一步立即10以内的加减,学习用编题三要素表述计算过程。2.在编题表述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买菜——课例 

    大班数学活动:买菜--课例 

    设计意图:我们从幼儿在数学活动室的操作和集体活动表现看出:幼儿已对抽象的加减算式有一定的立即,但字实践运用中比较欠缺。此外,我们经常将计算与应用题分开教学,使幼儿无法把抽象的加减算式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为此,我们试图通过集体活动为幼儿创设一个运用的情境,即帮助幼儿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又激发幼儿在生活中继续主动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兴趣。 

    目标: 

    1.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进一步立即10以内的加减,学习用编题三要素表述计算过程。 

    2.在编题表述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加减法结局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准备:小菜场场景布置:青菜1.00、西红柿2.00、大白菜3.00、鱼6.00、肉7.00、螃蟹8.00.供幼儿操作的小菜图卡各18张,调价标牌2个。 

    幼儿操作记录纸1份,笔1支。 

    过程: 

    一、了解价格 

    1.今天,我们一起去娃娃城的菜场买菜吧。这些菜都要多少钱? 

    2.今天的菜价有什么变化? 

    分析:从幼儿原有经验出发,关注调价牌,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运用了情境游戏的创设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二、调价 

    1.用编题三要素表述加价的菜。 

    例:谁能用三句话把青菜价格的变化说出来? 

    提问:你们都是用什么方法算的?为什么? 

    2.用编题三要素表述减价的菜 

    荤菜价格有什么变化?(降2元) 

    例:您那个用编题的方法说说肉的价格变化吗? 

    第三句话有什么不同? 

    3.降价了你是怎么算的? 

    请幼儿摆减法算式。 

    分析:运用编题的三要素,学会以陈述的方式讲述调价的过程,并且在教师的引领下,尝试编带提问句的应用题。发现幼儿在编题的时候按照自己的方式表达,编题的严密性不够,而且自己在执教的时候,也不敢回应孩子,如有的幼儿说:青菜原来是1元钱,现在涨价了1元钱,现在又变成了多少钱?编题的两个条件和提问的精炼不够,对于孩子懂的意思,课堂上的我只是提醒了孩子们注意表达更清晰,忽略了编应用题的严密性和孩子们适当要选择富有逻辑的编题关键词。如原来现在,应该给与孩子们更为确切的表述。 

    三、买菜算钱 

    1.如果我给你10元钱,你可以买2样什么菜? 

    2.幼儿买菜 

    3.算两种菜的价格 

    (1)谁能用你们买的菜来编一道三句话的应用题?(提示:第三句话要问问别人。) 

    (2)算得出你用了多少钱吗?请把算式列在红线上。 

    4.算还剩多少钱 

    (1)拿了10元钱去付钱,营业员该找给你多少钱?用什么方法算? 

    (2)算算,还要找你多少钱? 

    结束:你们会用加法算自己买菜花了多少钱,还会用减法算出营业员找你多少钱,那我们一起领钱去菜场玩买菜的游戏。 

    分析:该环节是控股幼儿编应用题的能力,让幼儿学会随情景转换编题,并列式计算。从课堂效果看,孩子们买菜之后,表述一共用掉多少钱是可以的,基本编题的元素也是能够体现的。但是在算还剩下多少钱的时候,孩子们拘泥于操作的材料,对自己花掉多少钱在课堂上没有针对性的提示,因此孩子们在编这道题目的时候,出现连减的方式编题,如我有10元钱,先去买了青菜2元,又去买了鱼6元,请问还剩下多少钱?这个编题的失误最大的原因是我在设计的时候把这个环节作为延伸活动,因此没有考虑孩子们仍旧有很大的兴趣去编题和计算,因此对用掉多少钱这个部分数没有给与孩子们强调,所以出现连减,以及总数是10元钱还是用掉的8元钱没有让孩子们清晰。而且买菜环节中设计的是幼儿自主购买两样菜,没有规定不超过十元,所以有的孩子超支了,有的孩子刚好十元,这个就导致了最后算账环节的时候有的孩子不能够编题,有的孩子等于0的计算还比较模糊,其实这个环节可以省略,只要个别幼儿编题以及列算式,对于特殊情况做回应即可。 

    调整后的活动:买菜 

    目标: 

    1.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10以内的加减,学习用编题三要素表述计算过程。 

    2.在编题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加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准备:菜场场景布置:青菜1.00/棵;西红柿2.00/个;大白菜3.00/棵;鱼4.00/条;猪肉5.00/块;螃蟹6.00/个。 

    记录纸 

    过程:一、了解价格 

    1.今天,我们一起去娃娃城的菜场买菜吧,这些菜都要多少钱? 

