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采及葑菲 △cǎijífēngfēi △典故:别人征求自己意见时表示谦虚的说法。 △出处:《诗经·国风·邶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例子:弟见世兄浪滚风飘,又怕徒惹絮聒,今既~,敢不敬献刍荛。(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六十三回)
3▲采兰赠药 △cǎilánzèngyào △典故:兰:兰花,花味清香;药:芍药。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 △出处:《诗经·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例子:怪道前日老哥同老嫂在桃园大乐!这就是你弹琴饮酒,~的风流了。(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
4▲采薪之忧 △cǎixīnzhīyōu △典故:采薪:打柴。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婉辞。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 △例子:欲诣帐下,以叙数载间阔之情;奈至河中府普救寺,忽值~。(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
5▲丰富多采 △fēngfùduōcǎi △典故:内容丰富,花色繁多。
△例子:一个不久前才由机关、工厂的业余戏剧爱好者所组织进来的吕剧团,演出了~的节目,非常令人兴奋。(峻青《秋色赋》)
6▲葑菲之采 △fēngfēizhīcǎi △典故:不可因葑菲根茎味苦而连叶也不采。原比喻夫妻相处,应发德为重,不可因女子容颜衰退而遗弃。后常用作请人有所采取的谦词。 △出处:《诗经·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7▲干名采誉 △gānmíngcǎiyù △典故:干:求;采:取。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名誉。 △出处:《汉书·终军传》:“偃已前三奏,无诏,不惟所为不许,而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
8▲精采秀发 △jīngcǎixiùfā △典故:精采:精神、神采;秀发:焕发。形容人的精神焕发。 △出处:《晋书·慕容超载记》:“精采秀发,容止可观。”
9▲没精打采 △méijīngdǎcǎi △典故: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出处:清·曹雪琴《红楼梦》第八十七回:“贾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的归至怡红院中:”
10▲披榛采兰 △pīzhēncǎilán △典故
:披:拔开;榛:丛生的荆棘。拨开荆棘,采摘兰草。比喻选拔人才。 △出处:《晋书·皇甫谧传》:“陛下披榛采兰,并收蒿艾,是以皋陶振褐,不仁者远。” △例子:及唐代之作者,导泾分渭,~。(清·谭献《唐诗录序》)
11▲神采奕奕 △shéncǎiyìyì △典故: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12▲升山采珠 △shēngshāncǎizhū △典故:到山上去采珍珠。比喻办事的方向、方法错误,一定达不到目的。 △出处:《后汉书·刘玄传》:“兴化致理,譬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
13▲搜岩采干 △sōuyáncǎigàn △典故:比喻想方设法罗致闲散的人才。 △出处:《魏书·段承根传》:“剖蚌求珠,搜岩采干,野无投纶,朝盈逸翰。”
14▲无精打采 △wújīngdǎcǎi △典故:采:兴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小红待要过去,又不敢过去,只得悄悄向潇湘馆,取了喷壶而回,无精打采,自向房内躺着。” △例子:这时候贾大少爷见人家的条子都已到齐,
瞧着眼热,自己一个人坐在那里,甚觉~。(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四回)
15▲想望风采 △xiǎngwàngfēngcǎi △典故:想望:仰慕。风采:风度神采。非常仰慕其人,渴望一见。 △出处:《汉书·霍光传》:“初辅幼主,政由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 △例子:李泌为相,举为谏议大夫,拜官不辞,未至京师,人皆~。(唐·韩愈《顺宗实录》卷四)
16▲兴高采烈 △xìnggāocǎiliè △典故: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步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例子:阿二忽然对于曾沧海的威吓全没怕惧,反而~的说起来了。(茅盾《子夜》四)
17▲衣不完采 △yībùwáncǎi △典故: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 △出处:《史记·游侠列传》:“衣不守采,食不重味。”
18▲左右采获 △zuǒyòucǎihuò △典故:左手右手都有收获。比喻研究学问,多采材料。 △出处:《诗经·周南·关睢》:“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汉书·夏侯胜传》:“胜从父子建,字子卿,自师事胜及欧阳高,左右采获。”
