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引言
医疗器械委托生产是指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将医疗器械的制造工序委托给其他企业进行加工或组装。为了确保委托生产的医疗器械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质量管理要求,制定本规程以规范医疗器械委托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二、质量控制责任和义务
1. 委托方质量控制责任
委托方应对委托生产的医疗器械质量负主要责任,负责委托生产合同的签订和监督、工艺、技术文件的提供和监控、原材料和设备的选择和采购、质量检验和验证等工作。
2. 受托方质量控制责任
受托方应按照委托方提供的工艺、技术文件进行生产操作,并应建立和执行质量保证手册、质量检验计划和记录。受托方还应定期向委托方提供生产进展和质量保证的相关信息,确保委托生产的医疗器械符合质量要求。
三、质量控制措施
1. 原材料控制
(1) 原材料选择:受托方应与委托方共同确定原材料的选购标准和供应商要求,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可追溯性。
(2) 原材料检验:受托方应按照委托方提供的原材料检验方案进行检验,并及时通知委托方检验结果。
(3) 原材料储存:受托方应对原材料进行分类、分区、标识储存,并做好防潮、防尘、防腐、防变质等工作。
2. 工艺控制
(1) 核查工艺文件和技术要求:受托方应核查和执行委托方提供的工艺文件和技术要求,并记录核查结果。
(2) 工艺参数控制:受托方应按照工艺文件要求,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时间、压力等工艺参数。
(3) 工艺记录:受托方应准确记录工艺过程中的操作、检验结果等关键信息,以备追溯和审核。
3. 设备控制
(1) 设备选择:受托方应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要求和相关标准,选择符合要求的设备和工具。
(2) 设备校验和维护:受托方应进行设备校验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3) 设备使用记录:受托方应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包括设备编号、使用日期、使用人员等,以确保设备的可追溯性。
4. 质量检验和验证
(1) 过程检验:受托方应设置过程检验点,对生产过程进行检验,及时发现并纠正生产中的问题。
(2) 最终产品检验:受托方应对最终产品进行全面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符合技术要求。
(3) 验证和确认:受托方应根据委托方的要求,进行产品的验证和确认工作,确保产品的性能和功能符合要求。
5. 问题处理和改进
(1) 问题处理:受托方应及时记录和处理质量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2) 改进措施:受托方应根据问题分析的结果和产品质量的需求,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实施,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
四、质量控制文件管理
1. 文件编制和变更
(1) 受托方应根据委托方提供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要求,编制相应的质量控制文件。
(2) 如需对质量控制文件进行变更,受托方应按照文件变更程序进行处理,并及时通知委托方。
2. 文件审查和更新
(1) 受托方应对质量控制文件进行定期审查,确保文件与实际操作相符,并记录审查结果。
(2) 如有需要,受托方应及时更新质量控制文件,并向委托方提供最新的文件版本。
五、培训和意识提高
1. 受托方培训
(1) 委托方应对受托方进行相关培训,确保其了解和掌握本规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和操作方法。
(2) 受托方应对培训人员进行记录,并定期对受托方进行关键岗位的技能培训。
2. 意识提高
(1) 委托方和受托方应加强质量意识培养,提高员工对质量关键点的重视和对质量问题的能动性。
(2) 委托方和受托方应建立定期的质量管理例会制度,共同讨论和解决与质量相关的问题。
六、附则
1. 本规程的解释权归委托方所有。
2. 如有需要,委托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本规程进行变更,但需要提前通知受托方并经过双方协商后方可生效。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相关部门、委托方和受托方应按照规程的要求建立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医疗器械委托生产的质量可控和可靠性,以保障医疗器械的使用安全和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