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清朝晚期的文化1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4:12:26
文档

清朝晚期的文化1

[教学目的]:基础知识:“西学热”的出现及严复的译著,龚振麟、李善兰、徐寿、华蘅芳、詹天佑、冯如的科技成果;《奏定学堂章程》;废除科举制度;能力培养:1)通过指导学生寻找严复与鸦片战争时期的抵抗派及稍后的洋务派在学习西方上的异同点,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获得历史知识的能力。2)通过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中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与新旧交替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知识:向西方寻求强国之道的思想界;难点知识:严复《天演论》的作用
推荐度:
导读[教学目的]:基础知识:“西学热”的出现及严复的译著,龚振麟、李善兰、徐寿、华蘅芳、詹天佑、冯如的科技成果;《奏定学堂章程》;废除科举制度;能力培养:1)通过指导学生寻找严复与鸦片战争时期的抵抗派及稍后的洋务派在学习西方上的异同点,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获得历史知识的能力。2)通过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中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与新旧交替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知识:向西方寻求强国之道的思想界;难点知识:严复《天演论》的作用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西学热”的出现及严复的译著,龚振麟、李善兰、徐寿、华蘅芳、詹天佑、冯如的科技成果;《奏定学堂章程》;废除科举制度;

能力培养:1)通过指导学生寻找严复与鸦片战争时期的抵抗派及稍后的洋务派在学习西方上的异同点,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获得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中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与新旧交替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知识:向西方寻求强国之道的思想界;

难点知识:严复《天演论》的作用;

[课时安排]:

[讲授过程]:

[引入新课]:

由鸦片战争的影响,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向西方寻求强国之道的思想界:

1、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思想界逐渐出现西学热:

西学是指西方的自然科学理论、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西学影响下的近代思想就

是向西方学习。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国人猛醒,为强国御侮,先进的中国人克服妄自尊大的思想,抛弃“贵华夏”“贱夷狄”的传统偏见,开始向西方学习。这一时期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随着对西方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而逐步推进的,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9世纪40年代~60年代              70年代                   90年代

    师夷长技                   格致之学             “既学西艺,又学西政”

(工艺技术)                 (自然科学理论)           (社会科学政治制度)

2、严复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也是近代向西方寻找真理的重要人物。严复通过他的译著系统地介绍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及相关的认识论、方,精辟地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基本理论输导给中国。在严复的译著中,以《天演论》最为重要。《天演论》是严复在甲午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的背景下,译自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者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严复不是简单地翻译赫氏原著,而是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的需要加以发挥。严复译《天演论》是企图以进化论为思想武器,破除封建意识,唤起民族警觉,论证变法维新的迫切性和合理性,以便达到救亡图存、自强保种的目的。与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开明派及19世纪60年代出现的洋务派相比,严复不仅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更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其理论的实质是以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说明严复在更广阔的领域里,更高深的层次上,开启了引进西学的大门。

二、朝晚期的科学技术的成果:

涉及自然科学的六大方面,六位科学家、制造家、工程师、设计师,九本著作。学习时可列表掌握。列表如下:

姓名称谓作品(成就)作用(影响)
龚振麟兵器制造家1841年首创铁模铸炮法

早于西方三十多年。
《铸炮铁模图说》世界上最早论述铁模铸造法的科技文献之一。
李善兰撰著、翻译

并称的科学家

《方圆阐幽》以中国传统思维方式,阐发微积分的初步理论接近西方先进的微积分学。
选译《重学》牛顿力学三大定律第一次被介绍到中国。
1872年发表《考数根法》

中国素数论方面的最早著作。
徐寿化学家译著《化学鉴原》对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在中国的传播贡献很大
《化学鉴原续编》翻译时加进原书中没有记载的新化学元素
华蘅芳数学家译著《金石识别》
《决疑数学》中国第一部介绍西方概率论的著作。
詹天佑铁路工程师1905年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

为我国铁路建设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主编《京张铁路工程纪略》
冯如飞机设计师1910年驾驶自制飞机在美国参赛

飞行高度、时速、航程均创当时世界记录。
同时应该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科学技术的成果表明中华民族具有发展近代科技的能力,也体现了科学家、工程(设计)师等,努力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扬刻苦钻研及创新精神,为中华民族争气,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争光。

三、新式学堂的出现和教育改革:

1、新式学堂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清朝晚期新式学堂主要

有洋务派和维新派兴办的,在办学内容、办学宗旨上两者有很大区别,如表:

   时间

类别洋务运动期间维新运动期间
学堂京师同文馆等20多所

万木草堂、时务学堂等一批学堂
办学内容开设西文和西艺课程,改变过去以经学为主的教学内容以西政为主,兼学西艺
办学宗旨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而非封建官吏宣传维新思想,培养变法人才
评    价

标志中国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18年,光绪诏准建立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完备的高等学府

2、教育的改革:

《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系统完备并付诸实施的法定学制。它顺应了

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要求。废除延续一千三百余年的科举制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广设学堂,遍采西学,有利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和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具有进步性。但是由于中国当时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奏定学堂章程》又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下制定的,所以它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它的颁行,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的形成,这是它的局限性。

[小结]:

[作业]:单项选择题:

1、中国思想界探索西学内容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然科学理论         ②工艺技术           ③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①③②

2、严复最突出的贡献是(    )

  A、翻译大量国外著作                     B、介绍西方科技知识

  C、引进社会进化论思想                   D、指明世界发展趋势

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最完备的高等学府是(    )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天津中西学堂

4、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结束于(     )

  A、18年           B、1905年          C、1912年        D、1919年

5、介绍西方概率论的第一部著作是(    )

  A、《方圆阐幽》      B、《重学》      C、《金石识别》    D、《决疑数学》

6、第一次介绍牛顿力学三大定律的是(     )

  A、李善兰           B、徐寿             C、华蘅芳         D、冯如

【答案】1、C    2、C   3、C   4、B   5、D    6、A   

文档

清朝晚期的文化1

[教学目的]:基础知识:“西学热”的出现及严复的译著,龚振麟、李善兰、徐寿、华蘅芳、詹天佑、冯如的科技成果;《奏定学堂章程》;废除科举制度;能力培养:1)通过指导学生寻找严复与鸦片战争时期的抵抗派及稍后的洋务派在学习西方上的异同点,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获得历史知识的能力。2)通过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中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与新旧交替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知识:向西方寻求强国之道的思想界;难点知识:严复《天演论》的作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