    2.带领幼儿了解素菜、荤菜的价格。 

    二、买菜 

    (一)一共用了多少钱 

    1.现在请小朋友们去买两样菜,要求荤素搭配好,这样营养会更好,买到的菜,请你贴在记录纸的双面胶处。 

    2.幼儿操作 

    3.看看你买了哪两样菜,检查一下是不是素菜和荤菜都买了。你能用三句话来说说你买的菜一共用了多少钱吗? 

    4.请几位幼儿,引导:三句话说清楚买的东西的价格,和总共花掉的钱。 

    5.那谁能用三句话来编道题,编题要注意些什么? 

    6.出示图示。告诉我们要说清楚你买菜的两件事情,还要出个问题考考大家。 

    7.谁愿意上来试一试。请幼儿编题,梳理编题要素,一共 

    这道题目怎么算?谁能把算式列出来。 

    8.现在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互相编题考考对方,并且把算式列在红线上。 

    分析:以孩子买菜的兴趣出发,以情境开始,而且在菜价上没有出现两样菜合计超过10元的现象,避免了一些干扰因素,孩子们在编题以及列算式的时候就比较顺畅,而且课堂上给与孩子编题的三要素:两个条件以及一个问题,孩子们就更加清晰了,什么是说题,什么是编题,能够按照编题比较严密的方式进行编题。 

    (二)还剩下多少钱 

    1.好了吗?现在看看你用掉了多少钱?逐一问幼儿。 

    2.如果我给你10元钱买菜,现在你还剩下多少钱?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请幼儿列减法算式,教师记录。梳理还剩下 

    3.那你能看着算式编一道题目吗?请幼儿尝试。互相合作:一人编题,一人记录。 

    4.现在请你把剩下的钱编的题目考考旁边的小朋友,并且把你的算式列出来写在黑线上。 

    分析:因为对个别孩子用掉了多少钱进行了个别的对问,引发孩子来编题,因此对其余孩子有了一定的印象,了解了总数和部分数到底是指谁,课堂上编题的时候就没有出现第一次试教时候的情况,幼儿编题的时候有连减的现象,而且运用合作的方式进行编题、列题,孩子们特别开心,总想着自己出题考考别的孩子,这个策略的采取让孩子能够互相之间提醒掌握编题的方式,而且熟练了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 

    三、调价 

    (一)涨价 

    1.看来小朋友都很会算账,可是菜场接到通知,菜价有变化了,你看看有什么变化吗? 

    2.出示涨价、降价标志。 

    3.今天青菜的价格怎么变了,你能用三句话说说青菜的价格变化吗? 

    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算的?为什么? 

    4.逐个涨价,请幼儿说题,口算列式 

    (二)降价 

    1.荤菜的价格有什么变化呢?出示降价标志 

    2.你能用编题的方法说说肉的变化吗?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为什么? 

    3.逐个降价,请幼儿编题,合作列式。 

    结束语:菜场的价格变化了,我们回去算算再来买菜吧。 

    分析:作为调整后第二环节是调价,侧重点是练习孩子运用原来现在的编题要素编题,关注了孩子语言的陈述以及提问式的编题,孩子们在前期对于两个条件一个提问的编题方法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所以在编题的时候老师提示之后,孩子们的语言逐渐清晰简单以及严密。值得探讨的是,第一环节买菜侧重了孩子们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后面调价的都是6以内的加减法,是不是在这个层次递进上有没有更好的策略。因设计意图是第二环节,关注编题。第一次尝试数学活动,而且是大班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数学孩子们已经不陌生,如何利用孩子们熟悉的生活情境开展,每个层次解决的难点重点如何把握好,每一步的目标指向。特别是创设生活情境,在菜价的标价上也需要更加规范,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逐步学会看价格,逐渐能将这些原有经验累积和迁移。一次活动,带给自己在教学上很多的思考,有的时候也不能详尽的用语言来表述,与孩子们一起用尝试精神来面对每一个第一次,借此对自己有更大的提升。  

                

文档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买菜——课例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买菜——课例大班数学活动:买菜--课例设计意图:我们从幼儿在数学活动室的操作和集体活动表现看出:幼儿已对抽象的加减算式有一定的立即,但字实践运用中比较欠缺。此外,我们经常将计算与应用题分开教学,使幼儿无法把抽象的加减算式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为此,我们试图通过集体活动为幼儿创设一个运用的情境,即帮助幼儿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又激发幼儿在生活中继续主动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兴趣。目标:1.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进一步立即10以内的加减,学习用编题三要素表述计算过程。2.在编题表述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