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鱼我所欲也》复习题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4:23:57
文档

《鱼我所欲也》复习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复习练习班级姓名一、翻译句子,梳理文意: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译句:2.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译句: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译句: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译句: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5.一
推荐度:
导读《鱼我所欲也》复习练习班级姓名一、翻译句子,梳理文意: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译句:2.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译句: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译句: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译句: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5.一
《鱼我所欲也》复习练习

班级          姓名         

一、翻译句子,梳理文意: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句:                                                                        

2.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句: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译句: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译句:   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5.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译句:                                                                        

6.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译句:                                                                        

7.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句:                                                                        

8..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句: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问他合不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9..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句:以前宁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10.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句:                                                                        

二、解词

1、本心:天性,天良” 2、患:祸患,灾难 3、辟:通“避”,躲避 

4、箪:盛饭用的竹器 5、蹴:用脚践踏 6、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7、乡:通“向”,从前 8、何加,有什么好处。 9、恶:厌恶。 

10、辩:通“辨”,辨别。 11、义:正义或仁义。 12、勿丧:不丢掉,不遗失。丧:遗失 

13、万钟:万钟的俸禄,形容位高禄厚。 14、苟得:苟且取得,本文指:“苟且偷生,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15.已:停止

三、内容理解

(一)常识填空:本文出自 《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    ,  战国 时期鲁国人,  思想 家、教育  家,是继孔子之后 儒 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后人称为  亚圣 。 

(二)用原文回答: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因为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6.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7.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8.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三)思考理解

1.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

2.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3.简要概括作者在第二段中阐述的观点(4分)

人为能为了获取厚禄而舍弃“礼义”

4.作者在文中赞扬的是怎样的人?批评的是怎样的人?

赞扬舍生取义;批评苟且偷生(见利忘义)。

文档

《鱼我所欲也》复习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复习练习班级姓名一、翻译句子,梳理文意: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译句:2.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译句: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译句: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译句: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5.一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