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4:13:21
文档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为提高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能力,有效控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确保其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以达到控制职业病危害风险的目的,制定本制度。(一)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指导和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检测工作。(二)本公司必须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粉尘:存在于下料、顺锯、钻孔、四面刨、镂铣、砂光、修边、封边、打磨、精整工序。2、噪声:存在于下料、顺锯、钻孔、四面刨、镂铣、砂光、修边、封边工序。3、化学毒物(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丙酮、乙醛
推荐度:
导读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为提高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能力,有效控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确保其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以达到控制职业病危害风险的目的,制定本制度。(一)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指导和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检测工作。(二)本公司必须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粉尘:存在于下料、顺锯、钻孔、四面刨、镂铣、砂光、修边、封边、打磨、精整工序。2、噪声:存在于下料、顺锯、钻孔、四面刨、镂铣、砂光、修边、封边工序。3、化学毒物(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丙酮、乙醛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为提高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能力,有效控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确保其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以达到控制职业病危害风险的目的,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指导和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检测工作。

  (二)本公司必须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粉尘:存在于下料、顺锯、钻孔、四面刨、镂铣、砂光、修边、封边、打磨、精整工序。

  2、噪声:存在于下料、顺锯、钻孔、四面刨、镂铣、砂光、修边、封边工序。

  3、化学毒物(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丙酮、乙醛):存在于涂胶、擦色、喷涂、晾漆、总装工序。

  (三)公司应配备专职人员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工作,正常生产情况下每月对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进行一次日常监测,每周对作业场所噪声强度进行一次日常监测,每日对作业场所夏季高温进行一次日常监测,并保证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监测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对作业场所的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丙酮、甲醛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全面监测,企业自身不具备监测能力的,应当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日常监测。

  (四)公司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检测、辨识和评估:

  1、职业卫生服务机构根据公司生产现场情况,确定职业危害检测点,并绘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分布示意图。

  2、苯、甲醛等高毒化学物,至少每个月检测一次;

  3、其余化学物质或粉尘,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4、噪声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5、对于检测结果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的检测地点或岗位,应该适当增加检测次数;

  6、对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高毒物质作业场所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7、当作业场所、工艺过程、设备发生重大变化时,应重新开展辨识评估。

  (四)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每年对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至少进行一次内部检查,对不符合防尘防毒要求的作业场所及时整改。

  (五)检(监)测结果的记录、报告和公示

  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应建立检(监)测结果档案。

  2、每次检(监)测结果数据应及时分析、充分利用。

  3、每次日常监测、检测与评价的结果应及时公示,公示地点为检(监)测点及人员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如食堂),公示内容包括检(监)测地点、检(监)测日期、检(监)测项目、检(监)测结果、职业接触限值、评价等。

  (六)检(监)测费用列入职业病防治经费开支。

文档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为提高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能力,有效控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确保其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以达到控制职业病危害风险的目的,制定本制度。(一)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指导和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检测工作。(二)本公司必须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粉尘:存在于下料、顺锯、钻孔、四面刨、镂铣、砂光、修边、封边、打磨、精整工序。2、噪声:存在于下料、顺锯、钻孔、四面刨、镂铣、砂光、修边、封边工序。3、化学毒物(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丙酮、乙醛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